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是( ) A.商品經濟發展需要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B.受到《馬可·波羅行紀》的影響 C.歐洲人狂熱追求貨幣和黃金 D.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 2. 許多人有環游世界的夢想,第一個實現環游世界夢想的航海家是( ) A.鄭和 B.達·伽馬 C.麥哲倫 D.馬可·波羅 3. 在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中,某航海家率領的船隊發現了非洲西南端的一個尖角,后來葡萄牙國王稱它為“好望角”。這位航海家是( ) A.哥倫布 B.迪亞士 C.達·伽馬 D.麥哲倫 4. 有人曾評價哥倫布的抱負和思想“不僅反映出中世紀的衰落,也反映出資本主義新時代的興起”。對該評價中的“資本主義新時代”理解正確的是( ) A.美洲的發現促進了新舊大陸之間的溝通和聯系 B.美洲的發現瓦解了歐洲封建制度,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步伐 C.美洲的發現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D.美洲的發現有利于兩個大陸不同文化的匯合與民族融合 5. 圖中材料是文藝復興時期某個階級(階層)的思想。這個階級(階層)應是( ) A.封建貴族 B.教士 C.資產階級 D.無產階級 6. 2018年9月18日,文藝復興“美術三杰”特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展。在這場與世界杰出藝術家跨時空的對話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藝術創作過程中“原石”到“寶石”的華麗轉變,還可以從中一窺歐洲文藝復興的波瀾壯闊。這里的“三杰”不包括( ) A.但丁 B.達·芬奇 C.拉斐爾 D.米開朗琪羅 7. 傅雷評價《蒙娜麗莎》時說:“吸引你的,就是這神秘。因為她的美貌,你永遠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聽一曲神妙的音樂,對象的表情和含義,完全跟了你的情緒而轉移。”這說明該畫作體現的主要精神是( ) A.現實主義 B.人文主義 C.浪漫主義 D.蒙昧主義 8. 他是近代物理學的一位奠基人,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物理學中的力學單位以他的姓氏命名。此人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頓 D.布魯諾 9. 大型電視政論片《大國崛起》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在啟蒙運動聲勢最盛的這個國度,思想最終演變成行動”。“這個國度”是指( )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美國 10. “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東西,因為國王不僅是上帝在人間的副手,而且他還被上帝自己叫作神。”詹姆士一世言論的核心是( ) A.君權神授,王權至上 B.三權分立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D.議會至上 11. “從某種角度看,《權利法案》的意義并不在于使議會獲得多少新的權力,而在于明確劃分了議會和王權的權力界限。”對這一觀點解讀正確的是( ) A.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國家政權由君主和議會共同執掌 C.國王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D.根除了國王和議會之間的矛盾 12. .1775年4月19日,北美新大陸東北部一個小鎮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純凈的天空。這天,一支英國軍隊與北美殖民地的民兵發生了沖突。“小鎮的一聲槍響”指的是( ) A.中國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B.約克鎮戰役 C.印度爆發民族大起義 D.來克星頓的槍聲 13. 美國的開國元勛漢密爾頓說:“美國的繁榮取決于自己的聯合。”這說明( ) A.美國的經濟發展得益于聯邦制的形成 B.美國的聯邦共和政體確立于18世紀70年代 C.美國憲法反映了資產階級民主精神 D.美國實行邦聯體制有利于經濟的繁榮 14. 1789年頒布的《人權宣言》宣稱:“在權利方面,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人身安全和反抗壓迫。”以上表述體現的《人權宣言》關于人與公民權利的原則有( ) ①人生來自由 ②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③議會擁有立法權 ④人人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三部重要文獻。下列有關它們的評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都是為反對本國封建統治而頒布 B.分別是英、法、美三國的歷史文獻 C.都使本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D.都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思想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歷史地圖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請仔細觀察,回答問題。 材料一 如圖。 材料二 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明史·鄭和傳》 (1)材料一A、B、C、D四條航線中,屬于哥倫布遠航線的是哪一航線?(字母) (2)根據材料二文字說明鄭和遠航的目的是什么? 資料三 (3)阿拉伯數字通過圖____的商路傳入歐洲,原產于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等通過圖____的商路傳入中國。 (4)圖二中有A、B、C三條航線,哪一條是環球航行路線?率領這支環球航行船隊的航海家是誰? (5)根據圖一、圖二,指出世界貿易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分析其變化的歷史原因。 (6)人類曾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后來世界逐步連成一體,根據上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航路的開辟有何意義?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用這本書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 ──恩格斯 材料二 “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臨行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的是哪兩位人物?他們的主要貢獻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說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的人物留給后人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請說說他在刑場上說的話的意義。 18. 材料一 法國大事年表。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將國王推上了斷頭臺,巍峨的凱旋門見證了拿破侖創造的奇跡……這個民族從不畏懼硝煙和戰火的洗禮,因為他們更愛自由與真理。 ——《圖說天下》 材料三 盡管法國大革命已經推翻封建王朝的統治,但是……資產階級的力量整體并不強大,對強權的需要應該說大于對民主的渴望。 材料四 “最好在我們開始談判前把那張椅子搬開,我看到高高在上的座位,總忍不住要坐上去。” ——拿破侖 (1)根據材料一法國大事年表指出,1789—1794年這一階級通過哪些途徑改變了它的社會境況?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發生在哪個國家?該國革命爆發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3)上述材料中,法國人民的追求是什么? (4)根據材料三、四分析,為什么法國資產階級政權會由共和制走向帝制?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CBBC 6-10ABCBA 11-15ADACD 二、非選擇題 16.(1)A。 (2)宣揚國威。 (3)一;二 (4)C。麥哲倫。 (5)變化: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歐亞陸路轉向歐亞美非海陸。 歷史原因:傳統商路的受阻,商品經濟的發展, 導致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 (6)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17.(1) 材料一反映的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說”;材料二反映的是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他支持和發展了“日心說”,認為“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無限的”。 (2)“日心說”是“科學革命的開端”。 (3)實例:勇于思考、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堅持真理的精神。 意義:他在刑場上說的話一方面突出了布魯諾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突出了近代科學的誕生對中世紀神權思想的沖擊。 18.(1)①發動革命(或發動武裝起義);②立法;③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法國;攻占巴士底獄。 (3)民主、自由、平等。 (4)法國大革命后政局動蕩,對外戰爭仍在進行,資產階級需要強權政治維護其統治;拿破侖的軍事才能和他的政治野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