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伏爾泰說:“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以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絀。”這件“頭等大事”是指( ) A.文藝復興 B.工業革命 C.新航路的開辟 D.美國獨立 2. 15世紀末,西方航海家開始開辟新航路。關于“新航路”的準確理解是( ) A.通往東方的航路 B.向西走通往東方的航路 C.繞開傳統商路通往東方的航路 D.從歐洲出發通往東方的航路 3. 對下圖所示歷史事件認識正確的是( ) ①哥倫布開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麥哲倫船隊的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③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 ④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探究歷史發展的共性是歷史學習的任務之一。新航路開辟和絲綢之路開通的共同影響是( ) A.促進了沿途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B.開始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 C.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D.促進了歐洲. 亞洲. 非洲. 美洲的交往 5. 下列與文藝復興的核心精神相違背的是( ) A.我是一個凡人,我只要塵世的幸福 B.世界上的知識在上帝看來就是愚蠢 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 D.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美德和知識 6. 文藝復興時期,《神曲》等文學藝術作品表達了人的真實情感,沖破了天主教會對人性的束縛,體現了對個性的追求。這些作品反映的社會思潮是( ) A.以神為中心 B.民主法治 C.科學至上 D.人文主義 7. 對比同類歷史事件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相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反對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 C.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8. 伏爾泰曾說過牛頓是最偉大的人,因為“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白顐ゴ蟆笔侵杆⒘? ) A.經典力學原理 B.生物進化論 C.原子論 D.相對論 9. 17—18世紀,歐洲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封建啟蒙運動。這一運動的中心( ) A. 法國 B. 意大利 C. 德國 D. 英國 10.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下列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處死查理一世?、谡材肥慷览^位 ③光榮革命(宮廷政變)?、芸藗愅枅陶?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11. “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和經濟的改變?!迸c英國政治制度改變相關的事件是( ) A.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B.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C.販賣非洲的黑人奴隸 D.建立貿易公司 12. 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組建了大陸軍,并任命________擔任大陸軍司令。美國人民開始了有組織的反英武裝斗爭。( ) A.杰斐遜 B.華盛頓 C.富蘭克林 D.林肯 13. “正是這個設計……使這個稚嫩的國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為也許你不喜歡但卻不能輕視的超級大國。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實在令人驚嘆不已?!辈牧现械木稍O計是指( ) A.1787年憲法 B.《人權宣言》 C.《權利法案》 D.《人民憲章》 14. “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國大革命宣示的重要原則。這一原則出自1789年頒布的 (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 15. 拿破侖對俄國的入侵曾讓俄國詩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侖去世后,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態度的轉變,是因為他認識到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 A.穩定了法國政局 B.在客觀上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C.促進商業發展 D.擴大了法國疆域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比較 類別 鄭和 哥倫布 時間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次數 7次 4次 人數 2.7萬-2.8萬人 1 000-1 500人 船只 100多艘 17艘 材料二 鄭和下西洋,并沒有刺激中國手工業的發展,沒有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且這種貿易,對國計民生關系不大,因為輸入的商品多為香料. 珍寶等高檔消費奢侈品。同時也助長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國的政治經濟革新。明政府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顯示中國的強大與富有,貿易背后巨大的耗費給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負擔,從長遠來看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人教網 材料三 新航路的開辟,在商業領域引起了革命性變化。世界上原來互相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歐洲和亞洲. 非洲. 美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歐洲各國掀起了占有亞洲物產和美洲資源的競爭熱,殖民浪潮從此愈演愈烈。……從事商業的人大發橫財,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愈益增長……。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渴望謀取政治地位,從而加速了資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到來。 ——岳麓書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1)根據材料一歸納鄭和下西洋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分析鄭和下西洋沒有給中國發展帶來機遇的原因。 (3)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從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來看,你認為哪個更大?結合材料二. 三說明你的理由。 17. 思想是時代的先聲,思想解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 進步的源泉。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恩格斯對但丁的論斷一直是我國學界研究但丁的經典性依據:“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最初的一位詩人?!钡鞲袼惯@一富有詩性的論斷卻在學界形成了一個剛化不變的傳統。 材料二 材料三 莎士比亞從傳統風格轉向他自己的特點?!独聿槿馈烽_幕時的獨白開創了中世紀戲劇中的邪惡角色。同時,理查生動的充滿自我意識的獨白延續到莎士比亞成熟期劇作中的自言自語。沒有單獨一個劇本標志著從傳統風格到自由風格的轉換,莎士比亞的整個寫作生涯中綜合了這兩種風格,《羅密歐與朱麗葉》可能是這種混合風格最好的詮釋。莎士比亞最早的劇作是以當時常見的風格寫成的。 (1)根據材料一,寫出但丁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地位以及代表作品。 (2)寫出材料二中這幅畫的名稱和作者。該作品洋溢著什么樣的時代精神?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寫出文藝復興的歷史作用。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漢武帝時,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勢力逐漸膨脹,他們對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漢武帝采納大臣的建議,……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王封國勢力。 材料三 一個人的絕對權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限制這種權力,國家便無法進步。 ——錢乘旦 材料四 十八世紀的天才們不單只是哲學家或某個方面的學者,最重要的是他們極其關注社會,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識,在這些啟蒙學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觀念,都被當做不合理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了。 ——陳樂民. 周弘《歐洲文明的進程》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禁行標志”針對的是哪些人?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采納了哪位“大臣的建議”?巧妙地解決了什么問題?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英國是如何限制“—個人的絕對權力”的?為此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啟蒙學者眼中“不合理的東西”指什么? 材料五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1640年開始,歷經曲折,先后經歷內戰. 共和. 軍事獨裁. 王朝復辟等階段,直至1688年革命結束。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法案,限制國王行政. 司法等權力。1701年,議會頒布《王位繼承法》,規范王位繼承問題,規定國王的一切決定須經同意該項決定的大臣簽署后才能生效。18世紀中期,英國基本確立了以法律規范國家權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 ——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等 (5)指出材料五中“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法案”的名稱。 (6)閱讀材料五,提煉出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CDAB 6-10DBAAD 11-15ABACB 二. 非選擇題 16.(1)時間長. 規模大(人員參與多). 次數多。 (2)這種貢賜貿易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經濟目的,僅僅是為了顯示中國的強大與富有;輸入的商品多為高檔消費奢侈品,助長了封建統治者的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國的政治經濟革新。 (3)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僅僅是為了顯示中國的強大與富有,貿易背后巨大的耗費給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負擔,從長遠來看不利于社會的穩定,更加不利于中國的政治經濟革新。而新航路的開辟,在商業領域引起了革命性變化。使世界上原來互相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歐洲和亞洲. 非洲. 美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也加速了資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到來。 17.(1)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 (2)《蒙娜麗莎》。達·芬奇。人文主義精神。 (3)《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18.(1)奴隸. 外邦人. 婦女. 未成年的男子。 (2)主父偃:王國問題。 (3)頒布《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 (4)封建專制制度。 (5)《權利法案》。 (6)觀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建立起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統治。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之后,議會權力不斷加強,國王的實際權力不斷減弱。到18世紀中期,英國基本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