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冊第四章 4.4能量的獲取 一、考點分析 考點一、.氧化供能(有氧呼吸) (1)食物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都富含能量,它們是動物體獲得能量的來源。 (2)呼吸作用:食物中的這些有機物只有在被氧化為更簡單的一些物質或者是被徹底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時,才能部分或者全部地把貯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需要,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呼吸作用。 (3)分類:細胞的呼吸作用根據是否需要氧氣,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貯存在食物中的能量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的方式釋放出來,無氧呼吸只是作為一種暫時補充,它釋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得多。 (4)有氧呼吸:指在氧氣的參與下把糖類、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是生物體獲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經消化吸收,空氣中的氧氣經呼吸,通過循環系統傳送到每一個細胞,然后營養物質在細胞中的酶的作用下發生氧化分解作用,釋放出能量。如: 糖類+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5)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在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大多來源于糖類,也有一部分來源于脂肪,極少數來源于蛋白質。 考點二、無氧呼吸 (1)無氧呼吸的概念 無氧呼吸是指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作用,細胞把糖類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急需大量的能量,但僅靠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不能滿足肌肉組織對氧的需求,所以細胞就會進行無氧呼吸。 (2)無氧呼吸的實例 實例一:人的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釋放出一些能量。 反應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實例二: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況下,也可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少量的能量。反應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3)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關系 ①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無氧呼吸,原因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 ②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和動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③無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因此無氧呼吸不是生命活動獲得能量的主要途徑。它只是對能量需求的一種暫時補充。 (4)微生物獲得能量的方式:微生物獲得的能量有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兩種呼吸類型。其中微生物的無氧呼吸被稱為發酵。 舉例:如酵母菌在有氧的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的情況下則進行無氧呼吸。 考點三、.多樣的呼吸器官 動物需要依靠氧氣和食物維持生命,在不同環境中生活的動物,獲取氧氣的方式也不同。生物的呼吸方式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低等水生動物無特殊呼吸器官,它們依靠水中氣體的擴散和滲透進行氣體交換。在較高等的水生動物中,鰓成為主要的呼吸器官。陸生無脊椎動物以氣管或書肺(即肺囊)交換氣體。而陸生脊椎動物中,肺成了唯一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哺乳類的呼吸系統除肺以外還有一套通氣結構,即呼吸道。各種動物呼吸器官的情況總結如下: 動物名稱 呼吸器官 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草履蟲 表膜(細胞膜) (環節動物)蚯蚓 濕潤的體壁 (節肢動物)蝗蟲 氣管 脊椎動物 (魚綱)魚類 鰓 (兩棲綱)青蛙 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爬行綱)蜥蜴 肺 (鳥綱)鳥類 肺,氣囊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 (哺乳綱)牛 肺 考點四、.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項目 內容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區別 反應物 有機物 有機物 反應條件 需氧氣、酶 不需要氧氣,但需要酶 物質變化 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CO2和H2O 有機物分解不徹底,生成酒精、CO2或乳酸 能量變化 釋放大量能量 釋放少量能量 聯系 實質上都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實質:氧化分解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大多數生物均以這種有氧呼吸作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人體在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急需大量能量的供應,這時,雖然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都大大增加了,但仍不能滿足肌肉組織對氧的需求,以致肌肉處于暫時相對缺氧的狀態,于是細胞就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并產生少量的能量。 考點五、.無氧呼吸和發酵的比較 (1)發酵是僅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動物的無氧呼吸不能稱為發酵。如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叫做乳酸發酵;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稱為酒精發酵。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過程: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無氧呼吸把葡萄汁中的糖類物質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無氧呼吸產物的判斷 ①并不是所有植物的無氧呼吸都產生酒精,像馬鈴薯塊莖。