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第二框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導學案【使用說明】課前25分鐘根據課前預習案部分,把握教材體系,掌握重點內容。課堂上學習小組積極合作,互相交流探討,高效展示點評,分層達成目標。檢測題限時5分鐘內完成。【學習目標】1、理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及其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2、識記量變和質變的含義,分析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對生活和實踐的指導意義。【課前預習案】要求:利用課前25分鐘時間,自主預習,完成下列導學案內容,并熟記、理解課本重點知識,找出自己還不明白的問題。【基礎知識梳理】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 為什么說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要戰勝舊事物)(1)(2)(3)2、 為什么說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⑴⑵⑶3、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給我們什么方法論啟示?二、做好量變的準備 促進事物的質變1.量變與質變的含義及特點(1)量變是指(2)質變是指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⑴⑵⑶3.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1)(2)【知識拓展】:1、質變和發展質變是一種根本性質的變化,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來實現的,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但質變有兩種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進的質變,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質變。而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只有向上的、前進的質變才是發展。2、對量變和質變的認識:(1)并非先有量變,后有質變。量變和質變不是截然分開的,兩者是相互滲透的,量變中有質變,質變中又包含新的量變。(2)并非有了量變,就一定有質變的發生。量變只有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引起質變。【預習檢測】1.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的原因有:①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 ②社會領域中的新事物從根本上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③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④新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近年來,無論是中日關系的發展,還是中美關系的改善,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正如某些評論家所說的:“關系的發展會是行一步,停一停,不會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車般全速前進。”這表明A.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B.事物是運動變化的C.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 D.舊事物會自然滅亡3.西藏作為西部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西藏的廣大干部群眾要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抓住機遇”的哲學理論根據是A.有量變的發生,必有質變的結果B.只有把量變控制在一定范圍和限度內,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質C.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來實現的D.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先從量變開始【釋疑解惑】親愛的同學們,在預習過程中,您會碰到哪些疑惑問題?請及時記錄下來:【課內探究案】要求:1.小組內討論交流預習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問題答案,并標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準備展示。2.思考、討論、展示以下活動。探究活動:讀材料,揭本質1、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寫《本草綱目》這部醫學巨著的過程中,親自采藥,親自試驗,為了了解曼陀羅這種植物的屬性和功能,他吞服了大量的曼陀羅,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覺,終于認識到這種植物具有入藥麻醉的作用。經過27年的磨難,李時珍終于寫成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原理的?對我們有什么啟示?2.一般地說,企業的發展都要經歷一個從“起始期”“成長期”到“成熟期”“衰敗期”的生命周期,被稱為“第一曲線”。為了能夠實現持續發展,避免失敗,企業需要在高峰到來之前開辟一條新道路,這條道路發展的軌跡被稱為“第二曲線”。從唯物辯證法角度,談談“第二曲線”的開辟和發展給我們的啟示。【知識體系構建】【當堂檢測】1.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似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年有所虧。這幅對聯表明的哲理是:①量變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②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③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 ④要看到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A.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B.只要有量的積累就一定會有質變發生C.只要有質變就能促進事物的發展 D.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3、五行學說認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與平衡。這種觀點:①認為世界是物質的, 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實質是唯心主義觀點 ③以“相生相克”解釋世界, 包含有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④不以意識、鬼神說明世界,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4、溫家寶總理2009年2月2日下午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深情演講,希望大家“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A.有量變就有質變 B.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發展就是變化 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5、右邊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① 整體中要重視部分 ② 注意分清先進與落后③ 要注意事物的量變 ④ 要防止事物的質變A . ① ③ B .② ③ C . ③ ④ D .① ④6、華夏文明五千載,歷經無數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并沒有屈服,更沒有倒下,而是斗志彌堅。愈挫愈勇,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地從艱難困苦中挺了過來,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撓地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再次驗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多難興邦!這表明A.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B.真理是永恒不變的C.認識具有無限性 D.人們只有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7、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59%。它告訴我們,一項工作做到90%已經很不錯了,但經過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后,“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過程控制效應。它啟示我們:①質變是量變的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要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要立足整體,發揮整體統率作用A.① B. ①③ C.②③ D.①④第八課第二框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導學案參考答案【預習自測】1. C此題考查的是新事物能夠戰勝舊事物的原因,①②③都是原因,而④是對題干意思的重復,不能成為其原因,所以應選C。2. C 題干既強調了發展,又強調了曲折,因此應選C。A 、B項不符合題意,D項說法錯誤。3.C【課內探究案】1.(1)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而發展道路是曲折的,應正確把握二者的辯證關系。(2)李時珍為了寫書而經歷磨難,跋山涉水,親嘗草藥,不惜生命,前后經歷27年的漫長時間,這是發展中的困難與挫折,是發展中曲折性的表現,但李時珍以科學的奮斗精神終于取得輝煌的成就,完成了醫學巨著,這體現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3)掌握事物發展前進性與曲折性關系原理,要求青年學生在人生道路中要正確對待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刻苦努力,培養成才,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2. 解析:本題以企業發展中兩種不同軌跡為背景,考查同學們運用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示”類試題通常要求回答“如何做”,答案的組織要注意根據材料歸納出一般做法。本題要求對“第二曲線”的開辟和發展談啟示,實際是要求用如何堅持發展的觀點進行回答。答案: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科學地預見企業發展趨勢,居安思危,認識到“第二曲線”代表企業發展的方向和長遠利益。②事物發展是有規律的,要按客觀規律辦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開辟“第二曲線”。③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來實現的,創新要把握時機,不失時機地推動企業的發展由“第一曲線”向“第二曲線”轉變。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第二曲線”的開辟和發展會受到習慣勢力、傳統思想的干擾和制約,要經歷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應正確對待遇到的困難,促成新事物的成長。【當堂檢測】1.C 2.C 3.B 4.D 5.A 6.A 7.B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