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歐洲在大西洋東岸的航海傳統悠久,促使歐洲人探尋新航路的經濟根源是( ) A.歐洲的商品經濟日趨發達 B.奧斯曼帝國控制傳統商道 C.馬可·波羅對東方的描繪 D.遠洋航海技術的重大進步 2. 1493年,一封發自西班牙的信件中說:“有個叫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人,航行到了地球另一端,直抵印度附近地區——至少他這么認為。”我們今天知道,他認為的“印度附近”根本不是真正的印度,而是( ) A.美洲 B.大洋洲 C.亞洲 D.非洲 3. “16世紀以后世界貿易集中地逐漸轉向大西洋和西北歐——經濟力量的轉移預示著新大國的興起。”文中的“新大國”是指(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國 D.英國 4.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說:“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兩件事。”這兩件事之所以“偉大”和“重要”是因為( ) A.證實了地球是圓形的科學真理 B.為文藝復興的興起創造了經濟條件 C.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D.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 5. 如圖《椅中圣母》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拉斐爾的代表作。文藝復興的“興”的涵義是( ) A.弘揚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B.宣揚新興資產階級思想 C.提倡理性主義的進步思想 D.摧毀封建教會的思想統治 6. 比同類歷史事件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相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反對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 C.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7. 央視新聞:2013年12月29日,是我國衛星定位系統——“北斗二代”組網運行服務一周年紀念日。“北斗二代”的組網運行是________發現并闡明的科學理論的當代運用。( ) A.牛頓 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托爾斯泰 8. 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由此可知他( ) A.主張君主立憲 B.主張權利平等 C.抨擊天主教會 D.取消君主制 9. 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達到頂峰的國家是( ) A.英國??? B.意大利??? C.德國??? D.法國 10. 1628年英國議會向國王遞交了一份《權利請愿書》,要求: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得向人民征稅和借貸;不依法律和未經法庭判決,不得隨意逮捕任何人和剝奪其財產;不許在居民家中駐扎軍隊等。《權利請愿書》制定的目的是( ) A.提升英國民眾的參政意愿 B.限制國王的權力 C.敘述了資本主義手工業的阻礙 D.指出英國國王生活奢侈 11. 如圖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資本主義的一種民主制度。該制度與下列哪一歷史文獻直接相關( )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1787年憲法》 D.《拿破侖法典》 12. 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是( ) A.來克星頓槍聲 B.大陸會議 C.《獨立宣言》的發表 D.薩拉托加戰役 13. 18世紀,北美誕生了一個獨立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其誕生的標志是( )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獨立宣言》發表 C.薩拉托加大捷 D.約克鎮戰役 14. 某歷史學家在評價法國某次革命時說,它是“19世紀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紀法國的革命史詩的頂點和終點”。這里所說的“革命”應該是( ) A.法國大革命 B.法國二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法國七月革命 15. 恩格斯指出:對德國來說,拿破侖并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這里強調了拿破侖( ) A.受到了德國人民的歡迎 B.損害了德國的利益 C.傳播了法國革命的精神 D.有利于德國的統一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哥倫布開辟了歐洲到美洲的航線。1992年是哥倫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歐洲許多國家紛紛舉行紀念活動,為其立碑,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強烈不滿,他們打出的一條標語上寫著:“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許多國家紛紛舉行紀念活動,為其立碑”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標語“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 ???? 對哥倫布開辟歐洲到美洲的航線,有人歌頌,有人譴責。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動機,懷著不同的情感和心態,采用不同的標準和方法看待這一歷史事件。 (3)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應遵循哪些主要標準和方法? ?????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用這本書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 ──恩格斯 材料二 “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臨行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的是哪兩位人物?他們的主要貢獻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說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的人物留給后人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請說說他在刑場上說的話的意義。 材料三 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大大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布魯諾說:“宇宙是無限的。” (4)三位科學家對自然界的不同認識說明了什么? (5)我們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們依然給哥白尼的學說以很高的評價,這是為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凡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過國會準許……皆為非法。” ——《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 (1)對材料一這一現象產生關鍵影響的法律文獻是什么?此文件奠定了該國什么政治體制的基礎?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這個國家出現……演繹了大國崛起的罕見奇跡。 ——摘自電視片《大國崛起》解說詞 (2)材料二中“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在哪一場戰爭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這場戰爭的轉折點是什么? 材料三 “在權利方面,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 (3)材料三的內容源于法國的什么文獻? (4)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指出這三個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作用?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ADCB 6-10BABDB 11-15ADBAC 二、非選擇題 16. (1)哥倫布航行美洲以后,歐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掠奪,給歐洲帶來巨額財富,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2)哥倫布航行美洲以后,歐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掠奪,給印第安人帶來巨大災難。 (3)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②是否推動生產力發展。③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④把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⑤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⑥全面的觀點,一分為二的方法。 17. (1)映的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說”;材料二反映的是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他支持和發展了“日心說”,認為“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無限的”。 (2)“日心說”是“科學革命的開端”。 (3)實例:勇于思考、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堅持真理的精神。 意義:他在刑場上說的話一方面突出了布魯諾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突出了近代科學的誕生對中世紀神權思想的沖擊。 (4)說明了人類的科學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無止境的。 (5)雖然哥白尼的觀念在今天看起來是錯誤的,但是他的觀念不是武斷的,他不迷信權威,把自己的觀點建立在觀察和論證的基礎上。哥白尼的學說從客觀上動搖了中世紀神權統治的思想基礎,對人們沖破神學思想的束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8. (1)《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 (2)美國獨立戰爭;薩拉托加大捷。 (3)《人權宣言》。 (4)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