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開放……對歐洲人是有利的,但對其他地方的人則意味著災難。”下列不屬于“災難”的是( ) A.增加資本積累 B.喪失精壯勞力 C.淪為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殺 2. 電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寫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卻征服不了對黃金的欲望;執著的水手,卻沒有看到東方的黃金和香料。”材料中的“你”是指( )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3. 吳于廑認為,在15、16世紀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空前擴展之前,當時歷史學家所知道的世界,遠非16世紀以后人們所知道的世界。據此推斷,人們對世界認識的變化主要得益于( ) A.鄭和下西洋 B.文藝復興 C.新航路開辟 D.三角貿易 4. 如圖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的名畫《西斯廷圣母》(局部)。畫中的圣母一掃中世紀以來圣母像中那種冰冷、僵硬、不可親近的模樣,表現出了人類母親的美麗、溫柔和慈愛。該畫反映出當時流行的社會思潮是( ) A.人文主義 B.保守主義 C.封建主義 D.專制主義 5. 中世紀后期,神學在西歐學校教育中的統治地位發生動搖,一些新設學校特別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的教育,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課程的地位明顯提高。影響這一變化的事件是(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資產階級革命 D.工業革命 6. 《大國崛起》曾這樣描繪近代歐洲的情景:“三百年前,人類的思想還充斥著迷信和恐懼,水為什么會往低處流?太陽為什么會升起落下?這些今天看來簡單至極的問題,在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和把握的。”這些問題的解決得益于哪位科學家( ) A.牛頓 B.達爾文 C.愛因斯坦 D.哥白尼 7. 法國大革命期間路易十六閱讀了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這句話揭示的啟蒙思想的意義是( ) A.傳播了自然科學知識 B.阻礙了法國社會發展 C.促進了歐洲工人運動 D.沖破了宗教神學和封建思想的禁錮 8. 對北美的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都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據重要地位的運動是( ) A.文藝復興運動???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新文化運動 9. 如果把“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合并為一個學習單元,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 ) A.沖破思想的牢籠 B.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C.新體制的創立 D.工業文明的浪潮 10. 3世紀,英國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這與英國哪一法律文獻的頒布直接相關?( ) A.《權利法案》 B.《大憲章》 C.《權利請愿書》 D.《人權宣言》 11. 托馬斯·潘恩1776年發表的《常識》中有一句話:“所有正確的或合理的事情都為分離做辯護,被殺死的人的鮮血和造化的啜泣聲在喊著:現在是分手的時候了。”潘恩呼吁“分手”的雙方是( ) A.種植園奴隸主和工業資本家 B.北美殖民地和英國政府 C.美利堅合眾國和法國政府 D.議會軍隊和國王軍隊 12. 華盛頓在1783年12月交出軍權的儀式上說:“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賦予我的使命,我將退出這個偉大的舞臺,并且向莊嚴的國會告別。”華盛頓“已經完成”的使命是( ) A.取得獨立戰爭勝利 B.主持召開制憲會議 C.廢除了封建農奴制 D.取得薩拉托加大捷 13. 比較”是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張三同學在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歷史影響時,列出了以下四點內容,其中惟一的相同點是( ) A.摧毀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B.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C.推動了歐洲和拉美革命 D.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14. 標志著法國大革命開始和達到頂峰的事件分別是(?? ?) A.三級會議的召開和羅伯斯比爾掌握政權 B.三級會議的召開和處死國王路易十六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和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和羅伯斯比爾掌握政權 15. 19世紀的英國將軍納皮爾說:法國在(歐洲)大陸上進行的長期流血斗爭,不是想在許多野心強國之中爭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為了爭奪領土,或獲得暫時的政治優勢,而是一場貴族制度還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還是特權作為歐洲文明原則的殊死斗爭。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侖對外戰爭( ) A.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 B.是為了爭當世界霸主 C.是為了搶占殖民地 D.促進了西歐城市的興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大大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布魯諾說:“宇宙是無限的。” (1)三位科學家對自然界的不同認識說明了什么? (2)我們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們依然給哥白尼的學說以很高的評價,這是為什么?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 材料二 英國“光榮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沒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 ——楊小凱《中國政治隨想錄》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光榮革命后,英國于1689年通過了哪部法律文件?對英國政治、經濟有什么積極影響?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光榮革命的“完美”之處。英國找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是什么? 材料三? 喬治·華盛頓對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被美國民眾稱為“國父”。正如亨利·李所說:他是“戰爭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中的第一人”。 (3)請問“戰爭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分別指的是什么事件? (4)在他領導下,美國建立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 18. 17—18世紀,英、法、美等國家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紛紛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不是社會中某一階級對舊政治制度的勝利,它們產生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槍聲四起,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軍警展開激戰……這一天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成為法國的國慶日。 材料三 我們以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力,謹莊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與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它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 ——《獨立宣言》???????????????????????????????????????? (1)材料一中所指“舊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2)“新政治制度”在英國表現為什么形式?英國為確立“新政治制度”頒布了一部什么文獻? (3)為什么說“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 (4)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日,請你說出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是什么?拿破侖是法國歷史上的一位風云人物,請你說出他上臺后的對內對外措施。 (5)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CCAA 6-10ADCAB 11-15BADDA 二、非選擇題 16.(1)說明了人類的科學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無止境的。 (2)雖然哥白尼的觀念在今天看起來是錯誤的,但是他的觀念不是武斷的,他不迷信權威,把自己的觀點建立在觀察和論證的基礎上。哥白尼的學說從客觀上動搖了中世紀神權統治的思想基礎,對人們沖破神學思想的束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7. (1)文件:《權利法案》 影響: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或,把實際權力轉移到議會手里,確立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2)完美:不流血、妥協。 辦法:頒布《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確立議會主權 (3)“戰爭中的第一人”指的是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 “和平中的第一人”指的是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4)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誕生。 18. (1)封建(專制)制度;資本主義制度。 (2)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 (3)因為革命不僅對本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4)羅伯斯庇爾等掌握政權(或雅各賓派專政);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法典》,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乘勝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 (5)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