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科學下冊僅供參考廣南------黃立通三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一、填空題1、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由參照物決定的。人們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總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做標準的物體就是參照物。參照物是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可以是運動的,也可是靜止的物體。2、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看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是否發生變化:若變化,被研究物體是運動的;若無變化,被研究物體是靜止的。參照物不同,判斷物體運動的結果不同。3、生活中,我們常利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地圖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4、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稱作為機械運動,簡稱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二、判斷題1、兩個人靜止時,可以用距離描述位置。(×)2、物體有運動和靜止兩種狀態。(√)3、世間萬物都是運動的,沒有絕對的靜止。(√)4、被選作參照物的物體,即被假設為靜止。(√)5、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由參照物決定的。(√)6、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主要看物體是否動。(×)三、問答題1、想把自己在校園中的位置告訴同學,該怎么說?答:①選擇參照物;②確定物體與參照物的方向;③估計物體與參照物的距離。2、怎樣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答:先選定參照物。如果這一物體相對于參照物,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它是運動的;如果這一物體相對于參照物,它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它是靜止的。3、為了便于觀察和描述物體的運動形式:①先在物體上貼上圓點②然后用多種方法讓它們運動起來③觀察和記錄圓點的運動形式并交流4、生活中的各種物體有哪些運動形式?物體的運動方式主要有平動、轉動、滾動、振動和擺動五種。各種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例如:車輪:前后滾動,電梯:上下移動(平動),汽車雨刷器:左右擺動,蹺蹺板:上下擺動判斷題1、為了觀察物體運動形式,我們在物體上貼一個圓點。(√)2、物體的運動形式有運動和靜止兩種。(×)3、物體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4、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5、圓點貼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運動形式相同。(×)6、同一個物體,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其產生不同的運動形式。(√)請你用線條和箭頭畫出下面運動物體圓點的運動軌跡。填空題為了方便描述,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把物體簡化、抽象為一個有質量的點,稱為“質點”。有的運動路線是直線,有的運動路線是圓弧形、波浪形等形狀。根據運動路線的不同,可將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兩種形式。2、相同距離內,時間短,運動快;時間長,運動慢。3、即使從不同地點出發,也可以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內運動距離的長短來比較運動快慢。判斷題1.百米賽跑是直線運動。(√)2.蘋果落地是做曲線運動。(×)3.無風時,下落的雨滴是做直線運動。(√)4.直上直下的電梯的運動路線是直線。(√)5.火箭發射和鳥的飛行是曲線運動。(×)6.易拉罐向前滾動是曲線運動,從整體上看是直線運動。(×)判斷題1、斜坡上的物體會像山坡大石頭那樣滾動。(√)2、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3、如果將斜面的一端抬高,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速度不變。(×)4、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是滑動。(×)5、圓形橡皮在斜面上橫放是滾動,豎放是滾動。