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如圖紀念章反映的歷史事件( ) A.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B.推翻了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C.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D.摧毀了我國的封建土地制度 2. 1950—1952年,新中國徹底摧毀了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這場變革的法律依據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國土地法大綱》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四五年間,我國逐漸完成了戰后經濟的恢復,轉而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但資本和資源的嚴重匱乏阻礙了我國的發展。為此,中共中央實行了利用有限的資本和資源加快建設重工業和完整工業體系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 ) A.使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B.改變了工業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國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使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5. 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 B.《中國土地法大綱》的頒布和土地改革總路線的制定 C.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D.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6. 史在曲折中前進。“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給我們的主要教訓是( ) A.一切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要尊重客觀規律 C.一切要以人民利益為中心 D.要健全民主和法制 7.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主要罪惡活動有( ) ①策劃篡奪中央到地方的政權 ②打擊迫害老干部 ③林彪等策劃謀害毛澤東,發動反革命政變 ④“四人幫”殘酷鎮壓四五運動 ⑤策劃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陰謀顛覆無產階級專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 《威海日報》曾報道:40多年來,威海戚東夼村居民養老退休金從600元漲到4 000多元,村民感慨地說,我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感謝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改革開放”是在中國共產黨哪次會議上作出的偉大決策( ) A.八大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十二大 D.十五大 9. 從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里,深圳實際利用外資128億元,初步形成了9個工業區,香港和國外商人紛紛涌進深圳辦廠、開公司。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計劃”的實行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 C.經濟特區的設立 D.“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實踐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 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是“天路”即“進藏路線”的五條鐵路之一(另外四條是青藏鐵路、滇藏鐵路、新藏鐵路、甘藏鐵路),列入國家《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預計2026年通車。這五條鐵路中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 ) A.青藏鐵路 B.新藏鐵路 C.滇藏鐵路 D.甘藏鐵路 12. 香港和澳門回歸是中國政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范例,想一想這一歷史遺留問題能夠成功解決的根本原因是( ) A.九二共識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美關系正常化 D.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綜合國力的增強 13. 下表是臺灣《中時電子報》整理的大陸領事館近期救助臺灣同胞的案例,這些案例( ) 大陸外館近期救助臺胞案例 時間 事故 大陸大使館做法 2018年9月 因臺風臺灣同胞被困日本關西機場 積極協助臺灣同胞撤離機場 2018年8月 臺灣女青年赴阿富汗旅行,因受騙流落街頭 及時對該青年提供救助 2017年9月 墨西哥發生強震,5名臺胞受困 迅速趕到現場救援 2017年1月 巴塞隆納發生恐怖襲擊,2名臺灣游客受傷 派員探望 A.反映了出國旅游的臺胞越來越多 B.促進了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 C.說明我國堅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D.顯示了國家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 14. 制作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有效方法。如圖卡片中的“貢獻”一欄應填寫( ) 時間:1953年底 事件: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 貢獻:________________ 意義:后來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A.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D.提出大國協調與合作主張 15. 1971年11月,兩名升旗手來到聯合國大廈第二十三根旗桿旁,將五星紅旗高高升起,新中國國旗第一次升起在紐約的上空。這一幕的發生是因為( ) 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D.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圖1 毛澤東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致開幕詞 圖2 194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人們載歌載舞歡慶新中國誕生 材料二 文獻紀錄片《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還原了……抗美援朝戰爭,該片分為《決策出兵》《首戰告捷》《聲威大震》等12集,首次全景式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從出兵朝鮮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戰役,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等。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圖1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初步確立了哪一項政治制度。 (2)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一圖2中新中國的誕生有什么歷史意義? (3)材料二中“決策出兵”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國“聲威大震”?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揭開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全國性大討論的序幕。 材料三 全會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毅然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全面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作出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關于真理標準有哪兩種不同的觀點? (2)這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全國性大討論有何意義? (3)材料三中的“全會”是指哪次會議?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傾錯誤主要指的是什么運動。 (5)簡要說明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的關系。 18. 近年來,中國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材料一 1842年,英國同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 (1)依據材料一所述,英國在哪次戰爭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什么條約? 材料二 一戰后,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關系,美國主持召開了華盛頓會議,與會國簽訂了條約。該條約使中國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依據材料二所述,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和中國有關的條約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國際格局是什么? 材料三 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從此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結束了舊中國屈辱的外交歷史。 (3)新中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材料四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20世紀70年代,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中美關系出現了轉機。 (4)根據材料四列舉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的外交史實一例。 材料五 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和國家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推動著世界格局的發展。 (5)材料五中體現的當今世界格局發展趨勢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CBCD 6-10BCBCA 11-15ADCBA 二、非選擇題 16.(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聲威大震”: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17. (1)“兩個凡是”方針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形成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3)十一屆三中全會。 (4)“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5)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18.(1)戰爭:鴉片戰爭。條約:《南京條約》。 (2)條約:《九國公約》。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表了《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5)多極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