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 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將都城定在( ) A.西安 B.北京 C.南京 D.洛陽 2.“殺牛羊,備酒漿,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描述的是老百姓對“闖王”的歡迎、支持,明朝百姓要“開了城門迎闖王”的原因是( ) ①提出了“均田免糧”和“平買平賣”的口號; ②打開官府的糧倉金庫,放糧發錢,救濟饑民; ③與吳三桂在山海關交戰; ④“闖王”參加了高迎祥的起義軍。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建立“后金”,后改名為“清”的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黨項族 D.吐蕃族 4.明朝中期倭患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奸商勾結 B.海防松弛 C.軍隊腐敗 D.武器落后 5.如下所示材料反映的史實是( ) 金門出發→包圍赤崁樓→荷軍投降→擊敗荷增援艦隊→荷蘭殖民者投降 A.鄭和七下西洋 B.戚繼光抗擊倭寇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康熙帝巡視東北 6. 《清史稿·圣祖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羅剎踞雅克薩、尼布楚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該事件指的是( ) A.鄭成功收復臺灣 B.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 C.土爾扈特部回歸 D.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 7. 2015年是鄭和下西洋610周年,該壯舉發生在公元紀年年代尺(下圖)中的哪一時段( ) 14世紀 15世紀 16世紀 17世紀 A B C D 8.關于清朝前期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手工業部門比明朝增多 B.手工工場的規模比明朝擴大 C.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手工業地區比明朝增多 D.大商人跟機工一樣,是早期的資本家 9.到乾隆末年,全國人口從康熙時的1.5億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 ) A.1/2 B.1/3 C.1/4 D.1/5 10.與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相比,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最能體現首開風氣的一點是( ) A.介紹并傳播西方水利方法 B.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C.被譯為多種外文影響廣泛 D.提出了有價值的農學理論 11.明朝后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及其代表作品是( ) A.馬致遠、《竇娥冤》 B.孔尚任、《桃花扇》 C.湯顯祖、《牡丹亭》 D.陳洪綬、《西廂記》 12.這種戲劇藝術集中體現了南曲輕柔婉轉的特點,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聲腔,并將詩詞歌賦等文學形式糅合在一起。據此判斷這一藝術形式是( ) A.昆曲 B.秦腔 C.京劇 D.徽調 13.如果你到故宮參觀,你可以在“軍機處”景點的文字說明上發現這樣的文字“軍機處一日日程……接折(閱讀奏折)﹣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下發旨意)……”這說明了軍機處的主要職能是( ) A.縱論軍務,謀劃戰事 B.輔佐皇帝,參與決策 C.陪讀陪寫,賦詩作畫 D.跪受筆錄,上傳下達 14.下列古代官職中,源于清朝強化君主專制而設立的是( ) A.御史大夫 B.節度使 C.轉運使 D.軍機大臣 15.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特許設立了一個對外貿易機構,負責承銷外商進口貨物,并管理外國商人。這一機構是( ) A.宣政院 B.內閣 C.廣州十三行 D.軍機處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持節送公主入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于河源。 材料二 ……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親自入京朝賀。順治帝隆重接見,……還正式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正式冊封。 材料三 2008年3 月 14 日開始,我國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區先后發生了多起打 砸、搶、燒暴亂事件,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這起事件完全是由達賴集團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煽動起來的。”幾十年來,達賴集團在反動勢力和藏獨分子的支持下,從事了大章的分裂祖國的活動。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影響? (2)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一個行政區劃是在哪一朝代? (3)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朝代與西藏地區的關系?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轄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三,如何看待達賴集團的行為? 17. 經濟是政治、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朝廷積存在京師的錢有幾百萬萬,穿錢的繩子都朽了,已沒有法子把錢數清。太倉里累年積存的糧溢露在倉外,爛的已不能吃了。”正是在這樣的富厚情況下,西漢朝廷在武帝的時候走上了它的盛世。 ——白壽彝《中國通史綱要》 (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富厚情況”是漢初統治者持續實行哪一政策的結果?此后漢武帝的統治對西漢王朝有什么影響? 材料二 北宋時期,由于中央集權制的加強,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社會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發生了巨變,以前“坊”“市”封閉分離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興盛,使城市商業活動空前活躍,這是都市生活繁榮的基礎。 (2)據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業活動空前活躍”的表現。 材料三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代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說創作大放異彩,戲劇表演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3)據材料三指出這一時期文學藝術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寫出清代藝術成就最高的小說一例來證明“小說創作大放異彩”。 18. 閱讀以下材料: “順治元年,頒布《禁海令》,將北起山東、南至廣州沿海的居民內遷三四十里,寸板不許下海。”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個朝代實行的什么政策? (2)該王朝實行這種政策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如何評價這一政策? (4)該政策及其后果對你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ABBC 6-10BBDBA 11-15CADDC 二. 非選擇題 16. (1)文成公主入吐蕃。影響: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元朝。 (3)清朝。 措施:確定了冊封達賴和班禪的制度;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同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4)達賴集團制造的暴力事件是分裂祖國的行為,必定不會得逞。 17. (1)休養生息政策。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2)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 (3)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紅樓夢》。 18. (1)清朝;閉關鎖國。 (2)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主要地位,同時西方殖民者也都加強了對我國的侵略。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3)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4)應該堅持對外開放;吸收和借鑒外國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加強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等。(意思對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