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歷史地理法治期末模擬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中國邁向法治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刻不容緩。據此分析以下1-2小題 1.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屢屢發生,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有( ) ①監護人存在監護不力的情況 ②未成年人缺乏自控能力,沉迷網絡特別是網絡游戲 ③學校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機制和突然事件的處理機制 ④司法部門沒有完善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的封存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采取各種措施營造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以下選項能體現社會保護選項是( ) ①社區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暑期知識講座活動 ②中小學、幼兒園建立預防侵害的工作制度 ③某市消防大隊聯合各類培訓學校,進行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逃生演習 ④公檢法機關確定專門機構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未成年人案件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們不要忘記,每一位媽媽,都曾是花一樣的少女”。電影《你好,李煥英》寄托了賈玲對母親的懷念,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后淚流滿面。這表明( ) ①家庭具有情感交流的功能 ②培養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調控不良的情緒 ③人與人的情緒會互相感染 ④持續地處于負面情緒會危害身心健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為了祖國的海防事業,民兵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舍棄小家離開家園, 苦守開山海島30多年,每天升國旗、巡小島、上報重要海防信息。守島夫婦的選擇( ) A.說明集體利益有個人利益互相矛盾 B.珍愛自己生命對自己生命健康負責 C.自覺陸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D.詮釋了只有艱苦才能實現生命意義 5邵鎮煒從小患病,不能行走,連翻閱課本也很吃力,但他憑頑強的毅力,努力學習,被評為"浙江省勵志成長成才優秀學生"。這啟示我們( ) A.唯有悅納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B.需要呵護友誼,締結真摯的友情 C.學會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D.做到止于至善,修身自省慎獨 6.下列詩句能表現自信自強的有 ( ) A.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B.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C.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D.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7.河南女孩樊容因罕見病無法行走,她所在的鄭州群英中學了解情況后,專門為她加裝電梯、增設緩坡,幫助她融入集體,共同學習。這說明( ) ①美好的集體是充滿關懷的 ②美好的集體是民主公正的 ③美好的集體擁有共同的夢想,美好的愿景 ④美好的集體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近日在浙江溫嶺,一下水道窨井蓋缺失,多名路人險些跌進去。兩名男孩路過看到后,給下水道插上竹竿、掛上紅色塑料袋以示提醒。網友紛紛點贊。男孩們的行為或點贊的原因是( ) A.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B.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C.行己有恥,青春有格 D.勿以善小而不為 9.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陳少洪援疆 4 年多來,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母親腦出血手術他也 沒能及時回到身邊照顧。他的經歷告訴我們( ) A. 維護集體利益必犧牲個人利益 B.要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C.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一致的 D.追求個人榮譽的人生是值得 10.“時代楷模”張桂梅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 中,幫助 1800 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張桂梅的行為 ( ) ①知廉恥,懂榮辱 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③傳遞了情感的正能量 ④提升了個人的生命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讀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圖1)。回答11-12題。 11.圖1中的運河所構成的大洲分界線是( ) A.亞洲和非洲 B.歐洲和非洲 C.亞洲和歐洲 D.亞洲和美洲 12.下列對圖1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地勢平坦、河湖眾多 C.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 D.瀕臨孟加拉灣、地中海 小明寒假到南非開展以區域發展為主題的游學活動。讀南非示意圖,回答13—14題。 13.小明沿途能看到的場景有( ) ①高聳的基督教堂 ②馬賽人的傳統村莊 ③風沙陣陣的開普敦 ④現代化的大牧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回國后,小明在游學體會中對南非經濟發展有如下思考。可行的有(??? ) ①充分利用其礦產資源優勢發展采礦業 ②發展野生動物專業銷售市場和象牙加工工藝技術 ③利用噴灌和滴灌技術大力發展綠洲農業 ④利用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發展旅游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從設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檢司,從戚繼光蕩平倭寇到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從冊封達賴、班禪到設置駐藏大臣。如果給上述史實提煉一個主題,較為合理的是( ) A.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 D.對外交往的開放與危機 16.史實,即歷史事實。下列影視劇情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 A.《貞觀長歌》—唐朝—唐太宗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B.《大宋宮詞》—北宋—宋遼經過25年戰爭后締結了《澶淵之盟》 C.《大明王朝》—明朝—丞相張居正輔佐萬歷皇帝進行了“萬歷新政” D.《康熙大帝》—清朝—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17.陳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測之后記》中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掘此可知( ) A.唐朝開創了科舉制、三省六部制 B.多民族交融促成了大唐空前盛世 C.唐朝廢除了自古以來的各項制度 D.游牧文明挽救了頹廢的中原文明 18.下列關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處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都結束了政權分裂局面,完成了全國統一 ②都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權 ③我國歷史上國力最強盛的王朝 ④都進行了制度創新,加強了中央集權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圖2所示為某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與圖示相符的主題是 A.