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它的重要性是難以估量的,它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材料中的“它”是( ) A.珍妮機 B.瓦特改良蒸汽機 C.蒸汽機車 D.汽船 2. 蒸汽機的改良解決了棉紡織業動力不恒定的問題,后來又引發了其他部門的技術變革。能佐證這一觀點的史實為( ) A.蒸汽機的改良促使工人階級的產生 B.棉紡織業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C.人們開始使用內燃機作為交通動力 D.機器制造業引發了冶鐵技術的革新 3. 坐落于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碑,碑頂為馬克思頭像雕塑,碑身上方鐫刻著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該名言出自( ) A.?《人民憲章》???????????????B.?《國際歌》???????????? C.?《共產黨宣言》???????????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4. 法國國歌《馬賽曲》是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而創作的,全世界勞動者的歌曲《國際歌》是受哪一事件的影響而創作的(???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D.巴黎公社失敗 5. 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都發生在美國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和鞏固時期。以下對兩次戰爭相同點的歸納,不正確的是( ) A.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 B.戰爭過程中都頒布了重要的文獻 C.都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都使美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 6. 單元學習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把“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和“美國南北戰爭”確定為一個學習單元,你認為這個單元的主題應該是( ) A.走進近代社會 B.歐美國家的社會巨變 C.開啟民主進程 D.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擴大 7. 亞歷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礙俄國發展的最大瓶頸,這使19世紀后期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明顯加速。這個“最大瓶頸”指的是( ) A.資金缺乏 B.封建農奴制 C.土地自由買賣 D.勞動力不足 8. 俄國農奴制改革文件規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監督自己領地上的秩序,他們有審判和執行判決之權。”該規定反映了這次改革( ) A.結束了沙皇統治 B.保留了封建殘余 C.緩和了地主與農民的矛盾 D.保證了農民的民主權利 9. 明治維新在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 A.廢除農奴制 B.廢藩置縣 C.引進西方技術,發展近代工業 D.“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10. 19世紀中期,政府提倡:蓋洋樓、吃西餐、穿西服,改變傳統發型的是下列哪國政府?( ) A.沙皇俄國 B.日本明治政府 C.大清政府 D.中華民國政府 11. 下表反映的主題是( ) 地域 人物 事跡 拉丁美洲 玻利瓦爾 打敗西班牙殖民者 印度 章西女王 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 A.封建制度的確立 B.新航路的開辟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工人運動的興起 12. 9世紀中期,遭受殖民主義侵略的亞洲人民掀起的解放運動是( ) A.攻占巴士底獄 B.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中國的辛亥革命 13. 王明同學正通過因特網下載愛迪生、卡爾本茨等人發明成果的相關資料,由此你可以判斷他正在探究(?? ? ) A.?第一次工業革命??????????B.?第二次工業革命????????????? C.?美國獨立戰爭?????????????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4. “19 世紀 30 年代,法拉第首先發現了電磁理論,據此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人們才在技 術上發明了電動機、發電機、電燈、電報、電話等,電力革命隨之興起;在合成化學理論建 成以后,大批的化工合成產品相繼問世?!痹摬牧戏从吵龅诙喂I革命的顯著特點是(?? ) A.?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 B.?技術發明超出一國范圍 C.?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D.?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15. 2017年6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為發展經濟,宣布退出保護全球氣候的《巴黎協定》。吳國盛在《科學的歷程》中寫道:“……,在科學成功的背后,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觀點認為科技革命影響了( ) A.人類社會的生態環境 B.世界經濟的發展 C.國家之間的關系 D.人類生活的方便舒適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某校九年級(1)班組織關于“英國政治經濟文明”的探究性學習。請你根據下列要求,幫助他們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 【第一組探究的主題——英國的政治文明】 第一組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典故:“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1)寫出英國“光榮革命”后限制王權的法律文件。 材料二 文獻:英國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體……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的“全新的政體”是指哪一政治體制? 【第二組探究的主題——英國的工業文明】 第二組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圖表 (3)觀察材料一圖表,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1785年和1845年煤和鋼鐵年消費量發生顯著變化的原因。在此期間,英國發明了一種新型的交通運輸工具,寫出這種新型交通運輸工具的名稱及發明者。 材料二 如圖 (4)根據材料二圖片,分析工業革命以來,工業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問題。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中期俄國與英國生鐵產量和鐵路總長對比表 ? 俄國 英國 比例 生鐵(19世紀中葉) 26萬噸 385萬噸 1:14.8 鐵路總長(1861)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10 材料二 臭名昭著的“解放”,實際上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是對農民實施一系列的暴力和一連串的侮辱。 ——列寧 材料三 (解放農奴)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甚至比美國歷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列寧為什么說農奴制改革是 “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 (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問題?這次改革存在什么不足之處?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義無反顧地投身民族解放運動,與殖民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他發誓說:“在沒有打碎西班牙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枷鎖以前,我的手將不停地打擊敵人,我的心將不會平靜。” 材料二 她是印度民族起義中的杰出女英雄。1858年3月,面對強大的敵人,她有膽有識,毫不畏懼,積極迎戰。戰斗打響后,她親自率領全城居民英勇抵抗,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后來,她和起義軍戰士一起同敵人殊死搏斗。突出重圍后,她仍堅持作戰,犧牲時年僅23歲。她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史上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誰?他的主要事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描述的人物是誰?她的主要事跡是什么? (3)他們打擊的分別是哪些侵略者?結果有什么不同? (4)我們從他們的事跡中學到了什么精神?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DCDD 6-10DBBCB 11-15CCBCA 二、非選擇題 16. (1)《權利法案》。 (2)君主立憲制。 (3)英國最早開始并完成了工業革命?;疖?;斯蒂芬森。 (4)環境污染、交通擁堵。 17. (1)現象:俄國冶鐵業及交通運輸業的落后(或工業生產落后);原因:英國工業革命,俄國落后的農奴制度的阻礙。 (2)農奴制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農民為了贖買土地,變得一貧如洗。 (3)改革緩解了國內的社會矛盾,避免了革命的發生,使國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不足之處:農民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政治上,專制制度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廣大群眾缺乏基本的民主權利。 18. (1)玻利瓦爾;領導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 (2)章西女王;領導了印度民族大起義。 (3)玻利瓦爾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片殖民地;章西女王反抗的是英國殖民者,起義最終失敗。 (4)學習他們面對外來侵略者,帶領人民堅持戰斗、英勇不屈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