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 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 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tài)之一。 2.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 3.浸泡后的種子變大、變軟,種皮顏色變淺…… 4.觀察種子的外部特征時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感官,并采用比較的方法。 觀察種子的外部特征時,可以運用①看 ②摸 ③聞 ④測量 ⑤寫觀察記錄等方法。 5 種子是由種皮和胚構(gòu)成,胚是構(gòu)成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體,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四部分所組成。 種子萌發(fā)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莖和葉。 7.不同植物的種子形狀、大小、顏色、光滑程度、軟硬程度、氣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不同植物的種子,外部形態(tài)雖然存在很大的差異,但種子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又有相同之處,一般來講植物的種子都包括種皮、胚、胚根、胚芽、子葉幾個部分。 9.種子的結(jié)構(gòu)及各部分的作用:種皮具有保護作用,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將來發(fā)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fā)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fā)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作用。 由此看出種子中的胚將來發(fā)育成新的植物體,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體。 10.種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發(fā)育成植物呢? 種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發(fā)育成一株植物。 11.不同植物種子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有什么相同之處? 不同植物種子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都有胚。 1.2種植鳳仙花 1.種子萌發(fā)和生長所需要的條件是有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2.光照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多數(shù)種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發(fā)。 3.種植鳳仙花,要挑選飽滿、沒有受過傷的鳳仙花的種子,目的是保證種子的發(fā)芽率。 4.種植鳳仙花的步驟 (1)準備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2)用手指在土中挖2-3個洞,深度約1厘米,每個洞里放一粒鳳仙花種子,再用土蓋住洞口。(3)往花盆中澆一些水,直到土壤濕潤,然后將它放在溫暖的地方。 5.做一個種植杯,可以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發(fā)生的變化。 6.植物生長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要想知道植物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及時記錄是關(guān)鍵。 7.植物生長變化的觀察計劃,包括:根據(jù)鳳仙花生長的時間,記錄植株高度(厘米)、葉的數(shù)量(片)、整體的樣子、每日的變化及我們?yōu)橹参镒龅氖虑椤?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來繁殖后代。如 土豆、紅薯塊 9.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記錄植物生長日記。觀察記錄的方式有:列表、寫日記、畫圖或為植物拍照,使用測量紙帶。 10.為什么要選擇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播種? 選擇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是為了更好的提高出芽率。 11.需要提供什么條件,種子才能順利發(fā)芽?我們的依據(jù)是什么? 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才能使種子順利發(fā)芽,依據(jù)我們種植的體驗和生活經(jīng)驗。 12.怎樣才能做好觀察記錄,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 堅持觀察,及時記錄。 1.3種子長出了根 1.種子在萌發(fā)的過程中,先長出根,再長出莖和葉,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種子,萌發(fā)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長的,芽都是向上生長,而且根的生長速度是很快的。 2.鳳仙花的種子在遇到水的浸泡后,種皮會變軟,種子的呼吸和代謝作用就會增強,種子的體積變大,然后長出胚芽、胚根,接著逐漸長出根、莖、葉,形成幼苗。 3.種子在萌發(fā)的過程中,先長出來的是植物的根。 4.植物的根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吸收水分,二是固定植株。 5.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態(tài)特征不同, 6.根除了能吸收水分,還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可以作為證據(jù)呢? 