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復習基礎訓練(八)《歷史與社會》九年級測試卷II(考點30—31、34)—、選擇題(每題2分,共52分)1.下列關于我國人口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我國人口數量大、素質不高,但還未進入老齡化社會②由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我國人口出現了負增長③解決人口問題是解決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關鍵④我國人口增長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問題依然十分嚴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2.下列表格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關數據,體現出我國人口的特點有 ( )項目 人口總數 2000年以來人口增長率 60歲及以上人口比率 男女比率數據 1370536875 0.57% 13.26% 105:100①人口基數大 ②人口素質偏低 ③人口老齡化 ④男女性別比失衡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下列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反映我國存在的人口問題有( )①我國人口的增長速度減緩 ②我國人口文化素質偏低③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加快 ④我國人口總量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4.右圖漫畫“危機四伏”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要 ( )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保護耕地,對子孫后代負責 ③加快資源開采的步伐,以工業取代農業 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耕地保護讓位于經濟開發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 D.①④5.2011年11月4日,國家發改委宣布,我國將從2012年10月1日起,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結合右圖,白熾燈之所以自嘆不如節能燈,是因為 ( )①節能燈省電,能緩解我國電力緊張的問題②節能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③使用節能燈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④節熊燈出白幟燈佰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6.“嫦娥二號”的任務之一是評估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它對我國解決資源問題的重要意義在于 ( )A.改變資源區域分布不平衡的現狀B.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C.擴展資源的開發范圍 D.用月球資源完全替代地球資源7.漫畫“因小失大”批評了 ( )A.犧牲環境發展經濟的做法 B.忽視區域經濟合作日益加強的做法C.貧富差距過分拉大的現象D.只會模仿不會創新的現象8.漫畫“觀后感” ( )①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在提高②說明了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③諷刺了一些人法制觀念淡漠④警示人們保護生態環境刻不容緩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9.“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理念,推動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這里的“國情”主要指我國( )A.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 B.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C.資源和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D.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10.右側漫畫“忍無可忍”主要說明 ( )A.文化習俗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一定影響B.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利用有很大的難度C.環保設施落后影響了市民素質的提高D.市民應有知恥之心,自覺提高環保素養11.中國國家館形如“東方之冠”,做到了照明用電全部自給,雨水循環利用;英國館的“種子圣殿”展示了英國在全球自然資源保護上所處的領先地位……上海世博會這些場館的設計眉示我們 ( )①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②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③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工作 ④開源節流關鍵靠科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成為當今人們的熱點話題。面對流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你可以 ( )①垃圾分類安放回收再利用 ②使用環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③人走不關燈保持房間長明 ④出門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右邊漫畫對我們的啟示是 ( )①必須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②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③必須集中一切力量大力發展生產力④只要經濟搞上去,多消耗些能源沒關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下列漫畫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 )15.寧波市第二個垃圾焚燒發電廠——鎮海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先進的循環流化床焚燒發電技術,日處理生活垃圾達800多噸,一年可處理生活垃圾20多萬噸,發電1億多度。用垃圾發電有利于 ( )①減少污染,改善環境 ②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③倡導“綠色、節能、低碳”的理念 ④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資源節約意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近年來,我國西南地區、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接連遭受特大旱情,給國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旱災的原因,既有氣候等方面的自然因素,也有生態破壞等方面的人為因素。這警示我們要 ( )①尊重自然,保護環境 ②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③崇拜自然,順從自然 ④綜合治理,加強生態環境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2006年至2010年五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這說明我國 ( )①自覺擔負起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②致力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社會 ③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④正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目前,寧波市部分中小學已建立部分科目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 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④符合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19.