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課標內容要求核心素養對接1.舉例說明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質等是免疫調節的結構與物質基礎。2.概述人體的免疫包括生來就有的非特異性免疫和后天獲得的特異性免疫。生命觀念——基于對免疫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闡釋生命的本質。一、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器官(1)組成:主要由淋巴組織構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相互聯系。(2)5種免疫器官的比較名稱分布結構特點功能扁桃體咽腭部左右各一,形狀像扁桃,內部有很多免疫細胞防御胸腺胸骨后面分左、右兩葉,呈扁平的橢圓形T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骨髓骨髓腔或骨松質內—各種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的場所脾胃的左側呈橢圓形,內含大量的淋巴細胞參與制造新的血細胞與清除衰老的血細胞等淋巴結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頸部、腋窩部和腹股溝部等處呈圓形或豆狀能阻止和消滅侵入體內的微生物(3)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細胞產生并發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結和扁桃體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場所。2.免疫細胞(1)概念: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包括各種類型的白細胞。(2)來源: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3)三種免疫細胞的比較②樹突狀細胞: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成熟時具有分支,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③巨噬細胞:幾乎分布于機體的各種組織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功能。(4)抗原呈遞細胞:包括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5)抗原:能引發免疫反應的物質。3.免疫活性物質(1)概念: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并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2)代表①抗體: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②溶菌酶。③細胞因子:由淋巴細胞分泌,包括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二、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項目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基礎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附屬物、分泌物;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細胞特點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異性2.免疫系統的功能(1)免疫防御: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2)免疫自穩: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3)免疫監視: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判斷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人體的免疫構筑起了三道防線。( )2.淋巴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 )3.非特異性免疫具有遺傳性。( )4.不同的病原體可能攜帶同一種抗原。( )5.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發育成的。( )6.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對機體的侵害,在機體特異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提示:1.√2.× 吞噬細胞是免疫細胞,但不是淋巴細胞。3.√ 4.√ 5.√6.× 胃黏膜屬于第一道防線,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細胞的起源和分化2.免疫細胞的種類與功能種類功能淋巴細胞,如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樹突狀細胞吞噬、呈遞抗原巨噬細胞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3.三種免疫活性物質及其功能4.抗原與抗體的區別類型特性表現抗原異物性①進入人體的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花粉等②非正常組織:自身破損、衰老、死亡或癌變的組織細胞,外源細胞、組織、器官大分子性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萬的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但當其水解為小分子物質后,即喪失抗原性特異性①只能與相應的抗體或細胞毒性T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②特異性的基礎:抗原決定簇抗體化學本質蛋白質分布血清(主要)、組織液和外分泌液功能能與特異性抗原結合,消滅抗原1.如圖表示免疫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e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屬于淋巴細胞的只有a細胞和e細胞B.圖中所有細胞都能執行免疫功能C.圖中免疫細胞生成的場所相同,成熟的場所也相同D.圖中細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B [屬于淋巴細胞的有a細胞、b細胞、e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A錯誤。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B正確。圖中免疫細胞生成的場所是骨髓造血干細胞,成熟的場所不同,C錯誤。圖中細胞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生成的,因此DNA是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錯誤。]2.下列關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抗體能隨著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全身各個部位,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B.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屬于免疫活性物質C.免疫活性物質都是由免疫細胞合成的D.唾液、淚液和體液中的溶菌酶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C [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稱為抗體,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抗體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除了抗體,其他一些物質,如溶菌酶、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等,也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是幾類主要的細胞因子。] 