大樹的根、玉米的根有固定植株的作用,在刮風下雨的時候,強大的根可以固定植株,使它們不至于倒下。 我們試著從土壤中連根拔出一棵植物是非常困難的,就算是想連根拽出像蒲公英那樣的小草也不容易。 7.為什么種下的種子有些沒有萌發(fā),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1:可能是因為太干燥,沒有適宜的水分,也有可能是水分太多,也會有影響種子的萌發(fā)。 原因2:可能是溫度不夠,有的植物喜歡溫暖,溫度達不到,種子不會萌發(fā),而有些植物喜歡寒冷,太過溫暖的地方,也不適合植物種子的萌發(fā)。 原因3:種子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有些種子不飽滿,并且受過傷,這也會影響種子的萌發(fā)。 原因4:營養(yǎng)跟不上,植物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有的植物對營養(yǎng)的要求非常高,營養(yǎng)跟不上,土壤比較貧瘠,種子也不會萌發(fā)。 原因5:空氣。種子的萌發(fā)需要空氣,沒有空氣或空氣不足,種子也不會萌發(fā)。 8.試管中水位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因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發(fā)后變少的,這就說明根將水吸收到了植物體內(nèi),所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4莖和葉 1.連接著植物的根和葉是植物的莖。 2.植物的莖具有運輸?shù)淖饔茫~子具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 3.探究鳳仙花的葉子的作用 實驗一:吸收陽光的作用 實驗方法:在鳳仙花植株上選一片葉子,將這片葉子用黑色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三天后,觀察被遮住光的這片葉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實驗現(xiàn)象:被遮住陽光的這片葉子變黃了。 實驗結(jié)論:植物的葉子具有吸收陽光的作用。 實驗二:葉子的蒸騰作用 實驗方法:選擇一種葉片比較大的植物,在葉子上套上一個干燥的塑料袋,觀察塑料袋內(nèi)壁上會有什么變化。 實驗現(xiàn)象:塑料袋內(nèi)壁有許多小水珠。 實驗結(jié)論:植物的葉子具有蒸騰作用。 4.植物的生長離不開莖和葉,那么植物的莖和葉對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呢? 葉的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莖的作用:主要是運輸物質(zhì)和水分。 5.不同植物的莖和葉子不一樣,是植物為了適應(yīng)生存的環(huán)境而做出的選擇。 1.5鳳仙花開花了 1.一朵完整花的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四部分:從外向內(nèi)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2.植物的雄蕊和雌蕊與形成果實和種子有關(guān),雄蕊的作用是產(chǎn)生花粉,雌蕊上面有黏液,利于附上花粉。 3.花的構(gòu)造中哪些部分與果實和種子有關(guān)呢? 雄蕊上的花粉又小又輕,而雌蕊上面是有黏液的,當花粉掉到黏液上,就很容易被粘住,這其實就是花的傳粉過程。當傳粉過程后,雌蕊就會進一部分發(fā)育成為果實和種子。雄蕊和雌蕊是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了花蕊,植物才能形成果實和種子。 4.雄蕊和雌蕊分別有什么作用? 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落到雌蕊上就完成了授粉的過程。 5.花的哪一部分將來有可能發(fā)育成果實?【叮當云教com】 雌蕊中的子房將來可能發(fā)育成果實,胚珠發(fā)育成種子。 6.像鳳仙花、桃花、番茄花這類花朵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我們稱之為兩性花,而南瓜花、黃瓜花中則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我們稱之為單性花。 7.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其實蜜蜂不僅僅是在采集花蜜,也是在傳授花粉。 8.在自然界中,植物有多種多樣,他們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傳粉的過程,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發(fā)育成果實。 9.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為了解決自然狀態(tài)下傳粉不足的問題,人們常常會對一些植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比如黃瓜、絲瓜等等。 10.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 彈射傳播。一般在豆類、油菜植物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傳播種子的方法是彈射傳播。 動物傳播。像山楂、櫻桃、蘋果、葡萄等植物, 水流傳播。例如生長在水中的荷花、椰子等植物。 風力傳播。例如蒲公英、昭和草等;如青楓,大頭茶,桃花心木。 1.6果實和種子 1.植物的果實是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的,不同植物的果實形狀、顏色、大小各不相同。 2.果實都有果皮和種子,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 在果實中果皮包裹著種子,具有保護種子的作用。 植物的種子可以食用,可以繁殖后代。 3.植物結(jié)出許多種子有什么意義? 植物的種子是一切植物的根源,鳳仙花接觸這么多的種子,可以最大限度的繁衍后代。 4.我們經(jīng)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實,哪些是種子呢? 