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2 經濟全球化 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 1. 英國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機零部件由全世界17個國家的900多家供應商生產,可以說,波音777型客機是一款國際工廠生產出來的國際產品。這則材料最適合用于研究( ) A.經濟全球化趨勢 B.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 C.世界格局多極化 D.美國霸主地位動搖 2. “一種噴氣飛機在美國華盛頓州和日本設計,在西雅圖裝配,尾椎來自加拿大,特殊的機尾部分來自中國和意大利,引擎來自英國。”由這段資料,我們不能得出哪一結論?( ) A.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加強 B.國際分工正在往縱深發展 C.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國之一 D.資本. 商品和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自由流動 3.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人類發展報告》中指出:“迄今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窮國和富國.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鴻溝。”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不利于發展中國家 B.發展中國家面臨日益嚴重的挑戰 C.發展中國家應該抵制全球化 D.經濟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國主導的 4. 20世紀五. 六十年代,經濟全球化進人發展階段,但有人卻稱此時的全球化其實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A.南北對話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B.美國推行敵視中國的政策 C.南. 北半球經濟發展差距懸殊 D.宗教矛盾阻斷東西方經濟交流 5. 在經濟全球化面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 A.可以平等地享受風險和機遇 B.起著共同的推動作用 C.處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D.都主張實行高度貿易自由化 6. 從查理曼帝國到哈布斯王朝,從拿破侖到希特勒,都企圖通過軍事和戰爭手段實現統一歐洲的夢想,到頭來他們都失敗了,這證明歐洲一體化必須堅持( ) A.繼續奉行杜魯門主義 B.實行貿易保護手段 C.建立統一的宗教信仰 D.和平與發展的道路 7. 這個組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以通過實施市場開放. 非歧視性和公平貿易等原則,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的實現為宗旨,該組織是( ) A.國際聯盟 B.聯合國 C.歐洲聯盟 D.世界貿易組織 8. “它與聯合國一起成為支撐. 協調當今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這里的“它”是指( ) A.共產主義者同盟 B.亞太經合組織 C.歐洲聯盟 D.世界貿易組織 9. 閱讀“戰后世界關稅和貿易發展情況變化趨勢圖”,導致世界關稅平均水平在不斷下降,世界貿易總額在持續增長的直接原因是( ) A.聯合國的成立 B.歐盟的成立 C.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D.馬歇爾計劃的推動 10. 當今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基本趨勢。這一趨勢的表現是(??? )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②1947年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 ③中國海爾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實現了設計. 生產. 銷售本土化 ④1997年泰國貨幣大幅度貶值,引發亞洲經融危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 中國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能夠體現這一現象的是 ( ) ①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②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③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④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我國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許多組織的成員國。下列國際組織中我國加入的有 ( ) ①聯合國 ②世界貿易組織 ③亞太經合組織 ④華沙條約組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 2001年11月,中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正式加入了成立于1995年. 英文縮寫為WTO的全球性經濟組織。這個組織的名稱是( ) A.聯合國 B.歐洲聯盟 C.世界貿易組織 D.北約組織 14. 觀察以下兩幅圖片,相關的解釋正確的是( ) 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會議 A.中國積極參與和推進新型的區域合作模式 B.中國是兩大組織的創始會員國 C.兩個組織的合作都已滲透到軍事領域 D.新時期中國由不結盟走向結盟 15. 主題為“對話合作,互利共贏”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中國將堅持同亞洲國家和諧共處. 共同發展,繼續發展同歐盟及其成員國的互利合作,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積極參與亞歐會議進程,為推進亞歐合作作出自己的貢獻。這表明( ) ①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②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③和平共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非選擇題 16. 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問題。 (1)讀上圖,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圍發生了什么變化,世界各民族. 各地區之間的關系出現了怎樣的發展趨勢。 材料一 1992年是哥倫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許多國家紛紛舉行紀念活動,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強烈不滿。他們打出的一條標語上寫著:“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 (2)結合所學知識,全面評價哥倫布航行到美洲的歷史影響。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紀初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情況時指出,倫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邊喝下午茶,一邊打電話訂購世界上任何產品,想訂購多少悉聽尊便,并放心地等著這些東西運到自家門口;同時,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財富投資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資源開發和新的冒險事業中,例如非洲的礦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價和舒適的交通工具,立即動身去任何國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適的旅館;他隨身攜帶的金幣可以在世界各個地方兌換成當地貨幣而通行無阻。 (3)根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初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表現在哪些方面,從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國家。 材料三 右圖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關經濟全球化的一幅漫畫。 (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漫畫的寓意。根據你的認識,談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應采取的態度。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國人首先是學習西方的技術,結果甲午一戰證明只學技術不好使,同樣的洋槍快炮,同樣的鐵甲戰船就干不過小日本,所以就開始學制度… (1)19世紀60年代“國人學習西方技術”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簡述這一事件的結果以及對中國社會的突出貢獻。 材料二 1978——8009年中國國民經濟部分年份對比簡表 (2)依據材料二,指出我國國民經濟實力出現了怎樣的變化趨勢?談談出現這一勢的主要原因。 (3)分別舉出一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參加的世界性和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聯合國是二戰以來,國際組織歷史上一個偉大的里程碑,由此開創了國際組織發展的新階段……,國際組織在戰后60多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急劇增長,其數量爆炸性增長,成為當今世界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材料二 中國從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后,積極廣泛地參與了國際組織的活動,進入90年代后,中國參加的國際組織已有六百多個,其中政府間的組織七十余個。 (1)通過材料一說明國際組織急劇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2)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廣泛參與國際組織的原因? (3)舉一例說明,我國參與的該組織對中國的影響?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ACCCC 6-10DDDCD 11-15ABCAB 二. 非選擇題 16. (1)范圍不斷擴大;擺脫相對孤立,聯系不斷加強。 (2)哥倫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歐亞大陸和美洲聯系在一起,對各地區. 各民族間的交往作出重要貢獻,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美洲,對美洲實行長期殘酷的殖民統治和掠奪。 (3)商品. 資本;人員和貨幣在世界范圍的流動;英國等少數資本主義國家。 (4)經濟全球化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系;科技的發展為共同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物質條件;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有利于各國協商解決環境問題。 17. (1)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投有使中國富強起來;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2)不斷提升;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3)世界貿易組織(或WTO);亞太經合組織(或APEC)。 18. (1)二戰后一系列獨立國家的建立,國際經濟貿易交往的密切和交通事業的發展. 恐怖主義等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國際組織來磋商。 (2)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改革開放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擴大了國際影響,很多全球性和地區性的問題,需要中國積極參與。 (3)如WTO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