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學寫毛筆字之前,首先得準備必備工具,那就是古人稱之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一、毛筆 (稱為寶中之寶)(一)毛筆的種類及性能:1、根據筆頭的大小不同分(1)屏筆 是指書寫成組條幅時的用筆。它比聯筆稍小一點,用長羊毫制成。(2)聯筆 是專用來書寫對聯的毛筆。其種類較多,有大小之別,用羊毫制成。聯筆包括了長鋒純羊毫聯筆和短鋒的宿羊毫聯筆等。(3)抓筆 也稱“提筆”、“斗筆”。其筆管短而粗大,便與執筆。抓筆是書寫大字的用筆,因所寫字形較大,須提筆懸空書寫。這種筆多以羊毫為主要原料。2. 根據筆鋒的長短不同分(1)長鋒筆 長鋒筆因其鋒頭較長而得名,又稱“長毫筆”。其筆腹柔軟,能蓄較多的墨汁。長鋒筆適于寫行草書。(2)中鋒筆 中鋒筆,是介于長鋒筆短鋒筆之間的一種筆。他適于書寫中小楷。(3)短鋒筆 短鋒筆的筆尖較短,且彈性小,適于書寫小楷字。3. 根據制筆的派別不同分(1)湘筆湘筆主要產于湖南長沙,始于唐代。湘筆的制作不分層次,總而扎之,以小楷筆、兼毫筆勢聞名于世。另外,江西省和西南各省也生產此筆,暢銷于中南、西南各省。(2)湖筆湖筆主要產于浙江湖州,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元代是作為全國毛筆的代表產品。其制作講究外形美觀,以羊毫、狼紫純毫而馳名于世。江蘇、上海、浙江、安徽、北京等地均生產湖筆,遠銷海內外。4.根據筆毫的性能和制筆的原料不同分(1)硬毫硬毫一般用紫毫(兔毫)、狼毫、鼠須、鹿毫、豬鬃等質地較硬的毛制成。其特點是:筆鋒勁挺剛健,富有彈性,寫字時筆畫鋒芒突顯。行草書多用硬毫筆,因運轉方便,易于得勢。但是,硬筆的缺點是:吸水性差,易于枯瘦。(2)軟毫軟毫是取用彈性較弱、硬度較小且柔軟的獸毛、禽羽為原料制成。用羊毛制成的毛筆,稱“羊毫筆”;用雞毫制成的毛筆,稱 “雞毫”;用小兒胎發制成的毛筆,稱為“軟毫筆”或“柔毫筆”。但是由于胎發、雞毛過軟,所以現在的軟毫大多用羊毛制作。羊毫筆的性能柔軟,吸水性好,寫書的字豐滿渾厚,轉鋒靈活,易于書寫寬厚肥實的書體。例如,楷書、隸書、篆書用羊毫筆寫效果較好。(3)兼毫選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軟硬不同的獸毛、禽羽為原料配制而成的毛筆,稱為“兼毫筆”。例如,在羊毛中摻以少量的紫毫、狼毫、鹿毫、豬鬃、鼠須。應摻的各種禽羽、獸毛的硬度以及摻入的數量不同,所以兼毫的品種比較多。制作是多以硬毫為芯,軟毫為被,包扎而成。其特點是在軟硬之間,剛柔相濟。因此,兼毫歷來深受書畫家所喜歡,是毛筆中最為普及到一大品種。例如,二紫八羊,即八分羊毛,二分兔毫;以黃鼠狼尾毛作芯,羊毛作被的毛筆,稱為“白云”筆。此外還有七紫的三羊、七紫三狼、五紫五羊、五紫五狼等。初學者宜選用兼毫使用較好。(二) 毛筆的選擇1、注意毛筆的自身 質量毛筆由筆管和筆頭組成。筆頭由筆尖、筆腹和筆根組成。選擇毛筆時,除了筆管要直之外,主要看筆頭,“用筆貴用鋒”。筆頭不僅要正,還要具備四個條件:尖、齊、圓、健。尖 筆尖要有鋒,調墨后仍能鋒利不減。齊 用手捻開筆尖壓扁后,尖部看上去是整齊的,無參差不齊的情況。圓 筆腹部略向外鼓,飽滿圓健,用兩指輕壓筆腹部,有扎實的感覺。健 書寫時感到筆毫有彈性,提按時能得心應手,強健有力,久用彈力不減。2、注意毛筆的大小選用毛筆必須與所書字的大小,點畫的粗細相適應。一般來講,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如用小筆寫大字,則點畫生硬,筆毛也易損壞;若用大筆寫小字,則不易表現筆畫的粗細變化。因此,只有用大小適中的毛筆,寫出的毛筆字才能有好的效果。 我們在選筆時,理所當然要選具備“四德”的筆,但實際上柜臺里拿出來的筆,筆毛都用膠水聯合在一起,因此只能檢查筆的“尖”和“圓”,至于“齊”與“健”,只有待筆發開來以后才能檢查。