果實可食用的植物:蘋果、梨、西瓜、香蕉、桃、棗、葡萄、獼猴桃、哈密瓜等大多數(shù)水果,豆角、南瓜、黃瓜、冬瓜、絲瓜、茄子、番茄等蔬菜,稻米、小麥、青稞、小米、玉米等 種子可食用的植物:黃豆、綠豆、花生、芝麻、銀杏、松子、榛子、南瓜子、葵花籽、西瓜子、核桃、蓮子等。 1.7種子的傳播 1.植物傳播種子有不同的方式,不管是什么方式都是為了繁殖后代,為了能將種子傳播得更遠更廣。 2.果實成熟后,植物就要把種子傳播出去,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萌發(fā)長出新的植物。 3.植物將種子傳播出去有什么意義呢? 植物把種子散播出去是為了繁殖后代。那些不能把種子散播出去的植物,無法大量繁殖,長久下去,最后都會滅絕淘汰。 1.8鳳仙花的一生 1.綠色開花植物通常會經(jīng)歷種子萌發(fā)、生長發(fā)育、開花結(jié)果、衰老、死亡的過程。 2.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生中會經(jīng)歷種子發(fā)芽期、幼苗期、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和開花結(jié)果期。 3.植物維持生命需要陽光、空氣、適宜的水分和溫度。 4.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組成。這些結(jié)構(gòu)具有幫助植物維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5.根、莖、葉為植物生存提供營養(yǎng)物質(zhì),花、果實、種子幫助植物繁殖后代。 6.有的植物利用種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根、莖、葉可以繁殖后代。 7.不同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外部形態(tài)各不相同,呈現(xiàn)出植物多樣性。 8.鳳仙花的每個生長周期約為150天-240天左右。 鳳仙花于3-4月間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之后花朵凋謝結(jié)出果實。 9.鳳仙花高度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 第1周至第6周,生長較快,進入開花結(jié)果期,生長緩慢、接下來不再生長。 鳳仙花植株高度變化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 10.成熟的鳳仙花植株包括哪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作用? 成熟的鳳仙花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莖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葉有光合作用和蒸騰水分的作用;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果實和種子是植物開花、傳粉以后形成的,果實里有種子,種子的存在使物種得以繁衍后代。 11.鳳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長時間?運用我們的觀察記錄說明鳳仙花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 鳳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約在5-6個月左右。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是幼苗期和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生長較快,進入開花結(jié)果期,生長緩慢、接下來不再生長。 第二單元 電路 2.1電和我們的生活 1.1879年愛迪生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 2.電很危險,我們要注意安全用電。 3.電都是由電源提供的,我們看電視、做飯時用的電是由發(fā)電廠提供的,看手機時用的電是由電池提供的。 4.電的知識 5.日常生活中電源提供的電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由發(fā)電廠提供的,比如冰箱、洗衣機、彩電、電腦、電飯煲、空調(diào)、取暖器等等。還有一類是由電池提供的,比如手表、計算器、遙控器、遙控汽車等等。 6.用電安全的提示 ①墻壁插座內(nèi)的電是發(fā)電廠通過電網(wǎng)輸送到各家各戶的,一旦觸及能引發(fā)事故,致人死亡,所以千萬不能直接觸摸。 ②不能用插座中的電做任何實驗,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只用干電池來做實驗。 ③不要靠近變壓器以及斷開或者裸露的電線,當看到斷開或者裸露的電線時,要馬上報告家長老師或者有關(guān)人員。 7.生活中有關(guān)用電安全方面的知識 ①不靠近高壓帶電體(室外高壓線、變壓器旁),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②不用濕手扳開關(guān),插入或拔出插頭。 ③安裝、檢修電器應(yīng)穿絕緣鞋,站在絕緣體上,且要切斷電源。 ④禁止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禁止用橡皮膠代替電工絕緣膠布。 ⑤在電路中安裝觸電保護器,并定期檢驗其靈敏度。 ⑥下雷雨時,不使用收音機、錄像機、電視機、且拔出電源插頭,拔出電視機天線插頭。暫時不使用電話,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 8.日常生活中,多個家用電器連接在一個插頭上,存在什么安全隱患? 把許多用電器連接在同一個插座上,或者用電器連續(xù)使用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因絕緣體過熱而引發(fā)火災(zāi)。【叮當云教育 2.2點亮小燈泡 1.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燈泡才會發(fā)光。 玻璃泡:做成圓球形,制作材料是耐熱玻璃,它把燈絲和空氣隔離,既能透光,又起保護作用。電燈泡工作的時候,玻殼的溫最高可達100℃左右。 燈絲:是用比頭發(fā)絲還細得多的鎢絲,做成螺旋形,小電泡的發(fā)光部位。 連接點:兩條導線表面上很度簡單,連接外部電流。 金屬架:它連著玻殼,起著固定金屬部件的作用。【叮當云教育 2.干電池的金屬銅帽端是正極,另一端是負極。