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14.0分)張蔭麟在《中國史綱》中說:“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中國古代與張蔭麟所說的“封建的社會”相適應的制度是( )A.禪讓制B.分封制C.郡縣制D.刺史制某校史學社的同學參與了市博物館貨幣展的布置。如圖所示貨幣按其發行的先后順序呈現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1620年11月中旬,“五月花”號的乘客終于登陸了。英國人布雷德福在報道中寫道:“回顧身后,那里是他們曾經跨越的汪洋大海,現在它成了把他們與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會隔開的主要障礙和鴻溝。”據此推斷,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A.印度B.中國C.非洲D.北美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說:“明年乙未和議成。……南海先生聯公車三千人,上書請變法,余亦從其后奔走焉。”這里所說的“乙未和議”是指( )A.中英和議簽訂《南京條約》B.中國與列強和議簽訂《辛丑條約》C.中日和議簽訂《馬關條約》D.中國與英法和議簽訂《北京條約》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爾發表勝利宣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這是盟軍的偉大勝利……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將就此挖掘。”他贊譽的這場戰役是( )A.不列顛戰役B.珍珠港戰役C.中途島戰役D.諾曼底戰役如圖為1978至1986年中國外貿增長情況圖,出現圖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實行對外開放B.推廣包干到戶C.實施科教興國D.加入世貿組織嘉興乍浦有座海紅亭。它是一座紀念《紅樓夢》首次流傳海外的建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帶有九部《紅樓夢》的一艘南京船從乍浦港出發,抵達日本長崎港。下列為這一事件所擬標題,最恰當的是( )A.閉關鎖國下的《紅樓夢》出海B.中日傳統友誼的首次見證C.受各國人民熱捧的《紅樓夢》D.東西方文化的激蕩與碰撞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0分)資本主義是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原始歐洲的全部文明在17世紀期間歸納成兩大事實,即純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國革命就是這兩個事實的首次沖撞。--(法)基佐《歐洲文明史》為了平衡“純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國設計了什么制度?材料二:思維導圖可以用來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邏輯關系,如圖是某歷史老師在“俄國1861年改革”教學時制作的思維導圖。據材料二思維導圖揭示的邏輯關系,替老師設計兩個課堂教學問題。材料三: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夫歐美社會之禍,伏之數十年,及今而后發見之,又不能使之遽去。……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孫中山《民報發刊詞》概括材料三中孫中山認為的“歐美社會之禍”。為避免此種“禍害”在中國的發生,他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貫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陳獨秀認為進步的城市力量應充當運動先鋒……農民難以參加革命運動。李大釗則認為:“在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當我們估計革命力量時,我們必須強調農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觀點深刻影響了年輕助手毛澤東的思維。李犧牲后,毛澤東將其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一中陳獨秀所說的“進步的城市力量”指哪個階級?他和李大釗在革命力量判斷上有何分歧?結合所學,闡述毛澤東是如何“將其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的。(要求:層次清晰,邏輯嚴密)材料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上述重大時代課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把握時代大趨勢,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摘編自韓振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綜合上述信息,概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為了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王實行分封制,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利,建立諸侯國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從而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據“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與張蔭麟所說的“封建的社會”相適應的制度是分封制;B符合題意。故選:B。本題考查分封制。題干關鍵信息“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分封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答案。2.【答案】B【解析】觀察題干圖片及據所學知識可知,交子最早出現在北宋、五銖錢最早出現在漢武帝時期、半兩錢最早出現在秦始皇時期、康熙重寶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題干圖片貨幣按其發行的先后順序呈現正確的是③②①④,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本題主要考查貨幣發行的先后順序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交子、五銖錢、半兩錢、康熙重寶的相關史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貨幣發行的先后順序的相關史實。3.【答案】D【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他們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支、雜物等;在非洲通過各種卑鄙的方式擄獲黑人后運往美洲,然后把黑奴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然后帶著滿船的金銀和歐洲需要的蔗糖煙草等工業原料返回歐洲。這一滅絕人性的行為持續了三百多年,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歐洲殖民者大發橫財,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原始資本積累上具有血腥性和罪惡性。據“回顧身后,那里是他們曾經跨越的汪洋大海,現在它成了把他們與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會隔開的主要障礙和鴻溝。”推斷,他們到達的地方是北美。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三角貿易的路線的相關史實。“1620年”、“五月花”號、“回顧身后,那里是他們曾經跨越的汪洋大海,現在它成了把他們與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會隔開的主要障礙和鴻溝。”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三角貿易的相關史實。4.【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乙未”可知,時間是1895年,依據材料“明年乙未和議成。……南海先生聯公車三千人,上書請變法,余亦從其后奔走焉”可知,涉及的是《馬關條約》的簽訂和公車上書。故選:C。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需要掌握《馬關條約》的史實。本題考查對《馬關條約》的史實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5.【答案】D【解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它的行動代號是霸王計劃。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使德軍面臨兩線作戰,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從“兩棲”“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將就此挖掘”可以判斷出材料說的是英美聯軍參與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故D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知識。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東西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滅亡。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知識點。6.【答案】A【解析】據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出現圖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實行對外開放。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故選:A。本題考查對外開放,知道出現圖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實行對外開放。本題考查對外開放,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7.【答案】A【解析】據題干“海紅亭……是一座紀念《紅樓夢》首次流傳海外的建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前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紅樓夢》仍然能夠流傳海外。故可以擬定標題為閉關鎖國下的《紅樓夢》出海。故選:A。本題考查閉關鎖國政策、《紅樓夢》,知道可以擬定標題為閉關鎖國下的《紅樓夢》出海。本題考查閉關鎖國政策、《紅樓夢》,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8.【答案】【小題1】君主立憲制。【小題2】問題1: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有哪些?問題2:為什么說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的轉折點?【小題3】“歐美社會之禍”:貧富分化拉大,階級矛盾尖銳;主張:民生主義。【解析】本題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俄國1861年改革、辛亥革命。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依據材料進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本題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俄國1861年改革、辛亥革命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9.【答案】【小題1】“進步的城市力量”指工人階級。分歧:陳獨秀認為農民難以成為革命力量,李大釗則認為農民是重要的革命力量。【小題2】示例: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在進攻城市受挫后,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根據地革命實戰的基礎上,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建立。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土地革命廣泛開展起來,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逐步開創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通過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斗爭,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小題3】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趨勢。【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革命的力量、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史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革命的力量、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的相關史實。第2頁,共2頁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