我們還應該慢慢轉動筆桿,仔細檢查筆的外圍筆毫是否每根均由根部一直到鋒尖,其筆鋒是否由每根筆毫共同凝聚而成。我們在轉動筆桿的同時要檢查筆毫的周圍是否圓滿,有無缺陷或凹腹。另外也得仔細檢查筆毫是否細,是否挺直。好筆的筆毫根根挺直,能萬毫齊力,筆就勁健。 此外,我們尚可檢驗的就是筆桿是否圓直,可將選中的筆在玻璃柜臺上滾動一下,若滾得很圓很勻,說明筆桿圓而且直,若是滾動時筆有節奏的打浪,說明筆桿不圓不直。這種筆在運筆轉換方向時不夠靈活。(三)選筆具體建議:新筆使用前要把筆頭上的膠水泡開,這叫“開筆”。開筆時切忌用開水燙。因為開水一燙筆毫會彎曲變形。應該用溫水浸泡,讓筆慢慢的自然發開,切不可性急的將新筆用力撳壓,這樣會把筆毫折斷,使用時會脫毫掉毛,影響毛筆的使用壽命。對待考究的好筆更應愛惜。為了不讓其筆鋒應接觸盛水容器的底部而受損傷,可以設法讓筆空懸在水中,讓其自然溶開。(四)新筆的使用不少初學者做事馬虎,寫完毛筆字把筆一甩就不管了,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為墨汁里有膠水,要不了多久筆就膠死變硬,如果這時筆毛恰好是開叉的或者彎曲的,干硬后再用,筆毫仍然是開叉的或彎曲的,再也回不到原來挺直的狀態。筆用完后也不能泡在硯臺里或浸在墨汁瓶里,否則時間一長筆鋒會變形,再也回復不到圓錐狀態。毛筆用過之后一定要將墨汁洗干凈,像開筆一樣在水中輕輕晃動,待筆洗干凈后把筆提出水面,將筆中的水抹凈,將筆毫抹直抹尖,如新發時那樣使筆毛長期處于挺直的狀態,然后將筆懸掛起來,筆尖要自然垂下,讓其陰干。常用的小楷筆,因使用頻繁老是洗筆也麻煩,往筆套里一插很方便,筆套的口徑一定要大于毛筆的直徑。有人愛將洗過的筆往筆筒里一插,筆尖朝上,筆中的水會往筆根淌,久而久之會爛根、脫毛。因此最好還是洗凈后懸掛起來。(五)寫完字后毛筆的處理二 、 墨墨的種類很多,常見的品種主要有:油煙墨、松煙墨、油松煙墨、藥墨和墨汁,當然可分為固體墨和液體墨。今天書法創作一般選用墨汁,常用的有“一得閣”和“中華墨汁”等用墨注意事項:為防止將筆中的水分帶到墨汁瓶中造成墨汁變質,使用墨汁寫字時,要將墨汁倒在硯池里用,用多少倒多少,未用完的不可再倒入瓶中。有人用過的墨汁發臭,就是將筆伸進瓶中使用或在瓶中兌水造成的,因為水中有微生物,特別是夏天,很容易壞墨。三、紙 書法作品一般都寫在宣紙上,因為宣紙最善于表現墨色的枯濕濃淡。但宣紙價格昂貴,初學毛筆字一般用元書紙、毛邊紙等價格低廉的紙。 舊報紙比較粗糙,吸墨性能也還可以,初學毛筆字者完全可以廢物利用。但在報紙上寫字墨跡不易洇出來,筆在紙上停留時間長短都無所謂,再寫宣紙就很不適應。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礎,還要經常在元書紙上練字,筆在元書紙上稍一停留,墨即向外洇出,要寫好會有一定的難度。宣紙性能比元書紙更敏感,滲透力更強,難度也更大。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拿元書紙來練,待練到一定時候,對元書紙性能已完全掌握時,再練宣紙,就容易多了。宣紙元書紙四、硯硯為“文房四寶”之一,是研墨調筆的工具,在我國有悠久歷史。硯在古代的文人墨客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做書畫的主要工具。我們初學者練字多用墨汁,硯已經不具有實用價值,我們可以選用一個類似于小碟子的容器就行,只要能盛墨汁、能掭筆便可以代替了。硯池中的墨干后不洗干凈再倒入墨汁重新使用,墨汁里會出現好多小顆粒,一者傷筆,二者膠重,書寫時筆不舒暢,三者書作在裝裱時會因墨粒而跑墨。因此,古人有:“寧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三日不洗硯”的說法。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你都認識了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