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鴉片輸入中國帶來的直接危害是(? ??) ①毒害中國人的身心健康? ??②破壞中國的國家主權 ③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④動搖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①② 2. 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 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3. 作為鴉片戰爭的勝利者,英國人很失望,因為通商口岸并沒有帶來所期望的貿易擴張。英方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獲得更多的租界。為此,英國( ) A.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B.在北京劃定使館界 C.成立了“洋槍隊” D.在中國開設工廠 4. 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是( ) A.中英《南京條約》 B.中俄《璦琿條約》 C.中俄《北京條約》 D.中美《望廈條約》 5. 《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將每戶足夠食用以外的糧食歸入國庫,有婚娶彌月、疾病災荒等開支,全由國庫支給……這則材料說明太平天國 ( ) A.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具有平均主義色彩 D.滿足了農民最迫切的愿望 6. 如圖為八年級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某一戰役后作的一幅漫畫,此漫畫反映的是( ) A.黃海海戰 B.威海衛之戰 C.遼東之戰 D.豐島海戰 7. “第四款 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 該條款出自(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8. 在《庚子西狩叢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庚子(1900年)之役,國家以亂民肇釁,外國連衡而入京師,兩宮微服出狩……”。這段文字敘述的是( ) A.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太后、皇帝喬裝外逃 B.英法聯軍進逼北京,清朝皇帝聞訊出逃 C.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太后、皇帝倉皇出逃 D.義和團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9. 近代歷史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記錄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程。其中下列內容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 ①協定關稅 ②允許外國在中國開設工廠 ③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10. 洋務運動后期的口號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師夷長技 C.自強 D.求富 11. 史學家陳旭麓認為“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的重要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12. 以下是洋務運動中洋務派開辦的企業,其中屬于民用工業的企業是( ) A.安慶內軍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總局 D.輪船招商局 13. 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政策創新”轉向于“制度創新”。這里的“制度創新”開始于(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 14. 戊戌年間,國難深重。維新志士挺身而出,擔負起救亡圖存的歷史重任。但戊戌變法中,有一項改革措施涉及“數百翰林,數千進士,數萬舉人,數十萬秀才”的榮譽和進身之道,使其遭到大多數人的反對。該措施是( ) A.獎勵發明 B.廢除八股 C.精簡機構 D.裁汰冗員 15.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京大學,與北大學子共度青年節,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清華學堂 D.黃埔軍校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發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間,中國茶葉輸英總值是9626萬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華總值是1687萬元,僅及中國輸英貨價的1/6.因此,英國必須以大量白銀來抵付貿易差額。 ——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 (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貿易的狀況。(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間,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呈怎樣的趨勢? (3)根據材料三,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839年6月,林則徐做出了什么禁煙壯舉? 17. 近代列強侵華罪行罄竹難書。某班同學開展以“列強侵華的罪行”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加。 【數字書寫罪行】 材料一 近代,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達80余次,入侵艦艇超過1 800艘……1840年,英國侵略者僅用47艘木質加裝火炮的艦船,就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1)材料一中列強“轟開了中國的大門”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不良影響? 【圖片控訴罪行】 材料二 1894年11月,日軍侵入旅順,數日之內血腥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平民約兩萬人,制造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大規模屠殺慘案。 (2)圖1場景發生在哪次戰爭中?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這一場景的認識。 【漫畫揭示罪行】 材料三 下圖是1898年法國漫畫。漫畫中,圍在“中國大餅”邊的,分別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國女郎、日本武士。 (3)圖2漫畫中為何沒有美國的出現?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列強是如何瓜分中國的。 【感悟燭照未來】 (4)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李鴻章正是在上海戰場親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從一個傳統的中國士人,轉變為西方技術的終身信徒,他曾寫道:“炮力所穿,無孔不入。西洋炸炮,天下無敵?!?——《外國人點評李鴻章》 材料二 甲午戰敗以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他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李鴻章 (1)根據材料一指出李鴻章學習西方技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涉及到的是洋務運動內容是什么。除此之外請你再寫出洋務運動一項改革內容。 (3)材料二中甲午戰敗,洋務運動隨之破產。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和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請回答: (4)兩幅圖片反映了洋務運動的哪兩個方面內容? (5)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洋務運動在歷史上的地位如何?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DABC 6-10ACCCD 11-15ADADB 二、非選擇題 16. (1)狀況:中國處于出超地位;英國出現貿易逆差(處于入超地位)。 (2)趨勢:激增。 (3)危害:銀荒兵弱(中國將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 (4)壯舉:虎門銷煙。 17. (1)事件:鴉片戰爭。 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或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2)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認識:旅順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表明日本侵略者窮兇極惡,慘無人道。(言之成理即可) (3)原因:美國正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 方式:列強在中國搶奪利權、強租海港、劃分“勢力范圍”,瓜分中國。 (4)以史為鑒,努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言之成理即可) 18. (1)親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2)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或者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或興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 (3)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只是單純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改變封建制度。 (4)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 (5)為了維護清朝統治 (6)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