如今許多歐洲人正逐漸從“我是法國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能夠反映這一觀念轉變的圖標是 ( )20.2009年11月19日,歐盟選出“總統”和“外長”,2009年12月1日,歐盟憲法正式生效,進一步加速一體化進程。以下關于歐盟的洗法,正確的是( )①是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政治、經濟集團組織②有利于世界多極化的發展③是當今世界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④提高了歐洲國家的國際地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2011年10月27 El,為了應對肆虐兩年的歐洲債務危機,歐洲推出萬億歐元救市方案。積極組織協調出臺這一方案的國際組織是 ( )A.世貿組織 B.二十國集團 C.聯合國 D.歐洲聯盟22.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下列事件表明中國在2l世紀主動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 ( )A.重返聯合國D.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加人世界貿易組織D.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3.張老師就某一國際組織給出了以下三個提示。你認為該國際組織是(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聯合國 C.世界貿易組織 D.歐洲聯盟24.下列有關聯合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②是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地方③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政治經濟集團組織④在制定國際關系規則方面最具權威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25.自1992年以來,中國已先后向全球各地派出5000多人次的維和人員。目前,仍有1489名中國軍人在全球9個戰亂和熱點地區執行任務。中國已成為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這表明 ( )A.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軍事組織B.國際局勢已日趨緊張C.中國已取代美國,主宰國際事務 D.中國為聯合國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26.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經濟體;最大的國際組織;最大的國際經濟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的各是 ( )A.歐盟;國際聯盟;世界貿易組織B.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C.世貿組織;北約;世界銀行 D.歐盟;聯合國;世貿組織二、非選擇題(第27題12分,第28、30題各11分,第29題“分,共48分)27.(12分)材料一: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材料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蘋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提到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目標時指出,到2020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數比2009年翻一番。(1)圖一顯示出的我國人口的哪一變化令我們“憂” (2分)簡要說明理由。(2分)(2)圖一、二顯示出的我國人口的哪些變化令我們“喜” (2分)出現這些可喜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2分)(3)談談實現材料二中的目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4分)28.(11分)感受低碳,探究實踐小亮家準備搬進新居,需要購置冰箱、空調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幾個同學來到一家電器商店進行考察,下表是他們了解到的相關信息:(1)【展智慧】你認為小亮家應購買哪款冰箱 為什么 (3分)請你用兩個具體實例對小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購置提出建議。(2分)(2) 【探究竟】請你談談國家對節能產品給予補貼的理由。(3分)(3) 【悟道理】由以上信息及對問題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 (3分)29.(14分)2011年的“兩會”,備受國人和世界的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規劃主要指標實現情況(1)結合表格內容,說明我國“十一五”期間完成上述指標的基本情況。(3分)【熱議“十二五” 】兩會”期間,網友“心憂天下”和“和諧順風”在某論壇中爭論“十二五”規劃中增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束性指標的利弊:(2)針對兩位網友的爭論內容,請提出你自己的觀點,并結合我國的相關國情,運用所學知識,闡述你的觀點的正確性。(7分)【踐行“十二五” 】十二五”規劃規定:“十二五”期間,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3)面對這些指標,高能耗企業必須積極采取哪些有效的應對措施 (4分)30.(11分)材料一:歐洲的一些國家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十分尖銳的矛盾,一度還成為了戰場上的敵人,導致歐洲的分裂。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引起了人們深思……促使歐洲逐漸走向一體化。材料二: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使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陷入衰退和蕭條,引發愛爾蘭、希臘、意大利等國的債務危機。據新聞報道:2011年10月27日,為避免希臘等國出現債務違約,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定建立高達一萬億歐元的援助基金,出臺向債臺高筑的希臘等國提供援助的計劃。(1)材料一中“導致歐洲的分裂”是指歐洲歷史上發生的什么事件 “歐洲逐漸走向一體化”的主要表現是什么 (2分)(2)“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使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陷入衰退和蕭條”,這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 (1分)(3)材料中提到的對希臘進行經濟援助的歐盟是一個什么性質的組織 (2分)它的成立對成員國以及世界的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4分)(4)歐洲各國從對立走向聯合,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2分)中考復習基礎訓練(七)《歷史與社會》九年級測試卷I(考點25—29)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2分)1.下列反映我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是 ( )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2.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劉少奇稱新中國初期實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一次最大、最徹底的改革”,是因為 ( )A.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B.進行了農業合作化運動,農民走上了集體化道路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有過不同的名稱,它反映了不同時期特定的時代特征,具有不同的歷史內涵。下列軍隊名稱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4.右邊圖中的現象應該出現在什么時期 ( )A.土地改革 B.“大躍進”運動 C.文化大革命D.改革開放5.