(√)6、斜面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問答題1、怎樣在相同距離內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嗎?運動相同的距離,可以用比較運動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用時短,運動快;用時長,運動慢。判斷題1.右手握秒表,拇指控制右鍵,食指控制左鍵。(√)2.同一條軌道上,不同小球的運動快慢一樣。(×)3.不同軌道上,不同小球的運動快慢不一樣。(√)4.運動相同的距離,可以用比較運動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5.用時短,運動快;用時長,運動慢。(×)6.測量得到了不同的數據,應該選擇中位數。(√)問答題1、怎樣比較在相同時間內物體運動的快慢?運動相同的時間,可以用比較運動距離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即距離長,運動快;距離短,運動慢。判斷題1、從不同地點,不同時出發,無法比較運動的快慢。(×)2、飛機1小時900千米比自行車1小時15千米快。(√)3、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離不開時間和距離兩個因素。(√)4、體育比賽時,觀眾和裁判所用的比較快慢的方法相同。(×)5、短跑運動員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1秒跑6米。(√)6、獵豹能捕到羚羊是因為獵豹的速度比羚羊快。(√)問答題1、根據伽利略斜面實驗原理,過山車怎樣才能在軌道上順利通過?答:①軌道起點為至高點,②軌道光滑,③軌道對接緊密,無空隙2、怎么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答:“過山車”是由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組成。小球在“過山車”上要經過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3、怎么比較物體的運動速度?①相同距離,比時間,②相同時間,比距離4、如果要讓小球運動得更快,可以怎樣改進“過山車”?答:增加起點高度,增加斜面,增加斜面高度坡度判斷題1、過山車軌道越復雜,小球運動越快。(×)2、三次測試數據不同,應選擇的數據為中位數。(√)3、小球在直線軌道做滾動運動,在曲線軌道做滑動運動。(×)4、小球在過山車上經歷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5、小球在過山車上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距離來描述。(√)6、小球與起點的實際路線就是小球與起點的空間直線距離。(×)1、過山車有斜面,車可以在上面滑落或爬升。(√)2、課堂上過山車軌道設計圖越復雜越好。(×)3、過山車軌道要有適宜的坡度,能給小球提供足夠動力。(√)4、過山車軌道長度不宜超過2米。(×)5、制作過山車的材料有很多,比如鐵架臺、積木等。(√)6、過山車搭建好后,需利用小球進行測試和調整。(√)第二單元問答題1、蠶寶寶的一生從哪開始呢?答:每一種動物的一生都會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這樣的生命過程一代一代循環往復,使種族得以延續。填空題1、蠶的生命是從卵開始的,一個蠶卵就是一個生命。2、蠶是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3、成熟的雌性生殖細胞,一般呈球形或卵圓形,多數不能活動;不同類動物的卵,大小差別懸殊;卵內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是動物發育的第一個階段。4、受精的蠶卵,在溫度25℃左右,經過2周左右的時間,開始孵化出幼蟲。5、幼蟲或幼崽從動物卵中破殼而出,叫孵化。6、小蠶的孵化需要哪些條件?7、桑蠶主要以桑葉為食,也吃生菜葉、榆樹葉、萵苣葉、蒲公英葉等。8、蠶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蠶的一生經歷蠶卵--幼蟲--蠶蛹--蠶蛾四個階段。9、蠶的卵雖然很小,但肉眼能看到。寄生蟲的卵需借顯微鏡才能觀察得到,鴕鳥卵卻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10、卵是動物生命歷程的第一個發育階段,許多動物都是通過產卵使種族得以延續的,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等。判斷題1.桑蠶比較偏食,只吃桑葉。(×)2.蠶卵的顏色會發生變化。(√)3.蠶卵非常小,肉眼看不到。(×)4.蠶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5.我們要堅持天天觀察蠶的一生變化。(√)6.蠶不會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7、許多動物都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如雞、狗等。(×)8、不同動物的卵外部形態不同,但內部結構相似。(√)9、魚的卵外部沒有硬殼,雞的卵外部有硬殼。(√)10、動物的卵里孕育著新的生命。(√)11、雞蛋的蛋黃上都有胚盤。