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大國崛起?英國》中寫道:“一位英國棉紡主從他在倫敦的經理人那里得到這樣的信息:‘無論你能生產多少平紋布,好的次的我們都要?!惚仨毾朕k法發明,在工業中你們大有可為……’這條信息告訴我們,棉織品的市場需求極其巨大,因此工業革命從□□□開始是不足為奇的?!薄啊酢酢酢睉撌? ) A.蒸汽機 B.運輸業 C.紡織業 D.重工業 2. 有學者指出:在手工工場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大工廠中,是工人服侍機器。工業革命促進了手工生產到大機器生產的飛躍。到19世紀中葉,大機器工廠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場。這一“飛躍”在生產領域最顯著的作用是( ) A.提高了生產效率 B.實現了思想解放 C.加劇了貧富分化 D.解放了人類雙手 3. 在大英博物館圖書館,馬克思撰寫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論文,其中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是( ) A.《資本論》 B.《萊茵報》 C.《人權宣言》 D.《馬賽曲》 4. 《共產黨宣言》中寫道:“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笨梢姟八麄儭眾Z取政權的方式是( ) A.暴力革命 B.議會選舉 C.民主改革 D.和平演變 5. 美國領土不斷擴張成為東臨大西洋. 西瀕太平洋的大國是在( ) A.18世紀初期 B.18世紀中期 C.19世紀初期 D.19世紀中期 6. 美國歷史學教授詹姆斯·麥佛森說:“如果這個國家可以分裂為兩個,就可以分裂成3個. 4個. 6個. 12個,林肯政府發動戰爭的理由是,南方違背了國家的統一,違背了憲法和多數人統治的原則?!边@段話表明美國南北戰爭的目的是( ) A.廢除黑人奴隸制 B.廢除封建農奴制 C.維護國家統一 D.建立世界霸權 7. 俄國正式采用“沙皇”稱號,強化專制統治的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亞歷山大二世 D.葉卡捷琳娜二世 8. 1876年,一位俄國地主寫道:“解放法令頒布十五年后,當我再看到農民時,我只有敬慕他們。他們同以前的主人交談時,就像一個平等的人在同另一個平等的人交談?!倍韲r民的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 ) A.農奴得到與地主相等的份地 B.沙皇專制統治結束了 C.改革完全維護了農民的利益 D.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9. 罪惡的“三角貿易”給非洲帶來的后果是( ) A. 使非洲喪失了一億多人口 B. 促進了非洲經濟的發展 C. 使非洲人見識大增 D. 減輕了非洲人口壓力 10. 如果給玻利瓦爾畫像,可以選擇的歷史情景是( ) A.率領印度起義軍抗擊英軍 B.頒布《獨立宣言》 C.率領起義軍抗擊西班牙軍隊 D.遠征俄羅斯失利 11. 19世紀中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位負責人這樣說:“我們來到這里,就是要用他們的土地產物來償付我們準備輸出的工業品?!睂@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英國東印度公司要與印度進行長期的貿易合作 B.英國要把印度變成自己的市場和原料產地 C.東印度公司和印度的貿易是互惠互利的 D.英國要對印度采取高壓的侵略政策 12. 馬克思曾預言:“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將取而代之?!辈牧现小罢跍蕚湟淮涡碌母锩睉? ) A.第一次工業革命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法國大革命 13. 他以“為人類幸福生活而發明”作為人生理想,在他逝世后,為了悼念他,全美國熄燈一分鐘,甚至連自由女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們送給他“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譽。這位人物是( ) A.牛頓 B.愛迪生 C.瓦特 D.愛因斯坦 14. 下圖是1801—1911年英國城市化進程的統計。圖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紡織工人數量增加 B.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C.對外加強殖民掠奪 D.“電氣時代”的到來 15. 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巴纯唷敝傅氖? ) A.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B.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社會地位提高 C.工業革命后,城市規模越來越大 D.工業化進程中,環境污染嚴重,貧富分化加劇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上冊) 材料二 下表為英國農村與城市人口比例的變化。 1750年 1851年 1870年 農村人口 84% 46% 30% 城市人口 16% 54% 70% ——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下冊) 材料三 1803年,英國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國民總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則取得16.2%的國民總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國家財富的40%,1867年則超過50%。 ——摘編自錢乘旦《英國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動力機”是指什么?這種“新動力機”的廣泛運用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 (2)材料二反映英國社會發展呈現出什么趨勢? (3)根據材料三,概括當時英國存在的社會現象。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帶來的社會影響。 17. 改革是強國之路,改革永遠在路上。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問題。 【富國強兵,走上侵略擴張之路】 材料一 17世紀末的俄國現狀:軍事上沒有海軍只有陸軍;經濟上只有21個手工工場;政治上部門職責不清,貪贓枉法,地方勢力成為獨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教育上,識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識字的居民只占23.6%……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涉及全國幾乎所有的領域。他一生主持頒布了三千多條法令,改革行政機構. 軍隊,建立軍事工業,引進千余名各類專家,建立眾多近代化學校和科學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輕人到國外學習。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彼得一世改革的內容主要涉及哪些領域? 【解放農奴,加速經濟社會發展】 材料三 年代 農民起義 1801~1810年 83次 1811~1820年 124次 1821~1830年 156次 1831~1840年 143次 1841~1850年 351次 1850~1861年 591次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俄國1861改革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在亞歷山大二世首座雕像的揭幕儀式上,盧日科夫市長說:“政府樹立他的雕像是為了向這位曾經解放了千百萬俄國農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終引領俄羅斯拋棄了落后的社會制度?!?(4)亞歷山大二世是如何解放千百萬俄國農奴的? 【大道行思,分析改革影響】 材料五 俄羅斯在狂飆突進的改革風暴之下,理性沖破禁錮,科學壓倒愚昧,重商主義盛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俄國終于緊跟世界先進潮流的步伐迎頭趕上來…… (5)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國1861年改革有何共同的影響? (6)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俄國的改革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有何借鑒意義? 18. 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讓我們沿著科技發展的軌跡,完成下面探究任務。 材料一 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下圖顯示了科技發展與工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1)指出材料一中A. B點對應歷史時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稱。 (2)根據材料一,指出科技發展與工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材料二 見下圖。 (3)根據以上漫畫,分析工業革命以來,工業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你有哪些改善問題的好建議?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AAAD 6-10CADAC 11-15BCBBD 二. 非選擇題 16.(1) “新動力機”:蒸汽機。時代:蒸汽時代。 (2)趨勢:城市化發展。 (3)社會現象:貧富分化加劇。 原因:工業革命發展了生產力,增加了社會財富,但英國政府忽視了公平分配。 社會影響:導致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影響社會穩定。 17.(1)17世紀末期,俄國無論在政治. 經濟. 軍事或文化教育方面,都遠遠落后于西歐一些國家;為了改變俄國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 (2)涉及政治. 經濟. 軍事. 文化. 教育. 社會習俗等方方面面。 (3)農奴制激化了階級矛盾,社會動蕩;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克里木戰爭失敗,暴露了俄國的落后,加劇了俄國的國內矛盾。 (4)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出錢贖買一份土地。 (5)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增強了俄國國力等。 (6)向先進國家學習.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努力發展教育.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等。(言之有理即可) 18.(1)A點:名稱: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 英國工業革命);B點:名稱:第二次工業革命。 (2)科技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的發展。 (3)問題:環境污染. 交通擁擠。建議:保護環境. 節能減排. 綠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