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jīng)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時,電池中的電會很快消耗完,并且電池還會在一瞬間發(fā)熱變燙,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實驗中,要避免出現(xiàn)短路。 3.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連接都是一個閉合電路,不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都不是一個閉合電路,電路短路了,電路斷路了都不能點亮小燈泡。 4.可以讓電流通的路,就叫電路。電路連通時,電池提供的電可以從連接物里面“走過”,這叫做通路。電路某一處斷開,電流就不能“走過”,就像橋斷了,電無法過河,這叫做斷路。 5觀察下面的連接圖,想一想哪些能夠點亮小燈泡,哪些不能點亮小燈泡? 2.3簡易電路 1.簡單的電路是由導線、電池、燈泡和開關(guān)組成的。 2.開關(guān)是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的通和斷的元件。 3.電從電池的一端經(jīng)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4.組裝一個電路的步驟: ①使用電池盒和燈座把電池和小燈泡固定下來。 ②在電池盒的兩端各連接一根導線,把電池安裝在電池盒里。用連接電池盒的兩根導線的另一端接觸小燈泡,確定能使小燈泡亮起來。 ③把小燈泡安裝燈座上,再用導線把它和電池連接起來,使小燈泡亮起來。 ④將開關(guān)連接到電路中,使用開關(guān)控制電路的通和斷。 5.開關(guān)的作用:閉合開關(guān),電流接通;斷開開關(guān),電流斷開。 6.在電路中,電是持續(xù)流動的,你認為電流動的路徑是怎樣的? 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jīng)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2.4電路出故障了 1.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jīng)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亮起來。當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不燈泡就不亮了。可以應(yīng)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的故障。 2.做一個電路檢測器的方法:把簡易電路中的開關(guān)拆除后,就形成了一個電路檢測器。 強調(diào):不能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家用電器的電路。 2.5接線盒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1.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個打不開的接線盒,并推測它的內(nèi)部是怎樣連接的。 2.每次在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前,我們都需要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以檢測它能否正常工作。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需要檢測兩次。 3.通路:在閉合電路中,從電源正極流出,經(jīng)過用電器,返回負極,形成完整的回路,稱之為通路。 斷路:整個電路在某處斷開的狀態(tài)。 4.如果5個或6個接線柱的接線盒,怎樣才能毫無遺漏的檢測任意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 2.6導體和絕緣體 1.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 2.常見的導體:小刀、石墨、鑰匙、鐵片、大地、鋁片、銅絲、回形針、曲別針、自來水、人體等。 常見的絕緣體:干木片、橡皮、、紙板、瀝青、塑料、氣球、空氣、玻璃管等。 3.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檢測身邊常見的物體,判斷物體的導電性。 4.在檢測實驗中,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物體有:回形針、銅鑰匙、導線、鐵釘、金屬紐扣、刀片、鐵夾子、圖釘、大頭針、湯勺等。 不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物體有:干樹枝、塑料尺、粉筆、木質(zhì)鉛筆、橡皮、簽字筆、修正帶、書本、吸管、氣球等等。 5.導線外面為什么用塑料包起來?在連接電路時,我們?yōu)槭裁匆褜Ь€兩端的塑料包皮剝開? 外邊包裹著的塑料皮是為了不讓電流通過,起安全保護作用。 在連接電路時,把導線兩端的塑料皮剝開是為了讓電流通過。8.物體的導電性并不是絕對的,比如木頭,干燥的木頭是不能夠?qū)щ姷模墒浅睗竦哪绢^是可以導電的;再比如水,純凈水導電性很弱,可是自來水、河水導電性強。因此,對于不同的物體,不同的狀態(tài),其導電性能是不一樣的。 6.在潮濕的空氣中或較強的電流下,人體、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將成為導體。如果我們觸及了家中使用的電路,電流就會通過人體而危及生命。所以我們要保護好電器的絕緣部分,不能觸摸導體部分,還要注意不要把水濺到電腦上。 7.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用電安全,要保護好電器的絕緣體部分,不能觸摸導體部分,這樣才能保證用電安全。 2.7電路中的開關(guān) 1.在電路中,有一個重要的元件控制著電流的通和斷,這就是開關(guān)。 2.開關(guān)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叮當云教育w 開關(guān)使用的材料有塑料、銅片。塑料主要做的是開關(guān)座,起固定作用,并且不容易導電。連接導線的按鈕及小燈泡座使用的是銅,是為了讓電流通過。 3.開關(guān)的分類:感應(yīng)式開關(guān)、按壓式開關(guān)、拉線式開關(guān)、旋轉(zhuǎn)式開關(guān)…… 4.