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由習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報告時提出的。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我們成功過也失敗過,但最終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薄罢_的道路”是指 ( ) A.資本主義道路 B.新民主主義道路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科教興國道路 2. 第一次系統地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會議是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 1990年初,鄧小平說:“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經濟特區時沒有加上上?!謻|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下列鄧小平的著名論斷中,最能體現這一思路的是( ) A.“發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著石頭過河” D.“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4.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敝袊髽I先后有三次創業的高潮,分別是1984年、 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實與催生第二次創業高潮有直接關聯的是( ) A.海南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設立 B.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5. 張大爺收藏了以黨代會為主題的一組紀念郵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的一組是( ) A.①主要矛盾?、谥袊厣、凼袌鼋洕、芸茖W發展 B.①毛澤東思想?、诔跫夒A段 ③市場經濟?、茑囆∑嚼碚?C.①經濟建設 ?、趪蟾母铩、塾媱澖洕、苤袊厣?D.①迎接勝利 ②走自己的路?、垡粐鴥芍啤、堋叭齻€代表” 6. 吳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板書“三步走戰略”“發展才是硬道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據此判斷,他教學的內容是(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C. 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探索 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7. 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8.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其中,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要( ) A.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 B.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兩番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9.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 以下哪項不屬于中國夢的本質內涵( ) A.國家富強 B.民族復興 C.世界大同 D.人民幸福 10. 正確分析不斷變化了的國情,是我們進行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共十九大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論述是( ) A.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 B.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主義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C.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11.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使糧食大幅增產。他的成功說明( ) ①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③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④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 從北京奧運會到杭州G20峰會,從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持續推進”一帶一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和尊重。這反映出( ) A.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更加激烈 B.中國發展正為世界繁榮作出貢獻 C.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合作 D.中國是一個迅速崛起的發達國家 13. 1990年,擅長打橋牌的鄧小平在改革開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張“中國王牌”,用實際行動打消了國內外對中國是否繼續改革開放的疑慮,也回答了中國將以何種步伐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問題。這張“王牌”是( ) A.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B.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C.批準海南島成為經濟特區 D.開發與開放上海浦東開發區 14. 《習近平論強軍興軍》中提到,要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 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以下沒有體現這種“強軍興軍”思想的是( ) A.北海艦隊在黃海某海域展開連續多天的高強度訓練 B.集中一切力量發展國防事業 C.殲—20戰機具備優秀的機動性能和較強的隱身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D.全軍深人學習國防和軍隊建設新觀念、新思想、新戰略 15.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的提出( ) ①有利于我國西部地區的發展 ②有利于我們依靠外部力量加快發展自己 ③將促進其沿線地區同等富裕 ④有利于加強我國中西部地區與中亞、南亞、西亞的經濟合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次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果展覽。請你協助完成以下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覽一:追根溯源 (1)改革開放的開端是什么? 展覽二:領導風采 (2)材料二和哪個歷史事件相關?這件事有何重大意義? 展覽三:“異軍”突起 在改革開放后的工業化過程中,兩支突起的“異軍”迅速發展,已成為我國宏觀經濟的兩個新的增長點。 (3)兩支“異軍”一支是鄉鎮企業,為農村致富和實現工業化開辟了一條新路。另一支“異軍”是指外資企業。你知道我國最早引進外資的地區是哪里嗎?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開,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展覽四:順應潮流 新華網莫斯科3月23日電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訪問俄羅斯(如圖),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演講中,習近平說“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耙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新華網莫斯科電 (4)習近平提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那么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開創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道路被稱為什么?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引導我們繼續開創未來的高舉的旗幟是什么? 展覽結語:展望未來 (5)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你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將如何繼續? 17. 回首中國共產黨98年的光輝歷程,黨的一個又一個重要會議,作為奮斗的證言,作為信仰的烙印,作為前進的里程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針對新形勢下的機遇、挑戰和歷史任務,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勵精圖治、攻堅克難,改革開放各項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開創了嶄新局面,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材料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科學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了改革的方向,開啟了新的改革窗口,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材料三 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我國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以上材料均來自于人民網 (1)材料一中的“黨的十八大”召開于哪一年?這次會議提出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五大發展理念”分別指的是什么? (4)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形勢下如何保障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18. 面對20世紀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為了迎接21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的領導干部、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敏銳地把握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科技素養,弘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十某校八年級(3)班的學生在歷史老師的指導下,探討科技革命給我國的機遇和挑戰,現在請你參與這一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列舉一例我國在20世紀取得的突出的科技成就。 (2)20世紀中后期世界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機遇? (3)面對這一機遇我國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 (4)科技發展的關鍵是人才,請你就解決我國人才問題提出一條建議。 (5)從上述材料和討論中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成才嗎?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的感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DCB 6-10DCCCD 11-15DBDBD 二、非選擇題 16. (1)十一屆三中全會。 (2)南方談話或南巡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3)經濟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4)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理論。 (5)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共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鄧小平理論等。 17. (1)時間:2012年。奮斗目標: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2)基本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3)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4)我國應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科技創新,保障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18. (1)袁隆平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2)由于科技突飛猛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不斷加強,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給我們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施863計劃;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科技和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4)發展教育事業。 (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想。我們中學生要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