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巨星隕落嘆歷史20世紀開始不久,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許多東方國家帶來了希望和振奮,他們似乎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然而,到20世紀接近尾聲的時候,蘇聯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竟畫上了句號!像蘇聯共產黨這樣一個具有93年歷史、擁有1900萬黨員、執掌國家政權達74年之久的超級大黨、像蘇聯這樣一個占有世界版圖1/6的領土、享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擁有一批“社會主義大家庭”衛星國成員、領導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超級大國,竟然神話般地消失了!歷史要向人們說明的究竟是什么?社會主義國家應該何去何從呢?第20課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學習目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理解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社會主義制度一定會煥發強大的生機與活力。輝煌與問題瑕瑜互見材料一蘇聯模式的產生與俄國的政治文化傳統和特殊環境有關。第一,俄國政治文化的特點是專制。沙皇是國家的核心和象征,在日常生活中起著重大作用。第二,俄國經濟發展與西歐相比非常落后。從1861年農奴制改革開始,俄國的現代化就是在沙皇政府的推動下進行的。第三,現代化的迫切需要。面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像俄國這樣的落后國家若是不實行工業化,就會淪為西方大國的附庸。因此,客觀上講,俄國社會主義革命肩負的是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使命。第四,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面臨的國際形勢非常險惡。雖然擊敗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但是,蘇聯一直被戰爭的陰影所籠罩,一切社會生活都以戰備為軸心的發展思路得到了廣泛的認同。這四個產生條件決定了蘇聯模式擔負著維護國家獨立和實現社會現代化的歷史使命,以及實現這些任務的方式是高度集中的。——孔寒冰《蘇聯模式的特征及其與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關系》材料二高度發展重工業使人民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949年,當蘇聯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世界第二核大國,其鋼鐵和電力發展水平也躍居世界前列之時,而皮鞋產量僅163.6百萬雙,全國一億七千萬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雙皮鞋。——《蘇聯國民經濟》1.請閱讀教材及材料一的有關內容,聯系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蘇聯模式擔負著維護國家獨立和實現社會現代化的歷史使命”的理解。2.蘇聯模式適用于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嗎?請說明你的理由。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如果你是蘇聯人民,你會向蘇維埃政權提出怎樣的建議和意見?如果你是東歐國家的人民你會對所在國家的政府提出怎樣的意見和建議呢?改革與迷失積重難返4.請閱讀教材120頁——123頁內容填寫下列表格內容,并對比表格內容談談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和東歐國家改革的異同。改革內容影響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東歐國家改革5.材料三至材料八是蘇聯解體后部分國家政要對其原因的分析,請選取一種或幾種觀點結合課前收集的史料談談你的看法。材料三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務卿。2009年9月,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議會交流研討會上,奧爾布賴特分析了蘇聯解體的原因——全國上下都失去了信仰。材料四2013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論壇上,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國務卿科林·鮑威爾談到了他所認為的蘇聯解體的最大原因——盲目擴張,被軍備競賽拖垮。材料五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性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將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領導層的腐敗。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莫斯科日記》中寫道,“共產黨的活躍成員利用其他特權(住房、食物、交通工具等)代替金錢,這些特權確保他們能過上舒適生活并擁有特殊地位。更不用說影響,他們利用影響為自己和自己的親屬謀利益”。材料六托尼·布萊爾是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工黨籍英國首相。布萊爾進入政壇已是冷戰結束之后,面對全球化的新形勢,他在題為《第三條道路:面向新世紀的新政治》的長文中,提出了要以改革與合作的精神應對全球化帶來的變化和挑戰、重塑冷戰后的國際戰略格局的主張。2013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論壇上,布萊爾用一句話歸納了蘇聯解體的原因——經濟制度的僵化落后材料七自1991年哈薩克斯坦獨立以后,納扎爾巴耶夫一直擔任哈薩克斯坦總統,他也是蘇聯解體的親歷者,在其主導下,哈薩克斯坦成為最后一個脫離蘇聯、宣布獨立的少數民族加盟共和國。作為蘇聯曾經“最有前途的少數民族干部”,他多次指出,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引發的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離德。材料八戈爾巴喬夫任期內,蘇聯宣告解體。至今,對戈爾巴喬夫的評價依然充滿爭議,許多俄羅斯人認為他是“民族罪人”,他自己對此聲稱感到委屈;西方則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于1990年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2004年,在參加美國前總統里根的葬禮后,戈爾巴喬夫曾應詢,用一句話總結了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蘇聯沒有一個鄧小平。