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與非生物、細胞1、2013年4月,用我國自主研發的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飛機首次試飛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種動植物油脂為原料,采用自主研發的加氫技術、催化劑體系和工藝技術生產.我國正積極研發餐飲廢油(地溝油)和海藻加工生產生物航空煤油的技術.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此項技術有助緩解民用航空業的能源問題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C.“地溝油”流入餐桌會對食用者產生危害D.“地溝油”可以進行合理利用變廢為寶2、下列事物的變遷不能反映科學改變人們生活的是()A.唐詩→宋詞→元曲B.電話→尋呼機→手機C.留聲機→隨身聽→MP3D.煤爐→燃氣灶→電磁爐3、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觀察是認識科學的重要方法B.觀察除了眼看、耳聽外,更重要的是用腦去想C.觀察一定要借助工具進行D.觀察要有目的和對比4、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A.點燃酒精燈B.滴加溶液C.量筒讀數D.放置滴管5、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某同學仰視讀數為70立方厘米,則量筒內水的實際體積是()A.大于70立方厘米B.等于70立方厘米C.小于70立方厘米D.無法確定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34-35中的內容,完成以下任務。1、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判斷它是生物還是非生物?2、你是如何判斷它們是生物還是非生物的呢?3、通過觀察圖2-2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觀察蝸牛的生物特征觀看視頻(觀察蝸牛.mp4https://v.qq.com/x/page/e1421j238w1.html)閱讀課本P36中的活動內容,嘗試回答課本中的內容。2、蝸牛能在玻璃板上爬行,在玻璃板上留有一條濕濕的痕跡,是其腹足上的腺體分泌的粘液。其作用是防止蝸牛從植物莖、葉上脫落。3、爬向黑暗4、都有反應。觸角最敏感,足次之,殼不敏感。5、蝸牛沒有反應,說明蝸牛沒有聽覺。6、蝸牛會繞開或返回,蝸牛會爬向蔗糖溶液,說明蝸牛有嗅覺。生物的共同特征:能呼吸、能生長、能繁殖后代、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能遺傳和變異、能進化。非生物:不具備上述生物特征的物體。觀察蝸牛的生物特征蝸牛是陸生軟體動物蝸牛有螺旋形的貝殼,里面是柔軟的身體;頭部有兩隊觸角,觸角頂端有眼;腹部扁平,有足腺,能分泌粘液;頭部腹面有口,口里面有鄂片和齒舌可刮取食物。蝸牛有視覺、觸覺、嗅覺、味覺、沒有聽覺;蝸牛生活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喜歡夜間活動,以植物的莖葉為食,對農作物有害,有夏眠和冬眠習性。1、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運動???????????????????B.生物都有新陳代謝的功能???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會滅絕,是因為生物能()?A.運動???????????B.生長??????????C.繁殖???????????D.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3、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說明了生物能()?A.運動???????????B.生長?????????????C.繁殖???????????D.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4、下列物體中,不屬于生物體的是()?A.禽流感病毒?????B.流動的河水???????C.蘑菇???????????D.魚?5、動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區別是()?A.能否運動????B.營養方式????C.是否綠色??D.能否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6、觀察蝸牛時,在蝸牛前3厘米處,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們發現蝸牛會向遠離醋的方向爬行,說明蝸牛具有的感覺是()A.觸覺B.視覺C.味覺D.嗅覺7、通過“觀察蝸牛”的活動,知道蝸牛對下列何種刺激不產生反應()A.觸摸B.強光C.酸醋D.拍手聲細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37內容,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細胞學說的發展歷程。閱讀課本P38內容。了解精子、卵細胞、紅細胞、洋蔥表皮細胞的形態。細胞的結構預習指導:仔細閱讀課本P39內容,完成課本的讀圖練習,并回答下列問題。1、細胞核的作用是什么?細胞膜呢?細胞質呢?2、植物細胞相對動物細胞在視野中,最明顯的是什么結構?3、為什么植物的葉通常是綠色的?那為什么植物的其他部分又不是綠色的呢?由此可見,植物細胞的每個結構是不是都是植物細胞必有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觀看紀錄片《細胞內部之旅》時長約50分鐘,建議回家后自由觀看顯微鏡的使用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41內容,了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以及相應結構的簡單功能。觀看視頻(顯微鏡的使用-原創視頻-搜狐視頻http://my.tv.sohu.com/us/209461/65489.shtml)觀察細胞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44-45內容,了解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主要步驟。觀看視頻(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高清在線觀看_百度視頻http://baishi.baidu.com/watch/02710682487302656781.html?&recFrom=site&&page=videoMultiNeed)回答下列問題:1、洋蔥表皮細胞和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2、制作臨時裝片時,你認為應特別注意什么?