做個回形針開關(guān) 所需材料:小木板、回形針、圖釘?shù)鹊取7椒安襟E: 第1步:把回形針分開放在木板上,用筆在伸開的回形針兩端各描一個點作為標記。 第2步:先把一枚圖釘固定在木板的一個描點上,再用圖釘把回形針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另外一個描點上。 第3步:把回形針開關(guān)連接到電路中,看看他能不能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 5.把回形針開關(guān)連接到電路中,按照圖片上的樣子,就可以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了。 6.回形針開關(guān)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當把回形針的一頭與圖釘接觸時,電路就接通了,此時小燈泡就亮了;而把回形針的一頭與圖釘分開時,電路就是斷開的,小燈泡自然就不亮,開關(guān)就是這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叮當云 2.8模擬安裝照明電路 1.在設(shè)計房間的電路時,一定要形成一個閉合的回路,不能有斷路,也不能有短路,否則電燈是不亮的。 2.如果小燈泡不亮,一定是電路出故障了。 3.模擬安裝照明電路的步驟: ①了解房間的結(jié)構(gòu),在紙上畫出房間的平面圖,標出書桌、床、窗戶的位置。 ②了解安裝照明電路的要求:房間需安裝兩盞電燈(照明燈和閱讀燈),并由兩個關(guān)分別控制,在房間平面圖上標出電燈、開關(guān)的位置。 ③按照要求畫出電路設(shè)計圖,電池(房間電源)、兩個小燈泡(兩盞電燈)、兩個開關(guān)各在什么位置?怎樣組成個電路? ④班級交流,闡明小組設(shè)計的合理性,并傾聽他人意見,修正和優(yōu)化小組的設(shè)計方案。 ⑤按照電路圖組裝電路。 ⑥檢測電路。檢査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開關(guān)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是否有使電源短路的錯誤連接。 4.檢測電路時主要從三個方面檢測:【叮當云教m】 第一,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 第二,開關(guān)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 第三,是否有使電源短路的錯誤連接?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 1.巖石與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叮當云教育 2.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 3.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zhì),他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 4.巖石比較堅硬,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土壤是顆粒狀的,比較松軟。 5.巖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來做建材,可以用來做裝飾品,可以提煉金屬,做顏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調(diào)節(jié)的功能,土壤是動物植物棲息的場所,土壤還具有作物生產(chǎn)功能。 6.有關(guān)巖石的故事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為45.6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出來的。 7.有關(guān)巖石的故事(補充) 石頭上有雨痕,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石頭上有波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石頭上有礦物,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 石頭上有樹葉、貝殼、小魚的化石,說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 8.土壤 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 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shù)萬年的時間。 9.關(guān)于巖石和土壤知識記錄表 我們知道的巖石 我們知道的土壤 巖石比較堅硬,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 地球上到處存在著巖石,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還 有的直接裸露出來。 巖石的形成經(jīng)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巖石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土壤的形成經(jīng)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土壤是顆粒狀的,比較松軟。 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 10.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從哪里發(fā)現(xiàn)它們? 與土壤相比,巖石體積大,質(zhì)地硬;土壤顆粒小。 我們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巖石;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找到土壤。 11.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shù)品等。 土壤是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適作物生長。 3.