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勝哥課程第3節科學觀察(第1課時對于觀察的描述,正確的是-(A用眼睛看就是觀察只有利用儀器進行實驗的過程才是觀察結果的才是觀察,沒有數據結果的不叫觀察D有客觀對象的過程都是觀察于實驗的說法錯讠實驗時應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并注意安全確使用各種實驗步驟進行操C.做實驗時,必須有明確的目的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所測數據可根據需要修改3.下列屬于直接觀察的是-(子顯微鏡觀察病用超聲波診斷病人的病情鼻子聞花香用哈勃望遠鏡觀察太空是實驗測得某種不同類型洗發液這種記錄觀察結果的方法是洗發液類型丨天然植物型|彈性卷發型滋養修護型去屑柔滑型字描述法表格記錄法C.圖形記錄習科學的基本方法積累成果,發現規律集資料,書寫論文習作業觀察、實驗、思6.著名科學家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出發,發現了萬最初來實驗觀察閱讀在科學研究中借助儀器是為A.擴大觀察成觀察任務得到觀察延長觀察辶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實驗和觀察是兩相B.電流表是測察就是用眼睛看在熄滅酒精燈嘴列觀察屬于定量觀察的球是圓的B.100米賽跑中張明比莊佳跑得快C.課本長度為厘米假“勝哥課程察雞蛋的沉浮”實驗)除了雞蛋、食水、藥匙、燒還要用到2)為了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應該使用攪拌過程免)生雞蛋(新鮮的)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現象是在燒杯中溶解較多食鹽后蛋會我們進行實驗時應有的態實驗前應熟悉各種儀使用注意事項,實驗過程觀察記錄、整理和分析真地分析和判斷的基礎科2.甲環的外圈與乙環的內圈實際上是一樣大的,但看起來卻不一樣大,這個現象說明你怎么來證明自己的判斷有誤呢甲環乙環(共29張PPT)第一課時用心觀察及拓展觀察力人們認識自然總是從觀察開始一、什么是觀察觀察就是觀察者利用感覺器官或借助于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客觀事物的過程。“觀”是運用一切感覺器官去接受各種信息,包括耳聞、目睹、手摸、鼻嗅、舌嘗等。“察”就是考察、了解事物,是用腦積極思考分析。人們直接運用感覺器官的觀察,叫直接觀察。借助于儀器進行的觀察,叫間接觀察。觀察還可分為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二、如何觀察1.觀察應有目的,所以觀察前得擬訂觀察計劃;2.觀察力求全面、系統。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去觀察事物和現象;3.觀察要有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要認真細致,做必要的記錄;(1)先用肉眼仔細觀察自己十個手指的指紋,比較指紋的紋路是否相同?。(2)再用放大鏡觀察手指的指紋。與肉眼觀察相比較,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指紋大小與清晰程度有什么變化?。不相同用放大鏡看,指紋紋路稍大而清晰體驗:(3)將自己的右手食指的指紋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紙上,并將其與父母或同學的指紋比較,你發現了。指紋紋路不相同(4)從這個活動中可得到得結論是:指紋①同一個人不同手指的紋路不相同;②通過放大鏡觀察到的指紋變大,圖像更清晰;③不同人的指紋不同;利用這一結論,現代科技中有哪些應用?指紋識別器(指紋鎖);手機設置指紋密碼;新一代指紋身份證;利用指紋破案;指紋識別器思考:銀行用指紋確定身份;……三、用心觀察1.科學發現往往源于用心的觀察與研究。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偶爾發現放在陰極射線管附近用黑紙包裹得很嚴實的照相底片發生了嚴重的感光現象,于是想到可能有一種神秘的光穿過了黑紙。于是倫琴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當顯影后,夫妻倆在底片上看見了手指骨頭和結婚戒指的影象。通過進一步仔細的觀察和研究,他發現了倫琴射線(X射線)。2.科學觀察是通過精密計劃或研究后進行的。1845年之前只發現了七大行星。當年有關科學家通過對太陽系中天王星軌道的數學計算,預言了天王星外存在一顆新行星。1846年,人們果然在他們預言的位置發現了新的行星,并將它命名為海王星。因此,海王星又稱為“筆尖上發現的行星”海王星單憑我們的感官進行觀察能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體驗:3.觀察會受環境與心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四.拓展觀察力①從感官觀察儀器觀察②從自然狀態下觀察實驗中觀察③從人腦指導下觀察電腦參與下觀察④從地面觀察太空立體觀察1.人的觀察能力是歷史發展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飛躍2.人們設計與研制了許多觀測儀器,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觀察能力①用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看到的遙遠的星系被稱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500米射電望遠鏡在我國投入使用。