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英國工業革命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的原因是( ) A.棉紡織業技術經驗豐富 B.新興工業易推廣新技術 C.英國棉花的大面積豐收 D.雇傭勞動力的技術熟練 2. “當革命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恩格斯的這段話是( ) A.肯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地位 B.肯定法國大革命的作用 C.譴責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 D.肯定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地位 3. 2017年5月,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后,微信朋友圈流傳這么一個詼諧的段子:“說真的,姓馬的都厲害,我這一生就服姓馬的人。第一個是馬克思(主義),改變了我的思想;第二個是馬化騰,改變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個是馬云,改變了我的消費觀念……”改變人們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獨立宣言》的發表 B.《人權宣言》的頒布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人民憲章》的頒布 4. 19世紀70年代初,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誕生。它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這個政權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新文化運動 B.巴黎公社成立 C.憲章運動 D.里昂工人運動 5. 1862年,普魯士首相在一次議會演講中說,當前各種重大問題不是依靠演說和多數票所能解決的,問題必須依靠鐵和血來解決。當時擔任當時普魯士首相的是( ) A.威廉一世 B.威廉二世 C.俾斯麥 D.彼得一世 6. 南北戰爭之后,美國進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轉變”時期,工業化飛速發展,城市化大大加速……這表明美國( ) A.南北戰爭推動了工業化進程 B.南北戰爭后實現了國家統一 C.內戰對國家發展有利而無害 D.工業革命是南北戰爭的誘因 7. 亞歷山大二世的塑像上寫著:“謹向這位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義無反顧的行動,引領俄羅斯揮別過去,走向未來。”這是肯定了他( ) ①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③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 ④加強了中央集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8. 1846年時,美國艦隊三艘軍艦,就曾威逼日本海岸。1852年時,荷蘭駐日本商館又獅子大開口,要求日本幕府修改貿易協定。由此可見,明治維新前,日本面臨的民族危機是( ) A.德川幕府的統治 B.下層民眾的暴動 C.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 D.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入侵 9. 馬克思抨擊歐洲資產階級“丟掉了最后一點須羞恥心和良心”的罪惡是指( ) A.赤裸裸的暴力搶劫 B.販賣黑人奴隸 C.屠殺印第安人 D.進行不等價交換 10. 他與玻利瓦爾齊名,在西屬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與玻利瓦爾一北一南,相互支援,給予西班牙殖民軍以毀滅性的打擊,他獲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的稱號。“他”是( ) A.華盛頓 B.克倫威爾 C.圣馬丁 D.拿破侖 11. 從“‘日不落帝國’在印度、章西女王和玻利瓦爾的反抗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等內容中,歸納出一個研究主題,應該是( ) A.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 B.殖民擴張與反殖民的斗爭 C.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D.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12. 人們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歷史時期,如“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用這種思維模式來看待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開始進入( ) A.信息時代 B.蒸汽時代 C.電氣時代 D.太空時代 13. 下圖為一幅名為《壟斷資本家控制下的美國參議院》的漫畫。此現象出現的重要推動因素是( ) A.工業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美國南北戰爭 D.第二次工業革命 14. 第二次工業革命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危害是( ) A.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 B.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便捷 C.資本主義國家階級對立尖銳 D.恐怖活動日益猖獗 15. 19世紀中期,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和沃爾特·惠特曼為各自的城市發出了吟唱,兩段詩歌表明( ) A.工業化給城市帶來的只有痛苦 B.工業化污染城市環境成共識 C.詩人們對城市工業化的看法不同 D.工業化城市受到普遍歡迎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瓦特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的巨匠,他的發明改變了當時整個世界面貌。 材料二 煤的大規模開采和使用,在提供動力以推動工廠的開辦和蒸汽機的運轉,并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又釋放出大量的煙塵、二氧化硫……18世紀末期,倫敦上空多次出現煙霧現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許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在工業革命中,瓦特的主要貢獻是什么?人類由此進入到什么時代? (2)工業革命中發明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請列舉兩例。 (3)材料二表明英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4)瓦特沒有想到的問題今天我們仍需要預防,請你為此設計一條宣傳語。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國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國秩序仿照歐洲制度來加以改造。經濟性的改革……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施行了人頭稅,強迫一些男性農民,不分老幼,都必須繳納,又開辦了許多呢絨織造廠和其他紡織廠。……彼得為保證商人得到足夠的勞動者,把整個農村的農民都劃給工廠了……教育……彼得極注重教育,甚至強制施行。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外去學習造船和外國語,并開辦了一些學校。 ——雪達科夫《蘇聯通史簡編》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內容?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隨著克里米亞(注:克里木)的災難,農奴的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起來……較有遠見的貴族都贊同把農奴從以往一向將他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的契約中解放出來。這樣,貴族打算將小塊土地連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規模的農業技術,并僅僅雇傭那些實際上為他們所需要的從前的農奴做散工……由于這些情況相結合,亞歷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壓倒多數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2)根據材料二,歸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認為這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結合所學知識,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材料三 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價計算僅值5億盧布,但到1910年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農民20億盧布的贖金。 (4)材料三說明了什么? 【評價兩次改革】 (5)兩次改革在俄國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共同影響?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過去的一百年里,人類發明了電燈、電話、電報、原子彈、電子計算機、人造衛星。1969 問世、1993年才對公眾開放的因特網迅速發展,目前,全球互聯網上網用戶已達三億多。計算機網絡已經把世界連成了一個“地球村”。 材料二 據統計,1970年—1979 年美國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從5%下降到3%;從事創造業的人口從30%下降到了13%;從事服務和信息業的人口則15%上升到72%。 材料三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向美流動,美國抓住這一時機采取自由開放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羅“智囊”,進口“博士”,以補自身不足,僅二戰后,美國引進人才達20多萬人。 請回答: (1)材料一中電燈、電話、電報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原子彈、電子計算機、人造衛星、互聯網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2)根據材料二,統計數字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導致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從以上三段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4)材料三美國的做法,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DCBC 6-10ADDBC 11-15BCDAC 二、非選擇題 16. (1)改良蒸汽機。蒸汽時代。 (2)汽機車。汽船。 (3)環境污染。 (4)開放性題,言之有理即可。 17. (1)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2)原因:克里木戰爭戰敗加劇了國內危機;農奴反抗斗爭高漲;部分貴族希望廢除農奴制。 (3)理由:廢除了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4)說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改革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的。 (5)為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和發展資本主義創造了條件。 18. (1)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說明: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不斷進步;第三產業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從業人口增加,表明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3)結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信息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之一;科技的發展關鍵在人才;科技領先的國家在一定時期將引領世界發展(答對其中一點就給分)。 (4)啟示:重視科技教育,即科教興國政策的實施;重視人才引進;重視新興主流產業發展(答對其中一點就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