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1.觀察巖石常見的工具:放大鏡、小刀、手電筒、銅鑰匙等。 2.觀察下面三種常見巖石 花崗巖 砂巖 大理巖 顏色 形狀 光澤 條紋 顆粒 手感 硬度 花崗巖用指甲刻畫無痕跡,用銅鑰匙刻畫無痕跡,用小刀刻畫無痕跡。對照礦物硬度表,說明花崗巖很硬。 砂巖用指甲刻畫無痕跡,用銅鑰匙刻畫有痕跡,用小刀刻畫有痕跡。對照礦物硬度表,說明砂巖較軟。 大理巖用指甲刻畫無痕跡,用銅鑰匙刻畫有痕跡,用小刀刻畫有痕跡。對照礦物硬度表,說明花崗巖較軟。 3.礦物的硬度標準: 軟: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 較軟: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 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叮當云教育om】 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 4.交流我們的觀察結(jié)果,花崗巖、砂巖、大理巖各有哪些特征? 花崗巖:花斑狀,有黑、白、肉紅等顏色或無色透明的顆粒組成,顆粒較粗,粗糙,很堅硬。 砂巖:有紅、土黃、灰等多種顏色,看起來像許多粗細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大理巖:純白色、黑色等,常有美麗的條紋,顆粒較粗,比較粗糙,晶瑩潤澤,緊密,較軟。 5.我們?nèi)绾稳ビ^察、描述一種未知的巖石? 我們可以用眼睛觀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觀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畫等方法觀察,可以從顏色、軟硬、光滑、光澤、氣孔、斑點、條紋等等方面對巖石進行描述。 3.3巖石的組成 1.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研究巖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尋找?guī)r石中的礦物。 2.花崗巖是一種分布非常廣泛的巖石,通常由云母、長石、石英構(gòu)成,其中粉紅色顆粒是長石,半透明的顆粒是石英,黑色顆粒是云母。 3.觀察云母、長石、石英三種礦物 ①礦物外表的顏色和條痕。 礦物的顏色:石英為無色,長石是粉紅色,云母是黑色的。 條痕顏色:與礦物外表的顏色不一定相同,石英的條痕顏色為白色,長石的條痕顏色是白色或者淺灰色,云母的條痕顏色是無色的。 ②礦物的透明度和光澤。 礦物的透明度:英為透明的,長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礦物的光澤:石英為玻璃光澤,長石是玻璃光澤,云母是絲綢光澤。 除了礦物的顏色和條痕、透明度和光澤之外,硬度、形狀也是觀察礦物的重要線索。 4.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礦物近4000種。我們身邊有許多礦物制成的物品,比如: 雄黃——中藥,還可以作顏料、玻璃等 硫黃——制造染料、農(nóng)藥、火柴、橡膠等【叮當云教育om】 石墨——最軟礦物,制作鉛筆芯、潤滑劑 方鉛礦——提煉金屬“鉛”“銀”。 石膏——點豆腐,使蛋白質(zhì)凝聚、工業(yè)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 金——貴重金屬、做首飾和收藏投資 5 對于礦物,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觀察? 觀察礦物,可以用眼睛觀察顏色,借助工具觀察礦物的條痕、透明度、光澤等等。 6.對于巖石和礦物,我們有哪些新的認識? 巖石是組成地球的外殼,一些巖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巖石被水或者泥沙土壤覆蓋著。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感官,借助各種工具觀察巖石的顏色、聲音、吸水性能、光滑程度、透明度和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礦物是構(gòu)成巖石的成分,礦物使巖石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我們同樣可以利用各種工具來觀察礦物的顏色、形狀、光澤、透明度、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7.巖石和礦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 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戒幾種礦物組成的。 8.利用放大鏡辨別花崗巖中的顆粒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長石,哪些是云母的方法。 黑色發(fā)光的是云母顆粒,淺色的、粉紅色的是長石,而半透明、透明的就是石英。 3.4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 1.收集巖石和礦物,將它們做成標本,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2.制作出巖石和礦物標本的步驟: 第1步,準備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叮當云教om】 第2步,給采集到的巖石和礦物編號 第3步,觀察每一塊已編號的巖石,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采集到的標本。 第4步,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 第5步,將巖石和礦物按照編號順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內(nèi),標簽要對應(yīng)放好。 3.制作標本所需的工具與材料:剪刀、膠水、筆、紙盒、卡紙、棉花等。 4.概括制作標本規(guī)范的步驟:采集——編號——圖鑒——添加標簽——存放——展示。 5.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巖石和礦物標本,你認為應(yīng)該怎么做? 首先我們要按照步驟制作精美的巖石礦物標本; 其次,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收集更多的巖石和礦物,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不斷充實我們的標本盒。 