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6.3.3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一.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大革命前的法國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國王路易十四在位時,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他宣稱“朕即國家”。路易十四他的后繼者揮霍無度,造成財政危機。為彌補國庫虧空,政府竭力加重稅收,負擔主要落到第三等級特別是農民的頭上,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資料1:在當時的法國,由于封建勢力割據,層層設卡抽稅,從中部運到西部的商品,貨價竟比原價提高了20倍左右;而從中國運到法國的商品,卻只加價3—4倍。1.社會原因:第三等級與封建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資料2:路易十五執政的早期受到法國人民的喜愛。執政后期,宮廷生活糜爛,經濟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他軟弱和無效的統治導致了王朝的衰弱。路易十五資料1:路易十六,路易十五之孫,20歲時,祖父病逝,留給他一個千瘡百孔的法國。他對治國安邦之術絲毫不感興趣,但才藝俱佳,喜歡制鎖和打獵,外號“鎖匠皇帝”。大權受王后安托瓦內特左右,她生活奢侈華麗,致國庫空虛,債臺高筑,人稱“赤字夫人”,社會矛盾激化。路易十六改造的斜刃斷頭臺路易十六與瑪麗皇后一.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資料1:法國人民早就痛恨國王、僧侶和貴族。第一、第二兩個等級的人數不過20多萬,只占全國總人口的2-3%,卻擁有90%以上的土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不得隨意離開,資本主義在發展中缺少必要的自由雇傭勞動力。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已有了很大勢力,但是,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使他們在政治上處于無權的地位。封建貴族和官僚經常利用政治特權打擊工商業者。資料2:資產階級在經濟上還受到行會制度、封建立法等方面的限制和苛捐雜稅的勒索。資產階級對封建領主統治的不滿和反抗日益增長。2.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3.思想原因: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奠定思想和輿論基礎資料1:伏爾泰: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盧梭:人民主權、支持暴力革命通過《獨立宣言》4.國際環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克倫威爾領導議會軍作戰一.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拉法耶特(1757—1834)他由于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中的重要貢獻,被譽為“兩個半球的英雄”。他是法國貴族,深受啟蒙思想的熏陶,一生追尋自由、民主。他歷經北美獨立戰爭的洗禮,在北美約克鎮戰役中指揮出色,備受華盛頓的贊譽。他在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后,被民眾擁戴為國民自衛軍司令;他是法國國旗三色旗的設計者,是《人權宣言》的起草者之一。一.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美國在爭取獨立的斗爭中,得到了來自法國的大力援助。法國為美國提供金錢、武器和人員的幫助,許多法國人自發前去美國參加對英國的戰爭。北美獨立戰爭勝利后,這些法國人回到祖國,同時也帶回了革命的火種。舊法規宣稱:僧侶以禱告為國王服務,貴族以寶劍為國王服務,第三等級以財產為國王服務1.導火線(1789年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1788年3月的《財政預算報告》:財政收入為5.03億里弗爾,支出為6.29億里弗爾,國債45億里弗爾,應償付的國債利息為3.18億里弗爾。為了支持美國獨立戰爭,法國付出了20億里弗爾的巨額資金。為解決嚴重的財政危機,舉債無門的國王路易十六被迫召開了三級會議,想通過它來籌款。三級會議由這三個等級分別推舉代表組成。通常三級會議最重要的議題是稅收,即當國王要征稅時,才召集級會議。因此,會議是不定期的。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第三等級代表趁開會時機,提出堅決反對專制統治,取消等級區分等要求,與國王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第三等級堅決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權利,主張三個等級合并開會,實行一人一票的表決制度。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7月9日改稱制憲議會。國王被迫讓步,一方面同意國民議會改名為“制憲議會”要求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卻暗中調集軍隊,企圖以武力控制局面。消息傳開,巴黎民眾不斷聚集并武裝起來,支持制憲議會。1789年5月5日,法國的凡爾賽王宮三級會議召開現場2.第一次起義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①爆發(標志:攻克巴士底獄)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得知巴士底獄的大炮正對著工人住宅區后,群情激憤,攻占巴士底獄。經過四個小時激戰,巴黎人民終于以200人死傷的代價,攻克了城堡,把這座可憎的監獄勻為平地。這一行動,成為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志。為紀念這一天,7月14日成了法國的國慶日。巴士底獄不是一般的監獄,它是專門關押政治犯的,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關押被統治階級的地方。巴士底獄是法國封建勢力的象征。人們向它開火,就意味著要向傳統的封建勢力開戰。攻克巴士底獄,這是法國大革命的開端,從此掀開了大革命的序幕。在法國路易十六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新興的資產階級同情農民疾苦,受到巴黎雅各賓派的影響,阿爾諾帶領馬賽港的市民設計奪取了要塞,得到了武器,并驅逐了公爵,他們舉行集會通過決議組織500名義勇軍進軍巴黎去搭救同情改革的議員,馬賽市民積極參軍,高唱著馬賽曲向前進發,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而這個時期創作的進軍歌曲《馬賽曲》也成為了鼓舞斗志的贊歌。