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爭”是(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 在中國近代史上,外雇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包含“割香港島給英國”的內容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3. 19世紀60年代初,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說:“這次遠征行動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英法所謂的“榮耀”是( ) A.火燒圓明園 B.旅順大屠殺 C.鎮壓義和團 D.南京大屠殺 4. 2011年夏天,失而復得的國寶——圓明園生肖獸首銅像(下圖)在全國各地巡回展出。這四件國寶當年流失海外與哪場戰爭有關( ) ??? ???????????? 猴首??????????????????????? 豬首???????????????????????? ?牛首????????????????? ??虎獸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 太平天國運動中,規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的綱領是( ) A.《天朝田畝制度》 B.《資政新篇》 C.《勸世良言》 D.《海國圖志》 6.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边@副沉痛的挽聯,是人們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寫的。這位民族英雄是( ) A. 戚繼光 B. 鄭成功 C. 林則徐 D. 鄧世昌 7.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睂е屡_灣被割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8. 19世紀末,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反抗外國侵略,一場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首先在哪里興起?( ) A.北京 B.山東 C.河北 D.天津 9構建歷史知識結構示意圖是學習歷史的一項技能。下面是某同學編制的歷史知識結構示意圖。對該示意圖,解讀正確的是( ) A.中國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B.中國民族工業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 C.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 10. 中國的近代化在飽受列強欺凌. 被迫開放的環境中艱難起步。標志中國近代化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洋務運動 D.鴉片戰爭 11. 洋務運動時李鴻章說:“古今國勢,必先富而后能強,尤必富在 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毕铝惺穼嵞苡匙C這一思想的是( ) A.創辦安慶內軍械所 B.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C.創辦京師大學堂 D.創辦輪船招商局 12. 在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最成功. 最有遠見的舉措是( ) A.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B.創辦新式學堂 C.創辦近代民用企業 D.創辦近代海軍 13.梁啟超在《變法通議>書中說“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梁啟超認為維新變法,最重要的是( ) A.培養人才 B.開辦學校 C.廢除科舉 D.改變政制 14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和實現現代化而奮斗不息。以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 A.鄧世昌——義和團運動 B.譚嗣同——戊戌變法 C.孫中山——五四運動 D.周恩來——秋收起義 15.某學堂因廢八股. 設西學而受到當地官員傳訊,學堂抗辯道:“此乃當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這個“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緒帝 D.慈禧太后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雙方代表在英國軍艦“康華麗”號上簽訂條約的情景 材料二 兩次鴉片戰爭中國均戰敗,顯示了洋槍洋炮的厲害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先進。在聯合外國人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清朝統治集團中一些人進一步認識到,要鎮壓人民起義,抵御外國侵略以維護清朝統治,就必須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 材料三 慈禧對列強保留她的統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電李鴻章:“……所有十二條大綱,立即照允”,并表示要“盡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清政府則完全置于列強控制之下。 (1)聯系所學知識回答清政府與西方列強之間進行的第一次較量,是指哪一場戰爭? (2)材料一反映了《__________》簽定的情景。材料三中讓慈禧對列強“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簽署的條約是《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為維護清朝統治”,統治階級開展的一場自救運動是什么運動? (4)材料一. 三涉及的兩個條約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7. 閱讀材料: 李鴻章曾說:中國的文官制度比西方的好,只是軍事武器不如他們。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用其人……后來,李鴻章在給別人的信中又說:西方國家國土面積均不過千里或數百里,可是每年國家收入都以百萬計,主要是收取煤鐵. 五金之礦. 鐵路. 電報. 人口等稅收。中國如果……以貧對富,以弱對強,沒有不失敗的。 請回答: (1)材料中李鴻章提出的核心主張是什么?為改變中國“以貧對富,以弱對強”的局面,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采取了什么措施? (2)你認為這些措施能使中國擺脫被侵略的命運嗎?為什么? (3)你對洋務派所發起的洋務運動作怎樣的評價?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中期,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中日兩國人民都被驚醒,兩國都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 材料二 康有為主張:“我朝變法,但采鑒日本,一切足矣?!?請回答: (1)中日開始近代化歷程的事件各是什么?這兩件事給兩國主要帶來什么結果?這兩件事的不同結果對中日兩國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時隔20多年后,兩國的海軍進行了一場較量,你知道是哪次戰爭嗎?中國戰敗后,這場探索的重要人物曾說:“……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虛有其表?!蹦阏J為他為什么會這樣說?請你結合這次探索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安慰一下這位傷感的老人。 (3)材料二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次變法?這次變法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是誰?結果怎樣?為什么會出現這 種結果?有什么積極作用? (4)我們應怎樣看待材料二的這場改革?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BAABA 6-10DCBCC 11-15DBDBB 二. 非選擇題 16. (1)鴉片戰爭(或第一次鴉片戰爭)。 (2)《南京條約》;《辛丑條約》。 (3)洋務運動。 (4)鴉片戰爭(或《南京條 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或《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17. (1)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來維護清朝統治。 措施:創辦軍事工業,建立近代海軍;為求富創辦民用工業。興辦新式學堂等。 (2)不能。因為其目的只是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王朝統治,背離了歷史發展趨勢,在內容上只是學習西方經濟軍事技術,而不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 (3)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18. (1)日本:明治維新; 中國: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日益強大。日本明治維新后,很快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并把侵略矛頭對準中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主要的敵人。 (2)甲午中日戰爭。因為他認識到,僅僅強兵還不能使清朝擺脫困境。 貢獻: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探索開辟了道路,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抵制作用。 (3)戊戌變法??涤袨? 梁啟超等。變法失敗,除京師大學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取消。原因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不敢依靠和發動群眾。 作用: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事,有利于革除社會弊端。 (4)維新變法旨在變革封建制度,發展中國資本主義,傳播西方先進科技和思想,在當時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有進步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