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曾經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國一夜之間被英國人打得顏面掃地,這揭開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史。這場“揭開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史”的戰爭是 (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戚繼光抗倭 D.鄭和下西洋 2. 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 ??) A.?《南京條約》?????????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D.?《天津條約》 3. 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清政府不是積極抵抗而是寄希望于俄、美扮演的“調停者”角色。這充分說明( ) A.清政府同美國和俄國之間存在深厚友誼 B.清政府在與西方列強交涉時的軟弱無能 C.美國和俄國愛好和平 D.清政府聯合美國和俄國共同對抗英法聯軍 4. 在中國近代史上,最先占領中國領土和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分別是( ) A.英國、法國 B.英國、美國 C.俄國、日本 D.英國、俄國 5.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在于(? ??) A.推翻清朝統治 B.建立人間的天國 C.實現其革命理想 D.打擊外來侵略 6. 2019年12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南京參加“國家公祭日”活動。“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紀念( ) A.鴉片戰爭 B.旅順大屠殺 C.南京大屠殺 D.八國聯軍侵華 7. 今年4月13日,《人民日報》在《從甲午戰爭的廢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個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淪的甲午。”這里主要是指甲午戰后( ) A.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面臨著滅亡的危險 C.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8. 義和團運動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 ) A.階級矛盾空前激化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政府與農民矛盾緩和 D.農民愛國熱情最高 9. 在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后,中國人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侵略斗爭。以下屬于義和團開展的斗爭是 ( ) ①廊坊阻擊戰 ②三元里抗英斗爭 ③老龍頭火車站爭奪戰 ④天津保衛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 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 ) ①創辦軍事工業 ②創辦民用工業 ③籌建海軍 ④廢除科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 下列歷史人物中,既在軍事上捍衛了國家主權,又興辦工業推動了近代化進程的是 ( ) A.譚嗣同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鄧世昌 12. 在洋務運動中,洋務派籌辦的與文化教育有關的事情是( ) A.京師同文館的創辦 B.江南制造總局的創辦 C.安慶內軍械所的創辦 D.北洋艦隊的籌建 13. “書上數日不報,各公車再聯十八省同上一書。廣東舉人康長素(康有為)者,素有時名,嘗以著書被謗議于時,主其事,草疏萬八千余字,集眾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戰守之方,他日自強之道。”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的影響是 ( ) A.開啟了救亡圖存探索的序幕 B.提出了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 C.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D.標志著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 14. 戊戌變法下列法令中,對封建頑固派最具威脅的措施是 ( ) A.改革政府機構方面 B.興辦私人企業方面 C.訓練新式軍隊方面 D.開辦新式學堂方面 15. 促使在中國存在了約1 300年的科舉制度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舉制度已經成為束縛人們思想、阻礙科技文化發展的絆腳石 ②戊戌變法運動對科舉制度的沖擊 ③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和近代新式學堂的舉辦 ④為了適應與列強的外交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 材料二 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材料三 凌青(原中國駐聯合國大使,林則徐的后人)1990年講道:“……15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前,中國再次成為毒品的受害國,希望社會各方面都來關心、支持禁毒事業。”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誰?對“本大臣”應如何評價。 (2)結合材料二,談談鴉片對中華民族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光輝的一幕”指的哪一歷史事件? (4)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在“拒絕毒品”方面,作為中學生的你準備怎樣做。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材料二 下圖是甲午中日戰爭示意圖。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 (1)材料一是聞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臺灣》,詩中“酷炎的夏日”指哪國侵略者?導致臺灣與祖國大陸分離的是近代哪次侵略戰爭? (2)在這場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的地點位于圖中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內容出自哪一文件?該文件是在何時簽訂的?當時中日雙方的代表分別是誰? (4)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在通商口岸獲得了什么權益?你認為這一權益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5)除材料一、三相關內容外,該文件還涉及哪些有損中國利益的規定?它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至恭親王奕忻等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第一要務……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曾國藩《復陳購買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灤州所屬距開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難舊煤穴甚多……從此中國兵船輪船及機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遠購于外洋,一旦有時,庶不為敵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強之甚,此為嚆矢(開端)。 ──李鴻章《直境開辦礦務折》 材料三 上海輪船招商局創立后三年內,外輪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進口洋布減少了十五萬匹。 ──《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1983年 請回答: (1)曾國藩、李鴻章屬于什么派別?這個派別的代表人物還有誰? (2)從材料一看,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 (3)從材料一二看,洋務派從事哪些主要活動? (4)材料二中奏準開辦什么洋務企業?怎樣看待洋務派的“求富”之路? (5)從材料三看,洋務運動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ABDA 6-10CDBDA 11-15CACAB 二、非選擇題 16. (1)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2)危害中國人民的健康;使很多人家破人亡;導致大量白銀外流;導致軍隊戰斗力下降;導致國家財政困難;加劇了政治腐敗;等等。 (3)虎門銷煙。 (4)要充分認識到毒品的危害(積極宣傳毒品的危害);自己堅決不接觸毒品;發現家人等有接觸毒品行為的,要主動幫助他們遠離毒品。 17. (1)詩中“酷炎的夏日”是指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戰爭。 (2)威海衛 (3)《馬關條約》。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鴻章,日方代表是伊藤博文。 (4)權益: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5)清政府割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二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等。影響:《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機呈現空前嚴重的態勢。 18. (1)洋務派;奕?、張之洞、左宗棠 (2)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維護清朝統治。 (3)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 (4)開平煤礦。通過創辦民用工業就說“富強之基,從此開始”,這有點言過其實。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道路,但它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應該肯定的。 (5)洋務運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