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四川一位老父親送他自動請纓出征的兒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寫了一個大大的“死”字,旗子左邊寫道:“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望本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誓死抗戰的決心第22課抗日戰爭的勝利一、全民堅持抗戰1.日本侵華策略的改變相持階段到來以后,日本逐漸轉移其主力,對中共開辟的廣大敵后根據地加緊進攻。”“同時,集中盡可能多的機動兵力,對我抗日根據地反復進行長途奔襲,分進合擊,分區掃蕩。”——丁則勤:《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侵華政策及其演變》原因:(1)日軍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和國內資源緊張。(2)敵后抗日根據地的不斷發展壯大,嚴重威脅敵人后方的安全。變化:(1)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輔之以軍事打擊;(2)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3)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1938年初,汪精衛開始于日本秘密聯系。同年底,汪精衛及其投降集團從重慶出逃,并在越南發表致蔣介石的《和平建議》,竟然要求國民政府拋棄抗日國策。汪偽政權于南京成立(1940年3月)影響——國民黨、共產黨汪精衛叛國投敵,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變閱讀教材P104【相關史事】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堅持抗戰;在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大生產運動,打破日、偽軍的封鎖。1943年秋天,中央機關在棗園的書記處禮堂舉行了紡線比賽。王震率359旅南泥灣開荒訓練中的女童子軍(1938,漢口)宋美齡作為“婦指會”總指揮親自為傷員包扎冀中回民支隊成立(1939)兵工廠工人修理槍械(1943,山東)3000多名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張自忠(1891-1940)左權(1905-1942)2.全民族堅持抗戰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華民族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國民黨共產黨青年學生婦女工人華僑文藝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錯誤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民眾內部深深蘊藏著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力量,特別是當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時那種萬眾一心的民族凝聚力。——金沖及:《二十世紀史綱》棗宜會戰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參加抗日宣傳、救護和戰地服務不分晝夜,加班生產、支援前線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數萬華僑青年回國參戰成立抗戰協會,宣傳抗戰,振奮士氣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場爆發,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4年歐洲第二戰場開辟,德國敗局已定;太平洋戰場美軍轉入反攻。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在望。國民黨為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召開六大,宣稱:“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滅共產黨”,給即將到來的勝利蒙上了陰影。國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抗戰即將勝利。國內:抗戰勝利前夕,國民黨企圖奪取抗戰勝利的果實二、中共七大1.背景時間、地點內容總結經驗制定黨的政治路線中央機關確立思想1945年4月延安總結了中共領導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抗日戰爭的豐富經驗。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2.會議概況意義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戰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黨和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是指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形成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為什么說中共七大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團結:勝利:1945年4月,德國法西斯希特勒自殺,1945年5月,德國法西斯宣布投降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加速投降的因素國際因素:(1)1944-1945年,德國在歐洲戰場敗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2)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一枚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蘇聯紅軍的坦克部隊向日本關東軍進攻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國內:敵后戰場率先發起反攻;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八路軍收復山海關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2、抗戰的結果③臺灣回到祖國懷抱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抗戰勝利紀念日:9月3日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原因:美蘇出兵材料中作者認為日本戰敗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此觀點全面嗎?試結合本課所學說明理由。不全面理由: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絕對優勢使勝利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蘇聯的觀點認為蘇軍參戰是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會這樣。——H.米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冊)四、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意義抗戰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從宏觀的觀點看,它是一場全面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不僅打敗了日本,消除了亡國的危險,還從盟國那里掙脫了不平等枷鎖,在國家主權的收復與鞏固方面大有進展,獲得了平等地位。——王建朗:《抗日戰爭與中國國際地位的變遷》2.意義地位: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國內意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國際意義: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閱讀教材P107【相關史事】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團結精神。抗戰精神抗日戰爭啟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時間:1945年4月內容:總結經驗、制定路線、選舉領導機關、確立毛澤東思想抗日戰爭的勝利全民堅持抗戰中共七大抗戰勝利日本侵華方針的改變,對中國的影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意義: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指明了方向全民抗戰抗戰勝利的原因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2.下列關于中共七大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在抗戰勝利后召開的會議B.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C.正式決定建立革命統一戰線D.通過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1.在反“掃蕩”戰斗中,壯烈殉國的八路軍副參謀長是( )A.左權B.佟麟閣C.張自忠D.趙登禹AB課堂小練3.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直言不諱地說:“假如沒有中國,他們馬上可以打下澳洲、印度,并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他們是指( )A.日本B.意大利C.德國D.蘇聯4.東方主戰場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戰略地位( )①在亞洲,中國牽制著大部分日本陸軍②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③七七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④14年抗戰,中國軍民把日軍陸軍主力牽制在東方戰場A.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A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接受日本投降書儀式.mp4 第22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