一、細胞學說建立的大致過程: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用顯微鏡觀察了植物木栓組織,并命名為細胞。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提出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1839年,德國動物學家施旺結合施萊登的觀點,二人建立了細胞學說。1858年,德國的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細胞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形態千姿百態。精子呈蝌蚪狀、卵細胞呈橢圓形,紅細胞呈扁平圓形、洋蔥表皮細胞呈長方形。二、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基本結構(動植物細胞都共有的部分):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細胞膜:保護細胞,將細胞與外界環境隔開,控制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細胞質: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此外,植物細胞還含有: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葉綠體: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葉綠素,光合作用主要場所。液泡:內有液體,叫做細胞液。三、顯微鏡的使用1、顯微鏡目鏡的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小,顯微鏡物鏡的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3、顯微鏡的使用步驟:a.取鏡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b.對光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②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觀察畫圖。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c.觀察①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③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四、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擦)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滴)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撕或?。?br/>4、把撕下的內表皮侵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展)5、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蓋)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染)7、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吸)觀察植物細胞時的問題和對策現象原因對策細胞有嚴重重疊洋蔥鱗片表皮細胞撕得太厚重新撕幾次,挑選較薄的表皮進行實驗洋蔥鱗片表皮細胞未在載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疊現象用鑷子展平洋蔥鱗片表皮后,重新制作裝片細胞結構不太清楚未滴加紅墨水加滴紅墨水有黑色圓圈氣泡太多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視野中無光斑或視野太暗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好,光過強、過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重新按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五、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刮-----涂----蓋----染-----吸.1、擦是把蓋玻片和載玻片擦干凈.2、滴是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刮是用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的刮去上皮細胞.4、涂是把刮下的材料均勻的涂在生理鹽水中.5、蓋是用鑷子蓋上蓋玻片.6、染是用碘液染色.7、吸是用吸水紙在相反的一側用吸水紙吸是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觀察動物細胞時的問題和對策現象原因對策視野中沒有細胞未在口腔內壁上刮取細胞找到正確部位后在刮取細胞,重新制作裝片刮取的細胞數太少多刮取幾次,重新制作裝片刮取細胞后,涂抹不均重新制作裝片,涂抹均勻視野中有細胞,但結構不太清楚未滴加亞甲基藍溶液加亞甲基藍溶液視野中有很多黑色圓圈氣泡太多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1、在細胞中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保持細胞內各種物質的穩定和細胞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有重要意義的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質C.細胞膜D.細胞核2、在植物細胞結構中維持植物正常形態并起保護作用的結構是()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壁D.細胞核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生物的遺傳現象,控制這種現象的遺傳物質存在于()中A.細胞膜B.細胞核C.細胞質D.細胞壁4、炒莧菜時湯會變紅,紅色物質主要來自于細胞的()A.細胞膜B.細胞壁C.液泡D.細胞核下列哪種細胞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相同()A.洋蔥表皮細胞B.西紅柿果肉細胞C.黑藻葉片細胞D.血管內表皮細胞6、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都有的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核C.液泡D.葉綠體7、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相當于汽油的結構是()A.葉綠體B.液泡C.細胞核D.