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2 經濟全球化 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因為通訊和交通越來越方便。沒有國家可以孤立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舞臺,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這兩則材料說明經濟全球化( ) A.沖擊了發展中國家的國家主權 B.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 C.帶來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 D.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2. 吳于廑. 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現代史》指出:“跨國公司不僅跨國,還跨集團,力圖在全球范圍開展業務。它控制著國際直接投資的90%,世界生產的40%,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二和技術轉讓的三分之一。”對此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 A.跨國公司準備在全球開展業務 B.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跨國公司的相互兼并 C.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推動者 D.世界各國的經濟命脈正在日益被跨國公司控制 3. 下面是1992年統計的部分跨國公司和國家經濟實力對比表,據此可知,跨國公司( ) A.是壟斷國際貿易的主要經濟體 B.是國際資本輸出的主要來源 C.要經濟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D.阻礙了歐洲國家經濟發展 4. 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說:“由于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經濟全球化并沒有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國愈富,窮國愈窮。”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反對全球化,因為這加劇了世界的貧富分化 B.造成世界的貧富分化的原因是不公正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C.要想縮小世界貧富差距的就必須改變不公正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D.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合作,才有可能建立起公正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5. “某型汽車=德國的設計十澳大利亞的發動機+日本的車身薄板十美國. 加拿大的變速器+韓國的輪胎+20多個國家的零部件”,這個公式反映了當今世界的( ) A.經濟全球化 B.政治多極化 C.經濟信息化 D.經濟高速化 6. “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 技術流. 產品流. 產業流. 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 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下列對該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B.經濟全球化不利于資源配置 C.經濟全球化已完全實現了世界各國互利互惠 D.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 7. 2013年,中國同周邊國家貿易額由上世紀末的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最大出口市場. 重要投資來源地。這反映當今世界呈現( ) A.經濟全球化特征 B.社會信息化特征 C.區域集團化特征 D.文化多樣化特征 8. 下列是當今世界一些國際組織的標識圖案,其中“致力通過多邊貿易,實現全球范圍內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組織是( ) A B C D 9. 小明是一個集郵愛好者,他有一張不小心被污損的郵票(見下圖)。根據相關信息推斷,郵票上被污損部分的內容應該是( ) A.世界衛生 B.世界石油 C.世界貿易 D.世界經濟 10. 2001年經過多年的談判我國正式加入了哪一國際組織,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和挑戰( ) A. 亞太經合組織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東盟 11. 世貿組織前總干事邁克·穆爾曾經說道:“沒有中國的世貿組織不是世界性的貿易組織,只有半個世界。”這一狀況在哪一年得到改變( ) A.1978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8年 12. 它是當代國際關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實踐,豐富了由中俄兩國始創的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提供了以大小國家共同倡導. 安全先行. 互利協作為特征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它”是指(? ?)? A.亞太經合組織? B.上海合作組織? C.華沙條約組織? D.東南亞國家聯盟? 13. 2001年中國. 俄羅斯.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臺上成功開創(? ?)? A.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模式? B.大小國家之間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 C.發達國家加強經濟合作的新模式? D.大國之間加強軍事安全的模式? 14.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的農業技術 B. 有利于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 C. 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D. 有利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15. 2018年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基于“301調查”結果的中國商品擬征稅清單。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大使表示,美國的行為嚴重違反世貿組織最基本. 最核心的最惠國待遇. 關稅約束等規則。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職能是( ) ①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②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 ③組織貿易談判 ④解決貿易爭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見下圖 材料二 “本協議締約方,認識到在處理其貿易和經濟領域的關系時,應當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同時考慮根據持續發展的目標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資源,尋求即保護和維持環境又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強這樣的措施;進而認識到需要積極努力以確保發展中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其中的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享有一個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份額;熱切希望達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關系中歧視性待遇……。” ——《世界貿易組織協定》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中的三圖片,指出它們分別代表當今世界的哪三大區域經濟集團?中國是其中哪一個組織的成員國?這些組織的出現,反映了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哪種趨勢? (2)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旨在促進各國市場開放,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話能表明這一宗旨?中國于哪一年加入該組織? (3)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對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哪一趨勢(進程)具有重要意義?這一趨勢(進程)同時還存在哪些問題?你對解決這些問題有什么建議?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大眾牌汽車的部件來自四大洲的20多個國家,西門子5萬多個產品的部件來自130多個國家。雀巢公司所屬的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的50多個國家,有8500多種產品在100多個國家出售。 ——摘自世界歷史課本下冊 材料二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政治. 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經濟全球化與科技. 技術的進步相互作用,使人類步入了信息社會;經濟全球化為世界貿易的自由化奠定了基礎,有助于全球性市場的日漸形成;經濟全球化加大了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迫使國際金融機構加強監督職能;經濟全球化也給發展中國家追趕世界經濟發展創造了機會,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摘自《教學參考書》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2)根據材料二,概括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3)面對全經濟全球化,你認為中國應該怎樣應對,并舉具體事例進行說明。 18.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如圖。 (1)如圖所示國際組織的主要機構之一是“安理會”,該機構擔負的主要責任是什么?當前有哪幾個常任理事國? 材料二 1947年誕生的關貿總協定(GATT)以及1995年取而代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被人們通稱為多邊貿易體系。多邊貿易體系的建立最直接的好處是簡化了多國之間的貿易行為。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 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于商品貨物貿易。多邊貿易體系的建立,極大促進了國際貿易量的快速增長。 ——摘編自《人民日報》 (2)“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強調以什么為原則?據材料二指出該組織的建立對世界貿易的發展有何積極意義? (3)材料一中如圖所示國際組織是在哪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背景如何?這兩個國際組織對世界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4)結合材料四簡述中國為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努力。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BCCAA 6-10DABCB 11-15CBBCD 二. 非選擇題 16. (1)北美自由貿易區. 亞太經合組織和歐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反映了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 (2)“達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關系中歧視性待遇……。” (3)對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存在哪些問題: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競爭的利益失衡,發展中國家資金匱乏. 債務沉重. 貿易條件惡化. 金融風險增加及技術水平落后,其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方面面臨空前的壓力和挑戰;在經濟全球化中,環境污染. 人口爆炸. 能源危機. 糧食短缺. 傳染病橫行. 恐怖組織活動猖獗等問題日益突出,影響全人類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答出一點即可) 建議: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制定合理對策,在積極主動參與中謀求發展。 17. (1)經濟全球化。 (2)①經濟全球化促進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②經濟全球化使人類步入了信息社會;③經濟全球化有助于全球性市場的形成;④經濟全球化加大了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⑤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等。 (3)①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如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重點。③吸引外資,引進管理經驗,引進科學技術,加快經濟的發展;如實行改革開放。 18. (1)主要責任: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常任理事國:中國. 法國. 俄羅斯. 英國. 美國。 (2)原則:非歧視性. 開放. 公平。 積極意義:推動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各國貿易優勢的發揮,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推動了世界經濟發展。 (3)會議:雅爾塔會議。 背景: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共同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國際經濟關系,促進國際合作,促進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推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4)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杭州舉行。近年來,中國派出人員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維護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都體現中國在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