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項目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來源生來就有后天獲得組成皮膚、黏膜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功能阻擋病原體入侵溶解、吞噬病原體產生抗體等消滅病原體特點作用范圍廣,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主要針對特定抗原類型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比較項目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來源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與病原體斗爭過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對象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特點作用范圍廣、無特異性、作用弱出現慢、作用范圍小、有特異性、作用強、時間長基礎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聯系起主導作用的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特異性免疫的形成過程又反過來增強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兩者共同擔負著機體的防御功能3.免疫系統基本功能類型作用異常表現免疫防御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導致組織損傷或易被病原體感染等免疫自穩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發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發生腫瘤或持續的病毒感染3.下列屬于人體第一道防線的是( )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 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膚的阻擋作用A.②⑤ 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C [第一道防線由皮膚、黏膜等組成。①胃液由胃黏膜分泌,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①正確;②唾液腺是由口腔黏膜特化形成的,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②正確;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③錯誤;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④正確;⑤皮膚的阻擋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⑤正確。]不是體液的組成成分不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由于唾液、胃液等各種消化液不是體液的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所以唾液、胃液等各種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鹽酸等殺菌物質不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而屬于第一道防線。4.下列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機體排除2019新型冠狀病毒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B.艾滋病患者易患惡性腫瘤,是因為免疫系統免疫監視功能低下C.免疫系統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能維持內環境穩態D.免疫系統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導致組織損傷D [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可以作為抗原性異物,機體排除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體現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A正確。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機體免疫監視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生,B正確。免疫系統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免疫自穩功能,能維持內環境穩態,C正確。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過強,則可能導致組織損傷,D錯誤。]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人體皮膚大面積燒傷后容易發生感染;當我們體內上呼吸道有炎癥時,扁桃體會腫大,有時頜下、腋下、腹股溝等部位還會出現淋巴結腫大。這些現象都與免疫系統有關。通過對皮膚及黏膜在免疫系統中主要作用的分析及皮膚大面積燒傷且護理不當易發生感染的事實,認同結構功能觀;通過對加強體育鍛煉可以降低癌癥的發生知識的了解,形成健康生活的人生態度及社會責任感。1.說說皮膚在免疫系統中的主要作用。(生命觀念、社會責任)(1)人體皮膚及黏膜組成人體的,其作用特點是什么?提示:第一道防線 作用范圍廣,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發揮作用。(2)皮膚大面積燒傷且護理不當易發生感染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不能阻擋病原體入侵。2.生活中很多動物都有舔舐傷口的習慣,可加速傷口愈合,結合所學知識,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生命觀念、社會責任)提示:動物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能殺死細菌,促進傷口愈合。3.有人說,加強體育鍛煉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說說你的看法。(生命觀念、社會責任)(1)你同意這種觀點嗎?提示:同意。(2)說出你的理由。提示:加強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監視功能,從而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課堂小結]知識網絡構建核心語句背誦1.免疫系統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這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2.骨髓、胸腺是免疫細胞產生并發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結和扁桃體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場所。3.免疫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等,淋巴細胞分為T細胞和B細胞,T細胞分為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4.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組成。5.免疫系統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功能。,1.下列屬于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 ②扁桃體 ③淋巴細胞 ④抗體 ⑤紅細胞 ⑥巨噬細胞 ⑦垂體 ⑧淋巴結 ⑨纖維蛋白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⑨D.①②③④⑥⑧D [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骨髓、扁桃體、淋巴結屬于免疫器官;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屬于免疫細胞;抗體屬于免疫活性物質。垂體不屬于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纖維蛋白原是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在血液中起凝集作用,不屬于免疫系統中的成分。]2.