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中共十二大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面的重大貢獻是( ) A.作出工作重心轉移和改革開放的決策 B.決定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舊體制 C.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D.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 “中國要搞現代化,絕不能搞自由化,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針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鄧小平強調必須堅持( ) 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兩個凡是”的思想 C.社會主義制度 D.四項基本原則 3.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歌詞中盛贊的這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指的是( ) A.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B.南方講話使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 C.建立經濟特區 D.實施改革開放 4. 鄧小平之所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因為他解決了( ) ①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 ②戰爭與和平問題 ③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 ④“一國兩制”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2002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寫進了黨章,至此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包括( ) ①馬克思列寧主義 ②毛澤東思想 ③鄧小平理論 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學發展觀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6. 中共十七大上,被寫入黨章的指導思想是( )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展觀 7. 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屬于這些措施的是( ) ①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科技創新 ②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 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④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下列對如圖五大發展理念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 B.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 C.關系到我國發展全局和未來前景 D.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9. 針對當今我國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回答中國當前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提出了( ) A.“五大發展理念” B.“四個全面” C.“三步走”戰略部署 D.全面深化改革 10. 中共十九大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我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 A.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B.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 C.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問題 D.就業質量與收入水平的問題 11. 下圖人物的巨大貢獻是( ) A.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B.使我國成為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C.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D.加強了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 12.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反映了我國( ) A.開始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D.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13.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的科學判斷。這就意味著我國( ) A.工作中心應該轉移 B.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C.必須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D.必須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14. 的國家第一次打開了軍事技術中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中國人已插足于一個過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進入的領域。”這說明當時的中國( ) A.建立了全方位的國防體系 B.具有了遠程打擊敵國的實力 C.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核壟斷 D.科教興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5. 下列科技成就中,屬于我國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間排除錯誤路線干擾,堅持科學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④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業。” 材料二 “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你知道上面的兩則材料出自誰之口嗎? (2)材料一中,他肯定了深圳的改革中的哪些做法? (3)材料二解決了改革開放中的什么問題? (4)他為我黨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他在哪一年黨的哪一次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6)材料一、二中他的這些“談話”有何意義?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誰能夠抓住科技革命的機遇,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先機,實現經濟的飛躍發展。 材料一 材料二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次序排列表 ???????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第1位 英國 英國 美國 美國 第2位 法國 美國 英國 德國 第3位 美國 法國 德國 英國 第4位 德國 德國 法國 法國 材料三 有人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科學技術每十年都有一次大發展,而且科學技術從發明到應用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集成電路從無到有僅用了2年,激光器僅用了1年的時間.特別是電子技術問世以后,其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從1973年研制成功的第一臺微處理機到20 世紀80年代初期,微處理機已更新了四代。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九年級 材料四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11年國際專利申請情況:中興通訊憑借2826件PCT國際專利,超越日本松下,躍居全球企業國際專利申請量第一位,華為列第三。在國家排名上美國第一,日本、德國和中國列第二位至第四位。另外中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增幅高達33 .4%。超過日本、加拿大、韓國和美國。 ——《深圳商報》2012年3月7日 (1)閱讀材料一,今年是《南京條約》簽訂170周年,該條約的簽訂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什么影響?當時英國軍艦“皋華麗”號的主要動力是什么?要研究鴉片戰爭的歷史,材料一中的照片(圖1)和抄本(圖2)屬于第幾手材料? (2)材料二中英法、美德的工業生產排序各有什么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點和意義? (4)材料四說明我國實施的什么戰略已經初見成效?你認為深圳市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以推動深圳經濟的發展? 18.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1)根據材料一,指出如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材料二 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后再奮斗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根據材料二,指出“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材料三 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使中國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伴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3)根據材料三,指出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4)為實現中國夢,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做?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DBBD 6-10DCDAA 11-15CDBBD 二、非選擇題 16.(1)鄧小平。 (2)敢闖、敢試。 (3)解決了人們對改革開放會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思想障礙。 (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5)1982年,黨的十二大。 (6)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加快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17. (1)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風力或蒸汽動力。第一手資料。 (2)英法排位下降,美德排位上升。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德工業發展勢頭超過了英法。 (3)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空前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等。 (4)科教興國戰略;吸引、培養創新人才,獎勵科技發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科技投入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2)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3)綜合國力的增強。 (4)中國夢歸根結底是全體中國人的夢,也是我們每一名中學生的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廣大中學生接力奮斗。中學生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祖國,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學習,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養,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