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走向全球主義》一書作者安布魯斯指出,“盡管國家在全世界保持著優勢地位,但美國領導人在1945年夏對未來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會主義……”為此,美國在政治方面提出( )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劃 C.建立北約 D.成立聯合國 2. 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一項經濟合作計劃,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這一計劃是( ) A.社會保障計劃 B.“和平演變”計劃 C.歐洲復興計劃 D.“公平施政”計劃 3. 馬歇爾計劃正式實施后,英、法等國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與美國的經濟合作署對口,負責分配和使用美國提供的援助,其成員國保證要在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方面互相合作。1950年7月,西歐國家成立歐洲支付同盟,其宗旨是促進貿易和支付自由化。這表明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 A.為美國控制西歐奠定了基礎 B.成為歐洲一體化的根本保障 C.加強了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系 D.推動了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確立 4. 20世紀60年代,美蘇兩國商定在對方的首都辦展覽。蘇聯人辦了炫耀其宇航技術的展覽,美國人看了很害怕。美國人則到蘇聯辦了個美國家庭的廚房展覽,非常現代化,蘇聯人一看,大為震驚:原來生活可以這樣!覺得美國人很幸福,內心向往美國。這一情形( ) A.說明美蘇放棄了爭霸戰略 B.表明美蘇兩國科技實力相差甚遠 C.說明美國取得相對于蘇聯的戰略優勢 D.是美蘇兩國冷戰的一種表現 5. 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入了新經濟時代,支撐其新經濟的支柱產業是( ) A.傳統制造行業 B.信息技術產業 C.航天技術產業 D.生物工程產業 6. 某中學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收集了一組國際經濟組織徽章。20世紀末,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徽章是( ) A.北美自由貿易區 B.亞太經合組織 C.歐洲聯盟 D.世界貿易組織 7.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講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資源的國家,是用教育的作用開采人的腦力、心中的智慧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這是今天日本在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獲得發展的原動力。”根據材料可見,當今日本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 A.大量進口原料 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C.美國的經濟援助 D.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8. 下圖人物在經濟、政治方面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蘇聯模式。這位蘇聯領導人是( ) A.赫魯曉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爾巴喬夫 D.葉利欽 9. 當南斯拉夫提出改革目標是建立不同于蘇聯的模式時,蘇聯軍隊推進到南斯拉夫邊界。斯大林在1948年致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的信中說:“低估蘇聯經驗,在政治上是極其危險的,而且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這是不允許的。”材料表明蘇聯( ) A.在東歐國家強制推行蘇聯模式 B.加強華約國家團結對抗西方 C.在東歐推行社會主義制度 D.協調經互會成員關系抵制美國 10.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給美國送出了份“超級圣誕大禮”,指( ) A.蘇聯解體 B.東歐劇變 C.古巴導彈危機 D.“9·11”事件 11. 標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是哪個國家的獨立( ) A.?阿爾及利亞????????B.?納米比亞????????????????????????? C.?肯尼亞?????????????? ?D.?埃塞俄比亞 12. 下列均是非洲民族獨立運動中出現的重要歷史事件,你認為對世界歷史影響最大的歷史事件應是( ) A.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 B.納米比亞獨立 C.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度 D.“非洲獨立年”的出現 13. 巴拿馬人民經過不懈的斗爭,從誰的手中收回巴拿馬運河的全部主權(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以色列 14. 下圖反映了“印巴問題”的現狀。導致該現狀出現的歷史根源是( ) 4年5月26日印總理莫迪與巴總理謝里夫在新德里舉行會晤 A.蒙巴頓方案 B.聯合國“分治決議” C.人口膨脹 D.環境惡化 15. 聯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地區分治,要建立的兩個國家是( ) A. 猶太國、阿拉伯國 B. 以色列國、巴勒斯坦 C.阿拉伯國、巴勒斯坦 D.巴勒斯坦、巴基斯坦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地球上這么廣大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戰爭更容易用及時的行動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但是,誰也聽不進,……我們肯定的必須不讓那種悲劇重演。 ——丘吉爾1946年3月5日《富爾頓演說》 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臨嚴重的局勢……幾乎所有的國家必在兩種生活方式中挑選一種……極權政權之種子…在貧困與爭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長。……重大責任落到了我們身上。 ——杜魯門1947年3月12日《在美國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說》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前不久”發生的戰爭是指什么戰爭?材料一表明丘吉爾對這場戰爭前英、法、美推行的政策持何態度? (2)材料一中,為什么丘吉爾說這些國家“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3)材料二中杜魯門所說的“兩種生活方式”是指什么?“重大責任”指什么?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歐洲)共同體的目標應是: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展,不斷的和平衡的擴張,日益增長的穩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員國之間更緊密的關系。 ——摘自《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1957年3月)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歐洲共同體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寫出歐盟正式成立的時間。 (2)分析材料二,1950—1970年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________,歐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________。 (3)在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中,你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及原因。 18. 二戰后,亞非拉人民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此起彼伏,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于贏得主權。觀察下列圖片,完成問題: 圖1是印巴分治圖。 (1)印度是于______年實行印巴分治的,印度的首任總理是________。 (2)請問此政治形勢產生的主要歷史背景是什么? 圖2是1982年8月,為支持和聲援納米比亞人民的正義斗爭,我國郵電部發行的一套《納米比亞日》紀念郵資封。 (3)“非洲獨立年”是______,這樣稱呼是因為這一年有________個國家贏得了獨立。納米比亞是________年獨立的,它的獨立標志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開展的地區是______,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統治最終被推翻是在20世紀______。 圖3是巴拿馬運河主權交接儀式。 (5)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人民為收回巴拿馬運河的主權,同______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終于在______年收回了運河的主權。 (6)圖4人物是________,他領導了______,并使該國走上了______道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CCDB 6-10CBAAA 11-15DBCAA 二、非選擇題 16. (1)二戰反對、批評 (2)二戰后期蘇聯使東歐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3)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遏制共產主義 17. (1)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對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聯合起了示范作用,推動了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時間:1993年11月。 (2)日本 聯邦德國 (3)最關鍵的因素: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 (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平穩而相對快速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和社會生活發生較大變化。 原因:①高科技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經濟”模式。 ②二戰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它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增加了政府和企業的經濟負擔。 18. (1)1947;尼赫魯 (2)二戰后初期,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印度再次出現民族獨立運動高潮。 (3)1960年;17;1990;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瓦解 (4)北非;90年代 (5)美國;1999 (6)卡斯特羅;古巴的民族解放運動;社會主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