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鄂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天氣與氣候1、一天的氣溫(10)1、空氣的溫度簡稱氣溫。2、用來測量氣溫的溫度計叫做氣溫計。氣溫計由溫度單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組成,讀數時要平視液柱中的液面。3、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在室外空氣流通、不受陽光直射的空曠處、距離地面約1.5米測得的空氣溫度。4、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怎樣的?答: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是:①早晚溫度低,中午及午后溫度高。②8:00—14:00氣溫逐漸升高,14:00以后氣溫逐漸降低。③湖北一天中,通常凌晨6:00氣溫最低,14:00氣溫最高。5、氣象人員一般用安裝在百葉箱中的溫度表測量氣溫。百葉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門向北開,避免陽光直射入箱內。箱內溫度表的玻璃泡要距離地面1.5米左右。6、百葉箱內主要安裝的有干球溫度表、濕度表、濕球溫度表、最高溫度表、最低溫度表。大百葉箱中一般安裝帶有傳感器的溫度計和濕度計,可以自動、連續地記錄溫度和濕度數據。7、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有定時氣溫、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根據需要,還會有日均溫、月均溫和年均溫。8、在室外背陰處和陽光照射處分別測一測氣溫,有什么發現?答:在室外背陰處的溫度要比陽光照射地方的溫度要低。2、風向和風力1、風吹來的方向叫風向。比如從東面吹來的風叫做東風。風向有:①東風(風向符號為“”)、②西風(風向符號為“”)、③南風(風向符號為“”)、④北風(風向符號為“”)、⑤東南風(風向符號為“”)、⑥東北風(風向符號為“”)、⑦西南風(風向符號為“”)、⑧西北風(風向符號為“”)等。2、風力是指風的強度。一般根據風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體上產生的各種現象,把風力的大小分為13級,最小是0級,最大是12級。現在氣象部門有把12級以上、摧毀力極大的風補充到18級。3、風力歌:0級煙柱直沖天,1級青煙隨風偏,2級風來吹臉面,3級葉動紅旗展,4級風吹飛紙片,5級帶動小樹搖,6級舉傘步行艱,7級迎風走不便,8級風吹樹枝斷,9級屋項飛瓦片,10級拔樹又倒屋,11、12級陸上很少見。4、我們可以制作簡易的“風向標”或“風旗”來觀測風。風向標靜止后,箭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風向。風旗飄動的方向與風向相反。5、風不僅有方向,還有速度,即風速。不同的風速對應不同的風力等級。氣象部門常用風向風速儀觀測風向和風速。其中,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即為來風方向即風向,根據風杯轉速可以計算出風速。風速一般以米/秒(m/s)為單位。6、儀器用途:7、自然界的風可能來自不同的方向,風力的大小也可能不同。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現象和使用一些儀器來觀測風。你是怎樣觀測風的?答:我用風向標觀測風向:風向標箭頭的指向就是風向。也可以用風旗觀測風向,還可以根據周圍物體飄動的方向觀測風向:物體飄動的方向與風向相反。我用風速儀觀測風力的大小,根據風杯轉速可以計算出風速。風速一般以米/秒(m/s)為單位。還可以根據風級歌觀測風力。一般根據風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體上產生的各種現象,把風力的大小分為13級,最小是0級,最大是12級。現在氣象部門有把12級以上、摧毀力極大的風補充到18級。怎樣自制一個簡易風向標?答:一、準備器材:一根粗長塑料吸管,硬紙板一張、一支橡皮頭鉛筆、一根大頭針,小刀、、剪刀、502膠水、單面膠。二、制作步驟:①用小刀在吸管兩端縱向切開約1-2厘米的縫隙。②用剪刀在硬紙板上剪下一個大小適中的箭頭和一個稍大的尾翼。