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西方兩大陣營嚴重對峙,世界呈現出嚴峻的“冷戰”局面。“冷戰”開始的標志是( ) A.國際聯盟的成立 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C.馬歇爾計劃的提出 D.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 2. 有政治家認為,二戰后初期美國在歐洲實施的某項戰略措施“最初不過是一種經濟手段,現在卻成為美國武器庫中對付蘇聯的一種主要武器”。這一措施是( ) A.推行馬歇爾計劃 B.組建世界貿易組織 C.組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D.組建聯合國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下列史實與之無關的是( ) A.赫魯曉夫改革 B.戈爾巴喬夫改革 C.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D.東歐劇變 4. 下圖是20世紀美國經濟發展歷程,圖中第③階段發展水準出現的原因不包括( ) A.得到了歐洲的大量經濟援助 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C.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 D.利用了高新技術成果 5.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六年,將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了戰爭漩渦,各國的經濟在戰爭中都遭到巨大破壞,而其中惟一一個不僅沒受損失反而加強了自己的實力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德國 D.美國 6. 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得到鞏固是在( ?????) A. 20世紀30年代??????????B.20世紀40年代 C.19世紀30年代????????D.19世紀40年代 7. 二戰后西歐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與發展,其發展的有利條件中與民生關系最緊密的是( ) A.引進外國先進技術 B.實行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 C.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 D.大力扶植信息產業 8. 20世紀50—70年代,西歐、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實行非軍事化改革 ②美國的援助和支持 ③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 ④重視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勞動人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因素與西歐不同的是( ) A.美國的扶持和援助 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C.建立廣泛的社會保障制度 D.推行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落后因素 10. 1961年赫魯曉夫曾夸口說,到1980年蘇聯的工業生產總量將超過美國。但事實恰好相反,蘇聯的工業產量越來越落后于美國,也落后于日本。造成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 美國經濟發展繁榮 B. 蘇聯長期僵化的體制 C. 日本實行“科技立國”政策 D. 赫魯曉夫個人能力較低 11. 80年代至90年代初,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發生劇變,這表明( ) ①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在全世界遭到失敗?? ②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 ③東歐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缺乏經驗???? ④社會主義國家應走符合本國實際的道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 1991年,蘇聯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臺上刻寫了74圈。這一事件帶來的國際影響是( ) A.兩極格局結束 B.柏林危機 C.非洲17國獨立 D.掀起拉美獨立運動 13. 1959年聯合國成員國只有82個,1960年聯合國成員國增加到99個。這新增加的17個國家都來自( ) A.非洲 B.歐洲 C.亞洲 D.美洲 14. 1952年,埃及贏得了真正獨立。1956年,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至此哪些國家的勢力徹底退出埃及?( ) A.英國和美國 B.英國和法國 C.法國和德國 D.法國和荷蘭 15. 中東地區沖突不斷的重要根源是( ) A.中東地區戰略地位重要 B.以色列建國后,不斷擴張領土 C.大國從自身利益出發,對此地區進行的長期的爭奪 D.耶路撒冷的主權和歸屬問題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15世紀以后,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材料一 材料一反映了15 世紀的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給世界歷史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2)材料二 科技改變世界 圖1 圖2 材料二圖示重大發明促進了世界各地的交往,他們分別是哪一次工業(科技)革命的成果。 圖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 A.(1946 年)丘吉爾號召英、美聯合使用兩國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對付俄國(蘇聯)。 —— 選編自《世界通史》 B.1995年,一個負責管理經濟和貿易秩序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建立了。 請問:①由材料A預見,二戰后阻礙整體世界交往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材料B反映的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織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對全球化的浪潮,你認為我國該怎樣應對? 17. 仔細閱讀下面的表格,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1)1938——1949年,經濟增長最快和最慢的國家分別是哪一個?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2)1949——1955年,經濟增長最快是哪一個?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世界中所占比重 (3)據圖示說明戰后初期美國的經濟狀況和地位。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美國形成這種經濟狀況的原因。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3天前,以色列坦克多次開進加沙地帶,又有7名巴勒斯坦人喪生;5天前,以軍直升機再襲加沙,造成14人死亡;11天前,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發生兩起自殺式公共汽車爆炸案,奪去16人的生命。其間,死亡人數少于5人的沖突還沒有計算在內。……最近幾年來,巴以沖突不計其數。據不完全統計,在沖突中喪生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就分別達到1000多名和2700多名。 ——新華網耶路撒冷(2004)9月12日 請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中東地區始終動蕩不定,請你簡明地介紹一下中東地區動蕩的原因。 (2)中東地區雖出現過和平的曙光,但和平進程依然曲折反復,步履維艱,你覺得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3)巴以沖突中,雙方的極端勢力用以牙還牙,以暴對暴的方法對抗,并向下一代灌輸民族復仇主義思想,你認為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后果?你覺得應如何有效推進中東和平進程,盡快實現中東和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CAD 6-10BCCDB 11-15DAADC 二、非選擇題 16. (1)開辟新航路。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隔絕狀態;推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任答一點) (2)圖1 :第二次工業革命。圖2 :第一次工業革命。 (3)冷戰。( 或兩極格局形成或美蘇對抗)世界貿易組織。 (4)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17. (1)最快:美國。因為美國遠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最慢:聯邦德國。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受到巨大破壞 (2)聯邦德國:具有良好的經濟技術基礎優勢,并得到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濟援助。 (3)戰后初期,美國經濟持續繁榮,僅占全球人口6%的美國人生產了世界上一半的產品,經濟實力居世界首位。 (4)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問,美國本土基本沒有受到戰火的直接影響,損失相對較小;②戰爭中向同盟國提供各種物資而獲利;③英國、法國等國家的經濟實力因為戰爭被嚴重削弱。 18. (1)①中東地區地理位置. 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十分豐富 ②領土的爭奪 ③水資源的爭奪 ④耶路撒冷的主權和歸屬問題等 (2)長期以來,巴以雙方和國際社會為中東問題的解決,進行了長期努力。但由于上述原因及其他復雜原因,如以色列政局變幻無常,政治派別眾多;巴勒斯坦內部存在不同意見和主張,以色列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對以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再加上大國的干涉等。中東的和平進程曲折反復,步履維艱。 (3)后果只能是給雙方人民帶去更大災難,只能是兩敗俱傷。應是雙方都做出讓步,坐下來談。以一種寬容之心,去解決現實問題。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談,不要戰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