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67460010528300008.2 氣溫、濕度和降水 一、學習目標 1.知道氣溫、濕度和降水的含義。 2.初步學會用儀器觀測和記錄氣溫、濕度和降水量。 3.了解氣溫、濕度、降水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二、知識點默寫 1.氣溫是指空氣的 程度,是最重要的 要素。氣象觀測和記錄的 ,是指離草地5m,放在 箱內的攝氏度計測得的 溫度。 2.氣溫是不斷變化的,一天內的氣溫變化稱為 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清晨日出前。通常將一天內 時、 時、14時和 時四次氣溫讀數的平均值定為日平均氣溫。 3濕度表示空氣 的程度。濕度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關系密切。空氣濕度受海洋、河湖等 作用的影響,因地因時而異,濕度的變化是 未來天氣晴雨的重要依據。 4.降水是指從云中降落到地面的 、 、 等。降水、氣溫都是氣象的基本要素,降水量是指某地某一段時間的降水深度,單位為 。降水量通常用雨量器測定。 三、例題解析 [例題1]以下關于圖中A、B、C三地氣溫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 ?A地氣溫最高,C地降水最少 B,C兩地的氣溫和降水量無差別???????????????????????? A地氣溫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兩地無差別 [解析]地是山腳,相比山坡地方,A地的氣溫最高,因為一般隨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會相應下降:每升高100米,約下降0.6℃。B點是迎風坡,C點是背風坡,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是說的地形雨。 [答案]B [例題2]如圖所示是我國東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 )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山的南坡是背風坡,北坡是迎風坡 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緯度位置的影響?????? D.?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 [解析]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溫度下降,水汽凝結,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 [答案]D 鞏固練習 1.2020年5月27日11時,中國再次登頂珠峰。為其測量了“身高”,體現了現代測繪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真與探索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珠峰的峰頂常年被冰雪覆蓋,這是因為在對流層,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B.?從山腳到山頂植物種類顯著變化,其主要原因是海陸位置的不同 C.?珠峰南坡降水較多,植物種類更豐富,由此推測南坡是背風坡 D.?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人體出現高原反應,是因為氣溫過低、氣壓過高的緣故 2.熱島效應是指城市中心的氣溫明顯高于外圍郊區的現象。如圖為某城市夏日午后熱島效應剖面圖,根據圖中信息,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城市附近公園等綠地能降低氣溫?????????????B.?大片農田等地的氣溫較市中心低 C.?不同地段郊區住宅區氣溫有差異?????????????D.?氣溫隨離市中心距離增大而降低 3.浙江沿海某地氣象臺發布天氣預報:“2020年12月15日陰轉小雨,全天氣溫8-12℃,西北風2-3級,相對濕度99%”下列關于這則天氣預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陰雨天氣是受低壓的控制?????????????????????????B.?當日最高氣溫12℃出現在正午 C.?風速可以用風速儀來測定?????????????????????????D.?相對濕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 4.在夏日晴朗的下午,百葉箱內的溫度與百葉箱外的溫度(? ) A.?箱外溫度高???B.?箱內溫度高????????C.?一樣高?????????D.?有時箱外高,有時箱內高 5.下列有關氣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是22℃ B.?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 C.?氣溫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鳴叫,說明動物的行為與氣溫有關 D.?百葉箱內溫度計讀數與百葉箱外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小,數值變化大 6.讀①②③④四地的氣溫和降水統計圖: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 A.?①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B.?②地是熱帶草原氣候 C.?③地是熱帶季風氣候???????????????????????????????????????????D.?④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7.氣象部門報告,該地昨天降水量為23mm,它表示的是(?? ) A.?每小時的降水體積??????????????????????????????????????????????B.?一天內降水的體積 C.?一天內降水形成的地面積水深度?????????????????????????D.?雨量筒中積水的體積 8.有一種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裝置叫做干濕球濕度計,它是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濕球溫度計的球部被濕棉紗布包著,兩者的讀數不一樣。某學校社團的同學用該干濕球濕度計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社團的同學探究的問題是空氣濕度對植物分布的影響 B.?濕球溫度計的讀數較大,這是由于濕棉紗布中水的比熱較大 C.?在一定的溫度下兩個溫度計讀數的差別越大,表示空氣的濕度越大 D.?空氣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就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9.根據溫度垂直變化和地形雨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地形雨的形成與溫度垂直變化有關????????????? ?氣流上升時,空氣遇冷會液化 地球大氣層的氣溫都會隨著高度上升而降低????? ?迎風坡會降水而背風坡不會降水 10.下列關于降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降雨就是降水?????????????????????????????????????????????B.?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有云 C.?