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旅行者號’機車拖著30多節小車廂正式試車……鐵路兩旁人山人海,許多人興奮地跟著機車跑,還有一些人騎馬與機車并駕齊驅。”這樣生動的歷史情景曾出現在( ) A.18世紀早期 B.18世紀晚期 C.19世紀早期 D.19世紀晚期 2. 導致下圖中各職業比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開辟 B.殖民擴張 C.資產階級革命 D.工業革命 3. 美國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評價馬克思時說,他“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動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與材料意思相符的馬克思活動有( ) ①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 ②在法國和英國參加工人團體活動 ③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共產黨宣言》④與恩格斯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下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實踐的示意圖。圖中的空白處應該是(? ) A.?英國憲章運動????????????????B.?法國大革命???????????????? C.?巴黎公社成立????????????????D.?《共產黨宣言》發表 5. 獨立戰爭后,美洲土著的實際地位更加惡化,他們被屠殺,驅趕,并被限制在遙遠、荒涼的保留地。這說明當時的美國( ) A.啟蒙思想影響有限 B.種族歧視十分嚴重 C.法律意識有待加強 D.美利堅民族尚未形成 6. 對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進行比較,下面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引起戰爭的經濟原因都與英國有關 ②前者的斗爭對象是英國,是為了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 ③后者以維護國家統一為旗幟,斗爭對象是南北雙方,主要是為了廢除黑人奴隸制 ④都是由當時的美國總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都是通過戰爭方式來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 如果請你給亞歷山大二世畫像,可以選擇的歷史場景是( ) A.他率領議會軍擊潰查理一世王軍 B.他領導了憲章運動 C.他頒布了《法典》 D.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8. 下列對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俄國經濟、軍事實力增強,成為歐洲軍事強國 B.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 C.自此俄國成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D.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9. 一位歷史學家說:“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權,他們認為驅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西方的技術和管理秘訣……為了保衛國家,他們顯然要認真地改造國家。”材料中“改造國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維新 D.俄國農奴制改革 10.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頒布了《學制》。從此,日本的小學、中學、大學等近代教育系統逐漸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傳統教育組織形式。這表明明治維新( ) A.在教育方面實行全面西化 B.促進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 C.為封建幕府統治培養人才 D.推動了日本對外侵略擴張 11. 19世紀初,印度是英國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手工業者破產失業,一些封建主的利益也受到影響。印度各階層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民族起義在秘密醞釀之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原因 B.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經過 C.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結果 D.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 12. 如圖,下列歷史人物中,如果給他們一個共同評價,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 A.民主先驅 B.軍事專家 C.民族英雄 D.開國元勛 13.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某戰地記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訊社(報社)發回戰場消息,不可能有的信息傳遞方式是( ) A.使用移動電話 B.使用有線電話 C.拍發有線電報 D.拍發無線電報 14. 《全球通史》中有這樣的記述:“(1870年以后)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他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作者要強調的是( ) A.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科學與工業生產的結合 B.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都是在閣樓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誕生了許多科學家 D.工業革命時期真正的科學家尚未產生 15. 歐洲人口在1750年時有1.4億,到1800年時達到1.88億,至1850年更是達到2.66億。迅速增長的人口無法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為此歐洲國家開始( ) A.普及大眾教育 B.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C.建立福利國家 D.加強國家間的聯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國議會大廈 材料二 請回答: (1)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法律文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文獻的頒布標志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不徹底的,請你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說明。 (3)材料二是誰改良的?_________________,它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工業革命對社會面貌產生的重大影響。 材料三 “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出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還要多……” (4)根據材料三,說說這場“變革”證明了什么道理?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魯士德國的憲法為藍本的憲法,對法制進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發展。歷法和穿著也都改變了。一種現代銀行體制逐漸形成。從英國皇家海軍請來的專家為日本建立一支現代海軍出謀劃策,盡管本國已建立起軍火工業,但仍從國外購買現代化武器。政府鼓勵建立鐵路網、電報和航運線;它還與日本新出現的企業家們一起發展重工業和鋼鐵、造船業,并使紡織業生產現代化。 ——摘編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1)根據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 材料二 洋務運動活動范圍局限于火器、船艦、機器和輕工業,而沒有開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嘗試。自強的努力僅僅觸及了現代化的表皮,而沒有獲得工業化的突破。洋務派竭力地鞏固而非取代現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沒有經濟發展、工業革命和現代變革的概念。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2)根據材料二,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有一首流行于英國十九世紀初期的歌曲:“當你走進一家破落的織布店,兩三部織布機映入眼簾,如同廢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問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親說得可憐:女兒們因為織布機不方便,離家到工廠去賺錢。” 材料二 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 材料三 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并迅速運用于生產領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請回答: (1)材料一的歌曲中這家織布店的沒落是受到了什么革命的沖擊?有人認為這家織布店的沒落是社會的倒退,你認為對嗎?為什么? (2)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誰發明的?舉出與之同時期的另一項重大的交通運輸方面的發明?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使人類跨入了什么時代?舉出在這次革命中交通運輸方面的一項重大發明。 (4)上述材料反映的革命有什么共同影響?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DDCB 6-10DDCCB 11-15ACAAA 二、非選擇題 16. (1)《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 (2)史實: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②1688年宮廷政變政變是資產階級與貴族相互妥協的產物; 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君主立憲制,保留了國王。 (3)瓦特;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4)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第一生產力。 17. (1)內容:進行政治(法制)改革;發展教育;改變社會生活;建立現代銀行體制;建立現代化軍隊;發展交通業和現代工業。(答出四點即可) (2)原因:洋務派不改變封建統治;觀念保守,思想落后;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沒有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和文化。 (3)轉變落后觀念;改革落后制度(布新也要除舊);學習優秀文明成果(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8. (1)工業革命;不對;看社會進步與否主要是看生產力是否得到發展。 (2)史蒂芬孫;輪船。 (3)電氣時代;汽車。(或飛機)。 (4)都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或都引起生產關系發生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