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和特點。 2.通過觀察果蠅的發育,概述變態發育的過程。 3. 說出昆蟲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關注生物科技的發展。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說出昆蟲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關注生物科技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舉例說明昆蟲變態發育的過程。 【教學難點】概述完全變態的發育過程。 教學過程 展示圖片識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交尾圖片,產卵圖片。 問題引領: (1)昆蟲屬于哪一種受精方式? 學生觀察交尾圖片,理解精子和卵細胞是在雌蟲體內結合成受精卵,這種受精方式,稱為體內受精。 (2)昆蟲如何繁殖后代? 學生觀察產卵圖片,認識到昆蟲的這種生殖方式,稱之為卵生。通過觀察產卵場所,領悟昆蟲對環境的適應。 (3)昆蟲的生殖有何特點? 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進而總結出昆蟲的生殖特點為體內受精,卵生。 實物觀察探過程 學生活動一: (一)合作觀察:果蠅的發育過程。 問題引領: (1)如何觀察果蠅的發育過程?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展示生物興趣小組做的果蠅誘捕器,以及轉移果蠅的照片和觀察記錄的照片。學生了解了怎樣誘捕及觀察果蠅。 (2)你看到了果蠅的幾種形態? 學生認真觀察培養杯中果蠅的各個時期,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其他小組補充,明確果蠅發育的四個時期,幼蟲成蟲差別明顯。 (3)不同形態的果蠅主要集中在杯子的什么位置?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不同階段的果蠅,生活環境也不一樣。昆蟲的變態發育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教師引領:像果蠅這樣,昆蟲的發育經過了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三個階段,而且幼蟲和成蟲的差別明顯,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然后以家蠶為例加深對完全變態的理解。 (二)閱讀圖片“蝗蟲的發育過程”,觀察蝗蟲的生活史標本,了解蝗蟲的發育過程。 問題引領: (1)蝗蟲的發育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學生結合課本53頁的圖觀察思考,得出蝗蟲的發育經歷了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 (2)蝗蟲幼蟲和成蟲的外部形態,相同之處在哪里?不同之處在哪里? 學生觀察小組內的蝗蟲生活史標本,討論交流,最后得出蝗蟲幼蟲和成蟲的外部形態是相似的,區別也很小,幼蟲和成蟲的差別不明顯。 教師引領:像蝗蟲這樣,昆蟲的發育經過了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而且幼蟲和成蟲的差別不明顯,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 教師點撥:蝗蟲的幼蟲怎么分幾齡幾齡的呢? 播放金蟬脫殼圖片。 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得出昆蟲的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隨幼蟲身體的生長而長大。 學生活動二: (1)對比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學生通過對比明確完全變態有蛹期,幼蟲成蟲差別明顯。 (2)小組合作:區分昆蟲的發育類型。 學生打開組內的信封,按發育類型將這些昆蟲分類并貼到展板上,上臺展示并說明判斷依據。 教師引領:在我們身邊,90%的昆蟲都是完全變態,幼蟲和成蟲的食性一般差別很大,避免了幼蟲和成蟲在空間和食物方面的需求矛盾。昆蟲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昆蟲的成蟲一般有翅,能飛行,為覓食、求偶、避敵、擴散帶來很大便利。在自然界,昆蟲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種類和數量比其他所有動物的總和還要多。 練習 1.蝗蟲的幼蟲和成蟲相比,本質的區別是( ) A.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 B.身體較小 C.內臟器官結構不同 D.若蟲都不能飛 2.蝗蟲的若蟲要經過幾次蛻皮才能發育成成蟲( ) A.3 B.4 C.5 D.6 3.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是( ) A.蟋蟀 B.蜜蜂 C.蒼蠅 D.蚊子11430004183380設計意圖:利用圖片給學生以直觀認識。由“圖”讀出昆蟲的生殖特點并進行歸納總結,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00設計意圖:利用圖片給學生以直觀認識。由“圖”讀出昆蟲的生殖特點并進行歸納總結,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11430004183380設計意圖:利用圖片給學生以直觀認識。由“圖”讀出昆蟲的生殖特點并進行歸納總結,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00設計意圖:利用圖片給學生以直觀認識。由“圖”讀出昆蟲的生殖特點并進行歸納總結,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