降雨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D.?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 11.讀圖回答問題 (1)乙地與甲地相比,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乙地與丙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知識點默寫 1.氣溫是指空氣的冷熱程度,是最重要的氣象要素。氣象觀測和記錄的氣溫,是指離草地5m,放在百葉箱內的攝氏度計測得的空氣溫度。 2.氣溫是不斷變化的,一天內的氣溫變化稱為氣溫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清晨日出前。通常將一天內2時、8時、14時和20時四次氣溫讀數的平均值定為日平均氣溫。 3濕度表示空氣干濕的程度。濕度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關系密切。空氣濕度受海洋、河湖等蒸發作用的影響,因地因時而異,濕度的變化是預測未來天氣晴雨的重要依據。 4.降水是指從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降水、氣溫都是氣象的基本要素,降水量是指某地某一段時間的降水深度,單位為mm。降水量通常用雨量器測定。 鞏固練習 1. A 2. D 3. B 4. A 5. D 6. D 7. C 8. D 9. A 10. C 11. (1)乙;乙地海拔低 (2)乙;乙地位于山地迎風坡 鞏固練習解析 1. A 【解析】A、在對流層范圍內,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珠峰的頂端終年冰雪覆蓋;故A正確; B、山腳到山頂植物種類的不同,是因為溫度的差異;故B錯誤; C、珠峰南坡降水較多,植物種類更豐富,推測南坡是迎風坡,迎風坡降水較多;故C錯誤; D、在對流層范圍內,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氣壓越低;故D錯誤; 2. D 【解析】綠地所含的水分比較多,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降低氣溫,綠色植物能促進蒸騰作用,可以減輕城市熱島效應,氣溫隨離市中心距離增大而增高,D符合題意。 3. B 【解析】A、低壓控制地區常出現陰雨天氣,A不符合題意; B、一天當中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后的14時,B符合題意; C、風速計,是測量空氣流速的儀器,C不符合題意; D、降水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濕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那么相對濕度越大,空氣中水汽越多,所以降水概率會越高,D不符合題意。 4. A 【解析】百葉箱中溫度計讀數與百葉箱外陽光直接照射下的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低,數值變化小,能更客觀的反應氣溫的變化,A符合題意。 5. D 【解析】A、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題意; B、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4時即午后2時左右,B不符合題意; C、夏天正午溫度較高蟬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就停止鳴叫,這一現象說明對動物行為有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氣溫,C不符合題意; D、百葉箱中溫度計讀數與百葉箱外陽光直接照射下的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低,數值變化小,能更客觀的反應氣溫的變化,D符合題意。 6. D 【解析】A:①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氣候全年降水較為均勻,平均氣溫沒有0℃以下,所以A錯誤; B:②地是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季,圖②中降水較少是沙漠氣候,B錯誤; C:③地是熱帶季風氣候,圖中表示的應該是熱帶雨林氣候,C錯誤; D:④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氣溫較熱帶低,較溫帶高,是亞熱帶季風氣候,D正確。 7. C 【解析】氣象部門報告,該地昨天降水量為23mm,它表示的是一天內降水形成的地面積水深度,C符合題意。 8. D 【解析】A、該社團的同學探究的問題是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 ??B、濕泡溫度計下端包著濕布,濕布上的水分蒸發吸熱,因此濕泡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泡溫度計的示數低,B不符合題意。 ??C、干濕泡溫度計測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溫度計放置在空氣中,顯示的是空氣的正常溫度;濕泡溫度計下端包著濕布,濕布上的水分蒸發吸熱,因此濕泡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泡溫度計的示數低;在一定溫度下,兩個溫度計讀數的差別越小,表示空氣中的水蒸氣越多,C不符合題意。 ??D、空氣濕度越大,那么空氣中的水汽就越多,云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所以如果水汽豐富,成云可能性越大,并且水汽多積累到一定時候就會導致降雨,所以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D符合題意。 9. A 【解析】A、當潮濕的氣團前進時,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擋,氣流被迫緩慢抬升,引起絕熱降溫,也就是圖片中的溫度從起先的15℃,到19℃,溫度是上升的,但是隨著高山等地形阻擋,氣流被迫緩慢提升,引起絕熱降溫,溫度不再上升,反而下降至13℃,那么發生凝結,形成云層,隨著不斷升高,云汽凝結達到飽和而形成的降雨,人們稱之為地形雨,A符合題意。 ?B、根據圖片以及題意可知氣流上升時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擋,氣流被迫緩慢提升,引起絕熱降溫,發生凝結,但是凝結并不完全等于液化,B不符合題意。 ?C、并不是地球大氣層的所有氣溫都會隨著高度上升而降低,比方說平流層會出現逆溫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顯著升高,C不符合題意。 ?D、迎風坡和背風坡都會降雨,只不過迎風坡的降雨量比背風坡的降雨量更大些,D不符合題意。 10. C 【解析】降水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現象,它包括兩部分,一是大氣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結物,如霜、露、霧和霧淞,又稱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結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稱為垂直降水,故C正確,而A、B、D錯誤。 11. (1)乙;乙地海拔低 (2)乙;乙地位于山地迎風坡 【解析】(1)由圖可知,甲地的海拔比乙高,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乙地的氣溫較低; (2)由圖可知,乙地是迎風坡,而丙地是背風坡,迎風坡的降水要多于背風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