有機物8、如圖是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草履蟲圖像,則草履蟲在臨時裝片上的狀態是()9、下圖是某女生在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的動作,圖中正確的是()10、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中,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時,發現視野太暗,為增加視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移動裝片B.調節粗準焦螺旋C.增大光圈D.調節細準焦螺旋11、關于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往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為清水B.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外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C.蓋蓋玻片時使它的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緩緩放平D.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碘液,從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12、圖甲和圖乙是“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操作,圖丙是顯微鏡的結構,圖丁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滴加的液體是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圖乙中滴加的液體是,目的是__。(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先要轉動[]_,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標本,此時眼睛一定要注視著[]__________。(4)顯微鏡下看到的圖丁所示的細胞呈_色。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相比,在形態上的區別是口腔上皮細胞_。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操作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①滴清水②蓋上蓋玻片③放洋蔥表皮④滴紅墨水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2、在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洋蔥表皮要撕得薄的原因是()A.容易撕B.容易染色C.容易透光D.容易固定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時,小敏發現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她應調節()A.反光鏡B.目鏡C.物鏡D.細準焦螺旋4、給制好的臨時裝片進行染色時,其正確的方法是()A.直接往蓋玻片上滴加染液,然后用吸水紙B.從裝片上取下材料,放在染液中染色后再放回去C.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染液后,用吸水紙在對側吸引D.先將裝片固定在載物臺上,再進行與C相同操作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A.植物種子發芽??B.細菌由一個變成兩個???C.蝌蚪長出后肢???D.小刀生銹?7、生活中的物體可以分為__________和兩大類。?8、通過觀察蝸牛,回答下列問題:?(1)通過筆尖觸碰蝸牛的各個部位,你認為蝸牛的最敏感,?有保護作用。它的攝食器官是。?(2)蝸牛的運動器官是。你注意過蝸牛爬行時會出現什么現象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野生的蝸牛是農業的_________(填害蟲或者益蟲)?(4)通過實驗,我知道蝸牛有_____、____、_____、___等幾種感覺,但是沒有_____。?9、用筆尖輕觸蝸牛的觸角,蝸牛會有_____,用手輕觸含羞草的葉,含羞草的葉會____,以上事實說明生物能夠對外界的_產生__,即具有_。?10、生物之所以能區別于非生物,是因為生物有許多基本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不易觀察清楚的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液泡2、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用消毒牙簽的一端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幾下B.先在低倍鏡下觀察C.用亞甲基藍溶液染色D.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3、以下是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一段敘述:取1塊清潔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1滴0.7%的生理鹽水。用涼開水把口漱凈,取一根消過毒的牙簽在口腔壁上輕輕刮幾下,再把牙簽放到載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1)使用生理鹽水的目的是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作裝片前,先將口漱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請糾正敘述中的兩處錯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后練習一、填空題1、自然界中的物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生命的,如植物、動物和人等,稱之為_____;一類是無生命的,如石頭、沙子等,稱之為_____。2、魚缸里放了小魚、水、沙石、金魚藻、小蝦、泥土等,其中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有的生物都會______,會_______,會對________作出反應,幾乎都需要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4、非生物有些是人類制造的,如玩具熊;有些是_______的,如沙石。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能否運動可以作為判斷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據。