甜菜的根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是乳酸。 ②如果有乳酸產生,那么一定沒有二氧化碳產生;如果有酒精產生,那么一定有二氧化碳產生。 ③植物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大量積累對植物有毒害作用。 二、熱點題型詳解 題型一、有氧與無氧呼吸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利用可再生資源,我國正式開展實施“玉米轉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與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下列反應與“玉米轉化汽油醇”這項技術直接相關的是(?? ) A.?水+二氧化碳 有機物+氧氣??????????????B.?糖類+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C.?葡萄糖 乳酸+能量???????????????????????????????????????D.?葡萄糖 酒精(乙醇)+二氧化碳+能量 2020浙東唐詩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戰賽于12月20日在鏡嶺鎮雅莊村鳴槍開跑。跑步過程中運動員部分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產物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B.?乳酸????????????????????C.?乳酸和二氧化碳????????????????????D.?酒精和二氧化碳 某同學參加校運會的百米賽跑項目,起跑后他拼盡全力向前奔跑,在以下三個釋放能量的式子中,能表示供給該同學奔跑所需能量的式子是(??? ) ①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 ②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③葡萄糖+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 A.?①??????????????????????????????????????B.?③??????????????????????????????????????C.?①③??????????????????????????????????????D.?①②③ 題型二、探究題 .如圖表示環境中氧的濃度對植物細胞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 (1)A點表示植物組織釋放CO2較多,這些CO2是________的產物。 (2)由A到B,CO2的釋放量急劇減少,其原因是________。 (3)由B到C,CO2的釋放量又不斷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為了有利于貯藏蔬菜或水果,貯藏室內的氧氣應調節到圖中的哪一點所對應的濃度?________。采取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 如圖為科學興趣小組運用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類型實驗。 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觀察兩個裝置中著色液位置的變化,實驗數據記錄于下表,結合該實驗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h) 0 0.5 1 1.5 2 2.5 3 3.5 4 裝置1中著色液向左移動的距離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裝置2中著色液向右移動的距離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1)裝置1中著色液會向左移動的原因是________。 (2)結合實驗及數據,裝置2中著色液移動的距離y表示________。 (3)酵母菌在1h~3h間所進行的呼吸類型及強度變化分別為________。 三、鞏固提升 .2019年11月17日,“祥生2019諸暨西施馬拉松”如期舉行,有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近15000名運動員參與比賽。跑步過程中運動員部分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產物是(??? ) A.?酒精和二氧化碳??????????B.?乳酸和二氧化碳????????????????????C.?乳酸????????????????????D.?二氧化碳和水 氧在人體細胞中的作用是(? ) A.?分解有機物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分解食物為人體提供營養 C.?分解無機物為人體提供能量????????????????????????????????D.?分解水釋放熱量 人體內組織細胞在氧的參與下,可將有機物分解,從中獲得了生理活動所需要的(? ) A.?能量????????????????????????????????B.?有機物????????????????????????????????C.?無機物????????????????????????????????D.?二氧化碳 在馬拉松長跑比賽中,人體骨骼肌細胞獲取能量的方式是(? ) A.?只有無氧呼吸??????????B.?主要是無氧呼吸???C.?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D.?主要是有氧呼吸 下列關于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制造有機物,貯存能量???????????????????????????????????????B.?制造有機物,釋放能量 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貯藏水果和糧食時,充加二氧化碳或抽取空氣,能延長貯藏時間,主要是用于(? ) A.?抑制有氧呼吸??????????????????B.?促進有氧呼吸?????????C.?抑制無氧呼吸??????????????????D.?促進無氧呼吸 .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后的產物是(? ) A.?二氧化碳和酒精??????????????????B.?二氧化碳和水???????C.?二氧化碳和乳酸??????????????????D.?酒精和水 剛收獲的小麥堆放在一起,過一段時間后,將手插入時會感到發熱,這主要是因為(? ) A.?小麥蒸騰作用釋放了熱量????????????????????????????????????B.?小麥光合作用釋放了熱量 C.?小麥呼吸作用釋放了熱量????????????????????D.?小麥中的有機物被細菌、真菌分解釋放了熱量 利用酵母菌使葡萄汁產生葡萄酒,需要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然后隔絕空氣:當酒精含量達到12%~16%時,發酵就停止了。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有利于增加酵母菌的數量??? ??B.?酵母菌在產生酒精的同時也有二氧化碳生成 C.?酵母菌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發酵停止是因為氧氣過少導致酵母菌無法呼吸 如圖為小明同學設計的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開始前,用手捂住乙試管、觀察紅色水滴是否移動是為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B.?僅去除乙裝置中的種子,也可以形成對照,得出正確結論 C.?