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細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說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系。
2.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3.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同點。(重點)
4.認同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討論技術進步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
【自主預習】
光學顯微鏡是生物學中一種常用的儀器,我們初中已經嘗試過使用低倍鏡觀察微觀世界,請同學們結合下列材料探究高倍鏡的使用規律:
圖1 顯微鏡鏡頭示意圖
圖2 高倍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圖1信息:目鏡與物鏡相比沒有(有、沒有)螺紋:甲、乙相比,甲的放大倍數小(大、小),鏡頭長度長(長、短);丙、丁相比,丙的放大倍數大(大、小),鏡頭長度長(長、短),和載玻片的距離H1小于(大于、小于)H2。
2.試從圖2操作過程總結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低倍鏡下找到清晰的目標→將要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調節反光鏡使視野明亮(大光圈、凹面鏡)→調節細準焦螺旋使圖像清晰。
3.通過上述操作試比較高倍鏡與低倍鏡的視野差異。
4.若在顯微鏡下看到一個細胞在視野的右上方,那么實際該細胞在裝片的哪個方向?為什么?
答案:顯微鏡成的是倒像,該細胞實際應在裝片的左下方。
5.有關視野中的污點位置的分析。
轉動目鏡,若污點動,說明污點在目鏡上;若不動,再移動玻片標本,若污點動,說明污點在玻片標本上;若不動,說明污點在物鏡上,(也可用低倍物鏡換高倍物鏡,若污點消失,說明污點在物鏡上;若污點還在,說明污點在目鏡或玻片標本上,還需進一步確定)
注意:污點絕不會在反光鏡上。
6.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4。若在視野范圍中看到的是直徑范圍內有64個細胞連一行,物鏡轉換為40×后,那么在視野中還能看到這行細胞中的16個。
通過顯微鏡觀察多種生物組織,我們知道細胞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是多種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在橫線處填上相應的結構名稱,然后討論:
圖1 細菌細胞模式圖
圖2 藍藻細胞模式圖
圖3 煙草葉肉細胞模式圖
圖4 高等動物細胞結構圖
1.由圖1、2比較細菌和藍藻的異同
比較項目
細菌
藍藻
區別
大小
較小
較大
光合色素
一般沒有
有,藻藍素和葉綠素
同化方式
一般為異養
自養
常見種類
桿菌、球菌等
顫藻、念珠藻、發菜等
相同點
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都具有核糖體
2.由圖3、4完成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簡單比較
比較項目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細胞壁
有
無
葉綠體
綠色器官中含有
無
細胞核
有
有
液泡
成熟的細胞一般有
一般沒有
3.由上述分析,完成下表的思考
比較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不
同
本質
區別
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大小
較小
較大
細胞壁
主要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
植物細胞有,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細胞質
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
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
細胞核
無核膜、只有環狀DNA分子,無染色體,稱為擬核
有核膜、有以DNA分子為主要成分的染色體
相同點
①都具有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
②都有與遺傳關系密切的DNA分子
通過對多種細胞的觀察和研究,科學家們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最終提出了重要的細胞學說。閱讀教材第10~11頁內容,完成下表并思考討論:
時間
科學家
重要發展
1543年
比利時的維薩里和法國的比夏
揭示了人體在器官和組織層次的結構
1665年
英國的虎克
發現并命名了細胞
19世紀
德國的施萊登和施旺
細胞是構成動植物的基本單位
1858年
德國的魏爾肖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細胞學說的發現過程中出現過兩個叫虎克的科學家,他們的貢獻分別是什么?
答案:1665年,英國的羅伯特·虎克觀察木栓組織,發現并命名了“細胞”;荷蘭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了細菌、紅細胞和精子等。
2.試填寫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3.細胞學說中的“一切動植物”能不能修改為“一切生物”?為什么?
答案:不能。因為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4.細胞學說中已經得到修正的是哪一項?