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的土地政策經歷了四次重大調整,其中使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的是( )A.土地改革 B.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6.右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出現圖中B點到C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B.“大躍進”和人民公利:化運動的影響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D.“文化大革命”的影響7.老人依舊清楚地記得那個瘋狂的年代:作為學生的他,戴著紅衛兵的袖章,四處張貼大字報,批斗所謂的“牛鬼蛇神”……這個年代是 ( )A.“大躍進”時期 B.農村人民公社化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土地改革時期8.時代特點會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留下烙印,人們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時期的歷史情況。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國歷史進程,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馬文革 ②劉援朝 ③張躍進 ④陳開放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9.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出現了嚴重的曲折和失誤,主要包括 ( )①土地改革 ②“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③文化大革命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10.下列四幅圖片反映了我國在不同時期的重大外交活動,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11.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戰略決策B.改革首先是在農村展開的C.開放是從加人世貿組織開始的 D.它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12.右圖反映了1978年以來我國農民家庭人均收人不斷增長的變化情況。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完成土地改革 B.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 C.掀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3.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來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共同之處是( )①土地歸農民私有 ②土地歸集體所有③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④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14.學校準備開展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巨變”為主題的展覽活動,某學習小組進行相關欄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確的是 ( )A.黨的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對外開放——經濟特區的建立C.祖國統一——香港澳門的回歸 D.對內改革——土地改革的實行15.口號、標語不僅是濃縮的歷史,還是影響人們思想觀念,引導人們行為取向的有效的鼓動方式之一。下列口號、標語,按提出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②“打倒一切”,“停課鬧革命”③“港澳回歸,洗雪國恥” 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16.被火燒斷為兩截的元朝名畫《富春山居圖》,分藏于浙江和臺灣。今年5月,大陸將畫的前半卷移交給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拉開序幕,這是該畫被分開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幅名畫的歷史性合壁( )①說明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薪火相傳②表明了兩岸實現統一已沒有阻力③反映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④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7.右邊漫畫表明 ( )①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實現祖國統一是臺灣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 ④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18.目前存在的嚴重阻礙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主要因素有 ( )①兩岸社會經濟制度不同 ②兩岸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③“臺獨”分裂勢力的存在 ④某些外國反華勢力的干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19.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堅持 ( )A.“一國兩制” B.兩岸平等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一個中國原則20.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及其落實,“臺灣游”向個人自由行的拓展,兩岸形成“大交流”的格局。這一發展態勢表明 ( )①“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已成為兩岸共識②祖國統一大業將很快完成③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④兩岸和平發展,最終必將統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1.某歷史學習小組的成員目制丁一把歷史年代尺(如右圖),展示了中國共產黨90年的奮斗歷程,與圖中標號相對應的內容是 ( )A.①開天辟地 ②新中國成立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④澳門回歸B.①開天辟地 ②新中國成立 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④香港回歸 C.①紅船起航 ②遵義會議 ③改革開放 ④香港回歸D.①生死攸關 ②三大改造 ③粉碎“四人幫” ④澳門回歸22.下列有關當今世界格局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 )A.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B.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左右世界局勢的發展C.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 D.冷戰結束,世界格局正朝多極化發展23.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維護人權的旗號轟炸南聯盟;2011年3月19日以來,美國同英、法等西方國家連續對利比亞實施空襲。這充分說明 ( )A.美國是國際人權衛士 B.霸權主義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C.美國取代了聯合國的主導地位 D.美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力24.2011年5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基地”組織領導人拉登之死是“國際反恐斗爭的重要事件和積極進展”。這說明 ( )A.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的唯一根源B.當今時代的主題是戰爭與和平C.恐怖主義是當今國際社會的公害D.