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第三節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綠色開花物的開花、傳粉和受精之后,對植物一生的進一步探索,其主要意圖在于讓學生了解花受精以后是如何發育成果實和種子的,花的各個部分將要發育成果實和種子的哪個部分,種子主要結構又有哪些,各部分有什么作用。本節內容主要通過“探究果實發育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實驗活動,在強化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通過“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活動,理解種子的結構和功能;最后通過介紹種子的各種營養物質,加深對種子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根據有關示意圖準確描述花粉粒萌發和受精過程,說明在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中子房各部分結構發育的結果; 2.認識種子的主要結構,能夠比較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識別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高獲取知識和根據實驗數據進行科學推測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果實與種子形成過程的學習,進一步認同生物體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受精后子房的發育。 2.認識種子的主要結構;識別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教學難點】 探究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 觀察種子的結構。 教師準備:掛圖、課前指導實驗小組觀察果實發育過程中體積變化。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實驗小組觀察果實發育過程中體積變化。 溫故知新 1.概述受精的過程? 2.什么叫有性生殖?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回憶,教師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 復習上節課的受精內容,并畫出示意圖。當雙受精完成后,胚珠、子房才開始發育,這時花的其他結構又發生什么變化呢? 反思:由問題入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開一個好頭。 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回憶,米飯、黃瓜、饅頭、芹菜…… 學生:他們大都來源于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在表述交流過程中,嘗試說出自己的結論) 過渡:那么植物開花,完成傳粉受精以后,是怎樣形成果實和種子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塊來探究《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第1課時。 觀看動畫:傳粉、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及雌蕊的柱頭和花柱的變化,雌蕊的子房逐漸膨大起來。 提出問題:花在傳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的各個部分將會發生什么變化? 教師講解:完成雙受精后,花的其他結構逐漸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子房發育成果實。果實在生長中有什么規律嗎? 學生根據動畫的內容和身邊的實例及教材的學習等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 過渡:果實在發育過程中體積是不是每天都增長的一樣呢?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探究活動(課前提前一周探究)。 探究活動:探究果實發育過程中體積的變化。 探究活動呈現,學生交流。 提出問題:在發育過程中,果實每天膨大的體積是相同的嗎? 做出假設:在發育過程中,果實每天膨大的體積是不同的。 制定計劃: 學生利用一周時間完成探究活動,并記錄詳細的結果,課堂上共同呈現表達與交流。 組織交流、點撥建構 1.材料用具(選擇易測量的植物幼果,茄子) 2.方法步驟(使用排水法測量) 3.觀察記錄表(記錄觀察結果)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通過做這個實驗你們小組有什么收獲? 1.探究、討論交流: (1)同位的同學合作,對照課本13頁圖,解剖自己帶的辣椒和西紅柿的果實,說一說從花到果實的變化和發育。 (2)各小組一起觀察自己帶來的果實或種子,認識哪些是果實?哪些是種子?說說這些果實或種子是怎么形成的? 2.思考討論: (1)桃、向日葵等植物,每個子房里只生一個胚珠,每個果實里只有一粒種子;有很多植物,每個子房里有多個胚珠,果實里就有多個種子。那么,胚珠和種子在數目上是什么關系?子房里的每個胚珠都能發育成種子嗎? (2)我們經常看到,扁豆或大豆的豆莢中,本來應該長有種子的地方空著,這是什么原因? 3.根據學生討論的問題,教師重點講解子房和胚珠相應結構的變化,并指導學生將果實各部分與子房各部分結構對應起來。 學生分析、討論,利用“描述和說明”,讓小組成員互相檢查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知識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一、果實和種子的發育 1.花傳粉和受精后的變化 2.探究活動:探究果實發育過程中體積的變化 666750142973子房 子房壁 胚珠 果皮 珠被 受精卵 受精極核 種皮 胚 胚乳 種子 果實 雌蕊 柱頭和花柱 凋落 00子房 子房壁 胚珠 果皮 珠被 受精卵 受精極核 種皮 胚 胚乳 種子 果實 雌蕊 柱頭和花柱 凋落 3. 二、種子的結構 1.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 14947902794000種皮 20574009906000 胚芽 2.菜豆種子的結構 胚軸 胚 胚根 子葉(2片) 148590012573000 胚乳 199072513906500 胚芽 3、玉米種子的結構 胚軸 胚 胚根 子葉(1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