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下圖是小明同學創作的歷史學習卡片,它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 ) A.南京 B.上海 C.廈門 D.虎門 2. 閱讀下圖。導致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簽訂《璦琿條約》 B.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C.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D.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 3. “數日后,一匹快馬向熱河方向飛馳,恭親王向咸豐帝報告了‘花園’被燒的消息……”該歷史情景應出現在( ) A.林則徐廣東禁煙期間 B.鴉片戰爭期間 C.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D.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4. 史料實證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夠證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嚴重破壞中國優秀文明成果的證據是( ) A B C D 5. 太平大國運動遇到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都不曾遇到過的新情況,即( ) A.內部變亂導致分裂 B.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C.中央與地方武裝的聯合圍剿 D.滿漢地主階級的勾結鎮壓 6. 2015年10月3日,國家文物局專家基本確認,在黃海海域發現的“丹東一號”沉艦應為北洋艦隊的致遠艦,致遠艦官兵英勇抗擊侵略者是在那次戰爭中?(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 D.解放戰爭 7. 吳玉章在回憶錄中沉痛地寫道:“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亡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刻,這是多么大的恥辱??!”材料中的“亡國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瑗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8. “這一年,當時的世界大國們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由英國. 法國. 德國. 美國. 日本. 俄國等國家組成的八國聯軍,侵入了古老中國的首都---北京”。這一年是( )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 9. 1902年2月,《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說過:“我們在‘暴亂’中并無所失。而事實上 我們的威信大增,我們敢肯定地說,多少年來我們在北京或在中國的地位,從未像今天這樣高。我們與清朝官員的聯系從未像今天這樣密切。”他們的感慨源于( )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北京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 10. 中國近代化開始于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性質是( ) A.農民運動 B.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C.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D.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11. 李鴻章認為中國正處于“外國猖獗至此,不亟亟(jí jí。急迫;急忙)焉求富強,中國將何以自立耶”的局面。為此,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掀起了一場強兵富國的運動。關于這場運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B.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D.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12. 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創辦了第一批近代工業 B.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C.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D.使中國富強起來了 13. “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其導火線是哪個條約的簽訂?(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4如圖是青島的著名景點之一——康有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號,許多人仰康有為之名前來參觀。下列運動與康有為有關的是( ) A.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B.資產階級維新運動 C.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D.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1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了新的教育體制 B.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 C. 京師大學堂建立后,學生可以不用學習八股文 D. 京師大學堂是維新變法中唯一被保留的一項改革措施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和探索史。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清政府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第一次較量指哪次戰爭?這次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什么? (2)“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边@副挽聯是為哀悼哪位清軍將領而寫的? (3)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洋務派掀起“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為實現其目的開展了哪些活動?洋務運動對中國社會的突出貢獻是什么? (4)你認為影響中國近代化進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7. 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 廈門. 福州. 寧波. 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材料二 條約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 臺灣. 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條約的主要內客是: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 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與哪國簽訂的什么條約?有什么影響?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誰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此時,日本社會制度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條約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條款? (3)材料三是什么戰爭之后清政府與帝國主義簽訂的什么條約?條約中的哪一條款充分說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1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4年,曾國藩見洋槍隊在蘇南打得太平天國丟盔棄甲,見識了西洋槍炮的厲害,他決定興建現代軍械廠。于是,委托容閎去美國買新式機器,辦起了一個軍械廠。同時,李鴻章買了一家鋼鐵廠,兩個項目一合并,在1865年建立起了江南制造總局。該局設有翻譯館,翻譯了數學. 化學. 機械等幾乎所有近代科學知識。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洋務運動破產,江南制造總局發展也日益艱難。新中國成立后,曾經的江南制造總局發展成為今天的江南造船廠。20世紀60年代,它建造成功了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現在它是中國船舶制造的重點企業,為中國發展經濟. 增強國防力量正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摘編自《上海的工業之路通向何方》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江南制造總局產生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新中國成立后江南造船廠發展的原因。 (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一個企業健康發展的因素。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CCDB 6-10BCCDC 11-15DDCBC 二. 非選擇題 16. (1)鴉片戰爭。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鄧世昌。 (3)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創建新式軍隊(海軍);創辦新式學堂;修筑鐵路;創辦電報業。(答時其中兩條即可)洋務運動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4)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國的侵略;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緩慢。 17. (1)英國;《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李鴻章;資本主義國家;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18. (1)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為挽救統治危機,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自強”“求富”思想的影響;西方技術的傳入,特別是對武器的認識;曾國藩. 李鴻章的辦廠努力。 (2)國家獲得獨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穩定的建設環境,經濟基礎和生產能力提高;科技進步與人才的積累;企業管理制度和水平的提高等。 (3)國家獨立. 科技發展. 經濟基礎. 管理水平. 和平環境. 勞動者素質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