人的胃液能殺滅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體,這種免疫機能屬于人體的( )A.第一道防線B.第二道防線C.第三道防線D.第四道防線A [人的胃液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3.(2021·河南高三上期末改編)樹突狀細胞是功能強大的免疫細胞,它可啟動T細胞增殖分化(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據圖推測樹突狀細胞內溶酶體酶的活性較低B.樹突狀細胞具有一定的防御、自穩和監視功能C.樹突狀細胞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D.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A [樹突狀細胞是免疫細胞,其吞噬的病毒、細菌、自身變異的細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體參與,由此可推測,樹突狀細胞內溶酶體酶的活性較高(或正常),A錯誤。樹突狀細胞能攝取、處理病毒及細菌等病原體,說明其具有防御功能;能攝取、處理自身變異的細胞,說明其具有自穩和監視功能,B正確。樹突狀細胞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的功能,C正確。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D正確。]4.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微生物分不開,而這些微生物當中有一部分是病原體。但絕大部分人并沒有因為病原體的存在而患病,原因是人體有強大的免疫系統。下列有關免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種抗體可與多種抗原結合B.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C.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D.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自穩功能異常所致D [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A錯誤;抗原可以是來自外界的病原體,也可以是來自機體自身損傷、癌變的組織和細胞,B錯誤;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共同組成了人體的免疫系統,這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C錯誤;免疫自穩功能異常,容易發生自身免疫病,D正確。]5.如圖是人體防御外界病原體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線的示意圖,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細胞,⑧和⑨表示免疫活性物質。(1)人體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至少答出兩個)。(2)以下不屬于第一道防線的是。A.溶酶體B.汗液C.口腔黏膜D.胃酸(3)圖中細胞①可以吞噬多種病原體,因此這一免疫過程的特點是。(4)免疫活性物質包括。[解析] (1)免疫器官指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主要包括胸腺、脾、骨髓、淋巴結和扁桃體等。(2)免疫的第一道防線指皮膚、黏膜,汗液、胃酸屬于皮膚、黏膜的分泌物,屬于第一道防線。(3)細胞①為吞噬細胞,可以吞噬多種病原體,不針對某一類病原體,不具有特異性。(4)免疫活性物質包括抗體、細胞因子和溶菌酶。[答案] (1)胸腺、脾、骨髓、淋巴結(2)A(3)不針對某一類病原體,不具有特異性(4)抗體、細胞因子和溶菌酶PAGE-9-第2節 特異性免疫課標內容要求核心素養對接闡明特異性免疫是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方式,針對特定病原體發生的免疫應答。生命觀念——基于對免疫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的理解,闡釋生命的本質。一、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1.身份標簽(1)人體所有細胞膜的表面都有分子標簽——蛋白質。(2)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也有各自的身份標簽。2.結構基礎: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二、體液免疫1.概念:B細胞激活后可以產生抗體,由于抗體存在于體液中,所以這種主要靠抗體“作戰”的方式稱為體液免疫。2.體液免疫過程(1)一些病原體可以和B細胞接觸,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2)一些病原體被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攝取。(3)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4)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是激活B細胞的第二個信號;輔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5)B細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開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6)漿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抗體可以隨體液在全身循環并與這種病原體結合。抗體與病原體的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三、細胞免疫1.概念:當病原體進入細胞內部,就要靠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來“作戰”,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2.細胞免疫過程(1)靶細胞:被病原體感染的宿主細胞。(2)細胞因子的來源:輔助性T細胞合成分泌。(3)細胞毒性T細胞的功能:識別靶細胞并增殖分化為大量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識別并接觸、裂解被同樣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四、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1.輔助性T細胞的作用(1)體液免疫中:參與B細胞的活化。(2)細胞免疫中: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2.病原體的消滅(1)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被抗體消滅。(2)細胞內的病原體:通過細胞免疫將靶細胞裂解后,體液免疫繼續發揮作用。3.內環境維持穩態的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4.實現機體統一協調的途徑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通過信息分子相互作用,實現機體統一協調。判斷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輔助性T淋巴細胞合成并分泌細胞因子。( )2.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漿細胞進行分裂并分泌抗體。( )3.細胞毒性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轉變為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 )4.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體,機體則需通過細胞免疫使靶細胞裂解,體液免疫將釋放出來的抗原消滅。( )5.信號分子與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 )提示:1.√2.× 漿細胞不再分裂。3.× 細胞毒性T細胞受到刺激后先經過增殖,然后部分分化為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4.√ 5.√ 體液免疫1.過程2.病原體再次入侵時的免疫反應(1)記憶B細胞的特點: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壽命長、對相應抗原十分敏感。