()2、地球家園中的物體可以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類。()3、石筍是生物,會“長高”,會長出小石筍,對環境變化作出的“反應”。()4、我們常見的地衣、水綿、青苔、松蘿都是非生物。()5、植物和動物有著某些共同的特點。()6、植物離不開水,水又離不開植物涵養。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有著密切關系。()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下列屬于生物的是()A.恐龍化石B.美人魚C.病毒D.雪花2、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是()A.有沒有生命B.細胞生長C.能呼吸D.能繁殖后代3、下列物體屬于非生物的是()A.蝸牛B.月季C.石子4、下列表述屬于生物共同特點的是()A.進行光合作用B.自己制造營養C.對環境變化做出反應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說明()A.生物與非生物的關系B.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C.生物體能夠繁殖自己的后代6、根據生物的特征,能運動的機器人屬于()A.生物B.非生物C.微生物四、連線題:將下列物體用連線方式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類。貓人燕子荷花機器人日光燈大象生物推土機自行車蝸牛鐵樹非生物鴕鳥玩具狗蘋果電話枯枝落葉書本恐龍化石五、綜合題1.看下面自然風光圖,寫出圖中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的名稱。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題。(1)①狗尾草②喜鵲③小狗④蒲公英⑤三葉草⑥金魚⑦蝸牛⑧車前草朵朵給以上生物進行分類:①④⑤⑧是________,②③⑥⑦是________A.動物??????????????B.植物??????????C.非生物(2)以下哪項是植物和動物的共同特征,請選擇(?)。A.植物和動物都是有生命的。B.植物和動物都生長在水中。?C.植物和動物都需要水和空氣。D.植物和動物都會運動。E.植物和動物都能生長、變化、死亡。F.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后代。六、問答題1、怎么辨別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2、通過具體事例說說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生物與非生物、細胞1、2013年4月,用我國自主研發的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飛機首次試飛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種動植物油脂為原料,采用自主研發的加氫技術、催化劑體系和工藝技術生產.我國正積極研發餐飲廢油(地溝油)和海藻加工生產生物航空煤油的技術.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B)A.此項技術有助緩解民用航空業的能源問題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C.“地溝油”流入餐桌會對食用者產生危害D.“地溝油”可以進行合理利用變廢為寶2、下列事物的變遷不能反映科學改變人們生活的是(A)A.唐詩→宋詞→元曲B.電話→尋呼機→手機C.留聲機→隨身聽→MP3D.煤爐→燃氣灶→電磁爐3、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中,錯誤的是(C)A.觀察是認識科學的重要方法B.觀察除了眼看、耳聽外,更重要的是用腦去想C.觀察一定要借助工具進行D.觀察要有目的和對比4、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D)A.點燃酒精燈B.滴加溶液C.量筒讀數D.放置滴管5、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某同學仰視讀數為70立方厘米,則量筒內水的實際體積是(A)A.大于70立方厘米B.等于70立方厘米C.小于70立方厘米D.無法確定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34-35中的內容,完成以下任務。1、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判斷它是生物還是非生物?2、你是如何判斷它們是生物還是非生物的呢?3、通過觀察圖2-2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觀察蝸牛的生物特征觀看視頻(觀察蝸牛.mp4https://v.qq.com/x/page/e1421j238w1.html)閱讀課本P36中的活動內容,嘗試回答課本中的內容。2、蝸牛能在玻璃板上爬行,在玻璃板上留有一條濕濕的痕跡,是其腹足上的腺體分泌的粘液。其作用是防止蝸牛從植物莖、葉上脫落。3、爬向黑暗4、都有反應。觸角最敏感,足次之,殼不敏感。5、蝸牛沒有反應,說明蝸牛沒有聽覺。6、蝸牛會繞開或返回,蝸牛會爬向蔗糖溶液,說明蝸牛有嗅覺。生物的共同特征:能呼吸、能生長、能繁殖后代、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能遺傳和變異、能進化。非生物:不具備上述生物特征的物體。觀察蝸牛的生物特征蝸牛是陸生軟體動物蝸牛有螺旋形的貝殼,里面是柔軟的身體;頭部有兩隊觸角,觸角頂端有眼;腹部扁平,有足腺,能分泌粘液;頭部腹面有口,口里面有鄂片和齒舌可刮取食物。蝸牛有視覺、觸覺、嗅覺、味覺、沒有聽覺;蝸牛生活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喜歡夜間活動,以植物的莖葉為食,對農作物有害,有夏眠和冬眠習性。1、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B)?A.生物都能快速運動???????????????????B.生物都有新陳代謝的功能???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會滅絕,是因為生物能(C)?A.運動???????????B.生長??????????C.繁殖???????????D.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3、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說明了生物能(B)?A.運動???????????B.生長?????????????C.繁殖???????????D.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4、下列物體中,不屬于生物體的是(B)?A.禽流感病毒?????B.流動的河水???????C.蘑菇???????????D.魚?5、動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區別是(B)?A.