清朝政府開創了大一統的基業 B.政治制度改革與民族關系發展 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D.政權的分立與民族關系的交融 20.元代在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借鑒并融入了游牧民族的一些統治方式,在大一統體制下"地方廣大,政務繁多,建都省以總宏綱,置行省以分庶務"。這說明元朝( ) ①創立了行省制度治理國家 ②是少數民族為主建立的統一王朝 ③新體制適應了大一統形勢 ④架構了中央和地方權力的新格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歷諸番國,宜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五年九月,和等還,諸國使者隨和朝見"。明成祖派入"以次遍歷諸番國"的主要目的是( ) A.驅除倭寇 B.尋找黃金 C.擴大政治影響 D.傳播中國文化 22.某博物館舉辦“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下列人物能入選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6分) 23.(10分)“扶”與“不扶”,不是難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注:《民法典》第184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結合材料,請從法律角度說說《民法典》第184條規定出臺的必要性。(6分) 請從受助人的角度出發,說說運用道德與法律的知識說說,如何讓更多的人選擇“扶”?(4分) (10分)觀察漫畫,回答問題。 圖5中刑責年齡調整的依據是什么?請從“走進法治天地”的角度,分析刑責年齡調整對當前社會發展有何意義?(6 分) (2)有人認為,刑責年齡調整后低齡未成年人就能遠離犯罪。請你結合圖6,運用法治教育知識評析這一觀點。(4 分) 25. (10分)讀圖文資料,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左圖為法國地形、河流、資源分布圖,右圖為法國氣候分布圖。 材料二 法國環境優美,風光風情、美食時裝、文化藝術、歷史古跡,無不吸引著天下的游人,尤其喜歡夏季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陽光沙灘。 材料三 法國鈾(核電的主要原料)、鐵、鋁土資源豐富,煤和石油嚴重不足;工農業發達,核電占總發電量的70%以上。 (1)結合材料一,描述法國地形特征,并從水位和結冰期兩方面歸納塞納河的水文特征(4分) (2)結合兩地氣候差異,分析歐洲西部的人們夏季喜歡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陽光沙灘的原因。(4分) (3)結合材料三簡析法國大力發展核電的原因。(4分) 26.(12分)宋朝以其獨特的經濟文化特性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已呈巔峰狀態。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寫出材料一所示的紙幣名稱和產生的根本原因。(2分) 材料二描述的社會現象得益于宋代的哪一政策?并分析推行該政策的原因。(4分) 根據材料三,舉出這一時期促進世界文化傳播的一項重大科技發明。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三與材料一、二所反映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6分) 2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南方地區圖和當地氣溫降水量圖(下圖) 材料二:“兩宋時期,北方同樣戰亂頻繁。北宋滅亡以后,南宋政權偏安于東南一隅,使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 ——人教網初中歷史教參 材料三:“明清之際,松江府一帶,‘所出布匹,日以萬計。’松江一帶棉布生產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變化,而且遠銷湖廣、江西、兩廣、陜西、山西、北京及北方邊疆地區……” ——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 (1)結合材料一,說說我國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特點。(4分) (2)根據所學,分析材料三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4分) (3)結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6分) 七年級下冊歷史地理法治期末模擬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A C A C D D B D A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D C C B B C A C C 二.非選擇題(共56分) 23.(1)①法律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民法典》第184條的規定規范了受助人的行為,引導救助人積極向善; ②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法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民法典》保護了救助人的合法權益,弘揚了社會正義之氣; (寫出兩點即可,共6分) (2)道德: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法律: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寫出兩點即可,共4分) 24.(1)依據:憲法;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國情。(2 分,任答一點) 意義:有利于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法治內心尊崇法律,遵守法律,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 有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規范青少年的行為,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4 分,任答 2 點) (2)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刑責年齡的調整雖能有效預防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但要使低齡 未成年人遠離犯罪,還需要加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位一體,構筑起 保障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線;同時低齡未成年人還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自覺依法規范 自己的行為,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4 分) 25.(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2分)該河流域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潮濕,降水分配均勻,水量穩定,水位較高,無結冰期。(2分) (2)歐洲西部主要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多陰雨天氣(2分);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光照充足,陽光燦爛(2分) (3)法國鈾、鐵、鋁土資源豐富,煤和石油嚴重不足;法國工農業發達,經濟水平高。(4分) 26.(10分)(1)交子,商業的繁榮或商品經濟的發展(2分) (2)崇文抑武,唐末五代,軍閥武將飛揚跋扈,影響到政局的穩定,宋初統治者牢記這個教訓。(2分) (3)活字印刷術(2分) 關系:商業的繁榮、商品經濟的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崇文抑武策略促進教育文化發展、科技進步。(每點2分,共4分) 27.(1)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南方地區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寫出兩點,得4分) (2)商業經濟繁榮,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4分) (3)①北方戰亂不斷,南方社會穩定,②北人南遷,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和生產技術,③統治者為鞏固統治,重視發展經濟,④勞動人民的辛苦勞動,⑤南方自然環境優越,⑥優良農業品種的引進。 (寫出三點,得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