(2)二次免疫反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很快分裂產生新的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消滅抗原。(3)二次免疫特點:反應快、反應強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使人患病之前將其消滅,如圖所示。特別提醒(1)B細胞活化的條件(2)通常情況下,一個B細胞只針對一種特異性病原體,活化、增殖后只產生一種特異性的抗體。(3)抗原呈遞過程的實現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4)多數情況下,抗體與病原體結合后會發生進一步變化,如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1.(2021·安徽宿州十三所重點中學期中改編)如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E細胞具有識別抗原的功能,一個B細胞可增殖產生不同的抗體B.M細胞被同種抗原再次刺激時可增殖分化形成E細胞C.E細胞接觸被病原體入侵的靶細胞,可導致靶細胞裂解D.體液免疫不能對侵入人體的病毒發揮相應的作用B [依據題圖分析可知,E細胞為漿細胞,M細胞為記憶B細胞。漿細胞產生和分泌的抗體可以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漿細胞沒有識別抗原的功能;通常情況下,一個B細胞活化增殖后只產生一種特異性的抗體,A錯誤。M細胞為記憶B細胞,同種抗原再次刺激機體會發生二次免疫反應,M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B正確。E細胞(漿細胞)不與被抗原入侵的靶細胞接觸,也不導致靶細胞裂解,C錯誤。體液免疫可以對侵入人體的病毒發揮作用,D錯誤。]2.如圖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時間采血所測得的抗體水平(箭頭表示疫苗注射時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與d時間所注射的疫苗不同B.d時間是再次接種引發的二次免疫反應C.產生甲、乙抗體的漿細胞不同D.不同種類的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可能有較大的差異B [圖中a與d時間注射疫苗后,抗體量都從0開始增加,說明兩次注射的疫苗不同,即d時間注射疫苗后引發的免疫為初次免疫反應,A正確、B錯誤;一種漿細胞只能產生一種特定的抗體,由于a與d時間注射的疫苗不同,故甲抗體和乙抗體為不同的抗體,則產生甲、乙抗體的漿細胞不同,C正確;據圖可知,甲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長,乙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短,甲、乙兩種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長短有較大的差異,D正確。] 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比較1.細胞免疫——靠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來“作戰”病毒只有侵入細胞才能增殖,有些致病細菌如結核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等,也是寄生在細胞內。當病原體進入細胞內部,就要靠細胞免疫來起作用。特別提醒(1)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需要靶細胞、輔助性T細胞等參與。(2)細胞免疫過程中作用于細胞毒性T細胞的細胞因子,主要由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毒性T細胞也可分泌細胞因子。(3)細胞免疫過程中細胞因子的作用:加速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和分化。(4)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并使其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靶細胞裂解死亡,釋放抗原后,很多時候仍然需要體液免疫過程中的抗體進一步作用來清除抗原。2.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比較項目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參與細胞B細胞、抗原呈遞細胞、輔助性T細胞、漿細胞、記憶B細胞靶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抗原呈遞細胞、輔助性T細胞、記憶T細胞、巨噬細胞等作用對象侵入內環境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細胞、自身突變細胞和來自異體的移植組織、器官等作用方式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舉例外毒素結核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聯系二者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①對內環境中的抗原及其釋放的外毒素:體液免疫發揮作用;②對進入細胞內的抗原:細胞免疫先發揮作用,將抗原從靶細胞中釋放出來,再由體液免疫將其徹底清除;③若機體無胸腺或T細胞,則細胞免疫不存在,體液免疫也將大部分喪失3.與免疫有關的細胞的比較名稱來源功能吞噬細胞造血干細胞吞噬異物,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B細胞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成熟識別抗原,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輔助性T細胞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成熟識別抗原,分泌細胞因子細胞毒性T細胞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成熟;或記憶T細胞識別被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分化為記憶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使其裂解死亡,暴露病原體漿細胞B細胞或記憶B細胞產生和分泌抗體記憶細胞B細胞或細胞毒性T細胞或記憶細胞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當抗原再次入侵時,能迅速增殖分化為相應的效應細胞有關免疫細胞的易錯點(1)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情況:漿細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都能進行分裂、分化。分裂、分化過程中細胞的遺傳物質并未發生改變,細胞分化只是發生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識別抗原問題:漿細胞沒有識別功能;抗原呈遞細胞能識別抗原,但沒有特異性識別功能,其他淋巴細胞都有特異性識別功能。(3)結構與功能問題:抗原識別過程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受體)有關,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細胞的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3.人體內細胞免疫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應的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巨噬細胞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產生B.巨噬細胞中溶酶體參與處理病原體,并將其降解為肽C.乙為輔助性T細胞識別抗原的受體分子,也就是相對應的抗體分子D.丙物質中含有白細胞介素?2,可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C [巨噬細胞來自造血干細胞,A項正確;巨噬細胞的溶酶體中含有許多水解酶,在處理病原體時,可將其降解為多肽,B項正確;輔助性T細胞識別抗原的受體分子是糖蛋白,不是抗體,C項錯誤;白細胞介素?2作為細胞因子,可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D項正確。]4.