1789年,巴黎國民自衛隊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1958年10月4日,法國憲法規定藍-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的國旗。法國國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②發展隨后,外省城市紛紛效仿巴黎,農民聚集起來攻打領主城堡,焚毀債據契約。革命形勢發展很快,路易十六被迫屈服。③結果(頒布《人權宣言》)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1791年,制憲議會制定了憲法,廢除了舊制度(君主專制),確立了新制度(君主立憲制)的基本框架。2.第一次起義《人權宣言》“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們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別外,不得有其他差別。”——《人權宣言》這是創作于大革命時期的一幅油畫作品,畫中《人權宣言》的內容被嵌刻在黑色大理石碑上。右邊是古希臘勝利女神,左邊是自由女神。她身穿紅衣、藍裙(代表巴黎,是革命的顏色),頭上戴著小紅帽(象征革命),手中拿著解開的鎖鏈(象征自由)。第十七條: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當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所顯然必需時,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得受到剝奪。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顯出社會上的差別。第二條:……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于保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之一,它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其核心內容是闡明資產階級的人權要求和政治主張,用法律的形式徹底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實現資產階級統治奠定了基礎。1791年6月,法國國民衛隊和民眾押解逃跑的國王一家回巴黎1791年9月路易十六接受并宣誓接受新憲法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1791年憲法,維護君主立憲政體,反對革命繼續發展。憲法把《人權宣言》置于正文之前,基本落實了宣言的原則。3.第二次起義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①背景國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憲法,但暗地里致信歐洲各國君主,呼吁他們武裝干涉法國。法國大革命使歐洲各國的君主非常恐懼,他們同路易十六相勾結,發動武裝干涉。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聯軍進逼巴黎,為保衛革命成果,1792年8月,巴黎人民再次起義,組織義勇軍救援巴黎。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擊退侵略者,打敗前來干涉的外國聯軍。他們攻占了王宮,革命市政府把路易十六關押在丹普爾堡。②過程資料1:8月初,巴黎市民對議會發出警告:“立法者們,我們本來把拯救祖國的榮譽給了你們,如果你們拒絕這樣做,那么為了祖國的安全,我們就要自己動手了。”如果立法議會到8月9日晚11時仍不作出廢黜國王的決定,就要“半夜敲起警鐘,吹響集合號,立即起義”。——呂一民《法國通史》)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1792年9月,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路易十六以叛國罪被推上斷頭臺。資料2:1793年1月16日國民公會決定對路易十六進行量刑表決,采取逐個公開唱名的方式,而且允許群眾在場圍觀。經過24小時的投票,在721名代表中,以387票對334票的多數宣判國王死刑。③結果資料1:1792年9月22日,國民公會開幕,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之后,由于發現了路易十六通敵賣國的文件,巴黎民眾強烈要求懲辦國王。1793年1月18日,國民公會以叛國罪判處路易十六死刑。21日,年僅39歲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廣場被處死。斷頭臺前,行刑手正提著路易的頭示眾。九個月后,38歲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斷頭臺。3.第二次起義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3.第三次起義法國大革命使歐洲各國君主深受震動,他們害怕革命傳播,決定絞殺法國的革命。英、荷、西與普、奧等國結成反法聯盟,從幾個方向進攻法國。法國國內的保王黨勢力乘機抬頭,妄圖復辟。①背景資料1:1793年6月,日耳曼王公們的軍隊從北部和東部侵入法國;英國軍隊從南部和西部發起進攻,國家已處于崩潰無助的狀態。14個月后,全法國已處于牢固控制之下,入侵者已被驅逐。二.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過程②過程、結果1793年,巴黎人民發動第三次起義,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了政權,實施了一系列果斷措施打退了外國軍隊的進攻,平息了國內的叛亂,法國大革命達到頂峰。把共和國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賣給農民;限定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嚴懲反動分子;動員一切力量反對內外敵人;恐怖政策打擊面過寬,處決的人太多,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心態,使他們失去了統治基礎,也加劇了資產階級內部各派別的矛盾,1794年7月,羅伯斯庇爾等人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臺。資料2:恐怖時期約有四萬人死去,約8%受害者是貴族……14%的受害者為資產階級……6%是教士;而不少于70%的則是農民和勞動階級……在南特有二千人被裝上駁船活活淹死。3.第三次起義三.