(×)12、鴕鳥卵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填空題1、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蠶卵2~3天就會孵化出小蠶。2、剛出生的蠶寶寶又黑又小像只小螞蟻,身上長滿細毛,被稱為“蟻蠶”,也叫“1齡蠶”。蟻蠶體長2~3毫米,體寬約0.5毫米。蟻蠶出生約兩天后細毛就不明顯了。蟻蠶出殼后約40分鐘即有食欲,這時就要開始喂養過程了。3、經過兩周左右的時間,蟻蠶身體逐漸長大,顏色也逐漸從黑色變成了白色,成了大家熟悉和喜愛的蠶寶寶。4、一段時間后它便開始蛻皮。蛻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地不吃也不動,且頭抬得高高的,這叫“眠”。經過一次蛻皮后,就是二齡幼蟲,它蛻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蛻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才開始吐絲結繭。5、從蟻蠶開始到結繭變蛹前這個階段的蠶稱為蠶的幼蟲階段,是繼蠶卵之后蠶生長發育的又一個重要階段。6、蠶的幼蟲身體呈圓筒形,分頭、胸、腹3部分。問答題1、蠶寶寶是怎樣吃桑葉的?答:蠶用口器咀嚼桑葉,在進食時3對胸足會把持住桑葉協助進食。一般的喜歡從外面一圈一圈的吃。2、蠶寶寶是怎樣運動的?答:蠶主要用腹足爬行,尾足也起了一定的協助作用,爬行時中間身體拱起來,前面身體再向前伸,呈波浪式重復前行。3、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什么?答:①每天提供新鮮干燥的桑葉②清理糞便和殘葉,保持干凈環境③空氣要流通,新鮮④保持溫度和濕度判斷題1、蛻皮是蠶身體長大的緣故。(√)2、用棉簽輕輕觸碰蠶的身體不會有反應。(×)3、蠶是通過口來呼吸的。(×)4、五齡蠶末期身體發生變化,開始吐絲結繭。(√)5、蠶房要保持干凈的環境,及時清理糞便和殘葉。(√)6、蠶的頭部較小,位于蠶體的最前方,呈圓筒形。(×)7、蠶的一生已經經歷了卵、幼蟲、蛹不同的生命形態。蛾是蠶的成蟲,是蠶的一生中最后一個階段。8、蠶蛾從蠶繭中出來。雌雄蠶蛾交尾(交配),雌性蠶蛾產卵,有些蠶蛾正在交配,有些蠶蛾在產卵,有些蠶蛾已死亡。9、蠶蛾的哪些行為與繁殖后代有關?答:交配、產卵。蠶蛾羽化不久就會交尾,一般交尾3~4小時后,雌蛾就會產下受精卵。蠶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只雌蛾可產400~500粒卵,產卵后不久它們就會相繼死去。10、蠶蛾是什么樣子的?答:蠶蛾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有觸角,胸部長有翅膀和三對足。具有這種身體結構的動物是昆蟲。11、蠶蛾的頭部呈小球狀,長有鼓起的一對復眼和羽狀觸角;口器退化,無法進食。12、哪些動物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答:共同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觸角,胸部長有翅膀和三對足。有些昆蟲的翅膀退化了。判斷題1.蠶的一生共蛻皮6次。(√)2.蠶蛾有雄雌之分,雄蛾產完卵之后就會死亡。(×)3.蠶、蝴蝶、蛇等都是常見的昆蟲。(×)4.蠶蛾和蠶蛹、蠶的幼蟲一樣都有氣門。(√)5.蠶蛾的口器退化,不能吃東西。(√)6.蠶的一生經歷卵、幼蟲、蛹、蛾四個階段,是一種變態蟲。(√)7、你能利用昆蟲的特征判斷下面動物中哪些是昆蟲嗎?答:從蠶卵孵化出蟻蠶,到蠶蛾產出更多的蠶卵,直至蠶蛾死亡,8、你排列對了嗎?判斷題1.昆蟲的一生都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階段。(×)2.昆蟲產卵為了繁殖后代。(√)3.動物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4.蠶蛾長翅膀但飛不高。(×)5.蠶的一生只有在幼蟲時期吃食物。(√)6.只有堅持、及時、真實做好觀察記錄,研究結果才有意義。(√)7、春天到了,孔雀開屏、丹頂鶴跳舞、百鳥和鳴;夏天到了,池塘處處蛙聲一片。你知道動物的這些行為有什么意義嗎?答:它們是在求偶,以便繁殖后代,使種族得以延續。8、像蠶和雞這樣產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9、靠產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昆蟲、魚類、鳥類等動物一般都是卵生動物。10、動物經過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等過程進行繁殖活動。11、小雞是怎么孵化出來的?答:孵化過程,雞蛋受精→小雞孵化→新生命誕生12、貓或狗是怎么繁殖后代的?答:像貓和狗這樣,直接生下胎兒的叫胎生。哺乳動物一般都是胎生的。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養后代。13、以貓為例,哺乳動物有哪些繁殖行為?答:①發情,②交配,③懷孕,④產仔,⑤哺育14、哺乳動物胎兒是怎么形成的?答:胎生動物的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再由胚胎發育成幼崽的過程都是在母體體內完成的,胚胎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均由母體提供。