如圖為某免疫細胞X發揮免疫功能裂解靶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每個X細胞表面只有針對一種抗原的受體B.X細胞表面的受體也能識別游離在內環境中的抗原C.X細胞起源于骨髓并在其中成熟D.X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引起靶細胞的裂解屬于體液免疫A [X是細胞毒性T細胞,其可特異性識別抗原,因此每個X細胞表面只有針對一種抗原的受體,A項正確;細胞毒性T細胞攻擊的是靶細胞,其細胞膜上的受體不能識別游離在內環境中的抗原,B項錯誤;細胞毒性T細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C項錯誤;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引起靶細胞的裂解屬于細胞免疫,D項錯誤。]“三看法”辨別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借助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的思維導圖,分析不同種類T細胞的作用,認同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獨特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免疫效應,形成局部與整體觀。1.研究發現,輔助性T細胞活性下降時,會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下降。結合所學知識,討論分析其原因。(科學思維)(1)輔助性T細胞的直接作用是什么?提示:體液免疫中,輔助性T細胞呈遞抗原,作為刺激B細胞分裂、分化的第二個信號。(2)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有什么作用?提示:促進B細胞分裂、分化。2.T細胞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均能發揮作用,試分析不同種類的T細胞的作用。(科學思維)(1)體液免疫中發揮作用的T細胞是哪種?其作用是什么?提示: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呈遞抗原,并分泌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分裂、分化。(2)在細胞免疫中,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是什么?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是識別、裂解靶細胞。細胞因子的作用是加速細胞毒性T細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3.有人說侵入體液中的病原體只激發體液免疫,侵入細胞中的病原體只激發細胞免疫。這種觀點,正確嗎?為什么?(科學思維)提示:不正確。侵入細胞中的病原體同時激發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課堂小結]知識網絡構建核心語句背誦1.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既參與體液免疫,也參與細胞免疫。2.細胞因子可以促進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分化。3.體液免疫的“作戰武器”是抗體;細胞免疫的“作戰武器”是細胞毒性T細胞。4.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獨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免疫效應。5.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實現都離不開信號分子,而這些信號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與受體接觸。1.寨卡病毒病是通過伊蚊傳播的一種疾病。如圖表示寨卡病毒進入人體后發生的免疫過程(Ⅰ~Ⅳ表示細胞或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Ⅰ為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Ⅱ和ⅢB.該病毒能與Ⅱ發生特異性結合C.Ⅲ為記憶B細胞,參與二次免疫D.Ⅳ的化學本質是多糖C [Ⅰ為B細胞,A錯誤;Ⅱ為漿細胞,該病毒不能與Ⅱ發生特異性結合,B錯誤;Ⅲ為記憶B細胞,再次遇到寨卡病毒時可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C正確;Ⅳ為抗體,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D錯誤。]2.(2021·河南鄭州模擬改編)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時,機體進行的免疫應答反應不包括( )A.細胞毒性T細胞分裂、分化為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B.記憶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C.漿細胞產生抗體D.細胞毒性T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B [在被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和細胞因子的作用下,細胞毒性T細胞分裂、分化為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A不符合題意;初次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時,機體內產生記憶B細胞,在二次免疫應答反應中記憶B細胞才分化為漿細胞,B符合題意;初次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時,體液免疫中漿細胞產生抗體,C不符合題意;初次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時,細胞免疫中細胞毒性T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D不符合題意。]3.人體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抗病毒抗體可特異性地與血液中游離的病毒結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壞其感染的免疫細胞從而造成免疫系統受損C.病毒抗原和細胞因子可參與B細胞分裂、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D.細胞毒性T細胞接觸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細胞的裂解A [抗病毒抗體可特異性地與血液中游離的病毒結合形成沉淀,最終通過免疫細胞將其降解,A項錯誤;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壞其感染的免疫細胞,從而造成免疫系統受損,B項正確;病毒抗原和細胞因子可參與B細胞分裂、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C項正確;細胞毒性T細胞接觸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細胞的裂解,D項正確。]4.如圖表示機體特異性免疫的部分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Ⅰ屬于體液免疫,過程Ⅱ屬于細胞免疫B.吞噬細胞也參與圖示免疫過程C.細胞a只能為B細胞,細胞b只能為細胞毒性T細胞D.細胞c為漿細胞,細胞d只能為細胞毒性T細胞C [過程Ⅰ屬于體液免疫,過程Ⅱ屬于細胞免疫,A正確;吞噬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也參與細胞免疫,B正確;細胞a為B細胞或記憶B細胞,細胞b為細胞毒性T細胞或記憶T細胞,C錯誤;細胞c產生抗體,為漿細胞,細胞d能與靶細胞結合,為細胞毒性T細胞,D正確。]5.下圖所示為某種免疫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b細胞為________,溶酶體分解抗原的過程在免疫學上屬于____________免疫。(2)d細胞為___________,在機體中該細胞可由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來。(3)若用大劑量的X射線殺死c細胞,對機體免疫會造成什么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以上免疫過程的同時,還刺激機體產生其他特異性免疫,即________。[解析] b細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細胞。溶酶體中有多種水解酶,能水解多種抗原,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細胞能與靶細胞接觸,使靶細胞裂解,因此是細胞毒性T細胞。