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資料1:它是直至把斗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恩格斯對法國①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確立了共和制政體;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資料3:這場革命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封建制度,并給以沉重的打擊,它的徹底性更為以后各國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對世界③具有世界性影響;性質:是一場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起義時間成果第一次起義1789.7.14攻克巴士底獄;頒布《人權宣言》;建立君主立憲制第二次起義1792廢除君主立憲制;建立共和國;路易十六被處死第三次起義1793羅伯斯庇爾掌權;實施革命措施;大革命達到頂峰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人民多次起義的原因①法國封建勢力強大,不愿退出政治舞臺;②共和國時期,政局動蕩,政府缺乏威信;③法國工業資產階級相對弱小;④外國武裝力量的干涉;革命的曲折性和復雜性三次革命的轉折關頭,是誰推動了革命不斷向前發展?范圍廣,遍及全歐洲,影響全世界;群眾基礎廣泛,人民群眾在革命中顯示了偉大力量;革命更徹底,封建專制被徹底推翻。法國大革命有什么特點?人民群眾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詞典里才有。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我比阿爾卑斯山更高!拿破侖人們至今崇拜他,并不是出于喪失理智的狂熱,而是出于冷靜的思考。人們至今懷念他,并不是他曾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赫赫戰功,而是他以過人的膽識和氣魄,使法國人民走出了大革命后的混亂和恐怖,重塑了法國的輝煌。1799年10月,回到法蘭西共和國的拿破侖被當作英雄來歡迎。從土倫戰役發跡到發動霧月政變,拿破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神話,他的個人威望也達到了頂點,不僅讓法蘭西的人民對他癡迷,也為當時歐洲的有志青年所崇拜。1769年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島15歲到巴黎軍校深造16歲加入軍隊并成為炮兵少尉24歲平定土倫叛亂,提升為少將26歲平息王黨叛亂晉升為巴黎衛戍區司令(中將)27歲獨自率軍打敗了反法聯盟軍隊,成為軍團司令拿破侖四.拿破侖帝國大革命高潮結束后,資產階級期望穩定統治秩序。但對外戰爭仍在進行,人民生活沒有擺脫貧困,政局依然動蕩。這種形勢下法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保護自己的權益。1799年11月,拿破侖·波拿巴發動政變,組成了一個新政府,很快建立一套高效的國家機器。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國改為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1.背景2.建立四.拿破侖帝國3.對內措施①經濟:十分重視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②法律:為了整理革命以來的立法成果,拿破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資料1:“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第8條:“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第545條: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賠償,不得強迫任何人放棄自己的財產。意義:清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侖法典》影響:①1804年頒布實施,此后經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②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他在法國執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發動了拿破侖全面戰爭,到1810年左右,歐洲大陸上已沒有堪稱法國敵手的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控制了東至波蘭,西到西班牙,北起荷蘭,南到意大利的廣大領土,帝國盛極一時。拿破侖兼任意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形成了龐大的拿破侖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跡與短暫的輝煌成就。資料1:拿破侖對外戰爭在波蘭廢除了農奴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貴族的特權……四.拿破侖帝國4.對外措施資料3:僅1807——1809年間,法國就向普魯士等國強征了10億法郎的特別稅。1809年向奧地利勒索的戰爭賠款達340萬鎊。反法聯盟一次次與法國較量,一次次敗在拿破侖手下,拿破侖大軍幾乎橫掃歐洲大陸。資料4:拿破侖要求所有的附庸國提供金錢和士兵。德意志人、荷蘭人、比利時人,意大利人、波蘭人甚至西班牙人都在他的軍隊中服役打仗。附庸國支付法國軍隊的大部分費用。1805-1812年,意大利約有一半的稅收都給了法國。——摘編自R·R帕爾默《現代世界史》資料2:對于德國來說,拿破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社會的摧毀人。意義:①廢除了各地封建特權,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②壓榨、掠奪當地人民四.拿破侖帝國5.覆滅1812年5月,拿破侖率領操12種語言的近60萬大軍遠征俄羅斯。9月16日,拿破侖率軍進軍莫斯科,拿破侖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即將到來的寒冬季節,與俄羅斯人民堅決不投降,是拿破侖的最大阻力,法軍不是戰死就是凍死,最后回到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最終,拿破侖遠征俄羅斯無功而返,法國因此元氣大傷。①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1813年,法國和反法同盟在柏林西南的萊比錫城下進行決戰,這一戰后來被稱為是“民族之戰”。使拿破侖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萊比錫戰役1815年3月,拿破侖從監禁地返回巴黎,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重登皇位。