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哥倫布曾說:“如果我能得到他們(君主)一些小小的幫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這段話反映了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為了( ) A.獲得財富 B.傳播文化 C.傾銷商品 D.和平交往 2. 意大利人哥倫布,讀過《馬可·波羅行紀》,向往東方,但后來卻從西班牙出發向西航行,這是因為哥倫布( ) A.受到迪亞士的刺激 B.相信地圓學說 C.受馬可·波羅的誤導 D.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3. 他是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完成了環球航行,開創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他是( )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麥哲倫 D.達·伽馬 4. 如圖反映的歷史事件( ) A.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B.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C.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D.加強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5. 14世紀中葉,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擺脫宗教束縛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一運動起源于( ) A.法國 B.德意志 C.英國 D.意大利 6. 文藝復興的一位作家亞爾伯蒂說:“人是能夠從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諾說:“我創造了我自己。”以上兩位作家的觀點都體現了( ) A.民主科學精神 B.生物進化理論 C.自由平等思想 D.人文主義精神 7. 《大國崛起》解說詞:“三百年前,人類的思想還充斥著迷信和恐懼,水為什么會往低處流?太陽為什么會升起落下?這些今天看來簡單至極的問題,在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和把握的”。這些“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把握”的問題,終于被人類破解的標志性科學成就是( ) A.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 B.愛因斯坦相對論 C.達爾文進化論 D.牛頓經典力學 8. 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 ②都是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 ③都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④都提出了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由此可知他( ) A.主張君主立憲 B.主張權利平等 C.抨擊天主教會 D.取消君主制 1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六校聯盟九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三次月考)下圖是某國歷史大事年代尺,據此判斷該國是( )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 11. “一個人的絕對權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限制這種權力,國家便無法進步。”英國限制“一個人的絕對權力”的典型文獻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1787年憲法》 12. 1765年10月,英屬殖民地的代表在紐約召開大會,會議的精神得到了積極響應,殖民地人民的反英運動此起彼伏。這些反英運動后來發展成為( ) A.啟蒙運動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爭 13. 來自各州的代表們進行了116天激烈的爭執,最后達成共識制定了聯邦憲法。從此,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這部憲法是指( ) A.《獨立宣言》 B.《1787年憲法》 C.《權利法案》 D.《蘇聯憲法》 14. 近代法國頻繁更換憲法,但是,很多憲法仍將《人權宣言》作為序言,或者確認宣言的基本內容,這主要是因為《人權宣言》有它的進步之處,它進步的意義在于( ) A.體現了啟蒙思想的政治主張 B.否定封建專制特權制度 C.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D.提出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15.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法國革命不僅標志著資產階級的勝利,而且標志著民眾的充分覺醒。”下列關于法國大革命特點的表述,與此觀點一致的是( ) A.人民通過一次次起義,推動革命進程的發展 B.遭到外來勢力的武裝干涉 C.革命措施具有激進和暴力的特點 D.對整個歐洲的封建制度給予沉重打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世界航海探險史上,人們永遠不會忘記意大利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然而,盡管哥倫布相信地球是圓的,相信橫渡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可抵達東方,遺憾的是,他最終并沒有實現環球航行的夢想。真正實現環球航行夢想的,是另一位名彪青史的葡萄牙航海家。 ──斐迪南?麥哲倫 請回答: (1)人們為什么永遠不會忘記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請舉例說明。 (2)當時有哪些條件幫助麥哲倫實現了環球航行? (3)除了哥倫布和麥哲倫,當時還有哪些航海家加入到了新航路開辟的行列?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用這本書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 ──恩格斯 材料二 “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臨行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的是哪兩位人物?他們的主要貢獻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說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的人物留給后人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請說說他在刑場上說的話的意義。 材料三 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大大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布魯諾說:“宇宙是無限的。” (4)三位科學家對自然界的不同認識說明了什么? (5)我們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們依然給哥白尼的學說以很高的評價,這是為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漢武帝時,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勢力逐漸膨脹,他們對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漢武帝采納大臣的建議,……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王封國勢力。 材料三 一個人的絕對權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限制這種權力,國家便無法進步。 ——錢乘旦 材料四 十八世紀的天才們不單只是哲學家或某個方面的學者,最重要的是他們極其關注社會,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識,在這些啟蒙學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觀念,都被當做不合理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了。 ——陳樂民、周弘《歐洲文明的進程》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禁行標志”針對的是哪些人?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采納了哪位“大臣的建議”?巧妙地解決了什么問題?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英國是如何限制“—個人的絕對權力”的?為此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啟蒙學者眼中“不合理的東西”指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BCAD 6-10DDABA 11-15ABBBA 二、非選擇題 16. (1)哥倫布率船隊開辟新航路,發現美洲大陸,新大陸的發現使人們深受鼓舞,越來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險行列去,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2)當時已經能夠制造適合遠航的大船以及航海知識的不斷增加;指南針的使用;地圓學說的流行。 (3)達?伽馬、迪亞士。 17. (1)映的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說”;材料二反映的是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他支持和發展了“日心說”,認為“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無限的”。 (2)“日心說”是“科學革命的開端”。 (3)實例:勇于思考、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堅持真理的精神。 意義:他在刑場上說的話一方面突出了布魯諾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突出了近代科學的誕生對中世紀神權思想的沖擊。 (4)說明了人類的科學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無止境的。 (5)雖然哥白尼的觀念在今天看起來是錯誤的,但是他的觀念不是武斷的,他不迷信權威,把自己的觀點建立在觀察和論證的基礎上。哥白尼的學說從客觀上動搖了中世紀神權統治的思想基礎,對人們沖破神學思想的束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8. (1)奴隸、外邦人、婦女、未成年的男子。 (2)主父偃:王國問題。 (3)頒布《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 (4)封建專制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