②借助儀器可以觀察更加微小的世界電子顯微鏡下葉綠體亞顯微結構③用頻閃照片或高速攝像機觀察運動極快的物體。小球自由落體的運動軌跡列舉你所見過的觀測儀器。并通過查資料,了解這些儀器的用途和簡單的原理,并與身邊的人交流。防盜門上的貓眼顯微鏡“CT”檢查儀攝像頭思考:天文望遠鏡五、觀察結果的記錄與整理在任何一個觀察活動中,都要及時記錄與整理觀察到的現象與數據。第二課時觀察記錄與實驗觀察記錄的方法:1.觀察記錄方法①文字描述法例如:觀察指紋活動中觀察記錄②表格記錄法例如:在使用酒精燈的活動中記錄現象③圖形記錄法例如:海波熔化實驗記錄下表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觀測數據,比較這些數據你可得出什么結論?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R(設地球為1)繞太陽轉1周的時間T(天)水星0.38787.969金星0.723224.701地球★1.000365.256火星1.524686.980木星5.2054332.589土星9.57610759.2天王星19.1830685.4海王星30.1360189★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為1.496×108千米。讀表:2.整理觀察記錄的數據①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八大行星中,圍繞太陽轉得最快的是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③海王星繞太陽1周的時間約為地球上的_______年。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海王星約16560189÷365≈164.90(年)自然觀察會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而無法進行。科學研究往往會控制一些條件進行實驗,再觀察。五、觀察與實驗1.將4種溶液分別滴20滴在4支試管中,并分別在試管上標注相應溶液的字母A、B、C、D。實驗操作時:①正確使用儀器;②仔細觀察實驗現象③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技能:ABCD溶液CuSO4NaOHHClNa2CO3顏色實驗記錄:無色藍色黃色無色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純凈的鹽酸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但在鹽酸生產的過程中,由于混入鐵離子,溶液會呈現黃色。2.混合溶液:用滴管將20滴B溶液滴入A試管中,再振蕩試管,觀察試管中溶液的變化,并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在下表中。科學實驗過程往往會出現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變色、爆炸、氣泡、沉淀等現象。我們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和判斷。溶液混合顏色是否有沉淀是否有氣泡清澈或渾濁A+BA+CA+DB+CB+DC+D實驗記錄表3.用上述方法將4種溶液兩兩混合,觀察現象并將結果記錄在下表中。無色藍色無色藍色無色藍色沉淀無沉淀沉淀無沉淀無沉淀無沉淀無氣泡無氣泡無氣泡無氣泡無氣泡有氣泡清澈清澈渾濁渾濁清澈清澈雞蛋浮沉實驗燒杯:藥匙:表面皿:用于較多量試劑的反應和配制溶液取少量固體粉末暫時存放少量固體或液體玻璃棒:可攪拌、引流、轉移、蘸取請向身邊的人說說圖中各器材的名稱和用途!體驗:配置溶液和較多量溶液的反應容器。1.將生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燒杯里,觀察雞蛋的沉浮情況。2.在燒杯里先加入少量食鹽,不斷攪拌(盡量避免玻璃棒與燒杯內壁接觸),并使食鹽溶解在水中,觀察雞蛋的沉浮情況。繼續在燒杯里加入食鹽,直到雞蛋浮在水面為止。鹽(勺)01234雞蛋沉浮情況看到的現象是。橫著下沉在燒杯中溶解較多的食鹽后,生雞蛋會。豎著漂浮小結:5.人們直接運用感覺器官的觀察,叫直接觀察。借助于儀器進行的觀察,叫間接觀察。6.觀察還可分為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8.觀察記錄方法①文字描述法②表格記錄法③圖形記錄法1.觀察就是觀察者利用感覺器官或借助于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客觀事物的過程。2.觀察要有觀察計劃;力求全面;認真細致。3.用心觀察(1)科學發現往往源于用心的觀察與研究。(2)科學觀察是通過精密計劃或研究后進行的。(3)觀察會受環境與心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4.僅靠感官有局限,所以人們常常借助一些儀器拓展觀察力。7.在任何一個觀察活動中,都要及時記錄與整理觀察到的現象與數據。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課七上第一章第3節 科學觀察(二課時).pdf 微課七上第一章第3節 科學觀察(二課時).pptx 微課七上第一章第3節 科學觀察(二課時)練習.mp4 我們的太陽系.wmv 我們的感官不一定可靠.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