能否運動????B.營養方式????C.是否綠色??D.能否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6、觀察蝸牛時,在蝸牛前3厘米處,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們發現蝸牛會向遠離醋的方向爬行,說明蝸牛具有的感覺是(D)A.觸覺B.視覺C.味覺D.嗅覺7、通過“觀察蝸?!钡幕顒?,知道蝸牛對下列何種刺激不產生反應(D)A.觸摸B.強光C.酸醋D.拍手聲細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37內容,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細胞學說的發展歷程。閱讀課本P38內容。了解精子、卵細胞、紅細胞、洋蔥表皮細胞的形態。細胞的結構預習指導:仔細閱讀課本P39內容,完成課本的讀圖練習,并回答下列問題。1、細胞核的作用是什么?細胞膜呢?細胞質呢?2、植物細胞相對動物細胞在視野中,最明顯的是什么結構?3、為什么植物的葉通常是綠色的?那為什么植物的其他部分又不是綠色的呢?由此可見,植物細胞的每個結構是不是都是植物細胞必有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觀看紀錄片《細胞內部之旅》時長約50分鐘,建議回家后自由觀看顯微鏡的使用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41內容,了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以及相應結構的簡單功能。觀看視頻(顯微鏡的使用-原創視頻-搜狐視頻http://my.tv.sohu.com/us/209461/65489.shtml)觀察細胞預習指導:閱讀課本P44-45內容,了解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主要步驟。觀看視頻(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高清在線觀看_百度視頻http://baishi.baidu.com/watch/02710682487302656781.html?&recFrom=site&&page=videoMultiNeed)回答下列問題:1、洋蔥表皮細胞和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2、制作臨時裝片時,你認為應特別注意什么?一、細胞學說建立的大致過程: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用顯微鏡觀察了植物木栓組織,并命名為細胞。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提出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1839年,德國動物學家施旺結合施萊登的觀點,二人建立了細胞學說。1858年,德國的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細胞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形態千姿百態。精子呈蝌蚪狀、卵細胞呈橢圓形,紅細胞呈扁平圓形、洋蔥表皮細胞呈長方形。二、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基本結構(動植物細胞都共有的部分):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細胞膜:保護細胞,將細胞與外界環境隔開,控制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細胞質: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此外,植物細胞還含有: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葉綠體: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葉綠素,光合作用主要場所。液泡:內有液體,叫做細胞液。三、顯微鏡的使用1、顯微鏡目鏡的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小,顯微鏡物鏡的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3、顯微鏡的使用步驟:a.取鏡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b.對光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②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觀察畫圖。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c.觀察①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③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四、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擦)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滴)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撕或取)4、把撕下的內表皮侵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展)5、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蓋)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染)7、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吸)觀察植物細胞時的問題和對策現象原因對策細胞有嚴重重疊洋蔥鱗片表皮細胞撕得太厚重新撕幾次,挑選較薄的表皮進行實驗洋蔥鱗片表皮細胞未在載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疊現象用鑷子展平洋蔥鱗片表皮后,重新制作裝片細胞結構不太清楚未滴加紅墨水加滴紅墨水有黑色圓圈氣泡太多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視野中無光斑或視野太暗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好,光過強、過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重新按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五、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刮-----涂----蓋----染-----吸.1、擦是把蓋玻片和載玻片