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部門是( ) A.棉紡織業 B.絲織業 C.制瓷業 D.冶鐵業 2. “在19世紀的前70年里,僅占世界人口2%的英國,一直掌控著世界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時其工業生產占世界總量的50%”。英國取得如此國際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確立君主立憲政體 B.擁有最廣闊的殖民地 C.率先完成工業革命 D.掌握著歐洲和世界霸權 3. 曼弗雷德·馬伊在《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中認為,1848年2月發表的某一文獻,“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救世福音,對另外一些人,它則是一個魔鬼學說”。該文獻是( )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共產黨宣言》 D.《獨立宣言》 4. 下列有關第一國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名是“國際工人協會” B.成立于1871年 C.支持了巴黎公社運動 D.第一個世界性工人組織 5. 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威廉·李卜克內西說:“你如果想了解德國,就必須抓住這樣一個事實:德國特別是普魯士是一個倒立著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魯士士兵頭盔上的尖鐵,一切都是由它托著的。”它揭示了德國( ) A.?經濟基礎薄弱?????????????????B.?軍國主義根深蒂固????????????????? C.?社會保障落后?????????????????D.?不重視教育 6. 美國歷史學教授詹姆斯·麥佛森說:“如果這個國家可以分裂為兩個,就可以分裂成3個、4個、6個、12個,林肯政府發動戰爭的理由是,南方違背了國家的統一,違背了憲法和多數人統治的原則。”這段話表明美國南北戰爭的目的是( ) A.廢除黑人奴隸制 B.廢除封建農奴制 C.維護國家統一 D.建立世界霸權 7.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打響,點燃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是( ) A.領土的擴張 B.林肯當選總統 C.南方11個州脫離聯邦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 8. 俄國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 B.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 C.西方列強入侵,幕府統治危機 D.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 9. 普希金賦詩贊美彼得一世說:“用一只專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啟蒙的種子。”其中的“種子”是指( ) A.推動改革的手段十分專橫 B.保留了農奴制度 C.推動了俄國的近代化進程 D.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10. 1872年,明治政府內閣提出:“歐洲各國之政治制度、風俗教育、營生守產,皆超絕東洋。移開明之風于我國,將使我國迅速進步……”表明當時日本( ) A.決心全面學習西方 B.策劃推翻幕府統治 C.準備對外開港通商 D.發動殖民掠奪戰爭 11. “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權,他們認為驅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西方的技術和管理秘訣……為了保衛國家,他們顯然要認真地改造國家。”他們改造國家的措施中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 ) A.廢藩置縣 B.實行征兵制 C.殖產興業,大力發展近代經濟 D.提倡“文明開化”,改造教育 12. 新華社加拉加斯2020年3月13日電 委內瑞拉確診兩例新冠肺炎病例后,總統馬杜羅13日晚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全國進入警戒狀態。請問,委內瑞拉首任總統是( ) A.圣馬丁 B.玻利瓦爾 C.華盛頓 D.拿破侖 13. 印度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在近代深受英國的殖民侵略。1857年印度爆發了一場反英民族大起義。首先掀起這次起義的主力是( ) A.農民和手工業者 B.印度王公 C.印度土兵 D.章西女王 14. 當代世界能源之爭日趨激烈,尤其是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資源。下列選項中,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發展的是( ) A.珍妮機的發明 B.內燃機的發明 C.蒸汽機的改良 D.電動機的發明 15. 下圖《忙碌的電話接線員》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 ) A.提高生產效率 B.拉大了貧富差距 C.改變了生活方式 D.加速了戰爭爆發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有人評價林肯說,他是通過個人的殫精竭慮,換來了國家的鳳凰涅槃。今天讓我們沿著英雄的足跡,來探究美國歷史上這一段血與火的歷史。 【揭總統之選,追戰爭之源】 材料一 如圖。 材料二 這是偉大的勝利。這是對國家的拯救,這是自由的勝利。 ——詩人費羅(北方) “這是最好的借口”,“我們的人民永遠不會同意一個黑色共和黨人的統治!” ——南方政客 (1)材料一中兩幅圖片反映出南北雙方矛盾表現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點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這”指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析總統之愁,探戰爭之程】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軍隊進攻南方的里士滿,大敗而歸。 (3)面對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結合所學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來扭轉局面?有何作用? 【嘆總統之死,究戰爭之績】 材料四 美國南北戰爭粉碎了奴隸主的反動勢力,從而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如果美國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美國就不可能成為20世紀世界第一強國。 ——摘自《大國崛起》 材料五 在南北戰爭以后的幾十年中,美國經歷了最驚人的經濟發展。……最終結果是美國經濟在19世紀后半葉以當時所不能比擬的速度突飛猛進:1860年,美國在世界工業國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時卻躍居首位。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4)結合材料四、五和所學知識分析南北戰爭的意義。 材料六 馬克思評價林肯:“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致只有在他成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 (5)材料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馬克思認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17. 