若要探究種子呼吸作用會是否會消耗氧氣,為使實驗效果更明顯,應將蒸餾水改成氫氧化鈉溶液?????????? D.?若將蒸餾水換成澄清石灰水,則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會產生CO2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歸納整理的生物代謝類型知識結構圖。下列有關結構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不同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可能是不同的???????????????B.?通過捕食來獲得營養物質屬于同化作用 C.?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通過異化作用釋放????????D.?同化作用是物質代謝,異化作用是能量代謝 做泡菜時要用特殊的壇子,加蓋后壇口必須密封。用水密封壇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絕空氣,抑制乳酸菌的發酵?????????????????????????????B.?造成缺氧環境,抑制乳酸菌發酵 C.?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環境下進行呼吸作用???????????????D.?造成缺氧環境,利于乳酸菌發酵 人在劇烈運動后,為什么會感覺到肌肉酸痛?( ) A.?人在劇烈運動時需要大量的氧氣,此時有氧呼吸停止,細胞就只進行無氧呼吸 B.?人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C.?人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D.?人在劇烈運動時,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 為了研究運動員參加諸項田徑運動時機體的供能方式,有人對400米跑和馬拉松跑的機體總需氧量、實際攝氧量和血液中乳酸的增加量進行了測量,測得結果如下表: 田徑項目 總需氧量(L)] 實際攝氧量(L) 血液乳酸增加量 400米跑 16 3 明顯增加 馬拉松跑 590 570 略有增加 根據以上測得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400米跑和馬拉松跑運動過程中機體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別是( ? ? ? ? ?) A.?有氧呼吸,無氧呼吸???????B.?均為有氧呼吸???????C.?無氧呼吸,有氧呼吸???????????D.?均為無氧呼吸 .請利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如圖是利用酵母菌釀制葡萄酒的過程。 ①酵母菌和葡萄植株的營養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②請寫出產生酒精時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 ③在釀制時,若開始階段給橡木桶通氣,一段時間后再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要短一些;如果開始階段就將橡木桶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 不僅人的肌肉會進行無氧呼吸,釋放出一些能量,其他生物也能進行________,釋放________。如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產生________。 .下圖是幾種常見的動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動物的呼吸結構是________,B動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2)有輔助呼吸器官的生物是________(請填圖中字母代號)。 .如上右圖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況與氧濃度的關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線是??________??? ,它所進行的呼吸方式為???________?? ;表示乳酸菌的曲線為??________??? ,它所進行的呼吸方式為???________?? ,判定依據是???? ________?。 .“舟山老酒”是舟山家喻戶曉的一種黃酒,它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黃酒的釀制原理是先通入一定量的空氣,增加酵母菌的數量,然后再進行無氧呼吸獲得黃酒。 (1)若發現釀酒過程中裝置內溫度有所上升,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 (2)當發酵一段時間以后,發酵罐內的甜度逐漸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 (3)酒的風味主要取決于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廠的菌株已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但酒的風味卻不減當年,其主要原因是生物有________的特性。 嘉善黃酒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特有酒種之一,歷史上,黃酒名品數不勝數。它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 (1)黃酒的釀制原理是先通入一定量的空氣,增加酵母菌的數量,然后再進行________獲得黃酒(選填“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 (2)若發現釀酒過程中裝置內溫度有所上升,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 (3)當發酵一段時間以后,發酵罐內的甜度逐漸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 (4)酒的風味主要取決于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廠的菌株已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但酒的風味卻不減當年,其主要原因是生物有________的特性。 合理儲藏有利于水果保鮮。科研人員為了探究某因素對藍莓保鮮的影響,測定了藍莓在密閉容器內產生CO2的速率,結果見圖甲和圖乙。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會影響藍莓儲藏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的保鮮。 (2)分析圖甲或圖乙可知,隨著藍莓儲藏時間的增加,產生CO2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閉容器內的CO2濃度會逐步________,從而抑制了藍莓細胞的呼吸作用。 (3)某同學欲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 ①將兩等份同一品種、成熟度相同的藍莓分別裝入甲、乙兩只相同的燒杯中; ②將甲、乙兩燒杯分別置于25 ℃和-5 ℃條件下觀察,每隔一段時間測定CO2濃度; ③重復上述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并分析。 有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方案不合理,請你指出其中的一處________。 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冊第四章 4.4能量的獲取 一、考點分析 考點一、.