擦干凈.2、滴是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刮是用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的刮去上皮細胞.4、涂是把刮下的材料均勻的涂在生理鹽水中.5、蓋是用鑷子蓋上蓋玻片.6、染是用碘液染色.7、吸是用吸水紙在相反的一側用吸水紙吸是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觀察動物細胞時的問題和對策現象原因對策視野中沒有細胞未在口腔內壁上刮取細胞找到正確部位后在刮取細胞,重新制作裝片刮取的細胞數太少多刮取幾次,重新制作裝片刮取細胞后,涂抹不均重新制作裝片,涂抹均勻視野中有細胞,但結構不太清楚未滴加亞甲基藍溶液加亞甲基藍溶液視野中有很多黑色圓圈氣泡太多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1、在細胞中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保持細胞內各種物質的穩定和細胞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有重要意義的結構是(C)A.細胞壁B.細胞質C.細胞膜D.細胞核2、在植物細胞結構中維持植物正常形態并起保護作用的結構是(C)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壁D.細胞核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生物的遺傳現象,控制這種現象的遺傳物質存在于(B)中A.細胞膜B.細胞核C.細胞質D.細胞壁4、炒莧菜時湯會變紅,紅色物質主要來自于細胞的(C)A.細胞膜B.細胞壁C.液泡D.細胞核下列哪種細胞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相同(D)A.洋蔥表皮細胞B.西紅柿果肉細胞C.黑藻葉片細胞D.血管內表皮細胞6、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都有的結構是(B)A.細胞壁B.細胞核C.液泡D.葉綠體7、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相當于汽油的結構是(D)A.葉綠體B.液泡C.細胞核D.有機物8、如圖是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草履蟲圖像,則草履蟲在臨時裝片上的狀態是(C)9、下圖是某女生在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的動作,圖中正確的是(B)10、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中,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時,發現視野太暗,為增加視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C)A.移動裝片B.調節粗準焦螺旋C.增大光圈D.調節細準焦螺旋11、關于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B)A.往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為清水B.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外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C.蓋蓋玻片時使它的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緩緩放平D.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碘液,從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12、圖甲和圖乙是“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操作,圖丙是顯微鏡的結構,圖丁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滴加的液體是生理鹽水_,目的是_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___________________。(2)圖乙中滴加的液體是碘液_,目的是使細胞染色,便于觀察__。(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先要轉動[2]__粗準焦螺旋_,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標本,此時眼睛一定要注視著[4]_物鏡_________。(4)顯微鏡下看到的圖丁所示的細胞呈__棕黃__色。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相比,在形態上的區別是口腔上皮細胞__橢圓形__。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操作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①滴清水②蓋上蓋玻片③放洋蔥表皮④滴紅墨水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2、在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洋蔥表皮要撕得薄的原因是(C)A.容易撕B.容易染色C.容易透光D.容易固定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時,小敏發現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她應調節(A)A.反光鏡B.目鏡C.物鏡D.細準焦螺旋4、給制好的臨時裝片進行染色時,其正確的方法是(C)A.直接往蓋玻片上滴加染液,然后用吸水紙B.從裝片上取下材料,放在染液中染色后再放回去C.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染液后,用吸水紙在對側吸引D.先將裝片固定在載物臺上,再進行與C相同操作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D)?A.植物種子發芽??B.細菌由一個變成兩個???C.蝌蚪長出后肢???D.小刀生銹?7、生活中的物體可以分為____生物______和___非生物____兩大類。?8、通過觀察蝸牛,回答下列問題:?(1)通過筆尖觸碰蝸牛的各個部位,你認為蝸牛的__觸角__最敏感,?_外殼__有保護作用。它的攝食器官是__口_。?(2)蝸牛的運動器官是__足___。你注意過蝸牛爬行時會出現什么現象嗎?____會出現透明的粘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野生的蝸牛是農業的___害蟲______(填害蟲或者益蟲)?