3.5巖石、沙和黏土 1.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2.我們可以在小區(qū)花壇、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巖石、沙和黏土。 3.經(jīng)過觀察,你知道了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巖石:顆粒大、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無法涂痕、無氣味、 沙:顆粒小、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涂痕不均勻、無氣味、 黏土:顆粒細小、感覺細膩、容易團成小球、涂痕均勻、有氣味、 3.6觀察土壤 1.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om】 2.死亡的小動物和植物的根葉子,統(tǒng)稱為動植物殘體,它們落到土壤里會不斷發(fā)生變化,并且腐爛,變成一種黑色物質(zhì),我們統(tǒng)稱為腐殖質(zhì)。 3.根據(jù)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的微粒進行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4.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fā)現(xiàn)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還發(fā)現(xiàn)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可以得出結(jié)論: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 5.根據(jù)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顆粒,包括小石子、沙、黏土等以及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組成。 6.你對土壤有哪些新認識? 土壤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zhì),而是由多種物質(zhì)組合而成。 7.土壤對我們?nèi)祟惙浅V匾覀兂缘脑S多食物都來自于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8.土壤中的顆粒從大到小依次可分為4類,沙礫、沙、粉沙、黏土。 3.7比較不同的土壤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 不同的土壤各自的特征不同,沙質(zhì)土滲水性強、透氣性較好;黏質(zhì)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滲水性和透氣性差;壤土保水性、保肥性、滲水性,透氣性都比較好;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 2.交流我們的觀察結(jié)果,沙質(zhì)土、壤土、黏質(zhì)土三種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3.查閱資料,舉例說說三種土壤分別適合哪些植物生長。 沙質(zhì)土壤一般可安排種植花生、大豆、果樹、中藥材等。 壤土宜種各種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質(zhì)地。 黏質(zhì)土適合種植稻米、荷花、蓮花、蘆葦、金銀花,當然也合適種植榕樹、楊樹、紫荊、紫薇、柳樹等高大,扎根深遠的樹木、花卉。 3.8巖石、土壤和我們 1.巖石、礦物和土壤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寶貴資源,我們必須要保護這些自然資源。 2.巖石是組成地球的外殼,而礦物是構(gòu)成巖石的成分。 3.我知道了巖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我知道了巖石在外力作用下變成了土壤。 我知道礦物是構(gòu)成巖石的重要成分。 從這張圖上,我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zhì)、水、空氣等等。 4.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中用途很廣。 5.花崗巖質(zhì)地堅硬,色澤美麗,是建筑雕刻的好材料。 6.巖石和礦物的作用 (1)一些礦物可供我們制作食物食用——石膏。 (2)巖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藝術(shù)品。 (3)巖石可以鋪設(shè)道路。 (4)巖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橋梁。 (5)煤是重要的能源礦產(chǎn)。 (6)計算機里的許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來自石英和其他礦物。 7.巖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寶貴資源。人類開采這些資源以后,它們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合理地利用巖石和礦物。 8.人類必須依賴土壤才能生存,因此應(yīng)該珍惜土壤,保護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費。 9.怎樣保護土壤不被污染? 我們不能隨便傾倒垃圾。 合理使用農(nóng)藥,積極發(fā)展高效低殘留農(nóng)藥。 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減少農(nóng)藥對土壤的污染。 提高公眾的土壤保護意識。 10.你知道巖石和土壤有哪些用途? 巖石可以建造雕塑、鋪設(shè)道路等等。土壤是動植物的棲息地,人類不但在土壤中獲取食物,還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生產(chǎn)生活資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