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橫跨一座氣勢如虹的石橋,它就是盧溝橋。盧溝橋始建于金代,設計科學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國名橋。1937年7月,日本在這里挑起了全面侵華的戰爭,同時,也揭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序幕。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的抗戰時間地點發動者簡單經過影響1937年7月7日北平盧溝橋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日本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遂向中國守軍開火,中國守軍奮起抗戰。一、七七事變七七事變中國守軍的反擊1.盧溝橋事變在演習中失蹤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秋田縣人。據考證,事變后被送回家鄉。1941年,再次入伍。確定發動七七事變,在華北作戰先“擊破二十九軍以解決華北問題”,然后,打擊中央軍,“摧毀中國的中央政權。”——日本軍部制定《在華北行使兵力時對華戰爭指導綱要》七七事變是偶發事件,還是蓄意挑釁?七七事變是日軍精心策劃,蓄意挑釁。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軍事上的必爭之地。結合示意圖,分析日寇進攻盧溝橋的理由是?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身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當以死報國。”“抗日救國乃軍人天職,養兵千日,報國一時,只有不怕犧牲,才能為國爭光!”趙登禹、佟麟閣壯烈犧牲;7月底,北平、天津相繼失陷。2.北平保衛戰:愛國主義精神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盧溝橋事變后中國所進行的抗戰,與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有什么不同?局部侵華全面侵華日本中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蔣介石“最后關頭”演說二、第二次國共合作1.合作建立的背景共產黨號召全民族抗戰國民黨決心抗日工農紅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2.中國共產黨的努力閱讀課本P92【材料研讀】實際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以國共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3.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合作標志: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關于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歷史意義:七七事變之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1937年7月平津淪陷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1937年8月13日寶山保衛戰(姚子青)四行倉庫戰斗(謝晉元)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三、淞滬會戰日軍迭次增援,軍艦達百余艘,陸軍五師團,海軍萬余人,飛機二百余架,傾全國精銳,大舉侵略。我淞滬守土之忠勇將士……前仆后繼,浴血抗戰,迄今扼住陣線,且迭予敵人以重大之打擊。——《科學畫報》(1937.9.18)中方記者眼中的淞滬會戰西方記者眼中的淞滬會戰此次兩軍作戰,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此前所未聞者。須知若干華軍器械,猶未充分……此種奇跡,自屬難能可貴。上海一隅之抵抗,對于整個中國均有極大之影響。——倫敦《泰晤士報》(1937年11月28日)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你眼中的淞滬會戰如何?2.罪行: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1.背景:1937年12月,日軍攻占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作為戰時的陪都。四、南京大屠殺日本的殘暴罪行戰后日本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其首相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對此,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居安思危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海——淞滬會戰南京——南京大屠殺啟示:牢記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一面旗幟:兩大政黨:課堂小結三座城市:北京——盧溝橋事變1.《災難與轉折1937》這本書之所以將1937年稱作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災難與轉折點,是因為( )A.日本局部侵華,中國開始局部抗戰B.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開始了抗日戰爭C.日本全面侵華,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D.日本全面侵華,國共兩黨內戰升級C課堂小練2.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后關頭”演說和《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指出“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材料表明( )A.中國從此開始局部抗戰B.蔣介石號召全民族抗戰C.中國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D.盧溝橋事變激化華北危機B課堂小練3.2020年年度熱門電影《八佰》講述了一個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加強營固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一故事的背景是( )A.北平保衛戰B.寶山保衛戰會戰C.西安事變D.淞滬會戰4.“…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三十萬同胞,在黑暗中掙扎;三十萬,三十萬冤魂,在地獄里哭泣。……”這里“三十萬冤魂”的遇難地點是( )A.南京B.北京C.上海D.東北D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課 南京大屠殺紀實_標清 截取視頻.mp4 第19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