氧化供能(有氧呼吸) (1)食物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都富含能量,它們是動物體獲得能量的來源。 (2)呼吸作用:食物中的這些有機物只有在被氧化為更簡單的一些物質或者是被徹底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時,才能部分或者全部地把貯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需要,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呼吸作用。 (3)分類:細胞的呼吸作用根據是否需要氧氣,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貯存在食物中的能量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的方式釋放出來,無氧呼吸只是作為一種暫時補充,它釋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得多。 (4)有氧呼吸:指在氧氣的參與下把糖類、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是生物體獲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經消化吸收,空氣中的氧氣經呼吸,通過循環系統傳送到每一個細胞,然后營養物質在細胞中的酶的作用下發生氧化分解作用,釋放出能量。如: 糖類+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5)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在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大多來源于糖類,也有一部分來源于脂肪,極少數來源于蛋白質。 考點二、無氧呼吸 (1)無氧呼吸的概念 無氧呼吸是指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作用,細胞把糖類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急需大量的能量,但僅靠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不能滿足肌肉組織對氧的需求,所以細胞就會進行無氧呼吸。 (2)無氧呼吸的實例 實例一:人的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釋放出一些能量。 反應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實例二: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況下,也可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少量的能量。反應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3)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關系 ①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無氧呼吸,原因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 ②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和動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③無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因此無氧呼吸不是生命活動獲得能量的主要途徑。它只是對能量需求的一種暫時補充。 (4)微生物獲得能量的方式:微生物獲得的能量有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兩種呼吸類型。其中微生物的無氧呼吸被稱為發酵。 舉例:如酵母菌在有氧的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的情況下則進行無氧呼吸。 考點三、.多樣的呼吸器官 動物需要依靠氧氣和食物維持生命,在不同環境中生活的動物,獲取氧氣的方式也不同。生物的呼吸方式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低等水生動物無特殊呼吸器官,它們依靠水中氣體的擴散和滲透進行氣體交換。在較高等的水生動物中,鰓成為主要的呼吸器官。陸生無脊椎動物以氣管或書肺(即肺囊)交換氣體。而陸生脊椎動物中,肺成了唯一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哺乳類的呼吸系統除肺以外還有一套通氣結構,即呼吸道。各種動物呼吸器官的情況總結如下: 動物名稱 呼吸器官 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草履蟲 表膜(細胞膜) (環節動物)蚯蚓 濕潤的體壁 (節肢動物)蝗蟲 氣管 脊椎動物 (魚綱)魚類 鰓 (兩棲綱)青蛙 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爬行綱)蜥蜴 肺 (鳥綱)鳥類 肺,氣囊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 (哺乳綱)牛 肺 考點四、.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項目 內容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區別 反應物 有機物 有機物 反應條件 需氧氣、酶 不需要氧氣,但需要酶 物質變化 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CO2和H2O 有機物分解不徹底,生成酒精、CO2或乳酸 能量變化 釋放大量能量 釋放少量能量 聯系 實質上都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實質:氧化分解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大多數生物均以這種有氧呼吸作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人體在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急需大量能量的供應,這時,雖然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都大大增加了,但仍不能滿足肌肉組織對氧的需求,以致肌肉處于暫時相對缺氧的狀態,于是細胞就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并產生少量的能量。 考點五、.無氧呼吸和發酵的比較 (1)發酵是僅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動物的無氧呼吸不能稱為發酵。如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叫做乳酸發酵;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稱為酒精發酵。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過程: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無氧呼吸把葡萄汁中的糖類物質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無氧呼吸產物的判斷 ①并不是所有植物的無氧呼吸都產生酒精,像馬鈴薯塊莖。甜菜的根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是乳酸。 ②如果有乳酸產生,那么一定沒有二氧化碳產生;如果有酒精產生,那么一定有二氧化碳產生。 ③植物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大量積累對植物有毒害作用。 二、熱點題型詳解 題型一、有氧與無氧呼吸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利用可再生資源,我國正式開展實施“玉米轉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與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下列反應與“玉米轉化汽油醇”這項技術直接相關的是(?? ) A.?水+二氧化碳 有機物+氧氣??????????????B.?糖類+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C.?葡萄糖 乳酸+能量???????????????????????????????????????D.?葡萄糖 酒精(乙醇)+二氧化碳+能量 【答案】 D 【解析】解:植物無氧呼吸的原料是葡萄糖,產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能量; 故答案為:D。 2020浙東唐詩之路.天姥山越野挑戰賽于12月20日在鏡嶺鎮雅莊村鳴槍開跑。跑步過程中運動員部分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產物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B.?乳酸????????????????????C.?乳酸和二氧化碳????????????????????D.?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 B 【解析】運動員跑步過程中,部分組織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和少量的能量。故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某同學參加校運會的百米賽跑項目,起跑后他拼盡全力向前奔跑,在以下三個釋放能量的式子中,能表示供給該同學奔跑所需能量的式子是(??? ) ①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 ②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③葡萄糖+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 A.?①??????????????????????????????????????B.?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①是動物的無氧呼吸作用,短跑過程中,運動員會出現氧氣不足現象,所以無氧呼吸作用會為運動員提供能量;②是植物的無氧呼吸作用,不會出現在運動員身上; ③是有氧呼吸作用,是運動員運動的主要能量來源; 故答案為:C。 題型二、探究題 .如圖表示環境中氧的濃度對植物細胞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 (1)A點表示植物組織釋放CO2較多,這些CO2是________的產物。 (2)由A到B,CO2的釋放量急劇減少,其原因是________。 (3)由B到C,CO2的釋放量又不斷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為了有利于貯藏蔬菜或水果,貯藏室內的氧氣應調節到圖中的哪一點所對應的濃度?________。采取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無氧呼吸(2)氧氣增加,無氧呼吸受到抑制(3)氧氣充足時有氧呼吸加強,CO2釋放量增多(4)B點;這時有氧呼吸已明顯降低,同時又抑制了無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組織內糖類等有機物分解得最慢 【解析】解:(1) A點氧氣濃度非常低,植物組織主要通過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 (2)由A到B,氧氣含量增加,但依然較低,導致無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CO2的釋放量急劇減少; (3)由B到C,氧氣含量增加較多,氧氣充足時有氧呼吸加強,CO2釋放量增多; (4)貯藏蔬菜或水果是為了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抑制呼吸作用,據圖可知,B點呼吸作用最弱,產生的二氧化碳最少; 故答案為:(1)無氧呼吸;(2)氧氣增加,無氧呼吸受到抑制;(3)氧氣充足時有氧呼吸加強,CO2釋放量增多;(4)B點、這時有氧呼吸已明顯降低,同時又抑制了無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組織內糖類等有機物分解得最慢。 如圖為科學興趣小組運用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類型實驗。 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觀察兩個裝置中著色液位置的變化,實驗數據記錄于下表,結合該實驗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h) 0 0.5 1 1.5 2 2.5 3 3.5 4 裝置1中著色液向左移動的距離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裝置2中著色液向右移動的距離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1)裝置1中著色液會向左移動的原因是________。 (2)結合實驗及數據,裝置2中著色液移動的距離y表示________。 (3)酵母菌在1h~3h間所進行的呼吸類型及強度變化分別為________。 【答案】 (1)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致使容器內氣壓下降(2)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量(3)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且有氧呼吸逐漸減弱,無氧呼吸逐漸增強 【解析】(1)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致使容器內氣壓下降;(2)由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發現,裝置2有色液滴在前1個小時沒有移動過,說明酵母菌在進行無氧呼吸,因為無氧呼吸是非常緩慢的;且裝置內沒有吸收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因此液滴會向右移動;故答案為: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量;由表格中的數據分析,裝置1的有色液滴的移動速度是先快后慢,說明是先有氧呼吸后無氧呼吸,且有氧呼吸越來越弱,無氧呼吸越來越強;故答案為: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且有氧呼吸逐漸減弱,無氧呼吸逐漸增強; 故答案為:(1)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致使容器內氣壓下降;(2)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量;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且有氧呼吸逐漸減弱,無氧呼吸逐漸增強。 三、鞏固提升 .2019年11月17日,“祥生2019諸暨西施馬拉松”如期舉行,有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近15000名運動員參與比賽。