③分別將箭頭和尾翼插入吸管兩端的縫隙,并用502膠水和單面膠固定。④用一根大頭針穿過吸管平衡點并插人鉛筆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轉動。3、觀測云和雨1、什么是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況。把觀察范圍內的天空平均分成10份,估計云遮蔽的份數,就是云量。天空中的云是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而成的。云量的多少與天氣有什么關系?答: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氣分為晴、少云、多云、陰。(中、低云的云量為1~3時,稱為晴;高云的云量為4~5時,稱為少云;中、低云的云量為4~7,高云的云量為6~10時,稱為多云;低云量在8以上稱為陰。)3、什么是降雨量?答:一定時間內,降落在平地上(假定無蒸發、滲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稱為降雨量。通常用雨量器測定,以毫米為單位。天空中的降雨有時大,有時小,怎樣知道降雨的多少呢?答:下雨時,可以用雨量器將雨水收集起來,再測量降了多少雨。漏斗式雨量器是氣象觀測站測量降雨量的基本儀器。降雨時,雨水通過漏斗流入儲水瓶。測量時,將儲水瓶取出,把雨水倒入量杯內,從量杯上讀出的刻度數就是降雨量。我們怎樣來判斷天氣?答: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氣分為晴、少云、多云、陰。根據單位時間內降雨量的多少,氣象部門把降雨劃分成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級。【一天之內24小時降水量,10毫米以下為小雨,10-25毫米為中雨,25毫米以上為大雨,50毫米以上為暴雨(豪雨),75毫米以上為大暴雨(大豪雨),200毫米以上為特大暴雨。】雨、露、霜、雪、冰雹等都屬于降水。想一想,怎樣測量降雪量?答:把雨量器收集到的雪融化成水后倒入量杯內,從量杯上讀出的刻度數就是降水量。13、科學制作:自制一個簡易雨量器。答:1、準備器材:一個礦泉水瓶、一張紙條、剪刀、膠帶、尺子、筆。2、制作過程:①用剪刀把礦泉水瓶的上部約三分之一處剪下作漏斗。②借助尺子用筆在紙條上以毫米為單位標上刻度,并把紙條豎直貼在礦泉水瓶身上,0刻度線對準瓶內底部。③將上部(漏斗)倒過來放入礦泉水瓶里。④向礦泉水瓶里加水到0刻度。3、這時,簡易的雨量器就制作好了,可以把它放在空曠的草坪上測量降雨量了。4、氣候和氣象災害氣候是指經過多年觀察得到的一定地區內平均氣象情況。天氣總在發生著變化,氣候卻有一定的規律。湖北省春夏秋冬氣候特點:湖北省具有四季分明,春秋多變,夏冬長春秋短,降水充沛,梅雨明顯,雨熱同季,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的特點。春天是春暖花開;夏天則驕陽似火,下雨較多;秋天是秋風蕭瑟;冬天則寒冷干燥,偶爾會下雪。南方的昆明,四季如春,冬天也很溫暖,海鷗都會飛來過冬。東北的哈爾濱,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溫度低到零下幾十度,夏季短暫涼爽。天氣與氣候有什么區別?答:天氣是指短時間內觀測到的各個氣象要素值的綜合狀況。我們可以使用簡易觀測工具,對氣溫、風向、風力、云量、降雨量等天氣情況進行觀測,并記錄、分析、預測陰、晴、雨、雪、風、雷電、霜露、霧霾等天氣現象。而氣候是指經過多年觀察得到的一定地區的平均氣象情況,是某一地區長年的天氣特征。天氣經常在發生著變化,時間較短,范圍較小;而氣候卻具有一定的規律,時間長,范圍大。在自然界是有哪些氣象災害?它們在什么季節比較常見?答:寒潮、霜凍、暴雪災害在冬季常見,雷電、大風、臺風、龍卷風、暴雨、洪水、高溫災害在夏天常見,霧霾、干旱、水澇春秋常見,等等。說一說你所住地區的氣候特點?答:我住在謀道,這里四季分明,春秋多變,夏冬長春秋短,降水充沛,梅雨明顯。這里春光明媚,秋高氣爽;夏無酷暑,濕潤多雨;冬天寒冷,偶有霜凍冰雪。面對雷電暴雨,我們應該怎樣做?答:(1)、關注天氣預報,雷電暴雨天氣時不出門,盡量避免戶外活動。(2)、及時收回室外物品,特別是陽臺上的衣物等東西,提前關好門窗。(3)、關閉電器,最好切斷電源,不在雷電暴雨時打電話玩手機,以防雷擊。(4)、提醒大人做好防漏排澇準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