c細胞是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細胞死亡,細胞免疫喪失,體液免疫能力下降。在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圖中所示細胞免疫過程時,抗原進入靶細胞之前也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答案] (1)吞噬細胞 非特異性(2)細胞毒性T細胞 細胞毒性T細胞或記憶T細胞(3)c細胞被大量殺死,細胞免疫喪失,體液免疫能力下降(4)體液免疫PAGE-11-第3節免疫失調第4節免疫學的應用課標內容要求核心素養對接舉例說明免疫功能異常可能引發疾病,如過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社會責任——向家人和他人宣傳艾滋病的知識,不歧視艾滋病患者,并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接種各種類型疫苗,認同器官捐獻。一、過敏反應1.概念: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時,有時會發生引發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免疫反應。2.原因:由過敏原引起的。3.機理:在接觸過敏原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_B細胞會活化產生抗體。抗體吸附在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當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就會與吸附在細胞表面的相應抗體結合,使這些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物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多,最終導致過敏者出現皮膚紅腫、發疹、流涕、打噴嚏、哮喘、呼吸困難等癥狀。4.特點(1)過敏反應有快慢之分。(2)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5.主要預防措施:找出過敏原并且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該過敏原。二、自身免疫病1.概念:自身免疫反應對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癥狀。2.舉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3.風濕性心臟病發病機理某種鏈球菌的表面有一種抗原分子,與心臟瓣膜上一種物質的結構十分相似,當人體感染這種病菌后,免疫系統不僅向病菌發起進攻,而且也向心臟瓣膜發起進攻。結果,在消滅病菌的同時,心臟也受到損傷,這就是風濕性心臟病。三、免疫缺陷病1.概念:指由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種類(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遺傳而生來就有的免疫缺陷。(2)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大多數免疫缺陷病都屬于獲得性免疫缺陷病。3.典型實例:艾滋病(1)原因:HIV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2)主要傳播途徑: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3)預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為;②避免注射吸毒;③接受檢測并積極治療HIV等性傳播感染;④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須刀;⑤不用未經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四、免疫學的應用1.免疫預防(1)疫苗:通常是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2)器官移植:醫學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叫作器官移植。2.免疫診斷和免疫治療判斷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接觸過敏原后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2.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抗原入侵機體后破壞機體的某種結構引起的疾病。( )3.與HIV感染者握手、擁抱等不會使人感染HIV。( )4.當給機體輸入外源抗原時,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反應。( )5.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供者和受者的親緣關系。( )6.利用免疫治療時只能使用免疫增強法。( )提示:1.× 初次接觸過敏原不會產生過敏反應。2.× 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反應對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癥狀。3.√ 4.√5.× 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供者和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者相近。6.× 利用免疫治療時,對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強法,對于有些疾病則使用免疫抑制療法。 免疫失調1.過敏反應(1)過敏反應的機理(2)過敏反應與體液免疫比較項目過敏反應體液免疫抗體性質免疫球蛋白抗體分布吸附在皮膚、消化道、呼吸道黏膜、血液中某些細胞表面血清、組織液、外分泌液反應時機機體再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發生免疫反應機體第一次接觸抗原就發生免疫反應反應結果使細胞釋放組織胺,從而引起過敏反應使抗原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2.自身免疫病(1)病因: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發生免疫反應,從而對自身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2)治療方法: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很有前景的治療方法是進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3.艾滋病(1)病原體: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一種逆轉錄病毒。①結構組成:病毒包膜、蛋白質外殼、2個RNA分子、逆轉錄酶、表面蛋白。②遺傳物質:RNA。③增殖:侵入人體后能識別并結合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受體,進入細胞。④遺傳信息表達:a.逆轉錄需要逆轉錄酶的催化,逆轉錄酶來自病毒。轉錄和翻譯所需的酶來自宿主細胞。b.逆轉錄、轉錄和翻譯所需的原料、能量均來自宿主細胞。(2)艾滋病的致病機理①對人體的破壞:HIV侵入人體后,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補的DNA并整合到輔助性T細胞的DNA中,從而復制出新的HIV,導致輔助性T細胞被破壞,從而導致患者免疫功能嚴重衰退。②患者死因:其他病原體入侵引發的疾病。1.免疫調節在維持機體穩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免疫失調的是( )A.抗體與細菌毒素特異性結合B.過敏原引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C.移植的器官被細胞免疫排斥D.細胞毒性T細胞清除體內癌變的細胞B [抗體與細菌毒素特異性結合為正常的體液免疫,A錯誤;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免疫功能過強導致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功能失調,B正確;移入的器官是抗原,人體會產生抗體,抵抗抗原的侵入,是正常的免疫反應,C錯誤;細胞毒性T細胞清除體內癌變的細胞為正常的細胞免疫,D錯誤。]2.某些種類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體導致的,病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由自身抗體導致的疾病屬于自身免疫病B.