跑步過程中運動員部分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產物是(??? ) A.?酒精和二氧化碳????????????????????B.?乳酸和二氧化碳????????????????????C.?乳酸????????????????????D.?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C 【解析】人體運動時,為了滿足機體對能量的需求,骨骼肌細胞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使肌肉酸疼。 故答案為:C 氧在人體細胞中的作用是(? ) A.?分解有機物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分解食物為人體提供營養 C.?分解無機物為人體提供能量????????????????????????????????D.?分解水釋放熱量 【答案】 A 【解析】 呼吸作用是指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所以氧在人體細胞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機物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人體內組織細胞在氧的參與下,可將有機物分解,從中獲得了生理活動所需要的(? ) A.?能量????????????????????????????????B.?有機物????????????????????????????????C.?無機物????????????????????????????????D.?二氧化碳 【答案】 A 【解析】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經消化吸收、空氣中的氧氣經呼吸,通過循環系統到達體細胞。這些物質最終要在體細胞內經歷復雜的呼吸作用,才能實現為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所以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在馬拉松長跑比賽中,人體骨骼肌細胞獲取能量的方式是(? ) A.?只有無氧呼吸??????????B.?主要是無氧呼吸??????????C.?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D.?主要是有氧呼吸 【答案】 D 【解析】馬拉松比賽是一項持續時間較長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為了長時間的獲得足夠多的能量,必須要以有氧呼吸為主,無氧呼吸只是在其中起到輔助的作用,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下列關于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制造有機物,貯存能量???????????????????????????????????????B.?制造有機物,釋放能量 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答案】 D 【解析】 呼吸作用是指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所以D正確。 故答案為:D 貯藏水果和糧食時,充加二氧化碳或抽取空氣,能延長貯藏時間,主要是用于(? ) A.?抑制有氧呼吸??????????????????B.?促進有氧呼吸??????????????????C.?抑制無氧呼吸??????????????????D.?促進無氧呼吸 【答案】 A 【解析】有氧呼吸進行得快慢主要與氧的含量、溫度、周圍二氧化碳濃度的高低有關系;氧氣的含量低(抽取空氣),有氧呼吸進行得慢,并且CO2對有氧呼吸有抑制作用,因此充加CO2或抽掉空氣,主要是為了抑制有氧呼吸。 故答案為:A .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后的產物是(? ) A.?二氧化碳和酒精??????????????????B.?二氧化碳和水??????????????????C.?二氧化碳和乳酸??????????????????D.?酒精和水 【答案】 A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情況下則能進行無氧呼吸。 酵母菌在無氧條件,分解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A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剛收獲的小麥堆放在一起,過一段時間后,將手插入時會感到發熱,這主要是因為(? ) A.?小麥蒸騰作用釋放了熱量????????????????????????????????????B.?小麥光合作用釋放了熱量 C.?小麥呼吸作用釋放了熱量????????????????????????????????????D.?小麥中的有機物被細菌、真菌分解釋放了熱量 【答案】 C 【解析】 剛收獲的小麥堆放在一起 ,此時的細胞呼吸作用旺盛,能產生較多的能量,在加上下麥堆在一起,熱量無法及時散失,所以會出現將手插入時會感到發熱的現象。 故答案為:C 利用酵母菌使葡萄汁產生葡萄酒,需要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然后隔絕空氣:當酒精含量達到12%~16%時,發酵就停止了。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有利于增加酵母菌的數量????? B.?酵母菌在產生酒精的同時也有二氧化碳生成 C.?酵母菌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發酵停止是因為氧氣過少導致酵母菌無法呼吸 【答案】 D 【解析】A、先通入空氣促進有氧呼吸,保證酵母菌大量繁殖,正確; B、酒精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導致pH值下降,不適宜酵母菌生存正確; C、酵母菌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正確; D、酒精發酵時進行的是無氧呼吸,不需要氧氣,錯誤。 故答案為:D 如圖為小明同學設計的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開始前,用手捂住乙試管、觀察紅色水滴是否移動是為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B.?僅去除乙裝置中的種子,也可以形成對照,得出正確結論 C.?若要探究種子呼吸作用會是否會消耗氧氣,為使實驗效果更明顯,應將蒸餾水改成氫氧化鈉溶液?????????? D.?若將蒸餾水換成澄清石灰水,則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會產生CO2 【答案】 B 【解析】A、實驗開始前,用手捂住乙試管、觀察紅色水滴是否移動是為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根據氣體的熱膨脹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說法正確,A錯誤;B、僅去除乙裝置中的種子,也可以形成對照,得出正確結論,實驗控制的變量不能形成對照,不能得出正確結論,說法錯誤,B正確;C、若要探究種子呼吸作用會是否會消耗氧氣,為使實驗效果更明顯,應將蒸餾水改成氫氧化鈉溶液,實驗效果主要從紅色水滴的移動來進行觀察的,由于CO2在蒸餾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試管內的氣壓變化小,紅色水滴的移動不顯示。換成氫氧化鈉溶液后,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氫氧化鈉吸收,試管內的氣壓變化大,紅色水滴的移動明顯,說法正確,C錯誤;D、若將蒸餾水換成澄清石灰水,則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會產生CO2 , 如產生CO2氣體,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說法正確,D錯誤。 