15、動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16、人類的繁殖方式是胎生判斷題1.蜻蜓點水是蜻蜓在水中產卵。(√)2.卵生動物一般用哺乳的方式喂養小動物。(×)3.動物的很多活動是為繁殖做準備的。(√)4.烏龜、蝴蝶、河馬、蝸牛等都是卵生動物。(×)5.人類的繁衍方式是胎生。(√)6.上樹掏鳥蛋會毀壞動物的“家”。(√)7、動物是有壽命的。它的一生會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8、像雞那樣,卵生、身上長有羽毛和翅膀的動物,屬于鳥類。9、像狗那樣,身上長毛、胎生、吃媽媽乳汁長大的動物叫哺乳動物。10、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們叫胎兒。判斷題1、人的生命經歷和哺乳動物相似。(√)2、蠶和蝴蝶生命歷程相同。(√)3、我們小時候是吃媽媽的乳汁長大的。(√)4、人的一生中只有青春期生長發育的很快。(×)5、無論壽命長短都會死亡。(√)6、.非生物不會繁殖但會不斷長大。(×)7、天氣冷了,一些動物,如松鼠、蛇、青蛙等會進行冬眠。第三單元8、太陽離地球遠,月亮離地球近,所以看上去,太陽和月亮大小差不多。判斷題1、我們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恒星。(×)2、月亮不會發光,只能反射太陽的光。(√)3、月亮離地球比太陽離地球近。(√)4、太陽和月亮都是球體,但表面各不相同。(√)5、太陽黑子通常不會成群出現。(×)6、月亮上的環形山又叫月坑。(√)填空題1、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2、影子的方向:西—北—東;影子的長短:長—短—長制作簡易日晷第1步:在一個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在紙板上標注方向。第2步: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上。第3步:在紙板的中心,豎直地立上小短桿。第4步: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和記錄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長短。每次記錄時,要標上觀察的時間。第5步: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律。通過制作簡易日晷的活動,我們認識到隨著太陽位置在一天之中的變化,影子也會有規律地變化,影子的變化和光源的變化密切相關3、影子的長度與光照射的角度有關,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長。影子方向與光源的位置相反。4、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形狀有關5、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答:光源、遮擋物、屏是影子產生的條件(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6、影子可以發生哪些變化?答:影子的位置、方向隨著光源的位置而變化。影子的形狀,與遮擋物的側面形狀有關。7、太陽的位置與影子的變化有什么關系?答:太陽:東—偏南—西;影子:西—偏北—東太陽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8、我們看到的月球發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通過今天制作月球變化手冊的活動,我們了解了一個月之內的月相變化規律——從缺到圓,再從圓到缺,不斷循環。9、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潮汐。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的漲潮和退潮。10、我們重新經歷了人們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狀的過程,從一開始認為地球是方形的,到對特殊現象——先看到帆頂再看船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圓形的模擬實驗,再到了解麥哲倫的航海旅行。11、通過學習,我們觀察了地球儀,世界地圖,大致計算了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大小,知道了地球是一個液態水十分豐富的星球,而且基本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的局面。豐富的液態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我們要保護地球,保護水資源。12、和太陽、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巖石和形態多樣的動植物等。13、制作海報方法步驟?答:1確定資料來源;2判斷資料的科學性;3比較資料;4選用資料。14、資料可以來源于科學書籍,也可以來源于正規的網絡資源,還可以是家長或自己拍攝的照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