全球恐怖主義活動已被徹底消除25.2011年4月14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領導人相聚中國海南,共商五國合作發展大計,并就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交換看法、闡明主張。這反映了 ( )①金磚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②加強南南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發展③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6.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十年來,中國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增加對非洲的援助,減免非洲債務,擴大貿易投資。這說明中國 ( )①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已是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③積極推進南南合作,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④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第27題“分,第28、29題各12分,第30題10分,共48分)27.(14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肩負民族復興重任,領導全國人民進行艱難探索,成功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1978—2010年中國國民經濟部分簡表。1978 1992 2002 2010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2 1826 7073 28762(1)依據材料一,為改變落后狀況,黨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結果怎樣 (4分)(2)依據材料二,我國1957—1962年糧食人均產量發生了什么變化 導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 發生巨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4)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認識。(3分)28.(12分)一首紅歌,記錄一段崢嶸歲月;一首紅歌,象征一面光輝旗幟。為了迎接和慶祝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某校團委決定舉辦《唱響紅歌頌黨恩》活動,邀請你伴著紅歌旋律一同參與。【紅歌詮釋征程篇】(1)與右邊歌詞相應的史實有哪些 (寫出兩例即可,2分)【紅歌演繹史詩篇】(2)根據下列歌詞和所學知識,完成表格。(4分)難忘開國大典的禮炮,激蕩了億萬人的熱血。難忘那場春風化雨,滋潤了大江南北。難忘那回歸盛典的升旗,激起了億萬人的熱淚。——歌曲《在燦爛的陽光下》【紅歌宣傳感悟篇】(3)右圖是校團委未制作完成的一張紅歌宣傳海報,請你將年代和主題補充完整。(2分)(4)請你選唱兩首紅歌,寫出歌名。(2分)(5)你認為唱響紅歌有什么現實意義 (2分)29.(12分)美國著名的《TIME》(時代周刊),以獨特的視角記錄著歷史的發展腳步。 中國是時代周刊一直關注的對象,中國人也多次出現在其封面上。(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認為毛澤東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理由是什么 (4分)(2)材料二標題中“新時代”指的是哪個時代 為什么說鄧小平是“新時代的形象” (4分)(3)根據材料三,西方國家對中國充滿疑慮,請你通過舉例并說明理由,打消西方國家的疑慮。(4分)30.(10分)材料一:讀浙江與臺灣位置圖。浙江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緣相近。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后,兩地海空直航,來往便捷頻繁,聯系日益密切。材料二:2010年6月29日,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第五次領導人會談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兩岸經貿關系從此開啟投資雙向化、形態多元化、產業鏈合作化的新模式,形成兩岸“大交流”的格局。(1)臺灣位于浙江的 方向,兩地相隔 海相望,都受 氣候的影響。(3分)(2)下面是寧波網友“四明客”與臺灣網友“日月潭”的聊天記錄,閱讀并回答問題。(3)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兩岸“大交流”格局的形成,請你展望兩岸未來發展的前景。(2分)中考復習基礎訓練(七)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C B C B C B B C C D D D A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A A D D D B B B C C C二、非選擇題(第27題“分,第28、29題各12分,第30題10分,共48分)27.(1)1953年至1957年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2分)中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2分)(2)下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3分)(3)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分)主要原因: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2分)(4)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制定政策必須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等。(3分)28.(1)中國共產黨成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遵義會議;革命圣地延安。(兩點即可,2分)(2)A:春風化雨。B:回歸盛典。C: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或新中國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中國人民站立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等)。D:是中國人民洗雪百年國恥的盛事,是“一國兩制”的首次偉大實踐。(4分)(3)年代:1921—2011年。(1分)主題:《唱響紅歌頌黨恩》歌詠會;光輝歷程紅歌會;慶祝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紅歌會川呂響中國等。(一點即可,1分)(4)《松花江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2分)(5)熱愛黨和祖國;喚起紅色記憶;勤奮學習,熱愛生活;牢記革命傳統;得到藝術享受;凈化自己的心靈等。(兩點即可,2分)29.(1)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國人民站立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4分)(2)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或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2分)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正是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得到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3)中國海軍赴索馬里護航;中國減免非洲部分國家的債務;中國為戰勝世界金融危機作出重大貢獻等。(2分)說明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2分)30.(1)東南(或南) 東海 亞熱帶季風(3分)(2)①臺灣是“我們國家”的說法是錯誤的。(1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國家。(2分)②兩岸“大交流”使兩岸聯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增進兩岸人民的友誼、感情,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2分)(3)兩岸聯系更加融合密切,共同發展,最終實現和平統一。(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