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6.1.2科學革命指16世紀至17世紀歐洲科學理論體系的急劇變革。①14世紀以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發展迅速(手工工場),新興資產階級對自然科學迫切需要,以促進生產力的更大發展。②新興資產階級需要把自然科學作為反對宗教統治,爭取思想自由的理論武器。③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帶來新知識和地理新發現,這一切刺激了科學的迅速發展。這一時期,歐洲杰出的科學家輩出,天文學、物理學均有重大突破。數學、化學及其他學科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科學革命徹底顛覆了自中世紀以來被天主教會奉為正統,長期占據壟斷地位的傳統宇宙觀、世界觀。此后,科學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科學革命?二.代表人物及成就哥白尼:“日心說”——科學革命的開端長期以來,教會一直宣稱“地心說”,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托勒密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地心說,通過系統的幾何學證明,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結構學說,即通常所說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說”)。中世紀神學家將“地心說”融入基督教神學,賦予它宗教意義:地球被置于上帝的環抱之中,沐浴著神恩,上帝處于宇宙的最外層,推動宇宙的運動,注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地心說后來成為基督教的重要理論支柱,統治了歐洲一千多年。背景二.代表人物及成就16世紀,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根據自己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繞著太陽轉。觀點哥白尼:“日心說”——科學革命的開端哥白尼將“日心說”的宇宙觀撰寫在一本《概要》的小冊子中,只在天文學家之間流傳。哥白尼深知自己的理論與宗教觀念嚴重沖突,故直到臨終前才正式出版完整闡述這種新宇宙觀的著作《天體運行論》。這是人類科學史上第一部以充分的科學論據闡述新宇宙觀的科學文獻,它無聲地揭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二.代表人物及成就哥白尼:“日心說”——科學革命的開端人們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們給哥白尼的學說以這么高的評價,這是為什么?“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人們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它鼓勵人們去探索自然,開啟了科學觀念的變革,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此后,傳統理論不斷受到懷疑、挑戰,一場科學革命在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展開。在哥白尼時代,相對地心說,哥白尼的理論更接近真相影響他用這本書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便從此大踏步前進。——恩格斯二.代表人物及成就哥白尼在去世之后,贊同并支持“日心說”的學者相繼遭到教會迫害。意大利學者布魯諾(1548~1600年)充滿激情地傳播哥白尼的學說,并從多方面補充并發展哥白尼的學說,進一步提出了宇宙無限的思想。1592年,他被教會逮捕。經過八年審訊之后,于1600年2月17日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布魯諾:宇宙是無限的“你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判詞還要感到恐懼”。臨行時,他高呼:“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真理終將戰勝邪惡!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科學探索是循序漸進的。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是無止境的。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充滿了艱辛與曲折,有時甚至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二.代表人物及成就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為牛頓建立經典力學奠定基礎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地球上空的物體在以地心為描述其運動的參照點時,物體在與地心連線的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是一個指向地球中心的向心力,這個向心力由物體與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提供。物理學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伽利略通過反復的實驗,認為如果不計空氣阻力,輕重物體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美國宇航員大衛·斯科特登月后曾嘗試于同一高度同時扔下一根羽毛和一把鐵榔頭,并發現它們同時落地,這才證明了自由落體定律的正確性。二.代表人物及成就①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太空,發現月球表面有山谷,金星繞太陽運行。②木星有4顆衛星,這些衛星繞木星而不是繞地球轉動。③銀河是由大量恒星組成的。天文學這些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新天文學說的正確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部書出版之后的第二年(1633年),伽利略就上了宗教法庭的黑名單。教皇下令不許這本書傳播印行,不許他傳播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而且判他終身監禁。在生命的最后歲月,伽利略依然沒有停止科學探索。二.代表人物及成就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17世紀英國科學家,從小熱愛自然。他系統地學習了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學家的理論。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深入鉆研,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基本原理。他的貢獻主要在物理學領域,其中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1669年26歲的牛頓擔任教授。1672年29歲被接納為皇家學會會員,1703年被選為皇家學會主席24年,1705年受封為爵士。在所有的自然科學家中,牛頓是獲得這一榮譽的第一人。1727年在倫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為紀念牛頓,特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力的單位,簡稱“牛”;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把662號小行星命名為牛頓小行星。光學:發現光譜天文學:發明反射式望遠鏡數學:發明了微積分二.代表人物及成就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愛戴的國王一樣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沒有哪一位科學家享受如此殊榮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將會是屈指可數的。”——《科學簡史》17世紀,牛頓把科學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他建立的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對后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二.代表人物及成就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的應用:1846年,天文學家注意到天王星的運動是不規則的,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推斷天王星附近可能存在著一個更為遙遠的星球。后來,人們借助高倍望遠鏡,確認了它的存在,這就是海王星。1846年發現海王星后,許多人猜測它的軌道外面可能還會有行星。洛韋爾和皮克林詳細算出這個未知行星的位置。經過多年的尋找,1930年初,湯博發現了這顆行星,證實了洛韋爾和皮克林的推斷,這顆行星就是冥王星。而隨著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天文觀測儀器的不斷升級,人們對冥王星的認識也不斷深化。2006年,冥王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表決,被降級為“矮行星”。科學的作用:幫助人類認識自然、揭示自然的奧秘資料1:牛頓曾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我自認為我不過是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童,不時為找到比常見的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欣喜,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全然未被發現的浩瀚的知識海洋。’二.代表人物及成就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所說的“巨人們”指牛頓之前的眾多科學家,正是那些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為牛頓的發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巨人有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等人。①科學革命產生了近代科學,宇宙的奧秘展現在人們面前。舊的觀念被打破,科學受到推崇,科學知識得到普及。②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類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三.科學革命的影響國別姓名代表作或貢獻古希臘托勒密地心說波蘭哥白尼日心說意大利布魯諾宇宙是無限的意大利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天文望遠鏡;月球表面有山谷;金星繞太陽運行英國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光譜;反射式望遠鏡;微積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