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在位)曾感嘆道:“我希望看到亞當的遺囑,他在遺囑中將地球劃分給西班牙和葡萄牙。”“將地球劃分給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 ) A.文藝復興的開展 B.新航路的開辟 C.三角貿易的進行 D.啟蒙運動的興起 2. “西班牙向西走”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開辟過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線。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 ①達·伽馬 ②哥倫布 ③迪亞士 ④麥哲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歷史學家巴若斯在描寫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發現時,寫道:“船員們驚異地凝望著這個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美的岬角。他們不僅發現了一個突兀的海角,而且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有關此次航海敘述正確的是( ) A.航海家是迪亞士 B.航海路線是向東橫渡太平洋 C.最終到達印度 D.促使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4. 15世紀末,西歐航海家開始探索連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 ) ①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②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③使美洲物種傳播到世界 ④讓地中海成為世界商業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14世紀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是一場“以人為本”的新文化運動,并逐漸擴展到法國. 美國等國家。這場運動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大量遺存 B.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 C.處于地中海貿易的樞紐地位 D.具備多樣化的人才結構 6. 下列選項中,被稱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是( ) ①《奧賽羅》 ②《李爾王》 ③《神曲》 ④《哈姆雷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牛頓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下列人物,為牛頓提供“肩膀”的有( ) ①愛迪生 ②伽利略 ③史蒂芬孫 ④哥白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以下人物不屬于法國啟蒙思想家的是 ( ) A. 伏爾泰 B. 孟德斯鳩 C. 盧梭 D. 恩格斯 9. 18世紀晚期,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新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為這一革命活動奠定理論基礎的是( ) A. 宗教改革 B. 啟蒙運動 C. 文藝復興 B. 探究新航路 10. 資產階級革命以后的這套政治制度……由少數貴族掌管政權,他們通過議會分享權力。這種制度能夠保證工業革命的發生。“這種制度”指的是( ) A.君主專制制度 B.君主立憲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三權分立制度 11. 下列與“17世紀80年代”“社會上層政變”“不流血”等關鍵詞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C.拿破侖 D.熱月政變 12. 托馬斯·潘恩1776年發表的《常識》中有一句話:“所有正確的或合理的事情都為分離做辯護,被殺死的人的鮮血和造化的啜泣聲在喊著:現在是分手的時候了。”潘恩呼吁“分手”的雙方是( ) A.種植園奴隸主和工業資本家 B.北美殖民地和英國政府 C.美利堅合眾國和法國政府 D.第三等級和特權等級 13. 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進行了反對外國干涉的革命戰爭 B.為限制王權,制定了本國憲法 C.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D.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 14. 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的目的是( ) A.解決財政危機 B.減輕勞動人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 C.進行政治改革 D.使第三等級同第一. 二等級享有同等權利 15. 學習世界近代史時,某同學發現,1804—1814年間歐洲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拿破侖對外戰爭 D.美國獨立戰爭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歷史地圖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請仔細觀察. 比較下列兩幅,回答問題。 (1)阿拉伯數字通過圖_______的商路傳入歐洲,原產于美洲的玉米. 馬鈴薯等通過圖_______的商路傳入中國。 (2)圖二中有A. B. C三條航線,哪一條是環球航行路線?率領這支環球航行船隊的航海家是誰? (3)根據圖一. 圖二,指出世界貿易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分析其變化的歷史原因。 (4)人類曾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后來世界逐步連成一體,根據上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航路的開辟有何意義?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 ——《人權宣言》 材料二 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共產黨宣言》 (1)根據上述材料的內容分析其進步性? (2)寫出一位宣傳“自由平等”的法國啟蒙思想家和一首響徹全球的“無產者”戰歌。 (3)材料二的作者,發表時間和歷史意義分別是什么? (4)當前,我們應向材料二的著作的作者學習什么? 18. 某歷史學習小組對“美國獨立之路”進行了探究。以下是他們搜集的相關資料。 【圖片賞析】 以下圖片是歷史小組搜集到的有關美國的信息。 (1)圖一是美國的國旗。美國國會于1777年7月14日通過決議制定了美國國旗。當時制定的美國國旗只有13顆星星,請說出“13顆星星”代表什么? 圖二人物為什么被美國人稱為“國父”? 【史料分析】 材料一 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該成為自由. 獨立的合眾國,它們為解除對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它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 材料一出自哪部重要文獻?這個文獻表達了怎樣的含義?它的發表有何歷史意義? 材料二 一提起美國憲法,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1787年憲法,該憲法自1789年3月4日正式生效以來,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共有29條修正案,至今仍然有效。 (4)下列關于材料二中這部憲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美國是聯邦制國家 B.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 C.國會掌握行政權和立法權 D.最高法院掌握國家司法大權 【歷史感悟】 (5)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綜合上述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獨立戰爭對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CAAB 6-10CDDBB 11-15ABDAC 二、非選擇題 16. (1)一;二 (2)C。麥哲倫。 (3)變化: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歐亞陸路轉向歐亞美非海陸。 歷史原因:傳統商路的受阻,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 (4)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歐洲和亞洲. 非洲. 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17. (1)材料一反映了了階級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愿望,提出了自由平等的要求。材料二體現了無產階級有了自己的科學理論,為無產階級斗爭指明了方向。 (2)伏爾泰;《國際歌》 (3)馬克思 恩格斯;1848年;意義:《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起來。 (4)當前,我們主要學習馬克思. 恩格斯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學習他們青年時期刻苦學習知識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參加祖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18. (1)北美最初的13個殖民地。 (2)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頒布《獨立宣言》,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 (3)《獨立宣言》;它表達了美國堅決要求獨立并愿為之戰斗的愿望;宣告了美國的誕生。 (4)C (5)美國獨立戰爭掃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英國殖民統治這個最大的障礙,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美國崛起的先決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