圖示中漿細胞一定來自B細胞的增殖分化C.在血糖調節的神經調節中,胰島B細胞屬于效應器D.Y1、Y2、Y3導致的糖尿病中,①②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來緩解B [自身產生抗體對自身組織發生免疫反應導致的疾病屬于自身免疫病,A項正確;漿細胞來源于B細胞或記憶B細胞的增殖分化,B項錯誤;在血糖調節的神經調節中,下丘腦通過傳出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C項正確;Y1、Y2、Y3分別破壞胰島B細胞上的葡萄糖受體、胰島B細胞、靶細胞上胰島素受體,其中①②引起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來緩解,D項正確。]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為逆轉錄病毒,由于逆轉錄酶缺乏校正修復功能,因而HIV的變異頻率非常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摧毀大多數病毒B.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會傳播艾滋病的危險行為C.逆轉錄酶能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質D.同一被感染個體不同時期體內HIV的基因存在較大差異C [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摧毀大多數病毒,A項正確;艾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所以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會傳播艾滋病的危險行為,B項正確;逆轉錄酶能催化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C項錯誤;由于HIV的變異頻率非常高,同一被感染個體不同時期體內HIV的基因有較大差異,D項正確。]快速確認免疫功能異常病 免疫學的應用1.疫苗(1)作用:預防病原體入侵引起的傳染病。(2)適用對象:具有潛在患病幾率的健康人。(3)疫苗種類:①常規疫苗: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②基因工程疫苗:將抗原特異性基因作為目的基因,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疫苗。③DNA(核酸)疫苗:接種的核酸疫苗在人體內表達抗原特性物質,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2.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比較項目免疫預防免疫治療原理抗原刺激機體主動產生免疫力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獲得方式抗原入侵獲得;注射疫苗獲得用抗體、細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質進行免疫增強療法;用免疫抑制劑進行免疫抑制療法適用對象健康人患者或疑似患者3.免疫診斷(1)原理:抗原—抗體雜交原理。(2)方法:用抗原檢測病原體或腫瘤標志物等。(3)適用對象:患者或疑似患者。(4)特點:靈敏度高。4.器官移植(1)組織相容性抗原也叫人類白細胞抗原,它們是標明細胞身份的標簽物質,如果供體和受體的HLA差別較大,白細胞就能識別出HLA不同而發起攻擊。(2)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①免疫排斥問題:應用免疫抑制劑。②供體器官短缺問題:加大自愿捐獻器官的宣傳力度;利用自體干細胞培養組織、器官。4.下列關于流感疫苗和人體對流感的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通過注射流感疫苗來獲得抗體B.體液免疫通過抗體對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C.細胞毒性T細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D.抗體既能作用于細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細胞內的禽流感病毒B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應直接注射相應抗體進行治療,在感染病毒之前,應注射抗原獲得相應抗體,A錯誤;體液免疫通過抗體對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B正確;細胞毒性T細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裂解死亡,但不能使其中的病毒裂解死亡,C錯誤;抗體分布在細胞外,因此只能作用于細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侵入細胞內的禽流感病毒,D錯誤。]5.器官移植是20世紀醫學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但異體器官移植手術最大的障礙就是免疫排斥反應。下列關于排斥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排斥反應主要是體液免疫作用的結果B.發生排斥反應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C.器官移植后患者要使用免疫抑制劑D.對先天性免疫喪失者進行器官移植,不會出現排斥反應A [排斥反應主要是細胞免疫作用的結果,A項錯誤;發生排斥反應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B項正確;器官移植后患者要使用免疫抑制劑,C項正確;對先天性免疫喪失者進行器官移植,不會出現排斥反應,D項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以下簡稱疫苗管理法)2019年12月1日起開始施行。疫苗和公眾健康直接相關,涉及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和一般藥品相比具有特殊性。下表是某公司生產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說明書(部分)。主要成分本品系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aGV株,接種于Vero細胞(生物反應器微載體),培養后收獲病毒液,經濃縮、滅活、純化,加入適量的人血白蛋白、硫柳汞稀釋分裝而成。注意事項(1)本疫苗不能進行血管內注射,禁止針頭插入血管。(2)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本疫苗絕不能使用同一支注射器,也絕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3)禁止臀部注射。(4)疫苗接種時,忌飲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等。(5)疫苗有異物、瓶有裂紋或標簽不清者,均不得使用。(6)本疫苗禁止凍結。疫苗能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但不會使機體致病,體現了穩態與平衡觀,依據病原微生物的特點和接種個體的差異,針對性的選用減毒或滅活疫苗,體現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1.該公司生產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是經過滅活處理制成的,滅活疫苗和減毒疫苗有哪些不同?(生命觀念)提示:滅活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其滅活,喪失毒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減毒活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在人工條件下使其喪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減毒活疫苗。2.注意事項中特別強調“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本疫苗絕不能使用同一支注射器,也絕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為什么特別提示這一條?(生命觀念)提示: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屬于抗體,該公司生產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屬于滅活的病原體,屬于抗原,如果使用同一注射器或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直接引起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失去效果。