答案:1858年,德國的魏爾肖將“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修正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互動探究】
下列①~④生物結構與其他三種顯著不同的是哪一種?( )
①支原體 ②藍藻 ③細菌 ④霉菌
【課堂練習】
1.換上高倍鏡后,不應出現的操作是( )
A.調節光圈
B.調節細準焦螺旋
C.調節反光鏡
D.調節粗準焦螺旋
答案:D
2.若用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如圖所示。試問其視野最暗的是( )
答案:C
3.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裝片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將物鏡對準通光孔
B.先用高倍鏡觀察,后用低倍鏡觀察
C.移動裝片可確定污物是否在物鏡上
D.使用高倍鏡時,用粗準焦螺旋調節
答案:A
4.夏季,人們由于飲食不潔易引起腹瀉,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桿菌。下列關于痢疾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沒有線粒體、核糖體等復雜的細胞器
B.細胞中具有擬核,核內有染色體
C.具有細胞膜和細胞壁
D.痢疾桿菌的DNA呈線型
答案:C
5.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內容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建立者主要是施萊登、施旺和魏爾肖
B.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
C.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D.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多樣性
答案:D
6.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甲、乙兩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屬于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判斷的主要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兩細胞的相似之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具有________性。
(3)甲、乙兩細胞的不同之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兩種細胞存在________性。
答案:(1)甲 乙 甲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而乙有 (2)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DNA 統一 (3)甲無核膜、染色體,而乙有;甲只有核糖體,而乙還有其他復雜的細胞器 差異1.1
從生物圈到細胞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重點)
2.舉例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3.認同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重點)
【自主預習】
生命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但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閱讀教材并結合相關資料完成探究:
1.SARS是由一種冠狀病毒引發的嚴重傳染病,右圖是SARS患者肺部X光片圖,觀察右圖思考病毒的有關知識。
(1)從圖上來看,病毒化學組成為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構成,這說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體的呼吸道細胞、肺部細胞。肺部細胞受損導致患者呼吸困難,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但是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表現生命現象。該分析說明像病毒這類非細胞生物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其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2.下面是關于草履蟲生命活動的示意圖。
(1)由圖看出,草履蟲是單細胞原生動物。纖毛執行運動功能,能進行分裂生殖,此外還具有生長、呼吸和應激性等生命活動。
(2)由上述分析說明像細菌、單細胞藻類、單細胞動物等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3.閱讀教材第3至4頁人的一些生命活動,回答有關問題:
(1)結合教材實例2,填充下圖,然后思考:
卵細胞從卵巢中排出,在輸卵管中遇到精子發生受精作用。在子女與父母之間,精子和卵細胞充當了遺傳物質的“橋梁”。由此可見:多細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離不開細胞。
(2)HIV病毒主要感染人體免疫系統的淋巴細胞,造成人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而死。由此可見:免疫調節離不開細胞。
綜上所述,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
地球是富有層次的生命系統,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結合教材內容,完成下面探究。
1.請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上面各個生命系統的層次。
答案:ADFHBECG
2.由1的排列說明各層次生命系統是層層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如在一定的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形成一個種群,所有種群組成一個群落,而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態系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的無機環境共同組成生物圈。
3.由上述分析說明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其他的生命系統是建立在細胞基礎之上的。
4.病毒屬于上述的哪個層次?
答案: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上面的任何層次。
5.如果換成草履蟲,生命層次的組成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答案:如果換成草履蟲,細胞本身就是個體,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
6.綜上歸納,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上面的各個層次?
答案:不是。病毒不屬于任何層次,植物沒有系統層次。
7.有沒有比細胞更小的生命層次,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也是一個系統嗎?請說明理由。
答案: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一個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因為生命系統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單靠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動的。
【互動探究】
1.判斷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敘述的正誤。
(1)單細胞生物體依賴單個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
(2)細胞是生物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
(3)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雖然能引發傳染病,但是其沒有細胞結構,因此它不是生物。( )
(4)西尼羅河病毒是一種腦炎病毒,以鳥類為主要宿主,它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機物的培養基上就可以培養,通過細胞分裂繁衍后代。( )
(5)多細胞生物依賴高度分化的細胞密切協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動。( )
(6)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
(7)草履蟲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
答案:(1)√ (2)√ (3)× (4)× (5)√ (6)× (7)√
【課堂練習】
1.各種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始終離不開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 )
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質等)
B.生物圈
C.細胞
D.生態系統
答案:C
2.下列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動的細胞是( )
A.變形蟲
B.人的紅細胞
C.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D.根毛細胞
答案:A
3.細胞是絕大多數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與此說法不符的是( )
A.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的單細胞生物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D.動植物細胞以及微生物細胞的結構、功能相同
答案:D
4.根據如圖所示的顯微結構回答:
(1)綠眼蟲和變形蟲都是由________構成的________生物,都能完成運動、攝食、增殖等生命活動,由此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上來看,在一條小河中,所有的衣藻構成________,綠眼蟲和變形蟲等所有生物構成一個________,整條小河構成一個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以刺槐為例):葉肉細胞→葉→刺槐→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①以上生命系統中屬于“器官”結構層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生命系統各個結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小的結構層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看,一片刺槐林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個細胞 單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3)①葉
②葉肉細胞 ③生態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