故選B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歸納整理的生物代謝類型知識結構圖。下列有關結構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不同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可能是不同的???????????????B.?通過捕食來獲得營養物質屬于同化作用 C.?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通過異化作用釋放?????????D.?同化作用是物質代謝,異化作用是能量代謝 【答案】 D 【解析】A、不同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可能是不同的,通過圖可以觀察自養和異樣的同化作用不相同,故A正確;B、觀察圖可以知道,通過捕食來獲得營養物質是異養型生物的同化作用之一,故B正確;C、異化作用就是把自己變成非己.異化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謝.是生物體將體內的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異化作用中重要的過程.故C正確D、同化作用又叫合成代謝,異化作用又叫分解代謝,同化作用攝取營養儲存能量,異化作用排出廢物,釋放能量,故D錯誤。 做泡菜時要用特殊的壇子,加蓋后壇口必須密封。用水密封壇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絕空氣,抑制乳酸菌的發酵?????????????????????????????B.?造成缺氧環境,抑制乳酸菌發酵 C.?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環境下進行呼吸作用???????????????D.?造成缺氧環境,利于乳酸菌發酵 【答案】 D 【解析】制作泡菜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風味,同時乳酸菌是厭氧菌,分解有機物是不需要氧氣的。因此泡菜壇要加蓋并用一圈水來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氣的進入,否則,如果有空氣進入,就會抑制乳酸菌的發酵,影響泡菜的質量,同時加蓋還可以防止泡菜壇中產生的乳酸的酸味揮發,又能增加壇內空氣的濕度。可見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人在劇烈運動后,為什么會感覺到肌肉酸痛?( ) A.?人在劇烈運動時需要大量的氧氣,此時有氧呼吸停止,細胞就只進行無氧呼吸 B.?人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C.?人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D.?人在劇烈運動時,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 【答案】 B 【解析】人在劇烈運動時,為了滿足機體對能量的需要,骨骼肌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所以會感覺到肌肉酸痛。 故答案為:B 為了研究運動員參加諸項田徑運動時機體的供能方式,有人對400米跑和馬拉松跑的機體總需氧量、實際攝氧量和血液中乳酸的增加量進行了測量,測得結果如下表: 田徑項目 總需氧量(L)] 實際攝氧量(L) 血液乳酸增加量 400米跑 16 3 明顯增加 馬拉松跑 590 570 略有增加 根據以上測得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400米跑和馬拉松跑運動過程中機體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別是( ? ? ? ? ?) A.?有氧呼吸,無氧呼吸???????????B.?均為有氧呼吸????C.?無氧呼吸,有氧呼吸???????????D.?均為無氧呼吸 【答案】 C 【解析】400米跑實際攝入量與需氧量差別較大,乳酸大量產生,說明機體供能的主要供能方式是無氧呼吸。 馬拉松長跑中總需氧量與實際攝入量相差不大,乳酸略增,說明機體供能的主要供能方式是有氧呼吸。 故答案為:C .請利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如圖是利用酵母菌釀制葡萄酒的過程。 ①酵母菌和葡萄植株的營養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②請寫出產生酒精時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 ③在釀制時,若開始階段給橡木桶通氣,一段時間后再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要短一些;如果開始階段就將橡木桶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異養;自養;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開始階段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繁殖速度快 【解析】①酵母菌是直菌本身不能光合作用制取有機物,營養方式為導養;葡萄植株是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營養,屬于自養; ②產生酒精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為: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 ; ③ 在釀制時,若開始階段給橡木桶通氣,一段時間后再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要短一些;如果開始階段就將橡木桶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其原因是 開始階段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繁殖速度快。 故答案為:異養;自養;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 ; 開始階段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繁殖速度快 不僅人的肌肉會進行無氧呼吸,釋放出一些能量,其他生物也能進行________,釋放________。如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產生________。 【答案】 無氧呼吸;能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析】不僅人的肌肉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會進行無氧呼吸,釋放出一些能量,其他生物也能進行無氧呼吸。如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況下,也可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少量的能量。但酒精在植物細胞內的過多積累會對細胞產生毒害作用。 故答案為:無氧呼吸;能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下圖是幾種常見的動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動物的呼吸結構是________,B動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2)有輔助呼吸器官的生物是________(請填圖中字母代號)。 