6.如果你是戈爾巴喬夫在接受諾貝爾和平獎時,你會發表怎樣的獲獎感言。7.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是否說明社會主義道路走不通?創新體制改革展活力材料九建國時,經歷長期戰亂和壓迫的中國,人民缺衣少食,經濟基礎薄弱,經濟呈現一片混亂狀態,對于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沒有任何經驗。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擺脫這種落后狀態,學習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是必然選擇。……1950年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動條約》,兩國關系日益密切,1952年舉行的“中蘇友好月”活動,使中國掀起“全面學習”蘇聯的高潮。經濟上,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政治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意識形態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基本改造后,“全面學習”蘇聯模式造成的弊端日益凸顯,我國開始對蘇聯模式進行反思,1955年,毛澤東提出要“以蘇為鑒”。1956年蘇共十二大的召開以后,我國開始對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進行探索。——王亞軍《蘇聯模式及其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材料十“文革”結束后,在經濟基礎原本薄弱的中國,畸形的社會生活無法正常進行,政治運動一波接一波。由于各國的歷史條件不同,將蘇聯那一套用到中國所暴露的弊端也日益明顯,歷經“文革”的鄧小平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的發展在體制上存在嚴重問題,只有在體制上加以改革,才能使道路更加順暢,并由此提出了改革開放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得以全面撥亂反正……鄧小平認為,市場經濟也可以存在于社會主義,只要是為社會主義服務,它就是屬于社會主義的,認為社會主義應該有更發達的生產力,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改革目標,突破了原來計劃經濟模式的束縛。這一階段對蘇聯模式是揚棄,保留了一部分,主要表現在理論指導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度上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分配制度上堅持公有制的按勞分配等。但是,我國的各方面改革也有突破,主要表現在與蘇聯的一黨專政有別的多黨合作制上,經濟上將市場放入經濟建設體制,并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在不斷的探索中,我們黨和國家在堅定走自己的道路上充滿了信心。——《鄧小平文選》第2卷,2004年版8.對比材料九、十,談談我國對蘇聯模式的態度經歷了怎樣的轉變,為什么發生這樣的變化?9.根據材料九、十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與蘇聯和東歐改革相比,中國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啟示?10.閱讀教材124頁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何意義?過渡時期全面建設時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3年一五計劃開始實施1954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農村改革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10年GDP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1.(2019·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35)表1蘇聯1970年計劃完成情況(單位:噸)類別1961年對1970年的預測或計劃任務1970年實際產量鋼1.45億1.15億煤3.9億3.35億肉2500萬1230萬蔬菜與瓜類4700萬1300萬表1可以說明當時蘇聯( )A.經濟發展的問題積重難返B.經濟政策保持了連續性C.經濟改革的重點轉向農業D.社會生活需求發生變化A2.(2018·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35)1959年,蘇共二十一大討論通過了七年經濟計劃,規定7年內工業生產總值提高80%,其中發電量、鋼鐵產量都要求成倍增長。這反映出七年經濟計劃( )A.未能擺脫斯大林模式B.是應對馬歇爾計劃的舉措C.是新經濟政策的延續D.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A3.(2018·江蘇高考·18)1957年,蘇聯進行工業體制改革,撤銷汽車工業部、機器制造部等7個全聯盟部,保留了航空工業部、無線電工業部等6個全聯盟部,在地方設立了105個經濟行政區,把被撤的全聯盟部所管轄的企業移交給相應的經濟行政區。上述舉措的主要意圖是( )A.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C.適度擴大地方經濟自主權D.削弱公有制經濟的主導地位C4.(2018·海南高考·11)1956年12月,《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能否正確的認識和對待斯大林的錯誤,已經成為影響許多國家共產黨及黨與黨相互團結的重大問題;對斯大林的錯誤應該批評,但必須在肯定和維護他正確方面的前提下進行。與此直接相關的重大事件是( )A.萬隆會議召開B.越南戰爭爆發C.蘇共“二十大”召開D.朝鮮戰爭停戰C5.(2017·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34)1953年,蘇共中央決定,改變集體農莊勞動報酬發放辦法,由以前每年發放一次物質報酬改為按季度或按月發放,同時在一些集體農莊試行工資制度,農民可以像工人一樣每月領取工資。這一措施旨在( )A.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B.改變計劃經濟管理體制C.消除城鄉之間的差別D.推動農民走集體化道路A當今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朝鮮、越南、古巴、老撾作業請結合本節課所學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a0a163ddee5d82eaff1c803420e79f4c.mp4 必修下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