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美國高呼著“共產主義的威脅”發動冷戰,卻干著控制別國、擴大本國利益的勾當。“共產主義擴張”只是美國制造出來實現自己戰略目的的“神話”。這反映美國發動冷戰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歐 C.遏制蘇聯 D.稱霸世界 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美、蘇兩國基于國家戰略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對抗、沖突不斷加劇。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的標志是( ) 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德國的分裂 C.馬歇爾計劃的提出 D.北約與華約對峙 3. 歷史漫畫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讓人在幽默中深思。圖是1947年發表于蘇聯某雜志的時政漫畫——“美國最新式戰車”:袋子上的俄文意為“財政貸款”。該漫畫喻指( ) A.社會福利制度的出臺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C.兩極格局的形成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4. 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得到鞏固是在( ) A. 20世紀30年代 B.20世紀40年代 C.19世紀30年代 D.19世紀40年代 5. 以研發電腦芯片而得名的美國“硅谷”今后可能因大力開發太陽能而成為“太陽谷”。這表明二戰后美國重視( ) A.改善人民生活 B.發展跨國公司 C.注重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D.降低生產成本 6. “1948年至1962年間,美國在自由世界的黃金中所占的份額已從71%下降到40%,而西歐所占的份額則從15%上升到44%。”材料表明( ) A.美國喪失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B.西歐經濟力量不斷增長 C.歐洲企圖擺脫美國控制 D.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7. 如圖一組圖片呈現的是德國小伙兒威廉的生活片斷。為他的快樂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 A.?聯合國維護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B.?歐洲聯盟推動了歐洲經濟一體化 C.?亞太經合組織促進了區域化合作 D.?世貿組織有利于成員國貿易自由化 8. 19世紀后期,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實現了富國強兵;二戰后,日本很快從戰爭的廢墟中恢復并發展起來,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日本兩次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維護天皇統治 B.得到美國扶持 C.謀求大國地位 D.積極因時變革 9.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說:“在經濟領導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同二戰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材料中的“挑戰”是指( ) A.中國的快速發展 B.西歐和日本的崛起 C.北約和華約的對峙 D.軸心國集團的形成 10. 執政于20世紀50—60年代,試圖克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弊端而進行改革的蘇聯領導人是( ) A.列寧 B.斯大林 C.赫魯曉夫 D.戈爾巴喬夫 11. 東歐劇變實質上是指東歐各國( ) A.生活水平的根本變化 B.對外政策的根本變化 C.社會制度的根本變化 D.文化傳統的根本變化 12. “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聚集在電視機前的人……都知道這是那座聳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忽然間徹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東歐劇變 D.蘇聯解體 13. 右圖是為紀念某歷史事件發行的郵票,該歷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開辟 B.萬隆會議的召開 C.“非洲年”的出現 D.納米比亞的獨立 14. 小剛同學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獨立與振興”為主題作探究性學習,以下是他的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過武裝斗爭,建立革命政權,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②1960年非洲17個國家獨立 ③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④亞非拉國家獨立后都走上了社會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 中東問題的關鍵是( ) 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沖突 B.埃及和以色列的沖突 C.大國的爭奪 D.以色列和敘利亞的沖突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國際組織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為實現共同的政治經濟目的,依據其締結的條約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設性機構。世界舞臺上出現過眾多的國際組織,他們對世界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觀察下列國際組織 圖一 圖二 圖三 請回答: (1)請分別寫出圖一中A、B兩國所在的軍事集團名稱。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建立對世界局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圖二所示的組織是以哪國為首?它建立之初與之相抗衡的組織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國家從對了怎么樣作用?抗逐漸走向聯合。圖三是哪一組織的旗幟?這一組織的建立起到什么作用? (4)上述圖片涉及的國際組織能夠歸為同類的是什么?并請說出你歸類的理由。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89年,塞繆爾·斯萊特越過英國當局的監察,進入美國,在第二年復制出了被英國人視為秘不外傳的富國之寶阿克萊特紡織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作母機,為美國提供了創業急需的新型工具機……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的發展依賴歐洲的技術發明,在南北戰爭前,美國機械設備的80%依靠歐洲進口。 ──《大國崛起·美國》解說詞 材料二 1879年12月25日夜,門羅公園內部那60盞電燈釋放出的光明很快降臨到全國各地……南北戰爭后的30年對美國來說,是勇于創新、開始騰飛的時代……1945年以后,高科技成果在美國不斷涌現: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世界第一臺計算機問世、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在月球成功登陸…… ──《大國崛起·美國》 材料三 目前我國有170多類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如玩具、服裝、家電等,暢銷海外市場。但是這些標有“Made in China”即“中國制造”的出口商品,大多只是在中國“生產”,技術品牌都是別人的,如世界上每生產四臺電腦,就有一臺出自中國,但一臺只賺10個蘋果的錢,而我們購買一架空客A380飛機,需要賣8億件衣服。 ──2007年第6期《時事》 (1)從紛繁復雜的材料中,提煉有效的信息并進行歸納總結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從對材料一的分析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材料二中所包含的歷史信息與材料一相比,最大的差異是什么?這一變化對美國的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3)結合對材料一、二的分析,我們如何改變材料三中“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現狀?在實現“Made by China”(“中國創造”)的宏偉目標中,你該怎樣做?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巴勒斯坦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通要沖。該地區充滿傳奇但又多災多難。 材料二 材料三 (1) 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材料一中巴勒斯坦地區“多災多難”的內因有哪些。 (2) 仔細觀察材料二中的漫畫,它對中東政局有什么影響? (3) 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是歷次中東戰爭的產物,至20世紀八十年代,阿以共進行了幾次中東戰爭? 雙方矛盾的焦點是什么? (4) 請你為中東問題的和解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ABBC 6-10BBDBC 11-15CDDAA 二、非選擇題 16. (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20世紀初,以英,德為首的兩大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展開了瘋狂的擴軍備戰話動,大搞軍備競賽,兩大軍事集團競爭日益激烈,造成了國際關系的極度緊張和危機頻發。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2)美國、華約 (3)歐洲聯盟(或歐盟)歐洲各國經擠、政治上的密切合作,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提高了歐盟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4)圖一與圖二組織可歸為一類;理由:性質都是帝國主義的政治軍事集團。 17. (1)美國在工業革命時期依靠復制、引進別國技術起步。 (2)差異: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美國自主創新能力大大提高。 影響:促進美國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3)如何改變: 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②把加快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③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怎么做: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②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③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質疑。 18. (1)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領土問題、資源問題。 (2)美、蘇等大國的干預,使巴勒斯坦問題更加錯綜復雜,這是阿以沖突尖銳的外因。 (3)五次;巴勒斯坦的主權問題。 (4)中東問題不能用武力解決,要化干戈為玉帛,以土地換和平;是對話而不是對抗,以民族的寬容真正地挽回和平;合理分配水資源;尋求文化認同;解決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