6月,反法同盟在滑鐵盧展開了大規模的會戰。這場決戰持續了大約12個小時,最終以不可一世的法國皇帝拿破侖戰敗而告終。四.拿破侖帝國消息傳開,歐洲各國聯合起來反對法國。1814年,反法聯軍開進巴黎,把拿破侖趕下臺。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返回巴黎,在外國軍隊的保護下復辟。滑鐵盧戰役推翻了路易十六,又來了拿破侖,是否意味著歷史的倒退?不是,拿破侖是法國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憑借非凡的軍事才干和政治野心,通過政變掌權,然后加冕稱帝,變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為軍事獨裁的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后,雖然政權組織形式變了,但政權的性質沒有變,法蘭西第一帝國仍然是資產階級掌權的國家。從拿破侖帝國實施的內外措施可以看出,拿破侖始終代表和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在歐洲君主的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繼承者。四.拿破侖帝國5.覆滅②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法蘭西第一帝國存在時間:1804——1815滑鐵盧戰役后,拿破侖想重整旗鼓,然而,法國人已經厭倦了戰爭和動蕩,他的許多老部下也都不愿意為他效力。獨木難撐的拿破侖只好同意退位,把自己交給了英國,任由處置。封建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1815年10月,這位末路英雄拿破侖和他追隨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該島,享年51歲。(1)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在打擊各國封建統治的同時,也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不滿和反抗。(2)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3)戰爭耗費了法國的國力,使法國國內矛盾激化。(4)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遠遠大于資產階級的力量。拿破侖帝國覆滅的原因評價拿破侖功大于過。功:①十分重視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②主持制定、頒布實施《拿破侖法典》,此后經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③反法聯盟一次次與法國較量,一次次敗在拿破侖手下。拿破侖大軍幾乎橫掃歐洲大陸,廢除了各地封建特權。過:拿破侖大軍幾乎橫掃歐洲大陸,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1789.7.141789.51789.81791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第一次起義:攻占巴士底獄制定憲法《人權宣言》第二次起義1792.8179317931799路易十六被處死第三次起義:羅伯斯庇爾,大革命達到頂峰拿破侖建立新政府18151812遠征俄國,大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拿破侖法典》頒布,拿破侖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9本課年代尺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獻給法國第一位執政者拿破侖,但當得知拿破侖將即位皇帝時,貝多芬立刻將總譜寫有題詞的封面撕下,并憤怒地高喊:“這是一個獨裁者!”后來出版時他將標題改為“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而作”。這部作品于1805年在維也納初演一舉成功,從此貝多芬蜚聲于歐洲樂壇。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完全體現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貫穿著嚴肅和歡樂的情緒,始終保持著深沉、真摯的感情,呈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氛。貝多芬本人曾聲稱他最喜歡的交響樂就是這部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貝多芬1805年12月2日,拿破侖·波拿巴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拿破侖·波拿巴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筑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于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侖東征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侖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巴黎凱旋門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比較項目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同點開始標志1640年議會召開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獄頒布文件《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建立政體君主立憲制共和制共和制推翻統治本國封建專制統治英國殖民統治本國封建專制統治領導人物克倫威爾華盛頓羅伯斯庇爾革命性質資產階級革命既是民族解放戰爭,也是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共同點革命原因: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了阻礙,資產階級為了掌握政權,發展資本主義而發動革命革命性質(領導階級):都由資產階級領導,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革命結果:資產階級都取得了勝利,掌握了政權,都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共同意義: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推動了世界的進程BDDCAD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