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在工業革命中,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的是( ) A.珍妮機的發明 B.火車的問世 C.內燃機的發明 D.蒸汽機的廣泛使用 2. 如表是“1854—1856年英國進出口貿易統計表”,決定英國進出口貿易結構的根本原因是( ) 原材料 食品 工業制造品 出口貿易 7% 8% 85% 進口貿易 61% 33% 6% A.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海外殖民地的擴大 C.工業革命的進行 D.地域狹小資源貧瘠 3. 工業革命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下兩幅圖片可以反映出( ) A.蒸汽機已經用于交通運輸領域 B.工業革命對自然環境沒有影響 C.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的興盛 D.英國成為了強大的工業國家 4. 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該宣言( ) A.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 B.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促進了現代工廠制的出現 D.調動了黑人奴隸的積極性 5. 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 ) A.創作《國際歌》 B.巴黎公社 C.俄國二月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 6. 2020年5月,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黑人死亡,再次引起人們對于“種族主義”的譴責。追溯歷史,150多年前為解放黑人奴隸作出杰出貢獻的美國總統是( ) 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尼克松 7. 1864年,美國聯邦部隊中的黑人團隊增加到166個,達到12.6萬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A.獨立戰爭爆發 B.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C.法國大革命的推動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 8. 如表摘錄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這些措施的推行( ) A.建立起沙皇的專制統治 B.廢除了腐朽的農奴制度 C.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D.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9. 他推行的改革,既開啟了俄國近代化進程,又使農奴制進一步強化,他是( ) A.彼得一世 B.亞歷山大二世 C.伊凡四世 D.葉卡捷琳娜二世 10. 1872年,日本參考西方各國的學制,對教育制度進行全面改革,企圖通過發展教育來保證國民對國家的忠誠,又能使日本成為一個近代化國家。這反映了明治維新的措施是( ) A.文明開化 B.廢藩置縣 C.全盤西化 D.殖產興業 11. 某國駐印度總督本廷克說:“這種災難,在商業史上無與倫比。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據此判斷當時印度反抗的是哪個國家的殖民統治 ( ) A.英國 B.法國 C.西班牙 D.葡萄牙 12. 有南美各國足球俱樂部冠、亞軍參加的足球賽被冠名為“解放者杯”,你知道這與誰有關( ) A.伊達爾哥 B.玻利瓦爾 C.圣馬丁 D.貝利 13. 歷史學習需要對歷史事件進行因果關系的分析。下列選項“原因-結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 A.克倫威爾統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廢除黑人奴隸制——美國獨立戰爭 C.處死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 D.英國殖民壓迫——印度民族大起義 14. 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偵查發現敵人后,僅用三四個小時就完成了整個艦隊的集合、出航,這是以往依靠桅桿上懸掛的信號旗傳遞信息無法實現的。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 A.移動電話 B.無線電報 C.電子計算機 D.互聯網 15. 如表反映了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動的影響 B.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加快 C.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D.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惡果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上冊) 材料二 下表為英國農村與城市人口比例的變化。 1750年 1851年 1870年 農村人口 84% 46% 30% 城市人口 16% 54% 70% ——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下冊) 材料三 1803年,英國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國民總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則取得16.2%的國民總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國家財富的40%,1867年則超過50%。 ——摘編自錢乘旦《英國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動力機”是指什么?這種“新動力機”的廣泛運用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 (2)材料二反映英國社會發展呈現出什么趨勢? (3)根據材料三,概括當時英國存在的社會現象。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帶來的社會影響。 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為解決勞動力問題,彼得一世于1721年頒令準許商人將整個村莊連同農奴一起買去,但農奴和土地不準分開買賣,以維護農奴制度不可侵犯。……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滿足工業對自由勞動力的需求。廣大農民一貧如洗,無力購買工業品,嚴重地限制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到19世紀中葉,農奴制已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 ——據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1)根據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對待農奴制的態度,并概括19世紀中葉農奴制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的原因。 材料二 美國宣布獨立的時候,奴隸制在全部13個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經開始著手廢除奴隸制。1858年,林肯宣稱“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狀態”。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適用于10個叛亂州的奴隸。 ——據[英]安德魯·瑪爾《世界史》 (2)材料二中“半奴隸半自由狀態”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的目的。 (3)俄美兩國農奴制(奴隸制)的存廢反映了什么歷史發展規律?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有一首流行于英國十九世紀初期的歌曲:“當你走進一家破落的織布店,兩三部織布機映入眼簾,如同廢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問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親說得可憐:女兒們因為織布機不方便,離家到工廠去賺錢。” 材料二 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 材料三 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并迅速運用于生產領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請回答: (1)材料一的歌曲中這家織布店的沒落是受到了什么革命的沖擊?有人認為這家織布店的沒落是社會的倒退,你認為對嗎?為什么? (2)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誰發明的?舉出與之同時期的另一項重大的交通運輸方面的發明?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使人類跨入了什么時代?舉出在這次革命中交通運輸方面的一項重大發明。 (4)上述材料反映的革命有什么共同影響?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CABB 6-10BDCAA 11-15ABDBB 二、非選擇題 16.(1)“新動力機”:蒸汽機。時代:蒸汽時代。 (2)趨勢:城市化發展。 (3)社會現象:貧富分化加劇。 原因:工業革命發展了生產力,增加了社會財富,但英國政府忽視了公平分配。 社會影響:導致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影響社會穩定。 17.(1)態度:維護或強化。原因:缺乏自由勞動力;限制國內市場擴大。 (2)南北不同經濟形式并存。目的:動員黑人奴隸參加北方軍隊、扭轉戰局。 (3)當制度阻礙經濟發展時,就需要變革;改革與革命推動歷史發展;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等。 18. (1)工業革命;不對;看社會進步與否主要是看生產力是否得到發展。 (2)史蒂芬孫;輪船。 (3)電氣時代;汽車。(或飛機)。 (4)都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或都引起生產關系發生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