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 封建社會的發(fā)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后的統(tǒng)一王朝。明朝建立于( ) A. 13世紀60年代 B. 13世紀80年代 C. 14世紀60年代 D. 14世紀80年代 2.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十三朝古都,地理位置和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古代曾占領今西安并建立政權的農民領袖有( ) ①陳勝?、邳S巢?、壑煸啊、芾钭猿?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 下圖是沈陽故宮的十王殿,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就居住在這里。那么清朝建立的時間和第一位皇帝分別是( ) A.1635年 皇太極 B.1636年 努爾哈赤 C.1636年 皇太極 D.1616年 努爾哈赤 4. 清朝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在思想文化上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崇儒家學說 B.統(tǒng)一文字 C.實行文字獄 D.建立太學 5. 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愛國名將,百戰(zhàn)不敗掃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傳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歷史人物的事跡( ) A.岳飛 B.鄭和 C.戚繼光 D.寇準 6. 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是一位愛國愛教的年輕活佛?!鞍喽U額爾德尼”封號源于清朝哪一位皇帝的賜予( ) A.順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 為維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下列事件屬于康熙帝事跡的是( ) A.平定安史之亂 B.平定噶爾丹叛亂 C.冊封五世達賴 D.平定大. 小和卓叛亂 8. 鄭和的遠航得以實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國力強盛?? ?B.海上交通發(fā)達 C.指南針的應用?? ?D.造船技術高超 9. 明朝中后期,中國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是在商品經濟發(fā)達的 A.江南地區(qū) B.廣州 C.北京 D.中原地區(qū) 10. 清朝前期,發(fā)展興盛的手工業(yè)部門包括( ) ①絲織 ②棉織 ③印染?、苤拼?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 下圖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規(guī)劃布局和功能分區(qū),這種設計意在突出( ) A.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B.宮殿宏偉壯觀的景象 C.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威 D.紫禁城建筑的時代感 12. 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的文學作品是( ) A.《紅樓夢》 B.《西游記》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 13. 專制主義政治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把國家的一切權力集中于最高統(tǒng)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監(jiān)督。下列各項中符合這兩個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谒逄频目婆e制 ③明朝廢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設立軍機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明朝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吏. 戶. 禮. 兵. 刑. 工六部分理朝政。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辦事效率 B.擴大統(tǒng)治基礎 C.加強專制統(tǒng)治 D.增強六部權力 15. “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許經營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這一機構的設立反映了這個時期清朝( ) A.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被迫開放五口通商 C.堅持重商輕農政策 D.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明僖宗時,賞賜給瑞王. 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萬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時,云南木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口號。 材料三 (明末民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聯(lián)系? (2)李自成起義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會情況?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17. 明清時期,建筑設計規(guī)模宏大,傳統(tǒng)科技繼續(xù)發(fā)展,出現(xiàn)了總結性的科學巨著,但繼而轉為停滯。請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面問題。 【建筑】 (1)圖一是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平面圖,請結合這幅平面圖介紹一下當時的北京城。 (2)圖二是哪個朝代的長城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它的起止點分別在哪里?主要是為了防范哪個少數(shù)民族? 【科技】 (3)明朝時期我國的傳統(tǒng)科技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大量的科技巨著相繼問世,當時涌現(xiàn)了哪些影響較大的科技巨著? (4)明朝時期,我國涌現(xiàn)出這么多古典科學巨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軍機處奉命經辦一切重大軍政事務,成為國家的政治中樞。軍機大臣無專職,亦無定員。軍機處不設官署,除了奉命辦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決定,也無權對外發(fā)出任何指示,即“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 材料二 翰林院庶吉士徐駿的詩集里有“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認為這是存心誹謗,照大不敬律斬立決。 (1)材料一中軍機處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軍機大臣的地位如何?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實行的什么統(tǒng)治措施? (4)清朝統(tǒng)治者為什么要實行這種政策?這種做法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CCAC 6-10BBAAA 11-15CADCA 二. 非選擇題 16. (1)問題:明末土地兼并嚴重。聯(lián)系:針對土地兼并嚴重的現(xiàn)象,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口號。 (2)原因: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階級矛盾異常尖銳;②自然災害頻繁,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遍野,官府不顧農民死活,催征如故。 (3)闖王受到人民歡迎。原因:“均田免賦”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聲。 17. (1)北京有宮城. 皇城. 內城和外城,布局嚴整,街道寬廣筆直。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從宮城到外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均衡布局。 (2)明朝。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蒙古族。 (3)《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 (4)明朝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些科學家積極投入科學技術的研究. 試驗和總結,寫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科技巨著。 18. (1)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機大臣遵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zhí)行。 (2)軍機大臣除奉命辦事之外,自己不能做出任何決定,也無權對外發(fā)出任何指示。好處:使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里。 (3)大興文字獄。 (4)目的:對反清思想嚴加防范和控制,從思想領域控制知識分子。 消極影響: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 學術的發(fā)展和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