(4)通過實驗,我知道蝸牛有___視覺__、_嗅覺___、__觸覺___、味覺___等幾種感覺,但是沒有__聽覺___。?9、用筆尖輕觸蝸牛的觸角,蝸牛會有__收縮___,用手輕觸含羞草的葉,含羞草的葉會__合攏__,以上事實說明生物能夠對外界的_刺激__產生__反應__,即具有__應激性___。?10、生物之所以能區別于非生物,是因為生物有許多基本特征,如_____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長______、_____進化__________、______繁衍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外刺激有反應_________、___遺傳和變異_______。?1、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不易觀察清楚的結構是(B)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液泡2、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D)A.用消毒牙簽的一端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幾下B.先在低倍鏡下觀察C.用亞甲基藍溶液染色D.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3、以下是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一段敘述:取1塊清潔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1滴0.7%的生理鹽水。用涼開水把口漱凈,取一根消過毒的牙簽在口腔壁上輕輕刮幾下,再把牙簽放到載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1)使用生理鹽水的目的是i__保持細胞正常形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作裝片前,先將口漱凈的目的是__防止刮下食物殘渣__________________。(3)請糾正敘述中的兩處錯誤:①_生理鹽水濃度不對應為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沒有染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后練習一、填空題1、自然界中的物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生命的,如植物、動物和人等,稱之為_____;一類是無生命的,如石頭、沙子等,稱之為_____。2、魚缸里放了小魚、水、沙石、金魚藻、小蝦、泥土等,其中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有的生物都會______,會_______,會對________作出反應,幾乎都需要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4、非生物有些是人類制造的,如玩具熊;有些是_______的,如沙石。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能否運動可以作為判斷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據。()2、地球家園中的物體可以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類。()3、石筍是生物,會“長高”,會長出小石筍,對環境變化作出的“反應”。()4、我們常見的地衣、水綿、青苔、松蘿都是非生物。()5、植物和動物有著某些共同的特點。()6、植物離不開水,水又離不開植物涵養。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有著密切關系。()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下列屬于生物的是()A.恐龍化石B.美人魚C.病毒D.雪花2、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是()A.有沒有生命B.細胞生長C.能呼吸D.能繁殖后代3、下列物體屬于非生物的是()A.蝸牛B.月季C.石子4、下列表述屬于生物共同特點的是()A.進行光合作用B.自己制造營養C.對環境變化做出反應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說明()A.生物與非生物的關系B.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C.生物體能夠繁殖自己的后代6、根據生物的特征,能運動的機器人屬于()A.生物B.非生物C.微生物四、連線題:將下列物體用連線方式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類。貓人燕子荷花機器人日光燈大象生物推土機自行車蝸牛鐵樹非生物鴕鳥玩具狗蘋果電話枯枝落葉書本恐龍化石五、綜合題1.看下面自然風光圖,寫出圖中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的名稱。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題。(1)①狗尾草②喜鵲③小狗④蒲公英⑤三葉草⑥金魚⑦蝸牛⑧車前草朵朵給以上生物進行分類:①④⑤⑧是________,②③⑥⑦是________A.動物??????????????B.植物??????????C.非生物(2)以下哪項是植物和動物的共同特征,請選擇(?)。A.植物和動物都是有生命的。B.植物和動物都生長在水中。?C.植物和動物都需要水和空氣。D.植物和動物都會運動。E.植物和動物都能生長、變化、死亡。F.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后代。六、問答題1、怎么辨別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2、通過具體事例說說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生物非生物2、小魚、金魚藻、小蝦水、沙石、泥土3、生長繁殖環境變化√4、天然二、判斷題1、?2、√3、?4、?5、√6、√三、選擇題1、C2、A3、C4、C5、C6.B四、連線題貓人燕子荷花機器人日光燈大象生物推土機自行車蝸牛鐵樹非生物鴕鳥玩具狗蘋果電話枯枝落葉書本恐龍化石五、綜合題1、生物:羊、飛鳥、樹、草非生物:陽光、空氣、土壤2、(1)BA(2)ACDEF六、問答題1、生物能生長,能繁殖,生長過程需要水和營養。動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長,不能繁殖,也不需要營養。陽光與空氣都是非生物。2、例如,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空氣、溫度和土壤,水土的保持又離不開植物的涵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篇 生物與非生物、細胞 學生版.docx 第4篇 生物與非生物、細胞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