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2 經濟全球化 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 1. 在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下,世界金融市場劇烈動蕩。2008年10月的第二周,美國股市經歷了連日下跌勢頭。同時,歐洲. 亞太地區股市都反應強烈,股指連連下跌。這一現象主要說明了( ) A.美國是當今世界真正的經濟霸主 B.世界經濟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 C.世界各國. 各地區聯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國人民都熱衷于股票投資 2.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逐漸加強,主要是因為( ) A.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B.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減弱 C.世界形勢出現和平. 穩定局面 D.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 3. 以下三幅圖所反映的現象,在當今世界許多城市中隨處可見。這種現象最能說明( )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B.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C.世界貿易走向制度化 D.經濟全球化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4. 從2005年1月1日起,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薩拉·邦焦爾尼嘗試一年不買中國制造的產品。實驗結束后,她把這段經歷記錄下來,站在經濟全球化的立場,這個實驗報告的關鍵詞最有可能是( ) A.驕傲 B.平常 C.美妙 D.歷險 5. 2008年10月724 B,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如何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這反映了當今世界的發展( ) A.世界經濟呈全球化趨勢 B.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加強 C.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 D.亞洲經濟飛速發展 6. 2003年,墨西哥了取消了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多種農產品的進口關稅,不久,5萬多農民因抵擋不住外來農產品的競爭,在首都舉行示威游行。這一現象表明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應該 ( ) ①建立貿易壁壘 ②增中科技投入 ③扶持弱勢產業 ④提高產品競爭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某品牌轎車使用日本產的發動機. 德國的鋼材. 東南亞的橡膠,組裝地在中國。這反映了( ) A.美國霸權地位下降 B.世界政治多極化 C.知識經濟的到來 D.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 8. 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號稱經濟領域的聯合國的建立為各國經濟交往搭建了一個共同的平臺。這個經濟領域的聯合國是指( ) A.世界貿易組織 B.亞太經合組織 C.歐盟 D.聯合國 9. 下圖中的兩枚郵票是為了紀念哪兩個國際組織而發行的?( ) A.北約和世界貿易組織 B.歐盟和世界貿易組織 C.歐盟和聯合國 D.北約和國際聯盟 10.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其主要目的是( ) ①開放市場 ②公平貿易 ③世界貿易自由化 ④貨幣一體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和趨勢,中國主動順應全球化的表現是( ) A.積極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 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C.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D.制定“863計劃” 12.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下列事件表明中國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B.中美建交 C.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3. 中國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能夠體現這一現象的是 ( ) ①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②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③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④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貿易國。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不包括( ) A.有利于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 B.有利于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積極參與世界競爭 C.有利于中國大幅度提高關稅,增加外匯儲備 D.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增長 15.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有媒體評價:“在一些主要的領域里,應該說都有一些沖擊,確實都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沖擊并非‘國門大敞’,而是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護,還有一定的過渡時期;主動權基本上還是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中。”這說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 ) ①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加入世貿組織弊大于利 ②中國對外資的限制取消,外資長驅直入 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護措施 ④只要措施得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可以趨利避害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二. 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50年,倫敦毫無疑問是世界金融體系的太陽。1950年,紐約成為全球財富的中心。……當1914年英格蘭銀行宣布停止英鎊的黃金兌換時,大英帝國的雄風就一去不復返了。當尼克松1971年單方面關閉黃金窗口時,美利堅的輝煌業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材料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歐洲人坐頭把交椅,為了防止局面失控,美國財政部設計了諸多重大議題,贊成票必須達到85﹪以上才能實施的條款,相當于賦予美國財政部(17﹪投票權)一票否決權。而在世界銀行,由于是美國財政部挑選行長,在完全掌握人事權的情況下,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才設置85﹪贊成票的門檻,以便提高“效率”。這就是玩“政策設計”和局限于“操作流程”二者之間層次的落差。 材料三 面對美元長期貶值,許多學者提出要藏匯于民,以分攤國家的外匯儲備損失的風險。……與其藏匯于民,不如藏金于民。任何外匯從長期來看都會對黃金貶值,只是貶值速度不同而已。要想將中國已經創造出的巨大財富實現購買力保值,唯有變外匯儲備為黃金白銀儲備。國際黃金價格波動其實不過是個假象而已,看破了這一層,哪怕它匯率市場掀起千重浪,中國自有萬噸黃金作為定海神針。——以上材料均摘自宋鴻兵編著《貨幣戰爭》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倫敦和紐約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本質問題是什么?如何評價二戰后初期的資本主義世界金融體系? (3)面對“金融大戰”,著者提出了什么觀點?你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17.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據統計,20世紀末,全世界的跨國公司有六萬多家,他們創造了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40%,貿易額的60%,對外投資的90%。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跨國公司為世界經濟不斷增長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亞洲很多國家經濟受到了嚴重困難,政局動蕩。并迅速滌蕩全球,昭示出國際金融還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巨大風險一面。 ——以上材料摘自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P119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什么? (2)依據以上兩則材料,指出這一趨勢對亞洲的影響是什么? (3)2001年11月10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你認為中國應如何應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據統計,20世紀末,全世界的跨國公司有六萬多家,他們創造了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40%,貿易額的60%,對外投資的90%。 材料二 卡塔爾首都多哈當地時間2001年11月10日晚6時38分,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會議主席手中木槌“嘭”的一聲,中國得到了世界貿易組織最終的批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 1997年,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亞洲很多國家受到嚴重困難,政局動蕩。 請回答: (1)材料一說明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 (2)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這標志著什么? (3)總結歷史經驗,談一談中國為什么要加入世貿? (4)中國應如何應對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BCDDA 6-10DDABA 11-15BAACC 二. 非選擇題 16. (1)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美國:利用二戰(戰爭),大發戰爭財;推動建立和主導戰后資本經濟體系;大力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等。 (2)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確立了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評價: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趨勢;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 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也滿足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需要。 (3)觀點:藏金于民。努力:加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改革金融體制,符合國際規則;科教興國,大力發展國民經濟;推動建立公正. 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17. (1)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2) 經濟全球化給亞洲經濟不斷增長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 (3)中國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或對國際競爭中潛在的風險必須保持高度警惕,趨利避害,建立應對危機的安全機制)。 18. (1)說明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2)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 (3)總結歷史的經驗,中國長期處于停滯和落后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閉只能導致落后,我們應當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4)中國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