3.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兒童,能否接種疫苗?尤其是減毒活疫苗?(社會責任)提示:有免疫缺陷的兒童接種疫苗應使用滅活疫苗,切忌接種各種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和減毒疫苗的差別在于疫苗中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在體內不能增殖,已喪失或減弱致病性,但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種后抗原可以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達到保護作用。減毒活疫苗可以在接種者的體內增殖,長時間和機體細胞發生作用,誘導較強的免疫力,然而免疫缺陷兒童因為自身的免疫力不足,接種減毒活疫苗后不但沒有免疫作用,反而會感染病毒導致嚴重后果。[課堂小結]知識網絡構建核心語句背誦1.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有時會發生引發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免疫反應。2.自身免疫病是指自身免疫反應對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癥狀。有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分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獲得性免疫缺陷病。4.艾滋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5.疫苗通常是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6.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供者和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1.有一種疾病被稱為“重癥肌無力”,病人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酰膽堿受體被當作抗原而受到攻擊,致使神經沖動傳遞速率低下、病人肌無力,其發病機理與哪種病最為相似( )A.系統性紅斑狼瘡 B.艾滋病C.過敏反應D.骨質疏松癥A [重癥肌無力屬于自身免疫病。給定的選項中B屬于免疫缺陷病,C屬于免疫功能過強導致的過敏反應,D不屬于免疫病,A項符合題意。]2.艾滋病是由于患者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免疫學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B.HIV侵染輔助性T細胞,對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會造成影響C.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D.HIV可以通過吸血昆蟲在患者與正常人之間傳播D [HIV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3.少數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現胸悶、氣急和呼吸困難等過敏(超敏)反應癥狀,嚴重者發生休克。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C.機體初次接觸青霉素后,活化的漿細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后會發生自身免疫反應B [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A項錯誤;過敏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B項正確;機體免疫反應中分泌淋巴因子的是T細胞而不是漿細胞,漿細胞在免疫反應中分泌抗體,C項錯誤;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發生的是過敏反應而不是自身免疫反應,D項錯誤。]4.麻疹病毒減毒活疫苗的廣泛接種,顯著降低了麻疹的發病率,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麻疹列為優先消滅目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疫苗是小分子物質,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細胞識別B.初次接種該疫苗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可產生漿細胞和抗體C.再次接種該疫苗后,記憶細胞分化成漿細胞釋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體結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細胞吞噬消化B [該疫苗是減毒處理的麻疹病毒(并非小分子物質),A錯誤;接種疫苗后,抗原能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漿細胞,漿細胞能合成并分泌相應的抗體,B正確;再次接種該疫苗后,記憶細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分泌的應該是抗體,C錯誤;在免疫系統中吞噬消化抗原—抗體結合物的是巨噬細胞,D錯誤。]5.如圖表示人體免疫過程的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有關的問題。(1)圖中表示的是________免疫過程。b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c細胞稱為________。(2)若圖中抗原再次進入人體內,則能被圖中________(填圖中代號)細胞特異性識別。(3)如果圖中所示的抗原為釀膿鏈球菌,作用于心臟瓣膜細胞則會患風濕性心臟病,這屬于免疫失調中的____________病。如果抗原為過敏原,則d分布在人體的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4)器官移植會產生排異反應,這是由________細胞引起的。[解析] (1)根據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可以判斷,這是一個由抗體發揮作用的體液免疫過程。最終的免疫活性物質是由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后的細胞產生的。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2)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記憶細胞可以保持對抗原的長期記憶,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體內時,記憶細胞可迅速作出識別,激發二次免疫,快速消滅抗原。(3)如果因為特殊原因而使得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組織或器官,這種免疫失調疾病屬于自身免疫病。與過敏反應有關的抗體主要分布在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4)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T淋巴細胞將移植的器官作為抗原攻擊的結果。[答案] (1)體液 漿細胞 記憶B細胞 (2)c(3)自身免疫 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 (4)T(淋巴)PAGE-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_2022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調節第1節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學案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doc 2021_2022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調節第2節特異性免疫學案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doc 2021_2022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調節第3節免疫失調第4節免疫學的應用學案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