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3 章 空氣與生命 知識要點過關 1.空氣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組成。其中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左右。 2. 空氣的用途: ________可供給呼吸、 支持燃燒; ________可用于制造化肥、 炸藥; ________可用于制造霓虹燈。 3.氧氣的物理性質:________色、________味的氣體,________溶于水,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______,液態時呈______色,固態時呈______色。 4.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________的氣體。氧氣與常見物質的反應:磷+氧氣――→點燃__________;硫+氧氣――→點燃________;鐵+氧氣――→點燃__________。 5.氧化物是指由__________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__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__。 6.實驗室制取氧氣。 (1)實驗原理: ①加熱分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方程式, 下同)。 ②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氣的收集方法: ①________法: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 ②__________法: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3)氧氣的檢驗方法: ①驗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驗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事項:實驗前,先把裝置組裝好,然后檢查裝置的________;停止加熱時,先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 7.催化劑:只起________反應速率的作用,而自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 8.工業上制氧氣有多種方法,______________就是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 9.化合反應:由______________物質生成__________物質的反應。 10.分解反應:由__________物質生成______________物質的反應。 11. 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跟________發生的反應, 根據其劇烈程度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在氧化反應中,氧氣具有________性。 12.燃燒是指________跟氧氣發生的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________;②有________,常為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燃燒所需達到的最低溫度稱為________。 13. 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叫________, 如果燃燒以極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間里發生,使氣體體積急劇膨脹就會引起________。 14.根據可燃物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滅火可采取的措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15.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________變化,通常表現為吸收或放出熱量。 16.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__________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________的各物質 的質量總和。 17.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里的________重新組合成生成物的________的過程。 反應前后原子的______和______沒有改變,所以,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化學反應前后各物 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18.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方程式叫作______________。 19.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1)以____________為依據。 (2)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說明反應________和生成物的________。 20.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什么物質________,結果______什么物質。(2)反應物在什么________下進行反應。 (3)表示各物質間原子和分子的________比。(4)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________比。 21.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約占 0.04%,由大量的____________構成,本身______毒性,但含量過高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的影響。 2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________色、________味,密度比空氣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其固體叫作________。 2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燒,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2)二氧化碳________支持呼吸。 (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從而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這一反應可以檢驗二氧化碳。 2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理: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方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 (3)二氧化碳的檢驗: ①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驗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2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石灰石為原料,而不能選用稀硫酸,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二氧化碳的應用: (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作為________(填一種即可,下同)。 (2)因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用來________。(3)干冰升華要吸收大量的熱,會使水蒸氣凝結,可用于________。 27.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稱為______,由呼吸系統來完成。 28.人的呼吸系統由______和______組成,______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 29.人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________,胸腔體積________;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________,胸腔體積________。與吸入氣體相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_______,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 這是因為在_______處進行了氣體交換, 該過程通過_______作用完成。30.呼吸作用: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與________反應,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產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________釋放出來。呼吸作用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和人一樣,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也在不停地進行________作用,分解________,獲取生命活動所需要的________。 32.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______,利用______能,把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質轉化成________,并釋放________的過程。 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 34.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氣,超過了自身________作用對氧氣的需要,其余氧氣都以氣體形式釋放到________。 35.自然界中的氧循環:(1)自然界產生氧氣的途徑:______________。(2)自然界消耗氧氣的途徑: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6.碳是構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大氣中碳的氣態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_。 37.自然界中的碳循環:(1)自然界產生二氧化碳的途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______________。 38.自然界中________循環和________循環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維持了整個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 39.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地球有保溫作用,產生了________效應。 40. 造成空氣污染的有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兩種。 目前計入空氣質量指數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空氣質量指數范圍為 0~500,分成六個級別,指數越大,表示顏色越深,說明空氣污染狀況越________。 41.如何防治空氣污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當前人類面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重大的區域和全球性的大氣環境問題。酸雨是指 pH 低于________的酸性降水。臭氧層能吸收大部分的________,對生物起到保護作用,但近地低空中的臭氧卻是一種污染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