帶去的,是善意,種下的,是災難;追求的,是自由貿易,得到的,是遍地饑荒;期待的,是融洽相處,看到的,是舉旗反抗;善意的帝國,面對殖民地人民的沖天怒火…… ——《英國史》 揭開殖民者虛偽的面紗,還原殖民地人民憤怒的咆哮,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探究歷史。 【戳穿“善意”·揭開“自由”】 材料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瘋狂地掠奪貴重金屬,到處尋找金銀產地。16—18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奪黃金250萬公斤,白銀1億公斤。葡萄牙殖民者僅在18世紀就從巴西掠奪了價值10億美元的黃金和金剛石。 (1)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善意”給拉丁美洲人民帶來了災難,結合材料歸納拉丁美洲 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進行殘酷的殖民掠奪。 材料二 不列顛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織機,毀掉了它的手紡車。英國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織品擠出了歐洲市場,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輸入棉紗,最后使英國的棉織品泛濫于這個棉織品的故鄉。……不列顛的蒸汽機和科學在印度斯坦全境徹底摧毀了農業和制造業的結合。 ——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 (2)你認為英國殖民者在印度追求的是“自由貿易”嗎?為什么? 【沖天怒火·民族抗爭】 (3)哪里有剝削,哪里就有反抗。結合圖片中人物的主要歷史事跡,分析他們身上體現了什么精神。 【同一旋律·命運迥異】 材料四 圣馬丁曾說過:“我并不尋求榮譽”“我的劍絕不為爭權奪利而出鞘!”“只要秘魯和整個拉丁美洲真正獨立,我將遠遠地離開這里”。 材料五 英國殖民者供認:“如果波涕亞和棉德土王不是我們的朋友,如果錫克人不參加我們的隊伍,如果旁遮普不保持平靜,我們圍攻德里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4)結合材料及史實分析,同是民族解放運動,為什么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取得勝利,而印度民族大起義卻失敗了?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無論就其深度還是廣度而言,第二次工業革命都遠遠超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的電磁學和熱力學這兩門新興科學物化的技術成果;就廣度而言,第二次工業革命遍及一切與功、電、磁、熱、光相關的技術領域。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時時刻刻地直接感受著它所帶來的恩惠。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世界歷史》 材料二 科學在鑄造世界的未來上能起決定性的作用……沒有科學,現代工業國家就一點也不能存在……一個國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資源來推進科學,并推廣科學的運用,它就不能長久繼續存在。 ——英國貝爾納《歷史上的科學》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就其深度與廣度而言超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具體表現。結合所學知識,任舉一例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至今給我們帶來的“恩惠”。 (2)根據材料二,概括說明科學的作用。 (3)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CCBB 6-10CBDCA 11-15ABCBC 二、非選擇題 16.(1)矛盾表現在勞動力、原料、市場、關稅、西部領土方面;矛盾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2)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因為林肯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 (3)措施: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作用:兩個法令調動了農民尤其是黑人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作戰,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4)政治上:廢除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經濟上: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5)美國內戰結束后,林肯被擁護奴隸制的狂熱分子刺殺。依據: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廢除黑人奴隸制作出了杰出貢獻。 17.(1)獨立運動爆發的原因。 (2)不是。英國對印度進行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使印度成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 (3)圖一:玻利瓦爾:領導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在他的領導下,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獲得解放。體現了他具有遠大理想、堅持不懈、堅持民族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憂國憂民的精神。(答出其中兩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圖二:章西女王:領導章西人民抗擊進犯的英軍,最后壯烈犧牲。體現了她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以及捍衛民族尊嚴、熱愛祖國、勇于為國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答出其中兩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4)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拉丁美洲各國人民能聯合起來,協同作戰,南北夾擊,共同打擊殖民者;廣大人民覺醒,為爭取民族獨立英勇斗爭;有統一的指揮;玻利瓦爾等領導人的卓越領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爭奪中力量日益衰落。(答出其中兩條,言之有理即可) 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的原因:起義過程中沒有形成統一的領導,被英軍各個擊破;工業革命后,英國經濟軍事實力強大,實力遠超西班牙和葡萄牙。(言之有理即可) 18. (1)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的電磁學和熱力學的技術成果;廣度而言,遍及一切與功、電、磁、熱、光相關的技術領域。電燈、汽車等 (2)科學在鑄造世界的未來上能起決定性作用;一個國家要長久繼續存在必須推進科學、推廣科學的運用。 (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