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帝國主義的炮聲驚醒了古老中華帝國的美夢,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開始了。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 ) A.?五四運動????????B.?鴉片戰爭??????????????????????? C.?辛亥革命?????????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 下圖所反映的事件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使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 B.使中國開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 D.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 下列史實按照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英法聯軍攻陷廣州 ②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③英法聯軍攻占天津 ④英法聯軍攻陷大沽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 4. 法國上尉巴特利爾寫信給雨果,要雨果歌頌他們。他認為,“這次遠征行動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雨果嚴厲譴責了他們的行徑。“他們的行徑”是指( ???) A.發動鴉片戰爭 B.火燒圓明園 C.割占中國大片領土 D.對華傾銷商品 5. 太平天國全盛時,已擁有中國的半壁江山。這里的“全盛”主要是指( ) ①北伐軍一直打到天津郊區 ②西征軍攻占了長江中下游許多地方 ③太平軍占領武昌,建立起與清朝相對峙的政權 ④1860年,太平軍逼近上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密令駐朝公使:“促成中日沖突,實為當前之急務,為實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此事說明( ) A.發動中日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主動挑起的 B.日本想趕走駐朝清軍 C.日本想發動侵朝戰爭,獨吞朝鮮 D.發動侵朝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的 7. 抗日戰爭勝利后,離別50年的臺灣回到祖國懷抱,造成臺灣此次離別的歷史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8. .面對義和團運動的爆發及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初期的態度是 ( ) A.對義和團“招撫”,對各國宣戰 B.對義和團“招撫”,對各國投降 C.對義和團“剿滅”,對各國宣戰 D.對義和團“剿滅”,對各國議和 9. 某班同學在開展以“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后,得出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有( ) ①列強的侵略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原因 ②發動侵略戰爭是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的唯一方式 ③清政府一步步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從未停止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19世紀60年代,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中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的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11. 陳旭麓先生提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這主要是指洋務運動( ) A.創辦新式學堂 B.興辦近代企業 C.建立現代海軍 D.傳播西方思想 12. 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民用工業中不包括( ) A.湖北織布局 B.輪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總局 D.漢陽鐵廠 13. 為宣傳維新變法,康有為、梁啟超創辦了( ) A.《萬國公報》 B.《民報》 C.《每周評論》 D.《新青年》 14. 1898年,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詔書中的內容不包括( ) A.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 B.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C.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 D.創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15. 1902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學堂創辦西式專齋,使山西大學堂與當時的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齊名。這三所學堂所產生的最重要和影響是( ) A.推動了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 B.掀起了介紹西方學術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D.開創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新紀元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表 材料二 馬克思說:“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 材料三 1858年,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率兵船闖到璦琿城下,向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提出重新劃分中俄邊界的無理要求。奕山不答應。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氣勢洶洶地來見奕山。他聲稱:“以河為界,同意與否,我只能等到明天。”說完,他一甩袖子,轉身就走。當天夜晚,沙俄兵船放炮示威。腐朽無能的奕山屈服了。 (1)據材料一,請你計算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了我國多少領土?沙俄割占的我國領土集中在什么地區?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沙俄用什么方式得到我國的領土? (3)材料三反映出清政府對待沙俄這種行為采取了什么態度?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英商在華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材料二 第四款 中國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給日本,作為賠款軍費…… 第五款 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并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 一、奉天省南邊地方…… 二、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 三、澎湖列島…… 第六款 第一,添設下開各處,立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荊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慶府;三、江蘇省蘇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 請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條約?當時割讓的香港島是何時回歸祖國的?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內容。 (3)與材料一所示條約相比,材料二所示條約是如何加深對中國的侵略的?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致恭親王等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第一要務……不過一二年,火輪船比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曾國藩《復陳購買洋船炮折》 材料二 張之洞在湖北興辦的實業建設中,漢陽鐵廠是最重要的一項。1890年初,在武昌成立湖北鐵政局,委派蔡錫勇為總辦,廠址選定漢陽,1890年11月動工興建,1893年9月,十個分廠建成,次年6月投產。 材料三 上海輪船招商局創立后三年內,外輪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進口洋布減少了十五萬匹。——《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1983年 請回答: (1)從材料一看,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洋務運動創辦了哪些民用企業? (3)這場運動的結果怎樣,我們該如何評價它?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DABA 6-10ACAAA 11-15BCADD 二、非選擇題 16. (1)面積:150多萬平方千米。地區: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地區。 (2)方式:以武力為后盾,采用威脅恐嚇的方式。 (3)清政府腐敗無能,采取妥協的態度。 17. (1)《南京條約》; 1997年7月1日; (2)①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③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④增辟通商口岸。 (3)①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此后,帝國主義各國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②巨額的賠款,加劇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政府無力償還,不得不大量舉借外債,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③新的通商口岸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④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廉價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8. (1)維護清政府的統治 (2)漢陽鐵廠 (3)洋務運動是清政府在面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為維護自身的統治而進行的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在不改變封建專制體制的情況下,企圖通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自強”與“求富”,其結果注定要失敗。但它在客觀上增強了清政府的軍事、經濟力量,為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新型的科技、翻譯和軍事人才,對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