【答案】 (1)體壁;鰓(2)C、D 【解析】解:(1)蚯蚓的呼吸依靠濕潤的體表;魚類的呼吸器官是鰓; (2)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濕潤的體表輔助呼吸;家鴿的呼吸器官是肺,氣囊輔助呼吸;故有輔助呼吸器官的生物是青蛙和家鴿; 故答案為:(1)體壁、鰓;(2)C、D。 .如上右圖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況與氧濃度的關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線是??________??? ,它所進行的呼吸方式為???________?? ;表示乳酸菌的曲線為??________??? ,它所進行的呼吸方式為???________?? ,判定依據是???? ________?。 【答案】 乙;有氧呼吸;甲;無氧呼吸;氧濃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解析】由甲曲線分析可知,該生物的呼吸情況隨著O2濃度的升高而減弱,說明該生物進行的是無氧呼吸,符合題目中的乳酸菌這種生物的特點; 由乙曲線分析可知,該生物的呼吸情況隨著O2濃度的升高而增強,說明該生物進行的是有氧呼吸,符合題目中的水螅這種生物的特點; 故答案為:乙;有氧呼吸;甲;無氧呼吸;氧濃度越高,呼吸情況反而減弱 .“舟山老酒”是舟山家喻戶曉的一種黃酒,它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黃酒的釀制原理是先通入一定量的空氣,增加酵母菌的數量,然后再進行無氧呼吸獲得黃酒。 (1)若發現釀酒過程中裝置內溫度有所上升,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 (2)當發酵一段時間以后,發酵罐內的甜度逐漸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 (3)酒的風味主要取決于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廠的菌株已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但酒的風味卻不減當年,其主要原因是生物有________的特性。 【答案】 (1)酵母菌無氧呼吸作用放熱(2)酵母菌呼吸作用分解糖類(3)遺傳物質穩定 【解析】(1)由于微生物呼吸產生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熱能形式釋放,因此該過程中裝置內溫度有所上升;(2)隨著發酵的進行,葡萄糖逐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發酵的產物酒精比葡萄糖的分子量小,所以隨著發酵程度的加深,甜度逐漸減小;(3)啤酒的風味主要取決于采用過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廠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風味不減當年,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進行無性繁殖,其遺傳物質能保持穩定; 故答案為:(1)酵母菌無氧呼吸作用放熱;(2)酵母菌呼吸作用分解糖類;(3)遺傳物質穩定。 嘉善黃酒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特有酒種之一,歷史上,黃酒名品數不勝數。它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 (1)黃酒的釀制原理是先通入一定量的空氣,增加酵母菌的數量,然后再進行________獲得黃酒(選填“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 (2)若發現釀酒過程中裝置內溫度有所上升,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 (3)當發酵一段時間以后,發酵罐內的甜度逐漸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 (4)酒的風味主要取決于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廠的菌株已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但酒的風味卻不減當年,其主要原因是生物有________的特性。 【答案】 (1)無氧呼吸(2)酵母菌無氧呼吸作用放熱(3)酵母菌呼吸作用分解糖類(4)遺傳物質穩定 【解析】(1)啤酒發酵前期要先通入氧氣進行有氧呼吸,保證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閉進行無氧呼吸使酒精發酵,獲得啤酒;(2)由于微生物呼吸產生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熱能形式釋放,因此該過程中裝置內溫度有所上升;(3)隨著發酵的進行,葡萄糖逐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發酵的產物酒精比葡萄糖的分子量小,所以隨著發酵程度的加深,發酵罐內的甜度逐漸減小;(4)啤酒的風味主要取決于采用過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廠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風味不減當年,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進行無性繁殖,其遺傳物質能保持穩定。 故答案為:(1)無氧呼吸;(2)酵母菌無氧呼吸作用放熱;(3)酵母菌呼吸作用分解糖類;(4)遺傳物質穩定。 合理儲藏有利于水果保鮮。科研人員為了探究某因素對藍莓保鮮的影響,測定了藍莓在密閉容器內產生CO2的速率,結果見圖甲和圖乙。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會影響藍莓儲藏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的保鮮。 (2)分析圖甲或圖乙可知,隨著藍莓儲藏時間的增加,產生CO2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閉容器內的CO2濃度會逐步________,從而抑制了藍莓細胞的呼吸作用。 (3)某同學欲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 ①將兩等份同一品種、成熟度相同的藍莓分別裝入甲、乙兩只相同的燒杯中; ②將甲、乙兩燒杯分別置于25 ℃和-5 ℃條件下觀察,每隔一段時間測定CO2濃度; ③重復上述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并分析。 有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方案不合理,請你指出其中的一處________。 【答案】 (1)溫度(2)增大(3)容器沒有密閉 【解析】解:(1)據圖可知,兩幅圖反映的是在不同溫度下,藍莓在密閉容器內產生CO2的速率;故實驗的假設是溫度會影響藍莓儲藏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的保鮮; (2)分析圖甲或圖乙可知,隨著藍莓儲藏時間的增加,產生CO2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隨著呼吸作用的進行,密閉容器內的氧氣濃度逐漸降低,CO2濃度逐步上升,從而抑制了藍莓細胞的呼吸作用; (3)由于該同學設計的實驗中裝置沒有密封,故無法準確測出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 故答案為:(1)溫度;(2)增大;(3)容器沒有密閉。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